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8节

      郭林悠然地冲着茶,在朔方很少有人家拥有这样的好茶砖,也只有定北侯府是一等一的人家。而赵铎知道郭林喜欢喝茶,总不会少他的份。

    郭林顿了良久,也是思虑过几回了,淡淡道:“我虽不能说是杏林高手,但是当年也给夫人诊过数次脉。这怀了一胎还是两胎,我想当年我还没有老眼昏花到那样的地步。”

    赵清宣心中的弦不禁一紧,说:“那么阿青不是我弟弟?是哪位叔伯生的堂弟?”

    郭林微微一笑,说:“我如何知道?”

    赵清宣此时是万分不愿意去想另一种可能的,而郭林就算有猜测,没有十足证据的事,他也不能插手主公子嗣上的事。

    郭林常年在朔方,对于洛京侯府内院的事也不了解,就算他有怀疑,那位现在到底是侯府千金。

    都说疏不间亲,这事他可以客观说两句事实,却不能替主公做决定,更不能替主公行事。

    况且,万一他的猜测是错的呢?

    赵清宣此时也是脑子里一片浆糊,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阿青是他的亲弟弟了。

    如果阿青真是他弟弟,那么按郭先生说母亲当年只怀有一胎,洛京的妹妹又是谁?

    一想到赵氏孤儿的换孩子例子,赵清宣毛骨悚然,如果是侯府的仇人和他们开的一个恶意玩笑,趁乱把弟弟偷走,拿了一个女婴顶包,侯府血脉被混淆,岂不贻笑天下?

    要接受小时候见过的妹妹是“野种”,对赵清宣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但这时一想还是四年前见过妹妹,妹妹虽然漂亮,杏眼桃腮,可是他对比来对比去,她真的和他们家的人长得不像。

    第229章 捣腾

    赵清宣和郭林虽然都有猜测,但在没有证据时,一切都还隐而不发,但是赵清宣已经私下去信到洛京,让张氏请周远、王守信两位家将来朔方。

    当年正是他们护送张氏出逃的,赵清宣需要知道一些细节。但赵清宣并没有透露关于当年之事。

    信送出去没有多久,大晋边疆却发生一些大事。

    早年西北党项族是前唐夏州节度使之后,直至大晋立国,就臣服于大晋,太祖时期,国内尚未平定,也以安抚为主,封其为“夏国公”,每年派去的封赏不少。

    但是太宗皇帝时期,中原统一,才抽得出手来,太宗也是一代雄主,料到党项部族蛇鼠两端无义之辈,便进行削藩。

    太宗时期西北一战,党项族一败涂地,残余势力败逃西域,大晋王朝认为溃残部落,不足为虑,没有想到经过二十年的喘息,党项部落通过联姻和吞并部族势力而逐渐恢复生气,强大起来。

    太宗一驾崩,这个部落又来找存在感,真宗时间,大晋与北狄战事激烈。

    为免陷于两线作战,当年是真宗接受王平章 (宰相)的意见,在西北以安抚为主,晋封“夏国公”为“夏王”,赐财帛无数,并且割西北五州给拓跋氏以为藩镇势力范围,事实上则是国中之国。

    如今二十年又过去,党项部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党项夏王拓跋迁野心勃勃,想得到进一步的地盘。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月里发兵攻打大晋,奇袭攻克了灵州,灵州一战,西北大晋军队伤亡八千人,大晋朝廷震动。

    ……

    赵清漪是从赵清宁口中听说此事的,赵清宁也是赵氏族人,除了赵清宣之外,在家将中还挺有威信。

    这些家将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关心国家大事。而赵清漪跟他们混在一起,当然也就听说了。

    原主在这个时期不过是个丫鬟,在田庄里做着粗活,哪里知道这些?

    党项人?这个位面也有西夏?

    赵清漪坐在他们练功的桩子上,咬着一个苹果,听着少年们在下头义愤填膺,好像自己能上战场大杀四方似的。

    赵清漪跳了下来,众少年也围了过来,家将周毅说:“阿青,你敢不敢杀党项人?”

    赵清漪说:“灵州那边又不归侯府管,你们操什么心?”

