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4节

      “二妹,还是正事要紧,这蠢货先留着惩治一番,在杀了不迟。也不知道慕云澜看到他的种这样窝囊,会是什么反应。”慕静倾一巴掌甩在了英王的脸上,“便宜你了,留着你跟着本宫,也叫你看看本宫是如何踏平慕云澜的陈家军和京畿大营。”

    “慕静倾,尔敢!”英王尖叫道,“父皇不会放过你的,你等着!”

    “慕云澜不会让本宫死的,你不用白费力气了。”慕静倾对左右道,“跟英王讲讲道理,让他知道在本宫面前什么叫听话。”

    手下把英王绑上,开始抽打鞭子,英王这时候倒是硬气,不在求饶。

    “倒是个明白的,知道你的好三弟不会来救你。去,跟慕遥那边说,本宫暂且放过他了,让他回去送死吧!”慕静倾看着自己弟弟被打得皮开肉绽,心情不由得大好。

    还未等她继续辱骂下去,先前回撤的中路军让开了一条小路,露出了骑在马上的男人。

    “大姐好大的口气,本王可不想回去送死。”之前还重伤不醒的慕遥扯掉身上的绷带,“二哥,对不住了。你自求多福!”

    “自寻死路!”慕静倾挥手,身后的兵马立刻上前厮杀。中路军不过几千人马,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想他北疆人马在摄政王和欧阳大将军死后,被监视在北疆二十多年,这么多年,支撑他们的不过是为摄政王和大将军报仇的信念。

    皇帝不仁,诛杀忠诚,自然人人得而株之。狗皇帝防卫慎重,不好下手,就先拿他最器重的儿子开刀,也不晚。

    跟在慕静倾身边最骁勇的下人,在空中腾跃,不多时就找寻到了目标,在空中一刀劈下,立志取下泽王慕遥首级。

    千钧一发之计,慕遥吹响奇异的哨音,“暗卫十二部何在?还不动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形势出现了大逆转,隐藏在暗处的人马,纷纷亮出了武器,开始厮杀。

    而劈向慕遥的大刀,在慕遥出声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伤他分毫。持刀的人被人在半空中一掌击中后心,顷刻毙命。

    一场杀戮正式拉开序幕,在暗卫十二部渐渐扭转趋势,逼近的时候,慕静倾一把把红丹推开,打马回撤,跟着她的北疆死士护送着她逃窜。

    慕静宁怀着身孕,本就行动不便,强撑着上战场,不过是信不过慕静倾和北疆的人马。

    眼见她就要摔倒,她身边跟着的人,即可要上前回护。但敌人杀到眼前,只好先护着她不被敌方的人马伤到,再去接她就有些迟缓。

    这时候,窜出来个被红丹带在身边的侍女,疾驰几步上前扶住她的后腰,防止她摔倒。

    慕静宁噗呲一口血喷出,回身不肯置信的看着身后人冷酷狠辣的眼睛,“四妹!”

    她的后腰被身后人手上的匕首贯穿,肚子阵阵抽疼,血随着腰间留下,染红了她淡青色的衣裳。肚子里钻心的疼过后,双腿间传来阵阵粘稠的感觉,闭上眼,她的眼泪留了下来。她的第三个孩子,保不住了。

    “二姐,被本宫伺候就得当得起这价值。”四公主拔除她体内的刀子,看到先前护住红丹的人,急速的扑过来,把刀子放在了红丹的脖子下,“本宫乃大梁四公主,世子明媒正娶的世子妃,谁敢动我?”

    “世子妃,请放开红姑娘,王上有命,不可伤害红姑娘的,我们可以护着您回南疆。”

    “九郎倒是长情,可惜迟了。刀上有咱们南疆最毒的百步颠,解药只有本宫有。不想她死的,就都跟本宫让开。”四公主辖制着红丹,一步步向着敌方撤退。

    暗卫十二部万余人,越战越永,渐渐把北疆和南疆的势力截杀殆尽。

    “你……你是慕遥的人!”红丹抽了口气,“倒是小看你了,以为你跟二弟合谋,倒是没想到你居然与虎谋皮。”

    “二姐,你比二弟聪明不到哪儿去。”四公主讽刺道,“当真以为本宫什么谋算都没有么?”

