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节

      “先去办公室吧。”苏毅仿佛没看到两人间的钩心斗角,而是将大门打开,开口说道。

    《农业杂志》加上摄影师共来了七八号人,这么多人杵在门外也不是个事。

    厚重的大门‘吱’然打开,《农业杂志》一行人神色好奇的朝内走来。

    第二十章

    “这橙树长势好啊。”周海涛走进果园,在见到两侧的橙树后,目露惊喜道。

    大青橙树枝杆挺拔,叶子虽然发黄,但丝毫不见颓势。相反,每棵橙树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周海涛拿起相机,咔咔的拍摄了几张。摄影师也将果园的景象录制在镜头内。大青农场不仅橙树长势好,就连果园两侧也是一尘不染。

    嗯,一尘不染有些夸张。但是果树下不见塑料袋,废石子这些杂物,每棵果树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除了落叶并无其他。

    众人走进,瞬间感到一阵清净和心旷神怡。这属于大自然的魅力,是喧闹的都市中不曾出现的。

    办公室离农场不远,众人走了没几分钟,也到了办公室外。

    苏毅拿出钥匙,将办公室大门打开。众人环顾四周,和百果汇相比,大青农场的红砖水泥顶,看着有些简陋。办公室旁边还有两间房,一个占地面积较广,应该是仓库了。

    另一个则是员工宿舍。

    大门打开,众人跟着走进。办公室的陈设有些简单,除了三人沙发,老板桌之外,并无他物。在老板桌的后墙上挂着一张奖状,上印‘湖州优秀种植产业,2008.06.08。’的字样。

    “大青农场以前得过优秀种植奖?”周海涛对着奖状拍摄了几张,接着转向苏毅道。

    优秀种植奖是湖州农业局十年前设立的奖项,当时在整个湖州市颇有含金量,不过优秀种植奖只有一个名头,关注的市民不多。这奖项开展两三年后,也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大青农场还是第一批优秀奖得主。

    “是农业局抬爱了。”苏毅闻言,谦虚回道。优秀种植奖是大青农场的荣耀和骄傲,这奖状一挂能挂十年,可见原主父母对它的自豪和喜爱了。

    周海涛对苏毅竖了一下大拇指,虽然相处不多,但他能看出苏毅是一个会来事,识大体之人。

    这在二十岁年轻人身上很少见到。

    苏毅有一种老考究的味道,周海涛相处的极其轻松。

    “大青橙子在湖州各大超市销售火爆,两周内共卖出九十万斤,好评如潮,请问大青农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简单的寒暄过后,周海涛拿起手中的话筒,采访说道。周围有三架摄像机全景录制着。

    “大青橙子不打蜡,不添加甜味素。从结果到上市采用的是纯天然环保种植,大青橙子没有秘诀,硬要说的话,就是对消费者和负责和诚信。”苏毅神色轻松的开口道。

    苏毅前世是天机宗的供奉大长老,这场面话自然说的滴水不漏。

    周海涛拿笔将关键点刷刷记录着。

    “听说苏老板是华夏大学毕业,贵父母在三个月前车祸去世。作为一个高材生,你接手农场时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是不是要完成贵父母的遗愿?”

    简单的询问了几个问题后,周海涛也将话题转移到了苏毅的父母上。

    苏毅名牌大学毕业,父母车祸死去。这要好好的运作一下,显然是‘大学生放弃高薪,为亲情回乡创业’的励志典范。

    运气好了,说不定还能上一下微博热搜。

    “抱歉,这个问题不方便回答。”苏毅闻言,顿了顿,开口说道。

    苏毅自然明白周海涛的意思,这个话题要是见报,对原主的选择肯定有褒有贬,连带着,原主父母对原主的影响也会被拉出来品头论足一番。

    有争议才有热度,但逝者已矣,苏毅并不想原主父母死后还被人拉出来品头论足,他能做的就是好好经营农场。

    苏毅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但周海涛还是从中听到了坚定。

    “嗤,矫情。”还未待周海涛说什么,只听一道嗤笑声从不远处响起。只见刘凯点着香烟,对苏毅的回答嗤之以鼻。

    只是一个小采访而已,大青农场能不能上报还不一定,这小老板的规矩倒是不少。有炒作的机会不炒作,这小老板不是傻缺是什么?

    现在各行各业竞争这么激烈,大青橙子产量不过九十万斤,而且农场简陋,橙子再好吃又有什么用?知道的不过那几个人罢了。

    相反,百果汇的橙子可是远销全国各地,牌子都是打出来的。

    刘凯之前还怕周海涛拿下此次头版专访,但现在来看,他完全是多想了。

    “嗷呜——”刘凯语罢,场面出现了短暂的尴尬。蛋生似是感受到了刘凯的恶意,竖起尾巴,对他低声嘶吼着。

    刘凯看着蛋生巴掌大的身材,根本不以为意。就这小奶狗还能咬他不成?

