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2节

      不关门也没办法,她们实在没啥货好卖了。

    比较厚的防寒服和鸭绒服是夏晓兰重点推荐的对象,一件存货都不会留到过年后,大衣没剩多少,店里的牛仔裤和毛衣倒不用担心,春装依旧可以接着卖。呢大衣过年后也能卖出去,不担心压货,不关门干嘛,真要守到大年三十才能关门么。

    钱又赚不完,不休息几天,全家人都要倒下。

    这几天李凤梅忙的连带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幸好还有刘勇趁着。涛涛早就放了寒假,大人们都没空理他,之前还托胡永才老婆照看过几天。

    累是累,想到赚的钱,精神上又十分满足。

    第一天营业额6448元,第二天稍微降了点只有5000出头,后两天稳定在3000左右,今天是年前最后一天开门,店里剩下的衣服,加起来也就一千多点。之前陈锡良的货没有补发到的时候,店里好多款都卖断了,从前夏晓兰摆地摊时都有人敢交钱预订,这么大家店也不会说跑就跑,很是有些人先交了钱,等补货到了,再来拿货。

    前后加起来两万多的衣服,只差200块,总营业额就达到了五万。

    以十元一张的最大纸币面值来说,5万块放到一起,和后世的50万效果是一样的。1000元为一叠,那就是50叠,刘芬守着一堆钱晚上担心的睡不着觉……这还是拿去银行换成十元面值的,之前还有好多零票,钱的体积更有震撼力。

    现在把钱都放在一起,除了夏晓兰,大家都有点傻眼。

    明明是分红,搞得像做贼,盯着那钱半天不敢说话。

    “这……这咋分啊!”

    钱就摆在桌上,李凤梅觉得像做梦。

    万元户就算有钱了,不小心就搞出了几个万元户?

    还是夏晓兰见过大钱,也早有打算,把29800元给拨到一边:“这就是店里的流动资金。装修的钱,舅舅您也垫了一部分吧,要不是盘账,我也不知道。有两千元对不上数,我给您4000块。”

    她没等刘勇拒绝,就解释道:“有2000块是您垫付的装修本钱,还有2000元则是您的辛苦费。您先别拒绝,我觉得装修这一行大有前途……商都这边可能没多少会装修自家的房子,但想开店的个体户,是不是要装一装店面?康伟的活儿您也能接下来,自己组建一个装修队。”

    组建一支建筑队更好,装修赚钱,现在的家装观点还没深入人心,再说大家住的房子都是国家分配的,房子所有权属于国家,装那么好干嘛。

    真正赚钱的是房地产开发,却也同样受限于政策,私人搞不到土地,也没有商品房的先例,刘勇暂时还干不了房地产包工头。

    刘勇是个在家闲不住的人,生命不止折腾不熄,要是让他在家带孩子,靠李凤梅开服装店赚钱,刘勇估计会很难受。既然要折腾,为啥不往康庄大道上折腾啊。

    现在的活儿少一点没关系,就当练手,有活儿就接,空闲时就干别的。先把队伍磨合好,在别人还没意识到这一行业的商机前,走在了他们的前面,积累了经验再往房地产跳过去!

    国内第一的商品房小区其实已经在鹏城特区建成,不过谁也不敢提“房地产”,当地政府是打着“补偿贸易”的旗号,和香港的老板合作建房,房子修好后也是卖给港人。2000港币㎡的房价,鹏城的当地人不可能承受,一套房子5060㎡就要10万港币以上,当地人怎么买得起?

    但这房价香港人买得起啊,要比香港便宜一半以上!

    政府把地卖给香港老板搞商品房,财政收入的钱又拿去修干部宿舍,就是所谓的“补偿贸易”。

    夏晓兰当然不可能把鹏城的一切发展都记得清清楚楚,消息是白珍珠说的,对方不懂啥“补偿贸易”,却知道香港人可以在鹏城买房子。一套房10万港币,把现在的白珍珠和夏晓兰按斤论两卖掉都凑不齐,夏晓兰让她继续留意有没有能卖给当地人的“福利房”,价格便宜很多,特区那边国企的胆子很大,这种事肯定有,就看白珍珠能不能把握住时机。

    有这批福利房,就有了装修行业存活的市场。

    夏晓兰把这些事都和刘勇掰扯一番,虽然不敢提前说以后会有“房改”,已经让刘勇的心思都活泛了。在商都找找机会练练手,然后去鹏城淘金。除了走私,就没有其他能赚钱的吗?

