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60节

      虽然苏我连子对郭业自称为扶桑大将,实际上他是一个文官。而且在扶桑地位很高,右大臣基本就相当于大唐的尚书右仆射了。

    无论试图绑架鱼暖暖,还是要草壁向鱼暖暖提亲,都是出自此人的谋划。

    虽然这两样都没有成功,最终还是要靠武力决战。但是此人的阴损可见一斑。

    当然了,作为日本人一贯的尿性,他手下四百人被扶馀国四十人斩杀殆尽这件事,他回去了可提。只是说遇到了敌人优势兵力反击,功亏一篑。

    此刻的苏我连子也是眉头紧皱,道:“海战比拼的无非是弓弩、船只和军士的勇武。咱们人数虽多,但是这三个方面,比起扶馀国来,还是很有差距。今天这场仗,可不好打。”

    “苏我连子你休长他人的志气,灭咱们自己的威风。”木慕尘八郎冷哼一声道:“这几年扶馀国有钱,船只和弓弩是比咱们厉害一些。但要说勇武么,汉人怎么能比得上我扶桑儿郎?”

    “木慕将军不可太过小觑敌人,汉人里面的英雄好汉,恐怕不在我扶桑勇士之下。”

    “哼,您是上次打了败仗,被吓破了胆了吧?我告诉您,他们也只是欺负欺负您这种文官,真遇到了我木慕尘八郎那就如同土鸡瓦狗一般。”

    苏我连子还没说话呢,草壁王子大叫了一声“好”,道:“那这次的初战就交给木慕将军了,由您试试扶馀国大军的成色!”

    “嘿嘿,怕只怕我这一冲阵,扶馀国就全军大溃。佯攻变成了真功,其他同僚就是想立功也没机会了。”

    草壁道:“如果那样的话,扶馀国上的财帛女子,卿可任取之!”

    “谢殿下!”

    说完了,木慕尘八郎快步下了旗舰,点了五十条船,三千将士。呼哨一声,冲着扶馀国的大阵冲来!

    一边冲,他还一边喊,道:“扶馀国的窝囊废们听真,吾乃扶桑大将木慕尘八郎。今天就要三千破两万,你们谁敢迎战?谁敢迎战呀?”

    虬髯客面沉似水,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第一阵,谁愿意为本王破敌?”

    有一员白袍将军越众而出,道:“某家愿往!”

    第1987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扶馀国的大阵分开一个口子,二十条战船鱼贯而出!

    为首一艘船上,有一雄姿英发的白衣将军,昂立船头。此人正是白衣神箭王伯当!

    木慕尘八郎兴奋地血灌瞳仁,手持钢刀,对着摇橹的士兵呼喝连连,道:“快!快!快!我已经等不及了,今天我要大开杀戒!大开杀戒呀!”

    忽然,他听到一个声音传来:“对面的扶桑鬼子听好了,杀死你的乃是昔日瓦岗山上的英雄,今朝扶馀国的大将,王伯当!”

    “啥?王……王伯当?”他往前看去,但见对面船上的将军已经持弓在手,对准了自己。

    木慕尘八郎冷笑道:“嘿嘿,小白脸我告诉你,弓箭不是这么玩的,现在拉弓,早啦!待会儿没了力气,被爷爷砍死可别叫冤枉。”

    “哦?是吗?”王伯当微微一笑,叫了一声:“杀!”

    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

    其势如电!

    木慕尘八郎暗叫了一声不好,心中暗想,这王伯当到底用的是几石弓,怎么这箭如此之快?势头如此之猛?真要被此箭射上了,我这条小命就得玩完。

    我躲!我闪!

    他虽然心思转得快,但是身体的动作却跟不上,只来得急把头微微一偏,那箭已经到了眼前!

    扑哧~

    一支雕翎箭从木慕尘八郎的左眼斜斜射入,又从后脑勺露出了半个箭尖!

    “啊~”

    木慕尘八郎大叫一声,栽落船头,眼见是不活了。

    接下来的战斗,就毫无悬念。

    扶桑的船队想要逃跑,但是海上的船队,掉头哪有那么容易。很快就被扶馀国的军队追上。

    远了用箭射,近了就跳船打接舷战。

    这时候就见识到扶馀国船大的好处了。每艘船上的军士远比扶桑人多,一打接舷战,那就是站着绝大的优势。

    再加上现在我军士气正旺,敌军士气低落,没用多久,就把十搜船上的扶桑士兵斩杀殆尽!

    扶馀国初战获胜,斩敌一千,杀死敌国大将木慕尘八郎,俘获战船十条!

    草壁王子见了这副场景,没有伤心,没有难过,唯有一股哭笑不得的愤恨之情涌上了心头。

    他说道:“尼玛这叫怎么回事呀?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敢情木慕尘八郎的厉害是全在嘴上了!出战之前牛皮吹得震天响,结果一个照面,就被人射死了。还连累了本太子的几千大军。真是死有余辜!”

    苏我连子苦笑道:“殿下息怒,其实木慕将军的武勇还是不错的,他之所以这么快失败,关键还是在于对面的将军太厉害了!殿下,您可知那个人是谁?”

    “听他报了名号,叫什么……王……王伯当?”

