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节

      此时五福正好从里间出来,她原是想要叫个小丫鬟过来搭手搬箱笼的,听到珊娘的话,扭头傻乎乎地问道:“那什么是不该收拾的?”

    珊娘面无表情道:“老太太那里没说是给我的东西,便不是我的。”

    顿时,双元和王妈妈等人又相互对了个眼儿。

    五福眨巴了一下眼,却忽地一转身,跑到花梨木大案前,吃力地抱下那只西洋自鸣钟,回头冲珊娘笑道:“既这么着,这玩意儿可得带走。当初老太太可是说,只要姑娘能修好就归姑娘的,这可是姑娘亲手修好的。”

    珊娘一愣,这才想起,这还是她小时候的爱好——啊,不,其实也没那么“小时候”……以她现在的年纪来说,也就一两年前——只是,后来老太太说,这不是个淑女该有的爱好,她也就放弃了……

    怀抱着自鸣钟的五福笑得只见牙不见眼,“我可打听过的,这玩意儿价值五千金币呢!”

    看着笑得跟个小财迷似的五福,原本已经计划好要假装失落的珊娘一个没忍住,撑着额头笑着摇了摇头——嗯,好吧,看在王妈妈等人眼里,这是苦笑。

    珊娘正摇头笑着,门外有小丫鬟来报,说是大奶奶来了。

    珊娘的眉梢立马便是一跳——她就说嘛,她这里都已经摆开架式遣散丫鬟婆子了,老太太那里怎么可能没听到动静。而正常的情况下,若是她还有那么一点“上进心”,就不会这么急着遣人,至少也要拖到实在留不下来才会走这一步……这般急切,看着倒像是在告诉众人,她急着要从西园里逃开呢——虽然这是事实。

    而老太太那人,别的不好说,却有一点“怪癖”,便是你如意了她就要不如意。如今就算她不想留下珊娘,只看着珊娘这急切想要逃开的架式,她怕是也要故意留她下来呢。

    好在她及时警醒了过来。珊娘不禁一阵暗暗庆幸。

    “快请。”她道。

    不过是麻烦点,再演一场戏而已,不难的。

    大奶奶赵氏进来时,就只见珊娘一个人呆坐在堂前,脸上带着几分想要掩饰却偏偏没能掩饰住的失魂落魄。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就那么孤独地陷在宽大的太师椅里,看着像是随时会被吞没般的瘦小无助。

    见大奶奶进了门,珊娘眨了一下眼,忙站起身迎向大奶奶。于是,才刚那孤独无助的形象,就这么一晃眼便不见了。

    看着珊娘强打精神撑着笑脸,在那里命人端茶水送点心,大奶奶忙摆着手笑道:“快别忙了,一会儿就该到用午膳的时间了,这会儿哪还要吃什么点心。”又瞅着珊娘的脸色道:“你可还好?”

    珊娘怔了怔,忽地一低头,转身亲手给大奶奶斟了一盏茶,送到大奶奶面前,抿着唇儿笑道:“我有什么不好的。”又道,“便是不吃点心,喝点茶也好,怕是以后就再没机会请大嫂子喝茶了呢。”说到最后,声音里到底带上一丝怅然。

    赵氏抬眼瞅瞅她,接过茶盏放在茶几上,又挥手命屋子里的人全都退出去,这才拉过珊娘的手,低声问道:“我正要问你呢,你这到底是怎么了?以前看你也不是这么没算计的一个人啊!”

    她看看挂着帘子的内室。虽然看不到里面,但刚才鱼贯出来的丫鬟婆子,还是叫她猜到,她们应该是正在收拾东西。“瞧你这架式,竟还真打算搬出去怎的?我说你还是向老太太低个头讨个饶罢。”

    珊娘眼帘一垂,带着股压抑不住的怨气,倔强地扭着脖子道:“不搬出去又待如何?!老太太都那么说了,我再强留下也没意思。”——竟是一副赌气的口吻。

    赵氏一阵眨眼,却没说话。

    珊娘又冷笑道:“果然人都说,患难见真情,如今这满园子的人,怕是个个都等不及要看我的笑话呢,也只有大嫂子还肯记挂着我,连我这里的人……”她顿了一顿,摇头苦笑道:“不瞒嫂子说,我原也没想到事情会落到这一步,原不过是想借这件事来试一试她们的,不想这些人竟没一个可靠的……不过也怪不得她们,原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只是不明白,我做人竟真就那么失败吗?不过是生了点病,竟连老太太也觉得我是有意偷懒……”

