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23节

      封伯脸色也凝重,答道:“主子岂能不知道这点?主子会这样安排,当然是因为这是最好的安排。便是有危险,有主子在的话,也能尽量减到最轻。”

    他知道庆伯是想将小殿下隐蔽送回京兆,以减少变故,但是谁知道小殿下的行踪就一定隐秘?况且回到京兆之后遇到的局面,同样十分重要。

    主子必定已经考虑到这种种了,但是主子还是决定带着大家一同返回,无他,是因为有一千二缇骑、有主子,这样的队伍才是最强大的。

    分散了,反而更容易受到冲击。

    庆伯默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们跟随厂公良久,当然不会因为有危险而止住脚步,现在担忧的不是会遇到什么危险,而是要做好应对危险的最充足准备。

    封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道:“无须担心,担心是最没用的东西。相信主子,京兆总要回去的,我都不知道多想早点回到家中了。沈直种的那些桂花,回到去就可以闻到了吧。”

    城西汪府四时鲜花不断,从缇事厂退下来的人进入汪府之后,差不多都会种花的手艺,沈直所种的便是桂花。

    他们此行返回京兆,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了,如此想着,封伯心中便有些急切了。

    江南道当然是好的,但是京兆城西的汪府才是他的家。——他年纪大了,以后还是留在宅中养老了,跟随主子外出的事情,就交给唐玉这样的年轻人吧。

    “怕什么,危险荆棘我们又不是没有遇到过,且沉着应对吧。”封伯又再劝慰道。

    离开庆伯这里的时候,封伯下意识抚了抚腰间,碰触到熟悉的物件时,忍不住扬了扬唇角,脸上的凝重都散了些。

    雕刻的小马还剩下打磨了,回到京兆之后他就专心做这个事情了,以后……以后小主子肯定会喜欢的。

    若是小主子喜欢,他以后还会为小主子雕刻更多这样的小马,毕竟,他现在手艺好多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把江南道这里的情况处理好了。

    第969章 满意

    接下来的两天,大雨仍然下个不停,汪印和叶绥他们已经换了一个处所,去了一处地势更加高的宅子。

    叶绥静默地看着漫天雨水,心头一片怆然。

    这样的雨势,这样的时间,她已经知道前一世的江南道洪灾仍旧会出现……现在她只希望年初就开始的水利设施能够稳固一点,常平仓的储存能够充足一点。

    不至白骨遍山野,不至千里无鸡鸣。

    从缇骑所禀的每一个情报看来,情况比她前世所知道的要好一些,不,好很多。

    大雨冲垮了钱塘河道,淹死了许多人,但是因为有工部侍郎沈醉山在,因其经验丰富、筹措得当,江南道其他河道虽然有洪灾险情,却始终没有奔溃,这给了江南道百姓一丝希望。

    同时,因为有户部侍郎何介在,常平仓意外地还有充足的粮食,也不详前世那样全部都是空仓,因而灾后的百姓得以安置、江南道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动乱起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江南卫士兵反应异常迅速,几乎是在洪灾刚刚出现的时候,士兵们便开始进行救灾了。不然,钱塘百姓的转移、安置就是巨大的危机。

    这是叶绥所知道的事情,是比前世好的存在,至于岭南卫士兵的调动、汪印的顾虑,她并没有发觉。

    纵然不知道士兵调动的事情,她也知道这一次返回京兆,路上会遇到多大的危险。

    不管是半令,还是她,或是云儿,都是有心人最在意的目标,而现在这些人想尽办法逼他们返回京兆,必定是有所图谋,而且是一定对他们不利的图谋。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拖延了他们返回京兆的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背后设局的人来说,又是怎样呢?

    此刻在京兆寿康宫,内侍何英匆匆走进殿中,向贤妃禀道:“娘娘,情况不太好,在狱中的裘恩突发疾病,定国公世子将其带走了,说是要治好再问罪。”

    这个事情发生得突然,前去狱中将人带走的乃是长公主府的长史赵奉,因而宫中的内侍根本就不敢阻止,当何英得知消息的时候,裘恩早就出宫了。

    长公主虽然薨了,但是公主府还在,驸马还在,驸马还是定国公世子爷,何英便是早早就知道了赵奉前来带人,也断然不敢阻止的。

    只是,定国公世子为何要带走紫宸殿的内侍呢?

