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综+剑三]武安天下_分节阅读_187

      原因大概是太子终于长脑子了。

    虽然太子每次交上来的作业以苏云卿看来依旧坑的一比,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比起以前太子确实是有进步的。

    这么说起来,苏云卿倒是佩服范雎了,看来老爷子最近真的很努力啊,至少他提供的解题思路对太子来说应该是很有用的。

    昭襄王显然是知道太子去请教范雎了,这种事范雎肯定得和昭襄王提一下,不过昭襄王也不在意,甚至对这种事乐见其成,就如同苏云卿所说的那样,太子的水平对昭襄王毫无威胁,因此站在一个国君一个父亲的角度来想,至少目前昭襄王应该是很为儿子的进步感到欣慰的。

    昭襄王的心情好了自然也就愿意让苏云卿好过一点了,苏云卿终于可以一心一意的管白起的事情了。

    倒是昭襄王那里很快忙起来了,也不为其他,苏云卿既然知道后世鼎鼎大名的都江堰,因此当然不介意提前提几句,反正就算按照历史来说好像时间也没差多少。

    苏云卿并不知道都江堰具体是哪一年开始建造的,但至少她知道是在昭襄王时期建造的,考虑到昭襄王的年纪,怎么算也就是这么几年了。

    如果真的还要等个十几年几十年的,那时候昭襄王早去见老妈了好吗。

    昭襄王透露了想要改造蜀地,建设水利工程的意图之后,便要下面的官员多留心熟悉蜀地且擅长水利的人选,这一留意还真冒出个人来。

    好吧,其实这人本就不需要找,蜀郡太守李冰本身就很熟悉当地,且同时也是个水利专家,这些年李冰在蜀地也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不过比起昭襄王的野心来李冰之前做的那些难免就有些小打小闹。

    可小打小闹不代表李冰没有这样的野心,事实上李冰一直都想要彻底的改变蜀地的恶劣环境,因此这些年他说是当官,可这官当的并不比一般工匠们轻松多少,甚至他亲自去各地勘察,了解实际情况,可以说是跑遍了蜀地,渐渐地李冰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此时昭襄王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来,李冰当时就请求昭襄王把这事交给他来做。

    李冰这个人昭襄王还是知道的,他更清楚李冰这些年在蜀郡也确实做出了不少事情,也有关于他擅长水利建设的实例在,再加上李冰是蜀郡太守,若说治理,自然是没有人比李冰更合适了。

    昭襄王愿意对李冰委以重任李冰自然是感动的,他也知道昭襄王治理蜀地的急迫心情恐怕不下于他,但李冰同时也表示,他的想法目前只是个初期的粗糙想法而已,即便在给昭襄王的上书之中他说的很好,但真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甚至是把这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计划,那还得再多花点时间。

    要不就说老秦人实在呢,苏云卿觉得这种话一般人还真说不出来,李冰说话很实在,他把这事的好处说的很透彻,但也不会因此就忽略了要做这件事情的实际困难,他把艰难之处也同样说的非常清楚,并且不避讳承认自己目前还做不好这件事情,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琢磨。

    李冰的做法自然是好的,不然吹的很好听,上位者觉得很容易,很快就给钱让做了,结果根本做不好,白白的损失人力钱财,而李冰这种很实在的说法,却让昭襄王对这件事情有了清晰的认知,昭襄王作为一个国君显然不会是什么水利专家,他只能通过李冰的言词来衡量这件事情,李冰的做法显然避免了昭襄王脑子一热就犯蠢的可能。

    这事说的很美好,可当官的不就是求个政绩么?至少也得讨上位者的欢心吧?李冰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此相反。

    可昭襄王并没有因为李冰的实在而褒奖他,不为其他,在秦国这种做法太普遍了,不管是昭襄王自己还是李冰,他们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已。

    显然,昭襄王也没有辜负李冰,即便李冰把事情说的挺困难,但他还是支持李冰去做这件事情。

    哦,说起来的话,昭襄王还觉得这样挺好的:“虽然寡人很希望蜀地明天就能大治,但若是现在李冰就把计划交上来寡人也是很为难的。”

    白起还在前面打仗呢!

    昭襄王很苦恼啊,如果李冰现在就要求要做事,那他哪里来的钱去支持李冰?白起那边烧钱烧的就已经让昭襄王恨不得一块钱变成两块花了。

    因而李冰说还要等几年的时候其实昭襄王是真的挺开心的。

    掰手指算算,再过几年白起怎么都得搞定赵国了吧?到时候刚好就能空出手来搞定蜀地的事情啦。

    ……寡人真特么机智!

