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60

      “怎么样了,子默,在这里待的怎么样。”
    青年看着二十出头的样子, 气质出众,腰间配一只长笛,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淡淡的光线,依稀能窥见他无双的容颜。
    “听说尹洛伊那小丫头总是欺负你,要不要兄弟改日趁着夜黑风高替你教训她一顿。”
    青年一边熟稔的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一边自顾自的说道。
    “不行!”
    孟元沉声道,眉宇间隐隐带着几分怒气。
    “哟,这可新鲜了。”青年仰头将杯子里的茶水饮尽,“你从前不是挺讨厌她的吗,这才过了一两个月,咋就舍不得了。”
    孟元睨了对面不请自来的人一眼,径自走到窗边把蜡烛点上:“没不舍得,只是国公府势大,我怕你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放心吧,国公府蹦跶不了几年了,到时候你也该回到你本来的位置。”
    青年的身影如同来时一般无声的消失在屋里,不是桌子上用过的被子昭示着有客人曾经来过,连孟元都要以为这是一场梦了。
    熄了蜡烛,孟元躺着床上久久没有睡意:该来的,迟早要来啊...
    孟元折腾到半夜才有了睡意,尹洛伊到是沾着枕头就睡着了,直到容儿进屋来催,才从腻人的梦境中出来。
    “姑娘,该起来了。”
    尹洛伊懒懒的伸了个懒腰,睁着睡眼稀松的眸子任容儿捣鼓,吃完早饭后才勉强有了几分精神。
    哎,又要去书院了。
    尹洛伊这人不动不说话只静静地坐在那里时,无论是谁一看准以为这是个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
    表象区别于现实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从骨子里来说,尹洛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
    她有傲骨,有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
    见的多了,经历的多了,使得她不甘于束缚在贵族间繁杂的规矩里。
    就拿上书院这事来说,大部分闺秀都把书院里的同窗当作一种人脉“资产”,各自和交好的同伴自成一派。
    偏尹洛伊这人偏是特立独行,从不喜她们这种做派,每次要等到临近敲钟才到学舍。
    尹洛依一进来,学舍里已经三三两两的议论开了。
    “我听说赵娇娇昨日在国公府借着老夫人寿宴,给自家亲弟下了花生粉,赵小公子现在都还没好呢。”
    “就赵娇娇平日里那德行,这都还算是好的呢,她没直接出手弄死她那胞弟,就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哎哎哎。”住在国公府隔壁的镇国将军家的姑娘打断了她们,拉近了椅子,插嘴道,“你们怎的就知道私下嘀咕那些后宅之事,咱们虽是女子也是要知晓家国大事,样样不逊男儿的。”
    几个姑娘听她这么一说,倒有些道理,虚心请教:“那你说咱么该讨论些什么。”
    “当然是城外难民的安置问题啊。”
    少女话还没说完,夫子就抱着书本进来了,几个姑娘不得不暂时终止话头,各自回了座位端正的坐好。
    这些天尹洛伊一直待在府里,没去关注外面的事情。致使她乍然听说难民安置一事,心里都还有些懵。
    “今日的策论咱们就不写断案了,近日难民涌入京城,尹相协同户部把难民安置在城外。银钱到是用了不少,但这样坐吃山空下去也不是办法,你们将来嫁人了也是要管家的,都好好想想,能有什么办法。”
    虽然书院里的都是女子,但高门贵胄之家的姑娘,本就不会按照平常人家的方式教养。
    她们不仅要贤良淑德,还得德才兼备,这样将来找婆家的时候才能又更大的资本。
    诸如此类的科举题目,夫子偶尔也会让她们解答。
    尹洛依在心里默念着策论的命题,咬着笔杆,不自觉的晃神了。
    安置难民这个题目其实她很熟悉,因为上一世孟元就是凭借着这篇策论得到了圣上的青睐,提前入了圣上的眼。
    不然,以孟元不到三十的年纪要想做到阁老的位置,怕是要晚上二十年不止。
    有了前世的记忆,尹洛依自然知晓这道题目的最佳答案。
    提笔的时候她略微停顿了一下,甩开那些不该有的念头,尹洛依还是把自己原本想好的答案工整的写了上去。
    青禾书院里,孟元也接到了一道同样的题目。
    他拧着眉思索了片刻,而后眼睛一亮,迅速提笔写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孟元把笔放下。吹了吹宣纸上未干的墨迹,细细检查了一遍所写的内容,确认没什么遗漏才起身交到了夫子那里。
    青禾书院里的学子才学都是个顶个的好,很多两榜进士,甚至是状元都出自青禾书院。学院里的夫子不同于外边的先生,见过的天资出众之辈数不胜数。
    夫子拿出拢在一块的卷子,一张张的仔细评阅。不时地点一点头,摸着胡子感慨这届的学子还真是不错,兴许还能出个三甲。
    他手里正在看的这份卷子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