    这个疑问,也浮现在贤妃心头。

    定国公府向来不理朝事,但到了世子齐适之这里就例外了,偏偏皇上还对其十分信任。

    因为当初对长公主下毒的事情,就算贤妃笃信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心中都难免有些虚,凡事都会尽量避开定国公府。

    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关头,定国公府会有所行动,他们将裘恩带走是为了什么呢?是想保住裘恩,还是别有用意?

    贤妃的心一时有些急跳,但是一想到现在还在昏迷中的永昭帝,心便定了下来。

    只要皇上还昏迷着,只要还是太子监国,那么不管定国公府想做些什么,都无需担心。

    当她接到另外一个禀告的时候,少有地“哈哈”大笑出声,冷淡的脸容也明显带了起色。

    “娘娘,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何事如此高兴呢?”何英弯腰问道,脸上同样堆出了笑容。

    贤妃笑容稍顿,看了何英一眼,笑说道:“江南道暴雨持续,洪灾已成,这是大好事。”

    这一场洪灾,当真是意外之喜,那么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更加容易了,老天都在助她!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她手中,若是这一次还不如愿,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哈哈。

    第970章 周全准备

    江南道的大雨仍在持续,正如汪印所料的那样,鉴于灾情紧张,江南卫士兵又再出动了三营,都分散前往杭州府、苏州府各地去赈灾。

    江南卫前后六营士兵,再加上岭南卫的两营士兵,共计八营差不多有一万士兵。这么多的救灾士兵,当然极大缓解了官府的压力,使得救灾卓有成效。

    有关江南卫士兵的动静,被晏千钧和别的缇骑一次又一次禀至汪印跟前。

    沈肃已经见过岭南卫两营士兵了,这两营士兵没有分散,而是按照原来的士兵组成救灾……

    江南卫三营留在杭州府,士兵们与朝廷官员一起开仓赈灾……

    另外三营前往苏州府等地,江南卫士兵只随身携带了长刀,没有携带其他器械……

    因为江南卫及时救灾,江南道百姓对大将军沈肃感激不已,沈肃威望在江南道达到顶点……

    这样一条条消息,都在体现着江南道灾情的进展,都在体现着江南道的局势,对这些情报,汪印心中自然有所判断,除了让唐玉晏千钧等人继续查探、协助救灾之外,并没有下别的指令。

    “沈肃的威望在江南道炽盛,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江南卫对于百姓有功,沈肃所取所向,就能影响江南道的局势。”叶绥这样说道,分析着江南道的局势。

    江南道现在的局势、沈肃现在所取得的威望,与半令当年在雁西道的情况十分相似。

    当年因为瘟疫一事,半令立有奇功,就算皇上心中忌惮,一时也无法对半令做些什么。

    众怒难犯,民心所向,便是这个道理。

    现在,是沈肃站在了这样的位置上,江南道灾情得以缓解,叶绥当然觉得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沈肃……听半令所言,沈肃和顾祖玢一样,都是听令于京兆某些贵人。

    京兆的贵人……

    如今永昭帝昏迷着,姐姐又被禁在延禧宫中,不管沈肃顾祖玢听令于哪个贵人,总不会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便是汪印没有提到江南道如今的局势,但是一想到郑云回的存在、一想到京兆那些人对汪印的忌惮,叶绥便有所觉,心情始终舒展不开。

    他们终归要返回京兆,但是此行返回京兆,必定危险重重。——现在最大的忧患,便是来自江南卫了。

    对于叶绥的判断,汪印当然是这样认为,他说道:“没错,沈肃之言在江南卫有着很大的影响,本座担心江南道会生变,还是要尽早返回京兆。一旦雨势稍歇,我们便立刻动身。”

    就算没有汤源的请求,以江南道这样的情况都不能多待了,若是只有他一个人,事情会好办很多,但是他身边还有阿宁还有小殿下,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他朝叶绥笑了笑,说道:“无需担心,本座已经传信给王晦,有一个人会带着西山营士兵秘密离开京兆,会在山东道与我们汇合。”

    “西山营?哥哥所在的西山营?”叶绥连忙问道,声音都提到了不少。

    汪印点点头,答道:“没错,正是他带着西山营士兵离开,但是这些士兵不能来到江南道,只能在山东道等我们。”

    对于军中的事情,叶绥虽然所知道不多,但也清楚军中士兵没有皇令,是断不能轻易调动的,现在江南卫有洪灾,才会情况特殊。

    但是哥哥所在的西山营,怎么可能会去到山东道?