    她拉着大奶奶絮絮叨叨地好一通抱怨,却是没一点觉得自个儿哪里有错的,倒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对不起她一样。大奶奶的眼神忍不住就飘忽了起来。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大奶奶觉得表面功夫应该做足了,便推开珊娘仍拉着她不放的手,温柔却坚定地告辞了。

    看着她的背影,珊娘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唉,麻烦。”

    她摇头叹息着,看着似乎很是苦恼的模样。偏那撑在额头的手掌下,微微凹陷下去的唇角处,盛着几乎快要满溢出来的得意洋洋。

    而正如珊娘所猜的那样,大奶奶出了珊娘的院子后,便又进了老太太的院子。

    正在用午膳的老太太听了大奶奶的回话,冷笑道:“果然和她老子一样,竟是头好歹不分的倔驴!既是她一心要作死,便由她去吧,也好叫人知道,我这西园可不是只能进不能出的!”

    大奶奶感慨道:“几个姑娘中,我原看着十三妹妹是最稳妥的一个,怎么忽然间就变成这样了呢?”

    老太太轻哼一声,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超然道:“人心都是这么慢慢养大的。只望她从此以后能懂得一些道理,知道自个儿的分量就好。”

    且不说老太太那里算是彻底对这十三姑娘放了手,只说珊娘自个儿。

    打发走了来打探消息的大奶奶赵氏后,珊娘回头就叫过方妈妈,向她仔细打听起五房的情况来。

    珊娘离家时才七岁,对家里的情况可谓是一知半解,她只知道家里有父亲、嫡母,还有一个兄长和一个弟弟,而且她和那俩兄弟间没一个是同母的。除此之外,她就只知道,她们五房在侯家人眼里是出了名的米虫——不事生产,只知花用。

    好在她爹是老太太的亲儿子,虽然老太太也觉得这个光会花不会挣的小儿子没出息,可好歹她仍有一颗为母之心,便是看不上这个没出息的小儿子,也不能眼看着儿子白白饿死,于是从嫁妆里分了些出息养着这小儿子——当然,产权仍是握在老太太的手里。

    只是,就这样,这件事却成了老太太的大儿子,大老爷和五老爷兄弟间的一点心结。因为大老爷觉得,老太太这么做很不公平——倒确实是不公平,大老爷拼死拼活地管着家里大笔大笔的产业,也没见老太太贴补他一点私房,偏那没用的弟弟竟什么都不用做,就能白坐在家里拿钱,大老爷心里能平衡才怪。至于他挣的钱比弟弟多,那是他自个儿的能耐,谁叫老五没那本事!

    其实珊娘倒觉得,也亏得没把家里的产业交给她爹。听说她爹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曾经花了一千块银币买了幅别人伪造的所谓名画,而且当时卖画的人都已经当众声明了,这是假画。

    好吧,换种角度来看,其实她爹挺风雅……

    至于她的嫡母……

    珊娘惊奇地发现,她多少还记得父亲长什么样,却对嫡母一点印象都没有——也就是说,便是以前住在家里时,她也不是那么经常能看到她的嫡母的……

    而从方妈妈那有些隐晦的话语里,珊娘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却原来,五太太姚氏打小就痴迷于刺绣(很怪异的爱好),甚至痴迷到不管家事,不理世情,一心只扑在她的绣房里。因此,据说家里每每有什么事,深受五太太信任的马奶娘都会专门挑着五太太在绣房里的时候去汇报(好耳熟的情节)……

    果然,不耐烦的五太太也像前朝那位败家木匠皇帝那样,轻轻地一挥手——别给我添麻烦!

    于是,马奶娘就这么,渐渐成了五房里的“九千岁。

    何况,她的身后还不是只有她一个……

    至于姨娘马氏,不仅是奶娘的女儿,还是五太太的陪嫁丫鬟,因此,她最后会成为五老爷的妾,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那五太太不仅是个省事的,同时也深深懂得怎么放权做领导,才刚嫁过来不到一年,她便把家事全都委托给了马奶娘,而把丈夫委托给了四个陪嫁丫鬟里的三个,从此以后,她只顺心遂意地沉浸于她的刺绣世界里,再不为那些“俗务”所烦恼了。

    只是,五老爷也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自然不会耽于女色,虽然五太太一下子塞过来三个妾,五老爷却很有原则地一次只宠一个。最先得宠的那个,在生了珊娘的兄长后没两年就病死了,然后便轮到了珊娘的生母。珊娘的生母比前一位倒霉,生珊娘的时候就没挺得过来,于是才轮到马妈妈的女儿马姨娘。

    这一回马姨娘的运气不错,平平安安做了好几年的宠妾后,才生下一个哥儿,而且还好好地活过了生养大关。于是如今珊娘父亲身边,便只有这么一妻一妾了。

    而如今这五房里,与其说是五太太在当家,倒不如说是马奶娘和马姨娘这母女俩在把持着。

    把家里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后,珊娘的手忍不住就又撑上了额头——贵圈好乱……

    她还以为出了西园就能还她清静了呢……

    好吧,只要不惹到她,随那五房怎么乱吧。连她亲爹嫡母都不管的事,她一个做姑娘的出什么头,是吧?是吧!

