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5节

      李卫风便被这两个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浪荡到了二十八岁,终于也要有新妇了。

    翌日张拱一早进宫,原是想质问皇帝昨夜之事,不想皇帝先下手为强,道:“张相,令孙女温良恭让,朕想为她保一桩媒。”

    张拱傻眼。

    后位,明明已经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

    然而皇帝已经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了,张拱只得强笑着问:“老臣荣幸,敢问陛下男家是谁?”

    李固看了一眼杵在旁边一脸木然的李卫风,道:“便是我七哥。”

    他道:“七哥与我,过命之情,如同胞兄弟。张相若愿意,令孙女便是我的嫂子。”

    张拱望着李卫风,脑子转得飞快。

    看皇帝这意思,虽不知道到底为何,但皇后之位肯定是拿不到了。皇帝给的补偿,是让张芬嫁给李卫风。

    张拱觉得在损失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这个补偿可以接受。

    李卫风昨晚嚎叫“凭什么是是我”。

    凭什么呢?

    河西曾有十二虎,这说法已经湮灭在河西之乱的血火中。如今,十二虎还有五虎在世。

    其中十一郎李固做了皇帝,对曾经的义兄们,他唤李达为大郎,唤李茂为五郎,唤李崇明为八郎。比起旁的人唤名喊字称郡望,自然是亲密得多了。

    然这其中,所有人都知道李卫风又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李固喊他,一直喊作“七哥”,从未变过。

    帝心帝宠,一望即知。

    皇帝还给张芬赐了丰厚的嫁妆,这桩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全程没有当事人李卫风发表反对意见的余地。

    待张拱离开,李固道:“七哥,这是我欠你的。”

    李卫风木着脸念台词:“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是臣的荣幸。”

    李固声音软下来,强行宽慰道:“张氏也是名门贵女,不辱没七哥。”

    李卫风大怒:“屁!她是个厉害的,我早打听过了!我最讨厌这样的,我就喜欢温温柔柔,说话声音好听的!”

    他气哼哼半天,又问:“老陈派给我个任务,叫我问清楚到底咋回事。你为啥突然发疯?”

    那等侮辱谢玉璋的话,怎能再让别人听到。昨晚李固便觉得,张氏合该割了舌头。

    他们都觉得他发疯,可他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才把事情处理成现在的样子。

    李固道:“我不想说,你也别问。”

    他这般说,李卫风便知道是问不出来了。

    他气哼哼,又问:“真不立后?”

    李固道:“以后再说。”

    倒没把话说死,李卫风稍稍放心,叉腰:“张氏要是不合我的意,你得送十个美人给我!”

    李固一口答应了。

    李固又召了陈良志,问:“我需要多久,才可以再动刀兵?”

    陈良志道:“北方疲敝,怎么也得休养三年。”

    李固道:“我们有钱。”

    前赵朝廷亡于地方势力的失控,但前赵朝廷并不穷,甚至非常富有。

    那些财富都由李固接手了。

    陈良志道:“粮食跟不上,钱再多也没用。这几年抛荒了多少地,你得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你别急,给我三年时间,我保你三年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地过江。”

    李固道:“不过江。”

    陈良志愕然。

    李固道:“我要北上。”

    “子鹏,江南鱼米之乡,粮食若不往北方运,单靠他们自己吞不下。”

    “财帛动人心,从前河西的商人为了逐利,横穿戈壁,纵行草原。我不信江南粮商就甘心看着粮价贱去。”

    “子鹏,我给你一年的时间,给我打通南边的商路,把粮给我运出来。”

    第84章

    漠北汗国雄踞在那里,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只是从前李铭有自己的立场,不肯照死里打,是为了养胡自重。

    但如今李固没有再这么做的意义,北上解决这个强敌,是迟早的事。

    北上,或者南下,只是个先后的问题。

    于陈良志来看,先北上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得休养一阵,先南下才是最该做的。

    先拿下中原,再向外图谋才是更好的选择。

    但李固这么说,李卫风和陈志良都想到了昨晚之事,同时都联想到了远在漠北的赵玉璋。

    两个人都抽了一口气,隐隐猜出了些什么。

    李卫风张嘴想说话,陈良志踩住了他的脚。

    他道:“我试试看。”

    待离开紫宸殿,李卫风问:“刚才为何不让我说话?你又怎么连劝都不劝!”

    陈良志道:“你是不是想到了北边的那位?”