    “这个说来话长,本座当初带着小殿下离开的时候,曾向皇上请了一道旨意,就是请西山营的士兵保护小殿下。”汪印简单地说道。

    当初只是为了谨慎,才会请了这样一道旨意,也没有想过会真的用到西山营。

    如今局势生变,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当然要动用西山营了,只是皇上已经昏迷,这道密旨得以生效,还能瞒住京畿卫士兵,还多亏了定国公齐瞻竹从中周旋。

    原先放在西山营历练的缇骑不动,只是为了掩饰,是为了瞒住京畿卫,不让京兆那些人有所防备而已。

    但是,西山营士兵可以秘密离开京兆,却不能秘密来到江南卫,毕竟中间要穿过那么多卫,多少都会惹人注意,唯有潜行至距离京兆最近的山东道,才能完全掩藏行踪。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安全赶至山东道,就必定能赶到京兆。

    安全赶至山东道?这也是很长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会有什么意外吗?

    叶绥心中担忧,却没有说出来,这已经是最为妥当的办法了。

    两天之后,雨水忠于稍歇了,汪印按照安排下了命令,一行人从苏州府云溪出发,朝京兆而回。

    第971章 沈肃

    江南卫主帐就设在杭州府,距离观察使府约大半天距离的吴郡一带,驻扎地约有四万士兵。

    因江南道富庶,江南卫士兵的数量在十大卫中是处于中等的——若是有足够的本事活下去,是没有多少年轻子弟愿意从军的。

    把江南卫和雁西卫拿来比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雁西卫地处苦寒,那里各种条件都很艰苦,况且民风彪悍,百姓子弟从军乃是上上选择,而江南道这里……显然就是另外一种情况。

    进入江南卫从军的人,不是苦得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便是闲得没处去的权贵子弟,因而,江南卫中从军的权贵子弟还不算少,这也令得江南卫士兵比其余各大卫的士兵更特殊,地位也更高一些。

    当然,本事也是最差。

    这样的情况,军中将领全都知晓,也曾暗暗为擅长用兵打仗的沈肃叫屈,带着这样的士兵,便是沈肃练兵本事再强、用兵能力再高,也没有多少意义。

    不过,江南道这个地方,历来很少战乱,也无需多么强大战力,这些年江南卫士兵所做的最大的事情,不过是救灾而已。

    不管是过去的大雪灾,还是现在的大洪灾,这才是真正用得上江南卫士兵的时候。

    因而,在朝中,有些不厚道的将领暗暗称呼沈肃这个江南卫大将军为“救灾将军”,就是指江南卫士兵只能用来救灾而已,沈肃这个大将军也只能指挥救灾而已。

    救灾救民当然极为重要,是造福百姓的事情,但是对于将领、士兵来说,杀敌卫国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士兵最崇高的追求。

    这个“救灾将军”名号下藏着的轻侮,实在让军中众人心照不宣。

    这些年来,沈肃好像没有听过救灾将军这个名号一样,并没有为此辩驳什么,却也没有用心操练士兵,感觉就在江南卫养老一样,除了上京兆述职,甚少出现在各种场合,就连江南道官员都认为沈肃是万事不理的大将军。

    此刻,在外人看来万事不理的大将军沈肃正听着副将邢铭的禀告。

    “汪印的确带着家眷离开云溪了?小殿下确定一路同行?”沈肃问着邢铭,再三确认这个消息。

    沈肃其人的长相就和他的名字一样,长得甚是严肃,并不是那种亲厚的人,让人会下意识地远离,总觉得此人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