    “正是此人。那您可知他的过往?”

    “那我哪知道?”

    “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您。想当初隋末天下大乱,义军蜂拥而起。以瓦岗山最为势大。而这个王伯当就是瓦岗山的五虎将之一,勇冠三军,人送绰号白衣神箭。”

    “那他怎么不在大唐带着,跑来扶馀国了?”

    “后来李唐得势,坐了江山。王伯当的旧主李密降而复叛,被斩杀于熊耳山。王伯当也不知所踪。不知为何,他竟然流落于扶馀国。”

    草壁道:“这么说来,王伯当也算是中国的顶尖人物了。木慕尘八郎败给他也算是情有可原?”

    “正是。”

    “可是船上的其他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士兵的战力比我扶桑强那么多?”

    “这您可想错了,其实士卒的武勇都差不多。关键是人家船大,船上的人也多。我估计表面上咱们是三十艘船对二十艘船,其实是三千对六千,焉有不败之理?”

    “原来是这样呀!”草壁点头道:“那还有得打,论兵力,我军比扶馀国可多得多!”

    “正是如此。我军虽有小挫,但是无关大局。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于咱们之前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好,那咱们就依计行事!嘿嘿,扶馀国再怎么善战,也不过是两万人,我看他如何敌得过八万大军。”

    然后,扶余璋高声道:“小林正雄听令!”

    “嗨!”

    “本太子命你带四万兵马,与扶馀国的主力,全面决战!”

    “得令!”

    当即,扶桑大军全面压上,一场决战就要进行。

    在楼船之上,虬髯客见了扶桑大军气势汹汹而来,不由得高叫了一声“好!来得好!”

    郭业大惑不解,道:“国主您因何如此高兴?”

    虬髯客道:“因为此战咱们赢定了!郭小子,你知道孤王最害怕的是什么?”

    “呃……在下不知。”

    “孤王最害怕的,就是扶桑人每次只派小股敌人冲阵。那样的话,就算每次都打赢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敌军比我们多,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那这次全军压上呢?”

    “那他们就必输无疑。”

    “此言怎讲?”

    “小股作战,无非就是凭借个人勇武。但要是大军决战,那就要看将领的指挥能力了。论指挥大军,我张仲坚要是连扶桑人都比不过,当年又怎么能有信心一统天下?”

    “这么说来,扶桑大将的指挥能力很弱?”

    “不但弱,而且弱,那是特别的弱!扶桑人一向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秦国公,您可上眼了,且看老夫如何破贼!”

    说完了,虬髯客连下将令,调动大军。

    在他的号令下,扶馀国的本阵马上就一分为二,让开了一条通道。扶桑人不知是计,以为是碰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即全军突入,意图把敌军完全分割。

    这下子正中了虬髯客的下怀,两支船队中间不动,两端合拢。微微变阵,就把这四万扶桑海军包围了。

    到了这时候,才正是扶馀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最佳时机。

    前面已经说过了,扶馀国的船远比扶桑高大坚固。无论是撞船还是防守进攻,都是大占上风。

    此时四面合围,他们也不打接舷战,只是一方面用箭雨射住阵脚,另一方面用船只冲撞。

    这下子扶桑的海军可倒了霉了,七八百条船被挤压在了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船挨着船,船挤着船,根本就回旋不得。

    郭业见了这副场景,不由得竖起了大拇哥,道:“服了,我算是彻底服了!有道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古人诚不我欺。张国主略施小计,一个变阵就奠定了胜局,真是让人钦佩之至。”

    虬髯客连连摆手,道:“哪里,哪里,这也就是欺负扶桑人不懂兵法,要是对上大唐的水军,这招就完全不顶用了。胜之不武,胜之不武!”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不是开始进攻?”

    “到了这个地步,哪还用得着牺牲儿郎们的性命?想当初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今朝咱们大海之上,就效仿古人,来个火烧扶桑!”

    郭业凑趣道:“诸葛亮先施连环计,又用苦肉计,最后借东风,才火烧了曹操的水军。您老人家可比他可强多了,什么都不用,简单变换阵形,再放一把火就成。”

    “那是,咱们已经把他们四面包围,无论刮什么风,在上风头放火就行。扶桑人的船虽然没有铁锁相连,但是全部挨在一起,被我军包围。无法四面逃窜,待会我一声令下,火箭四射,他们就死定了!”

    “那事不宜迟,就请国主下令吧。”

    “那好,众将……”

    呜呜呜~

    虬髯客刚要下令,忽然间猛听得远处号角声声!

    人们循着声音望去,但见远处白帆点点,一支巨大的船队,正在向自己这边驶来!

    王伯当眼尖,猛然间一跺脚,恨声道:“原来是百济这个王八犊子。不用问,他们就是百济人安排的伏兵!这可咋办?”

    虬髯客看了郭业一眼,道:“秦国公,你以为呢?”

    第1988章 郭业的底牌

    在陆战中设伏,是一种非常常见,也非常容易实施的手段。但是在海战中伏击敌人就非常困难了。

    尤其是古代。

    大海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遮掩,想要伏击的话唯有一条路可选——算好时间,突然从某个方向驶来,与敌人在预设的地点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