    只是,人的愿望往往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便是珊娘不想去踩人,还总有人嫌珊娘硌脚呢。所以……

    人生啊,就是个大麻烦!

    第八章 辞别

    且说当年珊娘进西园时,随身不过只带着一口小衣箱和一个妆奁匣子而已,如今几年过去,十四岁的她要回去了,居然发现,她光衣裳面料就打包出足足四口大箱子,老太太给的各种首饰也足足塞了三匣子,再加上这些年她收集的一些零碎物品,又是两大箱子……

    看着院子里摞着的这一口口大箱子,以及奶娘、三和、五福怀里各抱着的一个首饰匣子,珊娘忽然觉得很有些不好意思。

    ——难怪人人都想挤进西园呢,瞧瞧这收获!

    许正是出于这份不好意思,等到傍晚时分,五房磨磨蹭蹭磨磨蹭蹭,终于派了人和车过来时,她去向老太太辞行,那眼圈红得还是挺情真意切的。

    她的红眼圈,显然叫上了年纪爱动感情的老太太也很是感动了一把,抚着珊娘的头发道:“回去好好养病,等你养好了,我再派人去接你。”

    好个“派”人去接,不派的话,珊娘便永远都不可能回来。

    被老太太教养了这么多年,这点锣音珊娘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只是,红着眼圈的她给老太太磕完头,却并没有按照老太太的暗示,给老太太说出一句“老太太可千万记得派人来接我”的话来——她害怕会一语成谶。

    而老太太却因此心里很有些不悦。虽然在她眼里,红着眼圈的珊娘只是在死撑,可不听话就是不听话,老太太原本的那一点感动,立马便在珊娘“和她老子一样的倔强”下化为了乌有,反而收了泪,一个劲地催着珊娘趁着天还没黑前赶紧回家。

    不过,老太太一向讲究个世家风范,便是心里已经不再喜欢小十三儿了,该讲的体面规矩还是要讲的,于是临别前,老太太竟又塞给珊娘不少好东西,叫珊娘的行李里白白又多出一只箱笼来。

    (珊娘悄悄以小人之心度人:老太太这一招大概也可算是一箭双雕、千金买骨了吧。不仅不收回给她的那么多衣裳首饰,还另外有赏,这在外人看来,往小处说,是体现了老太太的大方亲切;往大处说,其实也是在替西园打广告呢——瞧,连个被从西园里挪出去“养病”的姑娘都能收获颇丰,若是留在西园里,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好处呢。你们还不快点来?!)

    老太太自是不会亲自送珊娘出去的,但老太太最爱看的戏码就是家里姐妹和睦,于是七娘、十一娘、还有仍逗留在老太太院子里的十四娘,便都自告奋勇去送珊娘。几个好姐妹拉着衣袖惜别了又惜别,抹泪了再抹泪,就好像珊娘要去的不是仅一街之隔的长巷,而是要走那充满了魔怪神鬼的西天取经路一般。

    总之,等做完了全套,那天色已经开始擦黑了。最后这几位情深意重的姑娘们,才被同样抹着眼泪的大奶奶给带开,大奶奶还亲手扶着珊娘送上马车。

    而就这样,老太太还怕人委屈了珊娘,又叫身边的吴妈妈亲自跟车去五房,要亲眼看着她的小十三儿平安到家才能放心。

    西园门外,那些围观的人们忍不住一个个点头赞道:“家和万事兴,家里长辈如此体恤,晚辈又如此友爱,果然这侯府是有底蕴的人家,不是那些不知礼的暴发户。”

    马车上,珊娘挑开车帘看了一眼渐渐远去的西园,然后抿唇一笑——这会儿她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真心实意地笑了。

    她才刚一回眸,就跟六安那双带着好奇的眼撞在了一处。

    六安。

    珊娘唇边的笑意微微一凝。

    六安和七彩八锦她们几个,是她在做那个“梦”之前就被分到她的院子里的。而这些不入等的小丫鬟和三和五福她们还不一样。三和五福是屋里侍候的,自然是各有主子。她们这些不入等的小丫鬟,论职责只是打扫庭院,听大丫鬟们的差使;论归属,她们只属于她们所服务的那个院子,并没有专属的主子——就是说,那院子里住了谁,谁才是她们主子。