    “四妹,你我共侍一夫,也是缘分。出嫁从夫,想必你也听过。夫君现在举大事,就算你不能相助,也不该阻拦。当初妹妹的孩子是我的疏忽,妹妹也报了仇。只要妹妹护着我回南疆,我定叫王上尊妹妹为后。”抽气着轻声诉说的慕静宁,眼睛里闪现着诡异的光芒。

    “二姐还不明白,本宫从头到尾就没有怀过孩子。而你的话,本宫一句不信,这就送你路。”四公主忍着疼,手一抖,把刀尖刺入了慕静宁的脖子里,结束了她的性命,“三弟,本宫不负所托,请告诉父皇,本宫今生都是大梁的人!”

    “四姐!”慕遥眼瞅着距离他不到二十步的两个女人倒地。

    随着慕静宁的倒地,四公主也跟着向前倾倒。她的小腹上插着一把金光闪闪的簪子。血已经流了多时,而她身边,是死不瞑目的亲姐二公主慕静宁。

    慕遥命人收敛了两个公主的尸体,下令诛杀尽当地所有的余孽。而在大公主逃走时,跟着去追的暗卫,也在战后追回了狼狈的大公主。

    英王在这一战,彻底的被泽王遗忘,还是打扫战场的中路军发现了昏迷的英王。

    在双方交锋之时,他就被大公主手下抽打的昏死过去,倒在地上。后来变故频生,无暇多顾。加上暗卫十二部的人下手狠快,竟没有给对方机会再次拿他要挟泽王。

    慕遥把大公主和英王交给暗卫十二部中最善于防守的甲部后,带着剩下的人马南下,赶去救辛寅的大军。

    辛寅在坚持了十五日后,等到了带着暗卫十二部的慕遥。暗部十二卫近万人马的加入,顷刻扭转了战局。

    世人所知道的暗部十二卫历代每部一百人,但从未有人知道,自打睿帝亲政,就打破了这规矩。他在二十多年间,一直暗中秘密屯兵。

    大梁的行宫洛城,靠近大梁的龙脉。慕氏一族当年从那里发家,后来建国后依然在那里屯兵。每代中最最精锐的人才送到玉京皇室,由留京王爷训练,成为统领和打探防卫暗杀的暗卫。

    当年洛城行宫,睿帝亲自,最隐秘的目的实际上是把这屯兵龙脉的人马,秘密带去南锣。

    逼着杜家交出南锣十三郡,也不过是为了在南锣十三郡隐秘处屯兵做掩护。在关键时刻把北疆和南疆的势力一网打尽。

    而暗卫十二部也确实没有让睿帝失望,南疆的护国将军毕竟只有3万人马,暗卫十二部多是以一挡百的悍将,护国将军被辛寅最终斩杀与马下。

    当然在他被杀之前,早已经中了辛部的最狠的毒千步杀。

    战后辛寅从慕遥手里接过暗卫十二部以及中路军的兵权,下令暗卫十二部继续南下寻找西路军的踪迹。其余人马全都退回边境驻地,整顿休息再做打算。

    东路军2.5万的人马,经过瘴气和蛊毒以及战争的损害,只剩下了1万人马。和中路军的4000人马一道,回了边境驻地。

    辛寅整顿部队后,上了八百里加紧的折子回报战况。而慕遥也通过南锣十三郡的势力把英王和三位公主的情况告知京中暗卫总领八王爷。

    从他递消息给八王起,就意味着他彻底的放弃了皇位的争斗,站入将来留京王爷接掌宗人府的队列。

    他想的很清楚,英王经过此次南疆之战,在军中已经失去了人心。再加上四公主之死,他父皇再如何心宽,也不会再重用他二哥了。等待英王一脉将是皇帝的打压。

    而他为年长的亲王,又知道暗卫十二部的秘密,皇家无父子,他父皇为了自己的权势,置人于死地不是不可能。他只有投入他八叔的门下,才能保住自己,为母妃和六弟谋求利益。

    辛寅和慕遥分别给京中传递消息后的第三日,暗卫十二统领回来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南疆王的头颅以及西路军6000人马。

    南疆王九郎,机关算尽,坐上的王位,还未捂热,就丢失了性命。跟大王子的一战,早已使得南疆国内民不聊生,护国将军一死,南疆百姓义愤填膺,各地起义不断。四公主留在南疆的人,和西路军里应外合,早就打开了城门,让暗卫十二部顺利攻入王城,屠杀了南疆皇族所有人性命,同时也取下了南疆王的人头,南疆国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辛寅再次上折子,回报最新战况,询问战后如何安排南疆的事宜。

