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9节

      以秦王以往的行事风格来看,这次的处罚真不算重,甚至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吕不韦以前搜罗的门客上。

    吕不韦效仿六国其他四位公子,大量搜罗和豢养门客,整出一字千金的戏码,打造言出必行、礼贤下士的好名声,这些并没有白白浪费。

    在秦王将吕不韦五马分尸的处死后,为了发泄怒气,将尸体放在咸阳街头上给咸阳庶民观看。

    这时就一个门客想要回报丞相恩情,无视了秦王的命令,偷偷从咸阳街头上把尸体搬走,整出了一个规模还算不错的陵墓,安葬在洛阳北芒山上。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也就算了。

    秦王日理万机,没空也不屑跟一个普通门客和死人尸体计较。

    然而在吕不韦的坟墓地点传出去以后……传出去以后,那些留下一条小命的门客和臣子前仆后继的去给吕不韦哭丧祭拜,痛哭流涕怀念以往丞相在时的好日子!

    吕不韦在世时搜罗了三千门客,倒是一大半都去了,一时间洛阳北芒山的山顶到山脚下,都是一身白衣痛哭流涕的人!

    这样声势浩大的祭拜一个秦王下令处死的人,岂不是啪啪啪的打秦王脸。

    消息传到咸阳宫后,秦王下令把所有敢于哭丧的人,如果是六国中人,就逐离秦国,而秦国之前那些逃过了一劫的人,这次没有逃过,统统剥夺爵位流放到巴蜀之地的各处当苦力。

    据说足足牵连了三四千户有爵位的人家。

    明夷想起了甘罗,微微蹙眉问道“吕不韦门客当中,就无人逃过一劫?”

    “有两个人,之前都是吕不韦的门客,一个是名字叫缭的青年,是魏国人,还有一个是名叫甘罗的小童。”寡妇清说道。

    放过甘罗不稀奇,但另一个叫做缭的人是谁?

    明夷一边听着寡妇清讲话,一边半心半意的想着未来有哪个大臣叫做缭。

    寡妇清说着露出些讽刺的笑容,靠近了低声说“……而那个名字叫缭的青年,据说陛下一见他,就荒唐的要封他为国尉高官,那个人却不愿意担当官职,甚至说他会相面之术,而秦王面相就是刻薄寡恩、虎狼之心,穷困时才会对人谦卑和下,得势时就会食人……即便如此诋毁,陛下也要继续请他出任官职,然后这男子又想逃跑,率次逃跑又屡次被抓回来,请他担当国尉一职,何时秦国的官职竟要请着人做了…………”

    这故事听着真有点耳熟。

    国尉?缭?……国尉+缭=尉缭。

    明夷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他最主要的事迹就是用金钱开路,离间六国君臣,也不知将来赵国疑心李牧,楚国疑心项燕,背后有多少他的影子。

    想自己的事情,就没有分多少心思听寡妇清讲话,只隐约注意到了最后一句。

    “……当今秦王肆意妄为,远逊先王多矣。”

    “也未必,我倒觉得当今秦王远胜秦国历代先王,他任命缭为国尉,也许是因为此人有大才。”明夷平静说道。

    就像看到一个知识浅薄的人在大放厥词,寡妇清脸上迅速划过一丝好笑,不过到底顾及她的面子,没有直接笑出口。

    “你还年轻,才会有此见解。”寡妇清说道。

    这件事没法解释,因此说不到一块去。

    如果从知晓未来的客观角度看,那么嬴政所做的事全部有理可循,并且堪称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但如果从寡妇清或者是其他人的角度看,那么嬴政继位没有多久便爆发两场叛乱,并且年纪轻轻就暴虐任性、肆意妄为,登基第一年就修建郑国渠和自己的陵寝这种大工程浪费民力、随意任命官员……可以称得上是昏君典范了。

    如果是嬴政,想必……

    明夷微微一笑,也没有再出口解释,转头提起了棉花种植的事。

    不过是花一两亩地种一种南方传来的植物罢了,她有很多田,这不算什么。

    寡妇清当即同意帮忙。

    当初发现棉花时,明夷就特意打听过一些种植要点,并且记在了心里。

    如今正是春日三四月,种植棉花的好时节。

    在把那点棉花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三五天以后,明夷就亲自看着寡妇清家的佣农将种子一点点播种到土地里,然后再慢慢生根发芽,抽出嫩绿色枝条。

    度过一整个夏日,等到初秋九月时节时,棉花成功存活了大半,并且一个个棉铃都成熟裂开,露出了洁白棉花。

    在此期间,负责种植的农民还发现一个意外之喜。

    既这些棉花会产出蜜来,琥珀色的花蜜味道甘甜,令人唇齿生津,在这个糖分几乎只有麦芽糖的时代,这种花蜜具有大价钱。

    仅凭这一点,这种陌生植物就已经值得农人种植了。

    寡妇清也听说了,将农人收集的棉花蜜品尝过后,她问道“你种植棉花,就是为了此物?”

    味道甘甜,到也确实值钱。

    明夷摇头说道“花蜜乃是意外之喜,棉花的用处远不止于此。”

    她只是从历史上知道棉花这种东西很重要而已,又不是专业农民,怎么可能知道棉花是蜜源性植物。

    一直到九月棉花收获后,明夷将棉花种子全部收集好,又将那些洁白棉花做成一件棉袄,送给了寡妇清。

    接到她的礼物,寡妇清拎起那件其貌不扬的厚重衣服左看右看。

    “这是冬日御寒的衣物。”明夷说道。

    手中的衣物厚重又臃肿,但不必穿上也能感受到它的保暖效果,寡妇清不确定的问道“这……里面塞了绒毛?”