    叫珊娘没想到的是,她临走之时,六安却忽然当着老太太的面,跪在她的面前,要求跟她走。

    老太太感慨道:“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就跟了你吧。”

    于是,六安就这么跟了珊娘。

    只是,想到前世,再看着如今才九岁的六安,珊娘难免感觉有些……嗯,别扭。虽然今生她们大概是不会再共侍一夫了……

    “那个,”她清了清嗓子,问着六安:“你为什么要跟着我?在西园里总比跟着我要更有出息呢。”

    六安正襟危坐地跪坐在珊娘的脚边,抬头笑道:“我能进西园,原就是托了姑娘的福,如今姑娘回家去,我自然是跟着姑娘的。”

    珊娘一阵惊奇,再一细问才知道,原来六安能进西园,还真是她那时候多的一句嘴。

    这西园,不知多少人想要进来,因此,每次西园里要选人,便很有些八仙过海的架式——那是各显神通。六安的小舅舅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不过搭上老太太院子里一个守门婆子而已。而那时候的十三姑娘,在老太太跟前仍是玉字辈里的第一人,虽然还是个在室的姑娘,平时也不怎么过问家事,可她的一句话,却还是挺有份量的。因此,那个婆子就求到了珊娘面前。而那时候的珊娘也挺“要求积极上进”的,为了示好(大概多少也有一点卖弄的成份在里面),便答应帮忙说句话。因此,原名叫青儿的六安才会当选。

    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珊娘势头好,自然有人愿意巴结着她,见她难得替一个小丫鬟说了话,便有人以为珊娘是看好这丫鬟,就主动把六安分到了珊娘的那个院子里。至于六安的名字,却是拨到珊娘的院子里之后,由教养嬷嬷王妈妈根据五福她们才重新起的名字。

    摇晃的马车里,两世为人的珊娘才头一次知道,这傻六安为什么会一直对她如此忠心耿耿,便只为了她当初那么随意的一句话……

    “你可真傻,只一句话罢了,哪能算得什么恩情。”她撑着额,摇头笑道。前一世六安就那么傻了,这一世,好歹得叫她学着聪明点才行。

    六安却一阵摇头:“便是一句话,也有人是不肯说的呢。”

    也是,换作七娘才不管,换作十一娘怕惹事。至于她十三娘,之所以多那么一句嘴,其实说实话,不过是她要卖那守门婆子一个面子,以便以后好利用人家打探老太太院子里的消息……

    珊娘叹息一声,忽然不愿意把那些不太纯洁的内幕告诉这单纯的小六安了。伸手过去摸了摸六安的头,她笑道:“便是我真说了这么一句话,也未必是出于对你好的意思。以后可别再这么傻了。”

    六安听得似懂非懂,但心里却觉得,愿意放下架子,跟家里的姐姐一样伸手摸她头的姑娘,一定是个温柔的主子。她娘说过,人都是拿真心换真心的,愿意真心对她的主子,她也愿意真心去对待。

    六安的所思所想珊娘并不知道,她仍隔着车窗看着外面清冷的街道。

    这梅山镇,紧依在梅山脚下。那条从梅山里流出来的落梅河,把整个梅山镇一分为二,北岸直到梅山下,看着仍像是个普通的镇子;而南岸,却是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已经整个儿被侯家包了圆。

    不过也难怪,侯家在这梅山镇上已经不知繁衍了多少代,子孙繁茂的侯家人只那么一房房地铺展开,便能占据好大一块地盘,珊娘甚至觉得,就是那北岸,也总有一天会塞满了侯姓人家。

    当然,便是整个梅山镇都改姓了侯,对于侯家人来说,真正属于侯家的核心地盘,仍是当年侯府的所在地——就是如今已经分为老太太住着的西园和老太爷住着的东园的那一片。

    虽说在外人眼里,侯府仍是和谐美满的世家典范,但身为侯家人,且还在西园里养了七八年的珊娘,却是深知,她家那两位老祖宗,老太爷和老太太简直就是“王不见王”,每年也就必须一家人团圆的年节时分,大家才会看到老太爷和老太太同处于一个屋檐下,而若是平常看到这一幕,则表示,一定是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上一次这两位老祖宗聚在一处,是珊娘的一个族叔,拐跑了族里另一个早亡的族叔留下的寡妇,这一惊天动地的大丑闻。

    直到如今,回想起来珊娘仍觉得很是震惊——老太太气个半死的事,老太爷居然鼓掌叫好,还说宁九叔才是侯家的种,只可惜不是他亲生的儿子,直把老太太又气个半死。

    后来听说那位宁九叔带着那位被拐跑的寡妇族婶下了西洋,老太太却一口咬定,那船票定然是老太爷给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