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8节

      更令她欣慰的,是昨夜玄镜司趁防备空虚潜入章家别苑,因章家的护卫被卢珣他们杀得七零八落,夜幕里进出皆如无人之境,不废吹灰之力。那座库房中,果然偷藏了成堆的军械,且上头皆没有朝廷铸造的徽记。

    可见章家仗着早年投诚之功,何等肆无忌惮。

    而昨晚卢璘兄弟合力,虽无盛煜坐镇,仍将章家从庭州派来的那条大鱼捕入网中。只是激战在所难免,玄镜司虽大获全胜,却也折损了不少兄弟。

    盛煜闻讯,面上唯有寒意。

    待副统领赵峻赶到时,由赵峻亲自押解,将人送进玄镜司牢狱严审。

    这些事一件件处理完毕,已近晌午。

    夫妻俩用过饭,魏鸾精神头好了不少,遂套车回城。

    盛煜既已钓出章家的暗桩,这番对决后亦无须再隐藏行踪,与她一道回曲园。入城后经过五香斋,因魏鸾闻着道旁馄饨的味道清香诱人,还陪她下车,各自吃了一碗。出得店铺,迎面还碰上了出宫办事的周令渊。

    东宫仪仗威仪,清道而过。

    盛煜怀里揽着魏鸾,亦避让在侧,目光与周令渊相撞时,似有火花四溅。

    ——自镜台寺刺杀案后,先是周令渊被禁足,踏不出东宫半步,后是盛煜装病幽居,不曾在曲园外露面,彼此从未打过照面。但两人的隔空交锋实则愈演愈烈,在太子妃被废,东宫颜面尽失,章家锋利爪牙被拔后,有些事就差一触而发。

    盛煜势如破竹,步步紧逼。

    而章家没有退路,被裹挟着的周令渊亦不愿退让分毫。

    两人各自目露锋芒。

    一瞬对视,在周令渊瞧向魏鸾时,盛煜微微侧身,拿脊背挡住他的视线。

    魏鸾则始终恭敬避让,在人群里垂目。

    不曾察觉两个男人的眼神交锋,亦不曾察觉盛煜护食的姿态。

    她此刻记挂的是魏峤夫妇。

    果然,夫妻俩刚到曲园,门房到竹编镂金的墙门边来迎时,便禀报道:“敬国公府派人问了好几回,问少夫人近况,说一旦少夫人回来,便让咱们递个消息过去。主君——”他请示般看向盛煜,“这就递消息过去吗?”

    “去吧。”盛煜自未阻拦。

    很快,魏峤便带着魏夫人赶过来了。

    ……

    魏峤这两日过得颇为煎熬。

    先是章家送来消息,说岳母章太夫人病势沉重,虽搬到了郊外别苑的温泉附近将养,太医却束手无策,怕是熬不过这两日了。来递信的是章太夫人身旁颇受倚重的嬷嬷,当初看着魏夫人长大的,教导陪伴之情不浅,说话时神情含悲,欲言又止。

    魏峤因当初章皇后的事,心存顾虑。

    但魏夫人却顾不上那么多。

    听闻亲生母亲重病将死,又是这些年十分信重的嬷嬷亲口报信,血脉至亲,她即便明知前面是坑,怕也要忍不住跳进去。更何况,在私心里,她总觉得章皇后那样歹毒是因身在宫闱、步步险恶,被章太后教成了那样。

    对于亲生母亲,她并不愿想得太坏。

    是以即便魏峤当时隐晦阻拦,魏夫人仍受不住担忧心焦,当即答应与嬷嬷同去。

    魏峤没法拿猜测组织她,只好陪她前往,多带几位随从。

    谁知夫妻俩到了章家别苑,竟被窦氏公然扣下,随从亦被人看守。

    直到两日后,才被送回魏家武师的手中。

    魏峤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还以为是魏峻察觉异样,跟章家撕破脸皮后才派人来接,谁知回到府里,才知道竟是魏鸾带人去讨的!而夫妻俩登车时,跟前只有接人的武师,并不见魏鸾的踪影。

    那一瞬,魏峤想起了别苑外的青帷马车。

    软帘落下时,里面坐着的必是魏鸾!

    他当即派人去曲园探消息。

    得到的回答,是魏鸾当日乘马车出城,尚未归来。但少夫人留了话,说若敬国公府派人来询,只说曲园自有安排,叫他们不必担心,也千万别出门,静等消息即可。如此说法,愈发坐实了魏峤的猜测与担忧。

    亦明白章家此次行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愤怒憎恨之余,将此事细细说与魏夫人,叫她明白章家的险恶居心。

    魏夫人虽性情温柔,却不愚钝。

    当日赶着去别苑探望,是因这些年母女情深,她不愿将母亲往坏处想,更不敢拿母亲的性命去赌——否则,若章太夫人当真重病而死,她不止失于孝道,若因此耽搁,没能在榻边送母亲临终,定会成终身之憾。

    但窦氏强行扣留,魏鸾被迫去当人质,已是事实。

    魏夫人满腔心痛霎时变为担忧,而后涌起浓浓的愧疚与悔恨。

    夫妻俩满心焦灼,不时派人探消息,听得魏鸾归来,忙赶往曲园。

    此刻,他们被请到北朱阁的厅中,魏夫人瞧见女儿病弱的模样,想着窦氏翻脸后刻薄寡情,女儿在章家那座别苑必定吃了许多苦头,而这些皆因她心软寡断而起。她身为人母,非但未能刚强庇护,反倒失于警惕给她添乱,又是心疼又是愧疚,泪水便滚了出来。

    魏鸾知她难过,亦红了眼眶。

    母女俩抱在一处,好半天才止住啜泣。

    而后说起经过,魏鸾只说有惊无险,除了染上这场风寒外,并未吃半点苦头。

    宽解过后,反安慰起魏夫人来。

    魏峤见女儿无恙,悬着的心落回腹中,想起在别苑的见闻,遂向盛煜道:“有件事,于朝堂十分紧要,是关乎章家的。鸾鸾既无事,便由她母亲照料着,咱们先去别处说话?”

