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

      事实上,对于西班牙人从陆路发起攻击的可能,郑森并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西班牙舰队受制于一路上缺乏可靠地补给点,补给上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能够携带的陆战人员的数量一定相当有限。而且,在没有港口的海滩上,靠小舢板,最多也只能运送一些只装备着火枪的轻步兵登陆。这样的军队,在面对着有防御工事,有各种火炮支持模范军的时候,又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呢?所以对于黄成提到的这三组炮台在陆地方向上无法相互支援的事情,郑森也没有太在意,只是点了点头。事实上,十全十美的防御工事从来都是不存在的。而且,防御工事,至少是郑家的防御工事,存在的意义从来都是进攻性的。

    后世的马汉,在他的《海权论》中,对于防御工事的作用,有过精彩的论述。马汉认为,在海战中,防御炮台存的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解放了舰队,使得舰队可以从保护港口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并投入到进攻性的行动中。郑森认为这一观点可以推广到一切的防御性设施。任何防御性设施,最大的功用就是从防御中解放出更多的部队,并将之用于进攻性的作战。如果在防御工事后面没有一支可以用于攻击作战的,能够在海上,或是陆上的野战中击败敌人的军队,防御工事再完善,再坚固,意义也是有限的。这就是我大明在辽东不断失败的重要原因。从孙承宗开始,我大明的官员们对于和建胬“野地浪战”充满了恐惧,于是总幻想着能够靠“城堡推进”,慢慢修城堡,一路修到沈阳去。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次好不容易修起一座城堡,就被建胬来个围点打援,然后,城堡就白修了,屯在里面的物资也都送给了建胬。

    但模范军不同,模范军可不是关宁军那样缺乏野战能力的军队,它的组织形式吸收了后世军队的很多影响,无论是武器还是组织形式,可以说都是领先于时代的。而且这种领先,不仅仅是相对我大明军队,甚至是建胬军队的领先,也是相对于欧洲,相对于古二爷的领先。因而,在郑森看来,西班牙人登陆作战的威胁其实很有限。

    “工期还来得及吧?”郑森又问道。

    “少将军,来得及的。”黄成回答道,“只要那边的水泥能供应的上,最多六个月,这三处炮台就都能建好。”

    在后世的建筑技术中,水泥的生产和使用可是大杀器级别的。而且水泥生产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拦路虎,基本上只要能烧石灰,就能烧水泥。早在罗马时代,罗马人就已经会使用由火山灰和石灰石一起煅烧而成的原始火山灰水泥了。当然,真正现代的水泥要比这更复杂,性能也好得多。不过郑森原本也不打算复制出完全现代水平的水泥,只要比一般的石灰泥浆强就行了。

    郑森隐约记得,后世的水泥,往往是用石灰石、黏土、炉渣之类的东西磨碎,搅拌均匀,然后高温烧结,然后再磨碎而得到的。如今郑家在琼州建起了高炉炼铁,炉渣之类的副产品自然是不少的。至于石灰石和黏土,更是到处都有的便宜玩意儿。所以郑森就让人在这里试着烧制水泥。

    因为并不清楚水泥中各种成分的比例,郑森只能让那些工人们自己乱试。最终倒是弄出了一种还算不错的水泥,不过因为生产过程中需要粉碎岩石,而郑森可没有电动球磨什么的,只能有限的使用水力,所以水泥的生产效率一直不太高。

    “那边水泥的产量怕是不太够吧?”郑森问道。他也知道水泥生产中遇到的动力方面的问题必然会限制它的产能。

    “要是到处都用这东西,那当然不够。”黄成回答道,“不过我们这里也只在朝着大海的那一面用水泥,所以还是够用的。这座炮台对着大海的一面差不多已经建好了,少将军要不要去看看?”

    郑森点了点头道:“我们过去看看。”

    一行人便走到了炮台靠海的一面的战斗室旁边。这座炮台是三座炮台中最大的一座主炮台,炮台本身建造在一处本身有两丈多高的一片高岸上,又用夯土筑起了三丈多高的基座,基座的外层则用大条石砌成,条石之间则用为了避免基座在敌方的炮击中崩塌,基座本身的坡度并不大。郑森从上面俯视了一下下面,觉得如果一个人空着手,再加上助跑一段的话,应该可以直接冲得上去。不过真到了战斗的时候,炮台上会有守卫队,在守卫队的排枪下,以及小炮的攻击下,要想冲上来,那就难如登天了。