    李卫风道:“不然还能想起谁?昨天那事莫名其妙,今天又忽然说要北上,全无头绪。但若扯上那位,倒一下子都能解释了。”

    陈良志道:“如果这两件事真的都是因为宝华公主,那就别劝了。”

    李卫风问:“为何?”

    “还看不出来吗?”陈良志叹气,“已成执念了。”

    李卫风气恼:“明明都放下了,跟崔氏邓氏孩子都生了。怎地突然闹起来。是哪个傻子刺激他了?”

    能猜到定是十二人之一,却不知道是哪一个。

    只盼着这个傻子,不要是自己将娶的新妇。

    漠北。

    谢玉璋招来王忠李勇,告诉他们:“此次可汗讨伐北境的处罗可汗,我们的人不去。”

    王忠、李勇没有问为什么,只应道:“是。”

    谢玉璋道:“现在开始,组织所有男丁,十岁以上,农闲时皆要操练。”

    二人应喏。

    谢玉璋这几年一直从少年中选拔聪明强壮者训练,又购买健奴,令他们加入卫队。

    少年们的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得多,而那些健奴,本身就可能是某个战败部落的战士。效果反而比当年咬牙硬将一班懈怠步卒扭转成骑兵的效果好得多。

    时至今日,她的五百卫队,已经满员。

    除此之外,在奴隶和子民中还有预备役。男人们在农闲时皆要参训,纵做不到如草原人那样全民皆兵,放下鞭子上马便可提刀,也不能是见到刀兵只会仓皇逃窜还腿软的任人宰割之辈。

    但这些,是谢玉璋用来自保的力量。

    乌维提兵六万,北伐征讨处罗可汗。谢玉璋的几百人去了,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她已经在草原生活了六年,清晰地感觉到了这一世的人生已经接近了一个拐点。她的每一个骑兵都是珍贵的资产,不可以浪费在注定失败的战场上。

    她对袁聿说:“那些车,可以慢慢地组装起来了,让大家慢慢习惯它们的存在。”

    这几年她慢慢收集木料,让木匠制车。

    不是给贵人乘坐的舒适的车,而是宽大简陋但可以拉上许多人或者许多物品的车子。

    自阿史那俟利弗带领部族回到祖地后,祖地这几年的温度一直都十分正常,没有必要迁移到别处。

    她的人自来到草原,便只经历过那一次迁徙,而那时候,他们到草原才不过一年。现在,他们在这里生活了数年,人口增加,毡房里塞满各种生活物品,畜圈里都是牛羊。

    她的人习惯了这六年的安定,他们不知道,当汗国四分五裂之后,乌维就被迫要带着大家迁徙,逃避强敌。

    谢玉璋早早地在为后来准备车子。有足够多的车子,众人便可以少受很多苦。

    木匠们拿着谢玉璋发给的薪酬,不需要种地也不需要放牧,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削木为轮。铁匠们亦然。他们游走在每一次的集市中,尽可能地收集铁器,铸造零件。但那些制好的部件并没有组装成完整的车辆。

    它们都被安静地收藏在谢玉璋的仓库里。

    现在,该开始让它们以完整的面目缓缓地、不引人注意地出现了。

    谢玉璋和林斐带着账房们计算着自己的拥有的牛羊、马匹、粮食和奴隶。

    在胡人的认知中,赵公主是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她有数不清的牛羊。

    “数不清”倒是真的,因为胡人的数术实在太差了。集市上交换东西,常见有人掰手指头不够,当场脱了鞋子掰脚趾头的。

    对大多数胡人来说,贵族老爷们的牛羊都数不清。能数得清的只有老爷们的管家。便是老爷们自己,常常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

    林斐最终估算出了一份数据。

    “保持在这个数量,能够维持基本的平衡。”她递给谢玉璋。

    谢玉璋说:“这不行,还得考虑各种意外。丢失、疫病、被抢……安全起见,多留一成。”

    林斐说:“好。”修改了各项的估算数量。

    牲畜是草原人最重要的财产,谢玉璋的财产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牲畜。然而她若要离开草原,就势必要将这一部分财产折现成在中原有意义、有价值的别的东西。

    谢玉璋于是开始令袁聿以这个数量为底线,缓缓地将手中的牛羊交换出去,换成黄金和西域的宝石。

    那些宝石若运到中原去,价格便翻了几十倍。

    胡人贵族当然知道,但可恨的是,中原人只许他们自己的商队到草原来,却不许草原人去中原贩货。他们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手那些宝石,换回中原人的粮食和物品。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