    他曾在兵部做事,对章家知之甚深。

    那别苑里既藏了军械,被魏鸾凑巧窥见,想必只是皮毛。

    魏峤神色郑重,定是察觉了旁的。

    盛煜遂肃容拱手道:“岳父大人请随我来。”

    作者有话要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嘛~

    丈人女婿把酒夜谈去咯

    蟹蟹快乐小羊666和37869289仙女的地雷呀,么么!

    第69章 表白

    魏峤所说的事确实与章家私藏军械有关。

    他被窦氏扣在别苑后, 除了到正屋探望章太夫人外, 其余时候都得住在不远处的厢房。被章家那些仗势妄为的家丁看着,不能自由行走,与软禁无异。对于魏鸾看到的那间库房,他也丝毫不知情。

    但魏峤在那里看到了熟人。

    是入暮时分,魏峤心中愤懑,站在窗边望外。

    别苑的侍女仆妇忙着备饭, 护院们列队往来巡查, 暮色中, 有位到窦氏住处禀事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人名叫薛昭,早年曾在库部司任职, 管着军械调运的事, 官职虽不高, 对这事倒极为在行。只是手头不干净,后来被人弹劾,蹲了两年牢狱。

    想来才能空负,令人惋惜。

    后来薛昭出了牢狱,因熟知京城内外往来交通、货物运送的事,且长袖善舞, 极会打通关节做些明面上不便张扬的事,得章家看重,当了个库房的小管事。再后来,被镇国公调往北地,虽未擅自授予军职, 却收在帐下做了个小幕僚。

    彼时魏峤尚在兵部,跟章家的往来不少,据他所知,薛昭管的正是军械之事。

    北地军政皆由章家把持,这事隐秘,亦未传扬。

    而今薛昭在京郊露面,魏峤深感古怪。

    遂将前因跟盛煜解释明白,道:“薛昭当初被查入狱,便是因他极擅结交,朝廷与市井两边都熟,时常避过城门盘查,偷运东西出入京城。在北地管军械时,也颇得赏识。如今既被派来此处,恐怕是重操旧业,欲偷运东西出入。”

    烛光明照,盛煜捏着酒杯,神色骤肃。

    “岳父觉得他会运什么?”

    “很可能是军械。”魏峤在章家时就已琢磨过此事,直言推断。

    盛煜眼底微露诧色,继而浮起赞赏。

    “岳父猜得没错,章家那座别苑里确实藏有军械,且并非朝廷所铸,这件事还是——”他的声音顿了下,一时卡在称呼上。

    成婚至今,他跟敬国公府的往来着实有限,与魏峤接触最多的也是在狱中。彼时彼此生疏,他提及魏鸾时,都中规中矩地称呼内子。如今自是不能如此生分,直呼魏鸾也不妥,遂颇生疏地道:“是鸾鸾瞧见的。”

    这闺名念在舌尖,无端添了温柔。

    魏峤倒没留意,只诧异道:“她还有这能耐?”

    盛煜一笑,遂将魏鸾的见闻与玄镜司查探的结果说了,道:“军械定是暂时屯在城外,再伺机运入城内,想来在此之前已偷运了不少,玄镜司却并未察觉。这薛昭到果真能干,不知是何长相?”

    魏峤遂将薛昭的相貌说明白。

    盛煜让卢璘去寻擅画之人,依着口述画出相貌,到魏峤觉得极像了,便命人追捕。

    过后,魏峤又就着醇酒小菜,说了更多。

    他虽赋闲在家,这些年身在兵部,且跟章家结着姻亲往来甚密,对镇国公、定国公两府知之甚多。如今章家屡屡发难,私情斩断,便只剩公事公办。章家在京城里可能藏军械的窝点,从前私运出入时惯用的手段等,魏峤心里多少有数,如今要顺蔓摸瓜,都用得上。

    有些事虽不起眼,于玄镜司而言,也是值得深查的线索。

    盛煜挨个记下,徐徐添酒。

    直到夜深,才送魏峤到客舍歇下。

    从客舍离开时,盛煜瞧着随行伺候的魏家仆从,乃至那位照顾魏夫人的出自章家的老嬷嬷,一时有些恍然——

    仅在一年之前,他还因章皇后的缘故,对魏家怀有芥蒂,哪怕是对魏鸾,亦存了刮骨疗毒的心思,至于魏峤夫妇,更是陌路之人。章家的人无事不得踏进曲园半步,容章氏族人留宿曲园,更是万万不可能的。

    然而今夜,他却亲自留魏峤夫妇宿在客舍。

    尤其是魏夫人章氏。

    这位章皇后的亲妹妹,为顾念章家人而陷魏鸾于险境的人。先前去敬国公府时,盛煜照顾着魏鸾的面子,对魏夫人持以岳母之礼,颇为周到,然而真正留她住在曲园,却是另一种感受。尤其是昨日,魏鸾还为了章氏所顾念的亲情而孤身犯险。

    他愿意为了魏鸾,护敬国公府不倒,为魏峤和魏知非争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要他们迷途知返,看得清是非。

    盛煜乐意扶持,心甘情愿。

    但若章氏仍优柔寡断……

    盛煜岿然的身姿独自站在暗夜,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

    这场酒虽喝得慢,翁婿二人却也喝光了整整两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