    赵清宜说:“灵州又不远,党项人要是不休兵,再过来可就是朔方了。”

    赵清漪说:“但凡朝廷有点志气,就该收复灵州。现在息事宁人,将来祸患更大。”

    家将李康道:“哎,要是侯爷镇守灵州,灵州一定不会丢。”

    赵清漪暂时不管他们的崇拜加马屁了,先告别了他们,去找郭林。

    郭林却在赵铎那里,赵清宣也在那议事。

    赵清漪等到傍晚才见郭林回来,郭林疑她是“小少爷”当然也客气,招待了她。

    “阿青公子是想问西北战事的事?”

    赵清漪道:“我虽没有什么资格管这事,但身为汉人不忍大晋百姓被人掳掠,生灵涂炭。如今党项占了灵州,兵指凉州,凉州切不能失呀。朝廷若连失灵州与凉州,后患无穷,宁可此时付出牺牲,倾力一战。”

    郭林敛了眼中精光,道:“阿青公子也懂倒是通晓军政之事呀。”

    赵清漪道:“军政大事我是不太懂。但是,倘若我朝再失凉州,那么我朝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断了。一、许多百姓、商人失去生计,长此以往,匪患必多,国力必转弱;二、大晋马种不及西域,如我朔方军马匹都有一半购买至西域,党项若截断我们买马的路子,不过三五年,我们重骑兵、轻骑兵将渐废武功。仅这两条就是大战略上的失败,此后国力和军事力量越来越弱,而敌人越来越强,五胡乱华之先例不可忘,切不可种下这能让华夏亡国灭种的隐患!”

    郭林目光复杂地看着他,说:“阿青公子见微知著,所虑深远,何不与侯爷说?”

    赵清漪道:“找郭先生说也是一样。先生为侯爷肱骨,何不为侯爷草拟一道奏折,向朝廷陈明其中厉害之处。大晋此时既然为华夏正统,这千秋大义的重任,岂能推托?朝廷素来平衡武将,这无可厚非,但是此时既便是皇上或太后御驾亲征,也不能任党项人控制丝绸之路。”

    郭林看着孩子,说:“阿青公子,你真的不识字?”

    赵清漪说:“我要是能识字,我便自己写好给你了,我一拿笔就头晕。”

    郭林看着孩子,愣了半晌,然后道:“阿青公子,请进书房谈谈。”

    于是,一整晚,两人都没有睡,赵清漪不通本朝的历史,也引用不了什么典籍,但她的观念却是超越时代的。

    别人听不懂,郭林这个谋士却是听得懂。

    郭林记录论点,想着补充数据,两人一夜草拟了一份奏折,在赵清漪走后,郭林又多作润色再另外誊写。

    ……

    赵铎收到郭林让小厮给他送去的代拟的奏折,一看之下,难免拍案叫绝,便信步来到郭林院子,却听下人说郭先生和阿青公子熬夜讨论要事,此时补眠了。

    赵铎不禁讶然,郭林是何等人,那些小兔仔子们被他收得服服帖帖,小兔仔子们背后称其为老狐狸或者“雪狐”——指他皮肤白。或者也有说法是“血狐”:给你血泪教育的老狐狸。

    郭林还能跟个孩子讨论一夜要事?

    直到第二天,赵铎才问起郭林,郭林却说那奏折中的观点框架来自于阿青。

    “阿青?他不是不识字吗?”

    郭林点了点头,说:“他确实不识字,不通诗书,但是他知道的东西不少。此子绝对不凡,可要恭喜侯爷了。”

    赵铎听不懂郭林的暗语,却道:“只是我这一道奏折进京,不知皇上和太后……”

    郭林道:“前日,属下也和阿青讨论过此事,属下以为无防。”

    赵铎道:“何以见得?”

    郭林道:“奏折用……‘第三人’之眼看待和论证,并无涉及定北侯府的利益,甚至没有为武将争取利益的片语。只谈西北战事的重要,至于如何调动兵马是朝廷的事,侯爷并未请战,也没有为任何人争权。没有利益,便没有嫌疑,皇上和太后只要有人可用,大可派别人去,与定北侯府何干?”