    “我觉得可以试试。”

    夏晓兰很高兴,“你别担心,我看看能托人买点国外的杂志回来,国内没这方面的知识,在国外这行已经很成熟了。”

    刘勇被她说服了,当然没拿多出来的2000元辛苦费。

    “我拿啥辛苦费啊,咋装修都是你想的,等我下一单生意,再说赚钱!”

    “你下一单不是要给康伟装房子?他让人把我和晓兰从派出所捞出来,你还能管人家要辛苦费?”

    李凤梅说的有道理,刘勇摸摸鼻子,老婆越来越有母老虎的风范,他也是毫无办法。

    两万多的货款不动,剩下的两万就能分红。夏晓兰占60的股,分12000元,李凤梅占了40的股份分8000元。相较于两家投资的本钱,连本带利的都有,更别说还有一家现金流稳定的店面。

    “日子咋就忽然过成了这样?”

    送走舅舅一家子,夏晓兰听见她妈嘀咕。

    “您是不敢信呢?摸摸桌上的钱,都是真的!”

    刘芬的确不敢信啊,从前在夏家的时候根本就没见过钱,钱也特别难挣。后来跟着夏晓兰进城倒卖鸡蛋,发现一天能赚10元钱,已经觉得多的不行。再到夏晓兰收购黄鳝送到商都,一次能赚二三十,加上顺道载油渣回乡下卖,收入又涨了些。

    等到夏晓兰把黄鳝生意收手,跑去羊城倒腾服装,卖油渣就由刘芬在干,她舍得吃苦,每天能跑几趟,商都附近的乡镇集市和四里八乡的村子,就没有她没到过的地方。一个月也赚不到上千啊,这么多钱,已经是刘芬做梦都不敢想的。

    哪知夏晓兰才倒腾服装三个多月吧,赚到的钱已经要以“万”来论!

    “万元户”是前几年才兴起来的说法,有些人偷偷的经营小买卖,已经攒下了万元以上的存款。刘芬肯定不敢想能成为万元户,哪知道离开夏家几个月,她和女儿已经算万元户了。

    她照着夏晓兰的话摸摸桌上的钱,夏晓兰笑嘻嘻:

    “都给您拿去存着,您就是我们家管钱的。”

    第151章 衣锦还乡(387票加更)

    存钱,必须要存钱。

    不仅是一万二的分红,那两万多的店面流通资金也要存起来。她们既不可能把钱扔于奶奶家,又不能背回乡下,不存起来能咋办?

    夏晓兰从白珍珠那里分的三千留在手里,其他钱都存到银行去她们才能放心回乡下过年。

    去存钱的时候也挺搞笑,银行的人看了看夏晓兰和刘芬,问这是什么性质的存款。

    “私人不能存钱了?”

    夏晓兰理直气壮的,银行的人说私人咋能有这么多钱,问她们要单位的账户。

    夏晓兰只差说神经病,怎么赚的钱她难道还要拿着高音喇叭喊的人尽皆知?

    钱到底还是存了,就是银行的柜员看夏晓兰的眼神充满惋惜,口水都废了一箩筐,竟然有人不存定期,要存活期?

    “定期一年的利息是828!”

    “同志,我们就存活期。”

    活期存款的利息是432,夏晓兰两人拿了整整4万来存,就是存一年定期,一年光利息都有3312元,相当于这柜员三年多的工资。她也是出于好心,才提醒夏晓兰要不要存定期。

    可对夏晓兰来说,四万块钱放在手里一年,指不定能翻几倍。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才是浪费,有些人在**十年代赚到钱,认为可以靠吃利息过下半辈子的,哪一个不是毁的想掐死曾经的自己?

    90年代初,100万存银行,每个月利息都有几千块,下半辈子就能舒舒服服过。

    结果呢,天真了吧,银行降息了啊!不降息那每个月几千块也没用,物价涨得那么快,存钱的人要是能活到2017年,100万的本钱也就够买两块稍微好点的墓地!