    战斗室就建在这基座上。这座炮台将安装八门用于对海的大炮,其中包括四门二十四磅炮和四门十二磅炮,因而,在靠海的那面,便有八间战斗室。这战斗室说是室,但其实并不是有四面墙的完整的房子。战斗室只有三面墙,朝着大海的正面的墙体上开有一个长条形的射击口,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的海湾,也可以看出正面墙体的厚度。

    “正面护墙有三尺厚,都用熟铁为骨,用水泥加上碎石筑成,坚固无比,便是海军的18磅长炮,也打不动分毫。”黄成在一边解释道,“如此,海上的敌军炮船如果想要和炮台对射,除非他们的炮弹能正好从射击口中打进来,否则便伤不了炮台分毫。”

    “侧面的分隔墙呢?怎么也这样厚?”郑森看了看侧面的分隔墙发现这些墙壁也有差不多两尺厚,便问道。

    “少将军,这侧面的墙壁是夹板夯土而成的,只起到隔离防火,免得哪个战斗室中的火药被点燃了,影响到其他的大炮的作用。”黄成回答说,“另外还要撑起顶板。顶板就薄了,只是一层原木,然后在上面又做了一层防雨的屋顶。至于后面,像这样完全空着,一来,进出方便,二来也里面也更亮堂一些。”黄成又解释道。

    郑森走到射击口边,用手摸了摸正面墙壁的混凝土。这混凝土硬硬的,还微微的有点发凉。他满意的点点头道:“做的不错。你们这里做好了,我们才能放心的对付西班牙人。”

    郑森等人在炮台上又察看了一会儿,然后便下了炮台,上了停在旁边的两辆四轮马车,然后在一队骑兵的护送下,向着码头的方向驶去。回到码头,他们吃顿中饭,然后就要去铁厂看看。

    从码头到铁厂有两条新修的轨道,这些轨道都是用包铁的硬木制成的,轨道上面还抹上了一层油脂。装满了煤炭的重载马车每四辆被连成一组,然后由六匹马拉着,沿着轨道缓缓地前行,一路上,总有不少的煤渣、小煤块从车辆上掉出来。每当一列马车跑过,就有一些当地人的孩子拿着柳条筐子、畚箕、扫帚冲到轨道上,将这些煤块捡起来,煤渣扫起来,然后拿回家去当柴火烧。

    郑森等人的马车却并不从这条轨道上走,而是顺着轨道旁边的一条铺着矿渣的路走。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便远远地看到了铁厂的黑烟滚滚的烟囱。

    “若是在后世,单凭这个烟囱,环保局就能关了这个厂子吧。不过在那个时代,满世界的怕也找不出像这样落后的工厂了。”望着那烟囱,郑森忍不住就这样想道。

    随着马车距离工厂越来越近,空气也开始变得浑浊了起来,其中更是充满了一种刺鼻的气味。

    “少将军,口罩。”刘德将一个口罩递给了郑森,看来他早有准备。郑森将口罩戴了起来,这口罩中有一层用椰子壳烧出的活性炭的夹层,虽然很薄,但据说效果比得上五层普通的口罩。

    马车又走了一段,便停了下来。几个人下了车,抬起头来就看到前面的那个大烟囱。

    “那里是?”郑森问道。

    “少将军,那是炼焦炉的烟囱,炼焦炉就在那边。”陪在旁边的一个人回答道。

    一般来说,煤炭中总是会有一些含硫杂质的。如果直接用煤炭来炼铁,这些杂质就会进入铁水中,导致铁水中的含硫量过高,最终导致炼出来的钢铁性能下降。所以如果要保证钢铁的质量,就必须在冶炼中减少含硫杂质的混入。在古时候,人们虽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却也在实验中发现了这个现象,所以古时候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木炭而不是使用煤炭。

    只是对于大规模的钢铁冶炼来说,使用木炭,甚至是使用煤炭之外的任何燃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木炭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而世界上的那些森林根本就不够用的。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将煤炭通过炼焦流程,变成焦炭。使用焦炭而不是直接使用煤炭来冶铁,是冶金史上的一大步。但是其实制造焦炭并不是特别困难。要得到焦炭,只需要将合适的炼焦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1000度左右,这些炼焦煤就能通过热分解和结焦反应,产生出焦炭、焦炉煤气和煤焦油等一系列的产物。而煤炭中的那些硫中的绝大部分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变成二氧化硫。在后世,这些二氧化硫会被回收,以减少污染,而在此时,郑森却没有这样的技术,只能直接排放掉,而这些二氧化硫,也就是工厂中的刺鼻气味的来源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