    “咳,苏老板,现在橙子已经售完,农场还有没有其他打算,比如和其他把农场一样,种植一些苹果山楂之类的。”周海涛知道刘凯的毒舌毛病,轻咳一声后,继续采访道。

    大青农场占地约一千多亩,但橙树面积不足十分之三,这土地利用率当之少之又少。

    岳宁县的特产是橙子,除了橙树外,其他农场也会种一些大白菜,苹果树,将整个农场合理的利用起来。

    “现在正在养鱼。”蛋生在怀里有些挣扎,苏毅将它放到地上后,接着说道。鱼苗的生长速度极快,还有十天就可以完全长开了。

    “什么品种?单价怎么卖?”周海涛眼前一亮道。在农场开展水产养殖倒是一个新型的生产模式。

    “鲤鱼,五千一条。”苏毅淡然道。

    苏毅话音刚落,不仅是周海涛,就连摄影师们也有些愣神,五千一条的鲤鱼还真敢说! 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

    “噗,哈哈,你确定是五……喂,你在干什么!”沙发上,刘凯刚将杯中的白水喝下。在听到苏毅所言后,忍不住的喷出声道。可话刚说到一半,就有些不淡定了。

    只见一只巴掌大的奶狗趴在他脚边,一汪黄色的水渍正从奶狗腹下流出,缓缓的流到他的皮鞋上……

    这双鞋是他上个星期刚买的,牌子货,足足花了他三千大洋。

    “你这废狗!”蛋生撒完尿,刘凯也反映了过来,接着满脸怒气道。另一只脚恶气狠狠的踢向蛋生。

    蛋生反应极快,先在尿渍上踩了一下,随后又跳到刘凯的裤腿上,还未待刘凯反应,又向门外跑去。

    整个动作极其流畅,一气呵成。

    “你……”

    “噗!”

    “哈哈。”

    ……

    刘凯被蛋生这一连串动作弄懵了,其他摄影师们见状,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是落井下石,只是蛋生动作潇洒,反应太快了。

    这狗是什么品种?也太聪明了吧。

    “苏老板,这是什么意思?”现在小奶狗已经跑远,刘凯只能讲目光转向苏毅道。话里话外,质问之味明显。

    “刘记者,蛋生刚刚足月,你那一脚踢下去是什么意思?”

    苏毅虽然性情温和,但也不是软弱可欺的主。刘凯穿的是一双尖头皮鞋,力道惊人,要不是蛋生反应快,那一脚肯定会踢在蛋生的肚皮上。

    一个成人和一只奶狗对峙,结果可想而知。

    苏毅语调低沉,再加上久居上位的气场,刘凯一时语塞。众人也都有些诧异,这小老板看着笑眯眯,一声不响的样子,没想到内里脾气也这么大。

    “苏老板,是我们这边错了。”办公室的火药味十足,周海涛老好人的出来打圆场。

    周海涛面上不显,但内里还是十分通畅。

    刘凯仗着早入职一年,一直在他面前拿乔,周海涛性格内敛,经常性的一忍再忍。泥人尚有三人血性,刘凯从一进门就阴阳怪气的,周海涛早就看他不顺眼。现在被小老板怼回去,这当真是,怼的好啊。

    “老刘,人家小狗才巴掌大,你这斤斤计较的没多大劲啊。”

    “鞋子脏了回去擦擦就好,又不是坏了。”

    “先抓紧时间采访,我不是得天黑前赶回湖州嘛。”

    …………

    其他工作人员也回过神来,对刘凯劝解说道。刘凯那一脚他们看的真真切切,别说奶狗了,就连一个成人也受不住。

    他们是出来采访的,可不是什么黑性组织,这要真跟被采访单位怼起来,那还像话吗?

    刘凯环顾四周,接着颇为不情愿的坐回沙发上。

    采访继续。

    “苏老板,今天采访要是过审了,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半个小时后,周海涛将话筒收起来,满意说道。

    苏毅态度配合,除了一个小插曲外,今天的采访极其顺利。

    周海涛留下节目组的名片后,《农业杂志》一行人也驱车离开。

    苏毅看了看手机,现在已经六点过半。

    “嗷呜——”苏毅将大门锁上,一道嗷呜声在身后响起。苏毅转身,只见蛋生迈着小短腿,小心翼翼的站在那里,一副做错事的表情。

    人形傀儡站在蛋生身后。

    苏毅见状,内里不禁莞尔。呦,这是知道自己做错了?

    第二十一章

    此时小奶狗眼睛湿漉漉的,丝毫不见刚才的矫捷与威风。苏毅笑了笑,蛋生不仅知道自己错了,连卖萌都是一流的。

    “过来。”苏毅蹲下身子,张开胳膊道。苏毅不是好赖不分之人,小奶狗刚才是给他出头,苏毅又怎会怪罪于它?

    那叫刘凯的记者不过是个陌生人,就算小奶狗不撒尿,苏毅也是会想方设法教训回去的。

    苏毅态度温和,奉行道法自然的中庸之道,但他骨子里最是冷情,苏毅能从五系杂灵根修炼到渡劫大圆满,自然不是任人可欺的主。

    蛋生原本有些忐忑,在看到苏毅的态度后,尾巴一摇,欢快的朝苏毅飞奔过去。

    苏毅温和的笑着,可下一秒,苏毅就笑不出来。在他的袖口上,印上了两个黄黄的水渍……

    苏毅低头,小奶狗依旧一副大眼软萌的看着他。

    苏毅:……刚刚踩完尿的爪子?

    苏毅郁闷。

    晚上,苏毅将外套洗过,看了一会热点新闻后,接着熄灯睡觉。

    现在临近严冬,苏毅不打算种植果树农物,鱼苗现在只剩下八个。看来明天起来后,还需将农场好好规划一番。

    第二天一早,苏毅抱着蛋生满大山的转悠,模样颇为闲适。而三百公里外的‘农业杂志社’里,情况就有些不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