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3节

      即便是从轻发落,他们都逃不开被逐出京城的下场。

    他们气愤。

    这是应当的,因为他们实在是很冤枉。

    前一段,赵成病了,说是水土不服,请辞返乡治病;周全则说远在祖籍的兄长连写了几封信要他回家,只说有急事,却不说到底是何事。

    蒋连、蒋远平日对手下还算宽和,都没多想,当即应允。

    哪里想得到,两个兔崽子竟是起了反心有意欺骗他们!

    可是,再冤枉又能怎样?

    牵扯到太子妃的事情,有他们辩驳的余地么?他们自认没有。

    到了什刹海,刑部尚书一行人被迎到花厅。

    太子妃与炤宁坐在主座,前者神色漠然,后者面含微笑。

    蒋连、蒋远立刻醒觉,确定这次是着了炤宁的道。

    刑部尚书落座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原委。

    太子妃神色淡淡的,视线瞥过赵成、周全,“这两个人我见过。”又转头对炤宁道,“燕王妃记忆绝佳,应该也有点儿印象——就是前几日午后,你来我这儿的时候,他们恰好出门。”

    炤宁凝了那两个人一眼,颔首道:“的确,我有印象。”

    太子妃这才对刑部尚书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并不是很清楚,只说我知道的。”

    刑部尚书道:“如此就好,有劳殿下了。”又以眼色示意下属做好笔录。

    太子妃道:

    “太子殿下离京之后,蒋家兄弟二人不知何故,几次三番亲自前来或是命手下来什刹海,不是要见燕王妃,便是要见我。我与燕王妃的性子,京城里的人大多清楚,不是什么人都会见的。

    “燕王妃只见过蒋连一次——蒋连是跟随吏部尚书前来的,她总不好在老大人面前失礼,之后再不肯见蒋家的人。

    “可是我这边不同,蒋连、蒋远是太子的幕僚,又再三差遣下人求见,我以为他们是有什么关乎东宫的事情要说,不想理事却不代表不怕出事,便见了见——喏,就是这两个下人。

    “他们奉上了财帛,随后便说蒋连、蒋远有事求我。我当时就奇怪,说为何蒋连、蒋远不亲自来与我说。他们说燕王府放下话了,不准蒋家兄弟两个踏进什刹海。

    “我又问,为何事送我财帛。他们说蒋家被贬职外放多年,眼下蒋家兄弟来到京城,是为着重振蒋家门楣,可是江家、燕王府都无意帮衬,太子似乎也没从速着手的意思,他们便想到了来求我相助。因为我与燕王妃交好,情同姐妹,要是婉言规劝的话,燕王妃一定会卖我这个人情。

    “我听了觉得头疼,又有点儿好笑,说我凭什么为了蒋家去做这等欠人情的事情呢?财帛我不稀罕,蒋家能送我什么人情?他们就说要我开条件。我想了想,随口说听闻前荣国公落到了沿街乞讨的下场,有点儿于心不忍。蒋家要是想送我人情,便将前荣国公给我带回京城来——其实我这就是委婉地回绝了。”

    太子妃看向刑部尚书,“发话将前荣国公逐出京城的是皇上,谁敢对圣意阳奉阴违。却是没想到……”她有点儿啼笑皆非的样子,“他们居然当真了,这事情闹的……我真是没想到,大人想想,我身在皇室,便是再不懂事,也做不出有违圣意的糊涂事。况且前荣国公那些糊涂事您是清楚的,我怎么可能还会顾念他过得好不好?早就是觉着与他不相干了。”

    刑部尚书听得连连颔首。荣国公种种不堪的行径,到现在谁不清楚?太子妃不记恨那样一个让她颜面俱损的父亲已是不易,怎么可能还会怜悯?之后,他正色询问赵成、周全:“太子妃所言,你们可承认?”

    “承认,承认。”两人异口同声,赵成怯懦地道,“这些草民说过,供词里有。”

    蒋连、蒋远已经要被气炸了。这几个人做的一场好戏!太子妃的话,分明是真真假假掺杂在一起——要命的是,这种话倒更是滴水不漏,经历事情多一些的人都知道,很多真相往往是耸人听闻叫人难以相信的,而彻头彻尾的谎言亦是不堪一击,而几成真、几成假的言辞混在一起说出来的话,反倒是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这事情对于江炤宁来说,是大事么?当然不。大事是她将太子惹得做梦都想杀她而不能如愿,是她出手揭穿荣国公的真实面目,是她让江家自发自动地站在她身后予以支持。他们被冤枉,于她只是小事一桩,甚至是带着戏谑、调侃的一个小举动。

    可就是这一件小事,最起码要断送他们十年二十年的前程,更断送了蒋家重振门楣的最后一线希望——不知不觉钻进的这个圈套,无从挣脱。人家有着身份尊贵的太子妃相助——在外人看来,太子妃怎么会自降身价冤枉他们?更何况,他们还是投靠了东宫的人,她没道理自己拆自家的台。便是只凭这一点,他们都是百口莫辩,再加上两个被收买的原是他们亲信的人,再徒劳挣扎未免可笑。

    他们不说话了。

    刑部尚书自然当他们默认了,道辞之前,他迟疑地对太子妃道:“令尊的尸首——”

    “什么尸首?”太子妃蹙眉。

    “……”

    太子妃面无表情,“我不相信,那是假的。他还在沿街乞讨。”

    刑部尚书因为这句话生出满心的同情——到底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父女,太子妃这是不肯面对生父已经身死的结局。

    他无从宽慰,当即起身道辞,急着回刑部着手了结此案——便是蒋家兄弟还是死鸭子嘴硬,他也要这么做,强行让他们签字画押,因为——

    他在上轿子之前,到了蒋连、蒋远面前,低声道:“没人要你们的命,老老实实认罪之后,江家不会不管你们,吏部尚书大人也会帮着给你们说几句好话,到时候,大事化小,你们离京不被叙用。若是不知死活拒不认罪,也好说,本官将此案搁置,待得皇上回京之后,请皇上亲自赐死你们便是了。”

    大热的天,皇帝又不在京城,他只希望过几天清闲凉快的日子,手边的事都快些有个着落才好。

    蒋连听这话音儿,再想到自己陪吏部尚书去见炤宁那一日的情形,知道吏部尚书是拼着老命在自动自发地卖人情给炤宁,唯求自己的一份安乐。

    绝对的强弱局面之下,尤其是弱者栽赃污蔑别人在先的情形下,只有认命一条路。

    蒋连心头不甘、怆然,却还是率先点头,“我认。”

    蒋远见兄长如此,自然也不会再徒劳的喊冤。

    留在花厅里的太子妃估摸着时间,待连翘转回来的时候问道:“走了?”

    “走了。”

    太子妃转头看向炤宁,笑了笑,之后又看向花厅东侧的屏风,对连翘打个手势。

    连翘与室内几个丫鬟将屏风移开。

    屏风后面有人。

    那人蓬头垢面,蜷缩在地上,被人五花大绑,嘴里塞着布团,满头满身都是汗——他已经饿了渴了很久,一点力气都没了,连寻常人在这时候的呜呜呜的声音都发不出。他一身汗,是硬生生急出来的。

    这个人,正是在世人眼中已经死在街头的荣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