    辛寅的折子还未发出,皇帝的旨意却先一步送达。皇帝命陈将军暂时带着陈家军驻守在南疆边境,辛寅带着暗卫十二部留守南疆。

    同时,皇帝命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幸存的6000人马回玉京。而八王给的消息里指出,要慕遥回京途中把三位公主以及英王一并带回。暗卫甲部去南疆,辛部人马却务必送怀佳贵妃。

    历经6个月之久的南疆战乱,终于在熙嘉二十六年七月,画上了句号。

    ☆、第70章 身有口诺终不移

    熙嘉二十六年七月初十,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得六千将士回京。京畿大营按例在京郊驻扎,泽王只带着身边近卫进入京城地界。皇帝派了八王亲自出城十里迎接,泽王亲自上交京畿大营领兵权后随八王入城。

    八王身边跟着的杜子田亲自带着人去京畿大营驻扎处犒劳。另有黄门跟随宣旨,此次出征的京畿大营将士俱受封赏,进了一级。因原京畿大营统领慕辛胤留守南疆,京畿大营暂由兵部杜子田代管。

    皇帝有皇帝的思虑,此次出兵南疆,京畿大营损失惨重。跟上回出兵西北昆桑的骁骑营一样,还得休养生息。

    凤城之战中,骁骑营并未上场,而是担当了暗中拱卫京师的重责。凤城一战后,骁骑营将士多有羡慕京畿大营的兵能上战场杀敌,是以南疆之战最初,骁骑营统领也是极力争取要出征。

    辛寅带兵有一手,京畿大营的新兵被他训练的很好,他本人得皇帝信任,加上这次皇帝暗中的布置,骁骑营的人并未捞到好处。

    京畿大营和骁骑营一直都驻扎在京畿,两个营的将士也各不服气。辛寅自兵部调入京畿大营带兵时被封为京畿营督统,正二品武将,同时兼任骁骑营教官。他在时还能压住两营,现如今他留守南疆,京畿营和骁骑营早晚有摩擦。

    这带兵的人,或者说这下一任统领的人选选择上,皇帝就不得不慎重。此人需得有将兵经验,还得能效忠皇室,最重要的是,能压下混乱,平稳动荡。

    于是皇帝大笔一挥,杜子田就被皇帝扔入了这些京畿大营的将士面前。好在杜子田这些年在兵部人缘不错,除了兵部尚书和是侍郎外,就数他权势最大。平日里就负责各营的粮草供给,跟京畿大营的将士也算是有些交情。

    杜子田这边命人取出酒肉,犒劳兵将。八王这边自然是带着泽王入城,当然八王稳妥,早已派人把英王和大公主安排妥当。而两位已殁的公主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早已在皇帝下旨后被送回京安葬了。

    玉京城中,百姓听闻泽王回京,都夹道欢迎。临街的酒楼的二楼,不少年轻少女顺着窗户把花投到泽王所过之处。

    跟着泽王同行的八王,被花枝再一次砸到后,不由得笑骂道,“小崽子,艳福不浅。赶明儿就让你父皇下旨给你赐侧妃。”

    “说起来,八婶这些年把持王府,您子嗣也不丰。赶明儿,侄子也得说说父皇,这为了皇室的血脉,也得给八叔指个房里人。”

    “那是你六姨!”八王面带微笑,嘴里恶狠狠的吐出这句话。

    “六姨丈护着六姨妈,慕遥为何就不能护着吾妻?”慕遥笑着,心里却也清楚,他爹那边迟早得搅合他后院的事儿。

    “你心里有成算就成,你那二哥这次栽了大跟头,碰了你父皇的底线,蹦跶不了多久。黎家那边,回过神来,就会想法设法咬住你。你多留意着些。”

    “黎家的姑娘,后宫也不在乎多一两个。父皇既然喜欢,就他自己收了好了。方正有母妃在,也翻不出花来。”

    “你父皇这次怕是真的伤心咯。你母妃因为那位回京,可是有些日子没搭理他了。”

    “八叔,我大姐比我七妹八妹以及其他姊妹好么?”慕遥探询,“也没看出来平日里多宠的,这一次次的倒是运气好。”

    “你大姐啊,不说也罢。你父皇决定的事,你少插手。你母妃闹了多少回,都动不了你大姐的,你别不知轻重。”

