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节

      周牧云转过脸,不屑地瞅了一眼阿俏,哼了一声说:“以后这里的惠泉水,会由我们学校的学员轮流帮西林馆担水上山。水桶我先借走了。”

    说毕这人转身就走,走出西林馆大概几十步了,周牧云才转头望望,见到阿俏在他身后,竟然也跟了出来。

    “我说过,不用谢我,这本就是给西林馆挑的水。”不知为何,周牧云嘴上说得这么硬梆梆的,心里却好似舒服了一丁点儿。

    谁知下一刻阿俏就从他身边越了过去,一面走一面说:“我又不是来谢你的,我师父叫我多去给小范师傅帮帮忙,顺便跟他多学学本地的寻常菜式。我先去学校了,你随意,慢慢来啊!”

    说着阿俏就一个人走在前面,山路狭窄,有她挡着,周牧云拎着一个担子两只木桶,还真没法超过她往前去。她这一句话,将周牧云气得直咬牙,可偏拿她没办法,打不得也骂不得,只能咬咬牙在心里暗暗地说:这个不知好歹的死丫头,迟早有一天……

    他也不知道迟早有一天能把她怎么样。

    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地来到飞行学校。

    阿俏前一天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因此没有机会看清飞行学校的全貌。这时候山脚下晨雾散去,阿俏这立在山路的尽头,方才看清楚:这所飞行学校的校舍整整齐齐地立在惠山山脚下,而惠山山麓一片平坦的土地延伸出山区,正是飞行学校用来起降飞机的跑道。跑道靠近大山这一侧,修建有几座高大的房舍。昨天阿俏听人提起过,那是学校机库和实验室的所在。

    一大清早,飞行学校的学员们已经开始在跑道旁边拉练,领头的人喊着简短有力的口号,年轻人们则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沿着跑道一侧慢跑。

    周牧云不理阿俏,匆匆将扁担水桶什么都送到食堂去,然后自己默默地赶去与同窗们会合,一起跑步去了。

    阿俏远远地望着这些年轻人,不由记起静观师太曾经说过的:这些年轻人在做一件又辛苦、又勇敢的事。阿俏虽然不明白内中详情,可她知道师父说的一定是真的,毕竟这左近所有的人,或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意见相左,可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这座学校。

    这么想着,阿俏快步往学校厨房过去。小范师傅范盛光已经在厨房里将灶火都生起来了。

    “阿俏姑娘!”他见到阿俏很高兴,“还以为你今天不会来了。”

    阿俏没将自己的打算告诉范盛光,而是径直挽起了衣袖,脸上挂着笑,问:“范师傅我们今天来做点儿什么?”

    范盛光想了想,奔到室外,从屋檐下的钩子上取了一只洗剥干净的净鹅下来,递给阿俏,说:“阿俏,‘云林菜’里有一道名菜,叫做‘云林鹅’你知道吗?刚好李善人昨天送了只光鹅过来,要不,我来做午饭和其他零碎吃食,你来负责晚上这道‘烧鹅’吧!”

    “云林鹅”这道经典菜式名声显赫,特别会吃好吃的袁枚袁才子也是叹服的。阿俏熟读“云林菜”和“随园菜”的书籍,对这道菜的做法几乎烂熟于胸。可她却没有多少机会亲手实践因为鹅体型大,肉质较鸡鸭家禽又更硬些,像浔镇宁家,或是省城阮家的席面,都极少会做整只烧鹅。然而在这飞行学校却是正好,即便做一整只烧鹅,也不怕吃不掉。

    阿俏对小范师傅很感激,知道他是经过了昨天的事之后,特意安排,让她有机会自己上手,做一些云林菜里的经典菜式。

    “谢谢范师傅,只不过这是李善人送来的鹅,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生气呀!”阿俏有点儿担心地问。

    范盛光脸上挂着他的招牌“哈哈笑”,高高兴兴地回答:“让他生气才好哩,等他气冲冲地过来问,咦,我那只大白鹅去哪里啦,我们就一起拍着肚子说,在这里在这里,阿俏姑娘烹饪的云林鹅,简直太美味,对不起啊善人,连骨头都没给您留啊……”

    范盛光还未说完,阿俏已经笑倒了,心想,就为了这句话,她也得做出最棒的烧鹅出来,让那些质疑她不能做家常菜式的人好生看看。

    果然,这天范盛光自己揽下了食堂的其他活计,而将一座灶眼整个儿让给了阿俏,让她来做“云林鹅”。

    阿俏也不敢怠慢,将她所读过的“云林鹅”做法认真回想一遍,随即动手:将整只光鹅洗净,然后用椒盐在鹅腹内抹遍,塞上一把打成结的小葱;光鹅外面她则用蜂蜜和酒,将鹅身涂满,随后便架起一口大锅,在锅中只放了一碗水,一碗酒,锅底用长竹筷撑起鹅身,不让鹅肉接触水面,上火开蒸。