    以她的见识,这是最合理的判断了。

    明夷拿起一把小刀将布衣划开,露出里面洁白的絮状物,掏出一小团递给寡妇清看。

    “是棉花……”明夷说道“……棉花冬日御寒不逊于皮毛,远超过麻布,一亩之地所得棉花,可供数十人之衣。”

    一亩地的棉花产量大概只有现代的百来公斤,实在是非常低了,不过省着点做几十件棉袄也够了。

    “若是棉花广而种植贩卖,岂非……”

    寡妇清倒吸一口凉气,一时间竟说不出接下来的话。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她已经瞬间理解了这其中利润多大,甚至比眼前少女还会明了此物会带来的震撼!

    电光火石间,寡妇清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要怎样将此物从她手中买断,并且广而传之。

    “若是你愿意,我愿意以千金买你手中剩余种子。”寡妇清说道。

    明夷面色平静,轻微的摇了摇头。

    见她不愿意,寡妇清话锋一转,笑着说道“也是,此种新奇之物,不如你我联手贩卖,假以时日必能积累万金……”

    明夷将一个装满种子的布袋递给寡妇清。

    “我叨扰夫人多日,棉花种子就权当报答,不收取报酬,只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夫人答应我。”明夷平静的说道。

    天降馅饼!

    寡妇清更加喜悦,紧紧捏着手中布袋,满面笑容的道“但讲无妨!”

    明夷伸手握紧寡妇清的手,双眼直视她,郑重说道“棉花用于冬日御寒,如果流传天下,不知有多少人不至于冻死,夫人今日拿去种植贩卖,大可以以此而得千万金,我唯一所求,就是希望您不要认为奇货可居而藏私。”

    原来眼前少女并非不明白棉花价值……

    寡妇清微微一怔,紧接着脸上的笑容消失不少,转变为更加慎重的神情。

    “我必定不会!”寡妇清说道。

    “那我便先代天下冬日冻死的穷苦人,谢过夫人您了。”明夷拱手,温和的说道。

    寡妇清叹息一声,亲自将人扶起来。

    “怎能当得起,是我应当代替天下饱受苦寒之人谢过你!”寡妇清说道。

    怎么当得起!

    比起眼前少女的兼爱之心,她不过是商人逐利而已。

    唔,这样就可以了。

    寡妇清意识到棉花的重要性,自然会大量推广种植,有她遍及六国的商队,棉花流传开来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寡妇清短视到只顾眼前利益,不遵守约定,将棉花控制产量,又炒作成钻石一样的高级奢侈品……那自己也完全可以实践一把剑术武功,将棉花种子重新取出来广而分发。

    手头上也还留了一些棉花种子以作备用,等将来去楚国的时候,也想办法散发种植出去好了。

    至于一起联手贩卖棉花什么的,听着是不错,但有嬴政这颗定时炸弹在,怎么敢长期隐姓埋名的在秦国待下去。

    如今棉花已经解决,接下来去哪里……

    离开寡妇清的房间后,明夷思考着接下来的路程。

    第72章

    在丝绸上简略的画了一副地图后,明夷思考着接下来要怎么走。

    沿着古蜀道离开巴郡以后,向北走穿过汉中可以到达咸阳,这条路线当然不予考虑,向南和向西走,则会到达更加荒僻偏远的地方,她还不想远离人烟的隐居,也不予考虑。

    那么,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向东走,穿过南郡以后,再拐到去韩国了。

    说不定到时候还可以见见大名鼎鼎的法家韩非。

    明夷一直等着来自咸阳的通缉令。

    但说来也奇怪,咸阳城中的嬴政一直都没有下达任何通缉令,就好像这件事情无事发生一样。

    难道是嬴政觉得此事太过丢脸,不打算大张旗鼓?

    秋高气爽,正式离开蜀道的好时节,为了避免冬日大雪封山,明夷本来打算就在这几日向寡妇清辞行。

    没想到这时咸阳却传来秦国有意对韩国开战的消息,为了防止碰上兵乱,寡妇清建议她再多待一段时间。

    “就算是要攻打韩国,也得师出有名,不知咸阳发生了什么?”明夷问道。

    “那个去咸阳修渠的郑国,这一年来一直大量的要钱要人,却毫无建树,直到仆役中不小心泄露了他与韩王的密信,这才暴露了他的本来意图。”寡妇清说道。

    “什么意图?”明夷问道。

    寡妇清压低了声音说道“疲秦之计——,韩王想要用此招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六国!此事暴露之后,郑国就被勃然大怒的陛下下了大狱。韩国国弱,韩王不图变法却用这种阴谋小道,怪不得是天下七国当中最弱的一个。”

    提起韩国,寡妇清的语气中满是轻藐之意。

    “原来如此。”明夷微笑着附和道“所以秦王才一怒之下想要出征韩国?”

    “对,所以你不妨再过一段时间离开巴郡,以免碰上秦国与韩国开战。”寡妇清说道。

    “多谢夫人告知。”明夷感谢道。

    这一等,就足足等到了第二年。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