    “得了八叔,侄儿知道你知道内情。不能说就算了,可别一个劲儿的劝本王。真把本王惹急了,谁都讨不了好。”

    慕遥压下火气,驾马疾驰,把随行的八王甩在身后。

    “这小子!”八王怒道,还未入宫就想让御史台参他。看来,这侄子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处境,不惜自伤,让皇帝哥哥不好再找借口下手。

    泽王沾沾自喜,不敬王叔,也不就是最好的借口。就是这混小子把自己罢了一道,当真可恶。

    不过比起不择手段,联合外敌加害兄弟的英王,这小三儿可厚道多了。八王怒后一笑,打马追上他那蓄意惹事的三侄子。比起留京当宗人府宗正,他还是觉的当个闲散王叔最为合适。为了能安享晚年,帮自己一把何乐不为?

    泽王回京还未受到封赏,就被皇帝罚了的消息,不多久就被有心人传了出来。这次出兵南疆,踏平了南疆,这得多大的功劳。原先以为皇帝会重赏的人,都不猜不透皇帝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虽说皇帝不会任由儿子做大,威胁到皇位皇权。但也不该就此抹去泽王此次的功劳。

    还未等他们明白过来,英王就也被罚了。比起在闹市驰骋,不敬王叔而被罚闭门思过的泽王,英王的责罚就重了。

    英王在南疆之战中贸然出兵中了埋伏,导致大梁将士伤亡的消息随着泽王的回京被人所知晓。尤其是从三品将军陈松及众多陈家军将士为救英王而死,一直被人议论纷纷。

    皇帝大怒之下,把英王的亲王位连降为四级,成了比五皇子那贝子衔还不如的光杆司令,同时失去的还有“英”字称号。因为已经被一撸到底的英王,现在只是个没有任何品级的皇子。

    泽王倒是难得为二哥求情,也被皇帝臭骂为了一顿。

    臭骂完儿子,皇帝下旨尊陈家分支的陈松为正二品男爵,世袭罔替。陈松长子袭爵,次子被封为骑都尉。陈家军死去将士也都得到相应封赏。

    比起陈家分支的荣耀,陈家本家却并得到任何好处。但陈家本家当家人也清楚的知道,本家这回是被皇帝敲打了。

    南疆那边直接改为南冥省,皇帝并不放心别人,于是慕辛寅再一次高升为从一品大将军,兼太子太傅,镇守南疆。时任从三品柳州刺史杜子青,被皇帝破格拔擢为从二品布政使,掌管南冥省财政人事大权。

    朝中的人这才回过神来,泽王为亲王,已经是皇子中的第一人,封赏已经不能在高。皇帝正直壮年,年幼的皇子还未长成,年长的皇子中,只余下泽王一人独大。皇帝既不愿意过早立太子,就不能在封赏泽王,这反而是皇帝对泽王一脉的庇护。

    但跟泽王身后的家族,却是把好处捞了个实诚。杜家和陈家,这次过后,更上一层楼,压住黎家和陆家已指日可待。

    尤其是皇帝还是赏了泽王不少东西,并拨了二十万两用于修筑王府。于五贝子和二皇子相比,皇帝对泽王确实恩宠有加。

    皇帝下旨后,年长皇子出宫建府已成定局。原先还因为二皇子被罚而闹腾的德庄贵妃,也偃旗息鼓。

    出宫建府,意味着各皇子有了建立自己势力的机会。比起之前,被皇帝压制的情况,能养门客谋士,总是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八月底,南疆之战带来的影响才渐渐平复下来,朝中和后宫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被带回京的大公主一直被皇帝软禁在无人居住的怡春宫中,九月初八,皇帝临驾怡春宫,不久传出被刺重伤的消息。

    怡春宫中的众人被御林军所辖制,闻讯赶来的宫妃被淑佳贵妃以皇帝无事,需要静养为由赶了回去。全宫上下戒严,包括还在皇子所和公主所的皇子公主都被密切监视。

    怡春宫只余下信的过的上位嫔妃留在怡春宫中,端贤夫人守在皇帝身边,心急如焚的等着太医诊治。德庄贵妃在怡春宫外叫骂,被二皇子强行带走。

    御林军加强了戒备,八王也从宫外赶来即可封锁消息,泽王却令暗卫暗中戒备,八王都留在怡春宫中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