    待到这些忙完,后面的就都是考校耐心的活计了:这“云林鹅”,上锅蒸的时候只用两捆柴烧火,要等到柴火烧尽,锅盖冷下来,才能打开锅盖,将鹅翻一个身这还远远没完,鹅翻身过之后,要将锅盖用打湿的绵纸封上,然后再在灶膛里烧上一捆柴,等到这捆柴完全烧尽,就可以起锅了。

    这做法说起来简单,可实际做起来,却往往叫人按捺不住,想要去看锅内鹅肉的情形,或是到灶膛里去拨旺灶火,让那柴束赶紧燃尽。然而这两种做法都是烧制“云林鹅”的大忌,据说一旦开了锅,或是拨旺了灶火,那鹅肉的水润之气就会完全消失,肉质不再软嫩,那样的“云林鹅”,就是完全失败的作品。

    所以,在最后揭开锅盖之前,根本没人能预料,锅里的这只“云林鹅”,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阿俏竟然也耐着性子守在炉灶旁边,从早上一直等到傍晚,终于等到这枚灶眼里的柴束完全燃尽、熄灭。她心想:这真要多亏飞行学校的食堂里灶眼比较多些,要是换了寻常人家,一口灶的,做一只烧鹅就要用一天,被的饭菜就都没法儿做了。

    她怀着忐忑的心情,伸手去揭了那只大锅的锅盖,一股混着蜜酒味道香气登时扑面而来,迅速弥漫在整个食堂里。

    阿俏伸筷子去戳了戳鹅肉,见鹅肉软烂如绵,心头顿时一喜。

    旁边范盛光见到,也大喊一声:“成了!”

    第67章

    阿俏揭开锅盖,那“云林鹅”扑鼻的香气登时“轰”的一下弥漫开来。食堂里不少人都已经在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纷纷询问这灶下做的是什么。

    阿俏试了试鹅肉的程度,不由得喜上眉梢:所有的耐心等待都是值得的,这“云林鹅”,果然是她生平没有尝试过的绝味。

    范盛光过来也尝了一点子鹅肉,点点头赞道:“就是这个味儿!阿俏你做得太棒了。”

    阿俏得了小范师傅的肯定,这才放下心。她自去将整只鹅从锅里捞出来,放在砧板上,挥动厨刀,三下两下,已经将鹅腿鹅翅都解了下来,接着连骨剁成片,几片烧鹅肉盛做一碟,再浇上锅里留下的汤汁,就是一份好菜。

    只可惜食堂里僧多粥少,阿俏将鹅腿鹅翅等滋味最足的几个部位先剁好,分送给几位年长的教员,其他部位的鹅肉则一块块剁成片盛在大盘中,随他们年轻人自己去挟去。她忙碌了一天,此刻才觉出饥肠辘辘,赶紧去盛了少许米饭,就着范盛光做的一碟蒸青鱼干慢慢地吃起来。

    “敢问范师傅,今天这份烧鹅,可是您做的?”这时候学校的教授邓启明手中托着那碟烧鹅寻了过来。范盛光连忙指了阿俏。

    “这位姑娘,你做的这道烧鹅,倒令我想起了在海外生活的时候曾吃到的一道菜式,不是鹅,是烧鸭。只是那烧鸭也是将鸭肉煨得极其酥软入味,跟你今天做的烧鹅,实在是有共通之处。”

    阿俏一听说是海外的做法,不免也有了兴趣,睁大眼睛望着邓启明。这位邓教授连日来一直带着他的团队猫在实验室里,想要攻克一个实验上的难题。此刻这位教授完全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头发乱蓬蓬的,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看上去甚是疲惫,可是一提起他曾经吃过的美味,这位邓教授就双眼发亮,看起来也是一位资深的老饕。

    阿俏暗想,既然这位邓教授提起了,她就该想想办法,将教授所说菜式复制出来才好。

    第二天阿俏见厨下有只光鸭,就转脸瞅瞅范盛光。这位小范师傅先开始还拒不承认是他带来的,后来总算是老实交代了。原来范盛光的媳妇儿也是本地人,娘家养了不少上好的麻鸭。眼见着快过年了鸭已肥,小范师傅就厚着脸皮从岳家拎了几只上好的麻鸭回来,养在厨房外头。

    恰巧昨天邓教授提起鸭肉,范盛光见到阿俏格外上心,今天早上就准备了一只切剥干净的光鸭,供阿俏做菜。

    “跟着你多学几道菜式,以后我媳妇儿家里养的麻鸭也好卖点儿。”小范师傅笑嘻嘻地对阿俏说。

    阿俏心里感动:她哪里有这资格能教旁人菜式?这分明是当地水土滋养出来的优质食材,又经过前人大师的潜心钻研,在数百年间锤炼出来的菜式她才是该向这些当地的普通人家好好取经的那一个啊!

    于是阿俏又按照“云林鹅”的方法,做了一回“云林鸭”,手法完全一样,只有佐料和柴火的用量有根据这麻鸭的大小稍稍调减了些。这“云林鸭”出锅的时候,也和上回一样,香味飘得满食堂都是,尝过的人莫不叫好,可是送到邓教授那里,邓启明抬了抬眼镜儿,却说:“是不是我表述得不太清楚,这道烧鸭好吃极了,可好像还是和以前我尝过的……不太一样?”