    这一点也是郭林和赵清漪反复检查过的,绝对没有站在侯府立场请皇帝怎么做的要求。

    赵铎笑道:“先生言之有理,我这便派人八百里加急呈送洛京。此乃华夏千秋之责,为人臣子之本分。”

    后有一句:本侯本分尽了,仁之义尽,却也懒得领侯爵的俸禄操君王的心了。

    不得不把妻女留在洛京,赵铎若说没有怨气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人活于世上,哪能事事完美。

    他从公事上看,是保家卫国,从私事上看,朔方兵权也关系着赵氏一族人的前程生计。武将是不好当,完完全全无官一身轻的百姓可也未必好当。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就是千年来士人的生存方式吗?

    活于世上,人人都不得不受委屈,连皇帝都免不了,天上没有馅饼掉。

    ……

    赵铎送去奏折后的几天,赵清漪除了例行习武,就是找郭林,她实在是在府邸里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全能的人了。

    她不识字,不会写,不会画,拿笔的样子跟孙悟空一个样,远比不上小燕子。

    她只能用粗浅的语言描述,郭林来写来画。她去过朔方军的大营,见过朔方军中的驽车,只能同时发四只箭,但是她见过能发四五十只驽箭的床驽。(注:历史上在宋代就有床驽,可发七八支箭)

    她若不是文盲是可以画出来的,只能描述,让郭林来画。没有郭林这水平,也是听不懂她的天马行空的胡言乱语的。

    两个忙了两天,郭林才画出草图,赵清漪接过来一看,虽然上面他标注的字全都在她的“大脑处理器”中打了马塞克,直观的东西她还看得出来,欣喜地点了点头:“差不多了!找工匠们打出来。”

    赵清宁他们被阿青要求帮忙去买的东西齐全了,赵清漪才放过了郭林。然后,她拉着赵清宁、赵清宜两个实际上的堂兄一起在自己住的院子中捣鼓。

    二战中时,种花后方游击队或义勇军在农村后方也根本就没有什么现代科技,照样造出一些打鬼子的大杀器。

    文盲是吧,那我不口头教别人,不上课不废话,我自己当工匠diy,两个学徒直接看着学就行了。

    于是,她一头栽在自己院落里,把可怜的两个堂兄也锁住了,不学不准出去,连赵铎来看他们,他们都没有空应酬。

    而郭林却是十分期待,百分百支持侯爷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儿子,呃,应该是侯爷的儿子,不然他干嘛这么尽心提高朔方军的装备?

    半个月时间里,那院子中时常发生惊天动地的响声,弄烂了不少东西,吓坏了不少人。

    半个月后,赵清宁和赵清宜已经是人不像人、鬼不相鬼,让下人们进来抬他们的作品时,眼睛却是闪动着精光。

    第230章 简易热兵器

    朔方禁军的伙食还是不错的,每天都能吃到块羊肉。将大部分的财力大多用在将士们头上,也是定北侯赵铎深得军心的原因之一。

    幸好朔方这地方肉是比中原便宜多了,“饮事班”却收到命领,羊都先留着不杀。

    到了下午,才见一队的侯门卫兵拉着几两车过来,同来的还有侯爷、世子、军师和一些少年家将。

    ……

    来了炊事班附近一片空草地上,小屁孩阿青指挥着自家的帅爹和他的手下们要遵守“吃瓜围观守则”。

    第一条:站在安全区,表演结束或暂停前,禁止走出小屁孩用刀在地上画的圈圈。

    赵铎看着阿青指挥着炊事员将四只羊赶到远处,再让人退下。

    然后,他从一个木箱中掏出一根短棒棒,他站在那些羊的约三十步远,打开那木棒的一头羊皮盖子,用火折点上一种类似鞭炮上的引信。

    小屁孩用力将那棒子朝那几只吃草的羊扔去,自己连忙趴在地上。

    只听砰一声巨响,那棒子爆炸开,一阵火光和烟尘土,其中夹着咩咩咩的惨叫。

    烟尘稍稍退去后,众人不禁目瞪口呆,那几只羊有的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有的走两步倒下了。

    小屁孩站了起来,冲他们招了招手,表现可以过去看了。

    郭林早有预感,这位准小少爷会给他惊喜,但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惊吓。

    赵铎走近,看着那些羊的尸体,惊道:“这是怎么东西,是火药做的吗?”(注:宋代时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