    把店里的货款和个人的钱分两张存折,出了银行门她就把银行存单都交给刘芬。

    “妈,您才是这家当家做主的。”

    刘芬把存折牢牢捏着,反正她也是个女儿奴,钱让她管,也是夏晓兰要花钱才舍得。

    夏晓兰庆幸的是刘芬虽然见识不多,却特别支持她的一切决定。从夏晓兰展现出本事,母女俩的生活越来越好,她才是家里一言鼎的当家人,刘芬就是头老黄牛,夏晓兰说干啥就干啥。

    也算是母女俩在齐心协力奔小康呢。

    两人在买了些年货,等着和刘勇一家三口一起回七井村。

    领走之前,刘芬给于奶奶包了点饺子,蒸了笼包子,还留了一些年货,让于奶奶过年是吃。

    “大娘,我们初四就回来了。”

    要过年了,于奶奶很给面子嗯了一声,居然没有阴阳怪气。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夏晓兰见她态度好,也加了一句,“您要是有啥事要办的,就找胡永才大哥帮忙,我和他拜托过的。”

    于奶奶忍住不耐烦挥手:

    “再不走天都要黑了,你们还想留在我家过年?”

    等夏晓兰和刘芬真的带着大包小包离开,于奶奶又觉得院子里空荡荡的特别冷清。原来一个人住着也习惯了,这两人搬来才多久啊,离开几天她就不习惯了?

    但这个年关,和去年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有包好的饺子,有蒸熟的包子,还有糕糕点点的年货。

    去年她一个才不会准备过年的东西。

    ……

    午从商都坐上班车,先到安庆县,出了县城刚好遇见一辆拖拉机,载着几个人跑了一段路,下去四点过就到了七井村。

    “勇子回来了?”

    “勇子这是在省城发大财了!”

    “勇哥,记得来我家喝酒……”

    冬天没啥活儿干,要过年了也是家里的女人们忙,男人们揣着手在村里闲逛。有人在小卖部打牌,加上旁边看热闹的,也有二三十个人。

    看见刘勇一家子大包小包回来,都纷纷打招呼。

    刘勇拆了两包烟,挨个儿的递了烟:

    “回头再聊啊,到家还得收拾收拾,到处打扫下。”

    有人起哄说大老爷们儿打扫啥卫生,刘勇家有三个女人,收拾屋子可是女人们的活儿。

    刘勇摇头:“可不敢,就拿我外甥女来说,她那双手是要拿钢笔写字的,让她打扫啥为卫生啊!”

    刘勇也不好说家里虽然三个女同志,却个个都累坏了。

    其他人陡然想起来,夏晓兰已经是准大学生了。

    “厉害啊,陈庆说晓兰考了有五百多分,期末考试是年级第二?”

    “考上大学是一定的了!”

    “是不能让大学生干活儿……”

    七嘴八舌的,大家也说的热闹,这种时候夏晓兰只需要礼貌笑笑就行。刘芬被大家夸得容光焕发,成为万元户固然很高兴,夏晓兰有出息,刘芬是骨子里都骄傲!她离婚后住在娘家,就怕被别人看轻,看轻刘家,看轻夏晓兰……现在证明离婚没有错,刘芬的腰杆也能挺直。

    村里人和她搭话,她声音不大,却能高高兴兴没障碍回应。

    刘勇几个人的变化都很大。

    才到省城呆了几个月,真的就这么不同?

    七井村的人看在眼里,一些人也被勾得心痒痒。

    回了家,真的是全家人一起上阵收拾。抹灰扫地,院子里的枯叶,房檐下的蜘蛛网要拿长竹竿打掉。还得把之前收拾在柜子里的被褥和床单重新铺好,不满七岁的涛涛都要帮忙,其他人也不会闲着。

    刘勇说第二天要请客,乡下过年讲究个热闹,喊亲近的亲朋好友喝酒吃饭,不仅是七井村的习惯。

    全家的女人都得忙活起来。

    李凤梅让夏晓兰明天啥都不用管,关上门在房间里看书就行。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