    对于昭襄王的嘚瑟,苏云卿不想发表任何看法。

    比起关心昭襄王,苏云卿更愿意去关心白起。

    赵国换上了全新小号赵括,而秦国却换上了一身顶级装备的满级大号白起,得,白起一个照面就把赵括揍懵逼了。

    刚开始的时候赵国还不知道秦国这边已经换人了呢,赵王信心满满的觉得赵括能打个大胜仗,毕竟廉颇那种死守不出的实在是叫人憋屈。

    赵括也没有辜负赵王的期待,他和廉颇不同,一上去就发起了进攻,打的秦军大败而退。

    然并卵,秦军的败是白起白送的,说白了就是装样子的,果然,等赵括信心满满的想上去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白起转脸就把他给揍了。

    苏云卿倒是不担心白起这一战会败,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白起都没有输的理由啊。

    苏云卿担心的是这次范雎会不会再做一次猪队友,在关键时刻拖一下后腿。

    范雎和白起不和在秦国并非什么秘密,主要是白起最开始是穰侯魏冉提拔重用的人,而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跟宣太后是一队的,当年范雎帮助昭襄王搞定了宣太后,显然是连着魏冉一起搞定了。

    因此范雎和白起最初的阵营就不一样,就算现在都帮昭襄王做事,可那不代表两人之间就亲如一家了,或者说不仅没有亲如一家,反而是互相看的更加不顺眼了。

    于是当白起就要干翻赵国的时候,范雎当了一回猪队友想拖白起的后腿,他转脸就去把昭襄王给忽悠了,然后昭襄王就成功的把白起给撸下来了。

    ……简直糟心!

    要说起来两老头都这么大年纪了,再过几年都是要一起跳广场舞的,至于这样么。

    苏云卿已经完全可以想象范雎要跳最炫民族风而白起要跳小苹果,最后两人直接撕起来的画面了_(:3ゝ∠)_

    第108章 吕不韦

    然而不管苏云卿有多担心范雎会一时糊涂拖后腿她都没有其他办法,范雎是昭襄王极为信任的老臣,且从某种程度来说,范雎与昭襄王的利益一致。

    范雎坑白起,表面上说起来那是范雎嫉妒白起,担心他的功劳超过自己,所以不让白起灭赵立下大功,因此劝说昭襄王退兵,可实际上苏云卿觉得单单只靠范雎一个人是做不到这件事情的。

    至少,昭襄王自己心中恐怕也是存有这样的担忧的,即使他并没有表现出担心白起功劳太高的意思来,但是苏云卿觉得他的内心里一定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否则仅仅说一句资源紧张,消耗太大,是无法阻止昭襄王继续打这一仗的。

    昭襄王的年事已高,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扩张领土建立自己的功勋的机会,因为错过了一次机会,很有可能他就等不到第二次了。

    灭赵是多大的功劳?昭襄王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他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至少在苏云卿看来,昭襄王是那种咬着牙关要打,勒紧裤腰带要打,哪怕穷的土都吃不起只能吃PM25他也一定坚持要打的人。

    昭襄王并不蠢笨,相反,他是秦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国君之一,他肯定知道秦国的困难大,赵国的困难就更大,而只要能够灭赵,一切都是值得的。

    哪怕他自己没想到这一点,白起在劝说昭襄王咬牙坚持不要轻易退兵的时候也一定会向他说明这一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原因能让昭襄王放弃灭赵转而坚持要撤军呢?

    恐怕就是担心白起功劳太高吧?

    白起的功劳太大,已经不能再放任下去了。

    不需要灭赵之战,哪怕仅仅是现在,白起也已经是名满天下,十分得秦国上下的尊重了,如果这种时候白起大败赵国甚至是灭了赵国呢?

    昭襄王未必不想灭赵,但他定然不愿意灭赵的人是白起,至少在有的选的情况下,他不会希望是白起的。

    于是当这一战打到关键时刻的时候,国内的困难形势加上对白起的担忧,再有范雎在一旁劝说,昭襄王便顺势退兵了。

    苏云卿觉得,昭襄王退兵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次的放弃会让他永远的错失了灭赵的机会。

    无论昭襄王是否想到了这一点,他之后终其一生也没能达成灭赵的愿望却是事实。

    到了最后,昭襄王应当是后悔的,但后悔也没用了,因为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白起已经被他赐死,范雎也辞官回家,没多久也死了,昭襄王自己呢?寿命也不剩几年了。

    苏云卿不知道她是否能够阻止这件事,因为她太理解昭襄王的感受了,就算是苏云卿自己,当年也并非没有过这样的惶恐,可她最后克服了,那么昭襄王呢?

    昭襄王要做到这一点要比苏云卿难上百倍千倍,因为他不是苏云卿,昭襄王与苏云卿从出身到成长环境再到三观全都不一样。

    苏云卿不由的叹了口气,不管能不能做到她都必须要去做,没有其他的选择。

    时间是耽误不起的啊!

    此时不灭赵,那就得等到她孙子长大才能灭赵了,到时候谁知道她还在不在这个世界?

    就在苏云卿努力为了未来做准备的时候,时间自然也过的特别快。

    可在苏云卿等到赵王的使者之前,她首先等到的是华阳夫人的消息,有从赵国来的人求见她,虽然这个人与赵王无关,但却与子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