    阿俏忍不住有点儿气馁,结果一下子就被邓教授看出来了。老教授连忙摘了眼镜在衣角擦了擦,说:“阮姑娘,你的手艺非常不错,你的心意我也领会得到。真是麻烦你了,这中外的烹饪方法本就有不同,要求中华饮食与法餐一样的味道,我这才真是强人所难!对不起啊,阮姑娘,你就当我这个老头子是胡言乱语吧!”

    这天晚上,惯例是孟景良等好几个学员一起打着手电送阿俏回西林馆。路上孟景良便对阿俏说:“最近邓教授他们那个团队的压力特别大,技术攻坚如果能成功,就意味着我们的飞行器制造能够自行完成,不再需要一味依赖外国进口的零部件。可是如果攻坚失败……一切都只能从头来。”

    阿俏点点头,说:“孟先生,你说,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么?”

    孟景良一下子就笑了,说:“阮姑娘啊,你不用这么客气,叫我景良就好,或者你称呼我一声孟大哥也成的。”

    这句“孟大哥”出了口,一直默默跟在两人身后的周牧云不由得“哼”了一声,随便踢飞了路边的一枚石子。孟景良与阿俏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都有点好笑。

    “我觉得邓教授还是很喜欢你亲手做的菜式的。今天我曾经跟他说过话,当时感觉他对你做的‘云林鸭’特别特别期待……可是我也能理解,法国菜和中式本地的烹饪,想要做到一样,是非常困难的事。可是我也还是想请求阿俏姑娘,要不,明天你再试一试?”

    阿俏点点头,她也能感觉到老教授的期待。毕竟邓启明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几年,就算有个中国胃,可也免不了会对外国的一两道菜式念念不忘。

    “其实我也很想做出邓教授说的那种味道。昨天我还特地向他请教了几句,可是邓教授没有自己做过这道菜,没法儿将菜式的做法告诉我。”阿俏其实也对法餐里的那道鸭肉很好奇。

    “那道菜叫‘油封鸭腿’,我很小的时候,姑父在上海市府任职,曾经带我去过一家法餐厅,尝过那道菜。而且我到现在也记得一清二楚,那鸭肉的香味实在是叫人难以忘怀,所以特地去问了那道菜的名字……”

    听到这里,阿俏突然失声问孟景良:“你说……你说那道菜的名字叫什么?”

    孟景良也吃了一惊,重复了一遍:“油封鸭腿,怎么了?”

    阿俏突然觉得有光在眼前一闪而过似的,只一个名字,她似乎就明白了些什么,只是这念头倏忽而过,眼前一下子又开始迷茫起来。

    西林馆就在眼前,山门前高高悬挂的灯笼映出两团光雾,在黑暗中给人指引方向。阿俏突然说了一声:“孟大哥,多谢相送,我想到了点什么,我先走了!”

    说毕阿俏就飞快地沿着西林馆跟前的小路疾奔而去,将孟景良、周牧云等人都晾在身后。孟景良还未反应过来,周牧云已经打着手电转身往回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嘟哝:“神神叨叨的,看你明天能做出来个啥!”

    第二天阿俏真的什么都没做出来。

    只不过她借着“油封鸭腿”这个名字,总算是想通了一些事:她按元代倪云林的法子做出来的“云林鹅”,肉质之所以软嫩酥烂,这是她烹饪时一路小火,低温长时间焖制的结果,而这鹅肉是搁置在大锅里,隔水蒸制,然后再慢慢地焖可如果用一样的手法,也是低温烹饪,但是烹饪的介质是油呢?

    阿俏想了半天,觉得以油为介质,低温慢烤,固然有个好处,肉质能够软嫩,而且鸭肉本身的油脂也能通过外界的油析出来,这样做出来的鸭肉丝毫不腻可这问题在于鸭肉没有办法入味。

    “没法子了,先把鸭腿腌上吧!”阿俏这么想着,祭出让肉入味的老办法,用盐和香料仔细地将鸭腿都抹遍,然后用重物压上,静置腌制。

    接下来就是考虑该怎么烹制了。阿俏决定用鸭油,因为别的荤油,猪油鹅油,味道与鸭肉总是不搭,能够用鸭油自是最好。可巧的是,范盛光的媳妇儿小范太太家里养了很多麻鸭,到了年底卖光鸭出去,家里留了好多旁人不用的鸭板油,自家熬油做菜吃。小范师傅非常大方地给阿俏带了不少。

    阿俏将鸭腿肉腌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才将小范师傅带来的鸭油慢慢化了,像做“云林鹅”那样,只用一小把柴放在灶眼下面,让鸭腿在鸭油里慢慢烹制,这样烹了大约有五六个小时,这鸭腿已经酥烂到鸭肉完全脱骨,阿俏再小心翼翼地盛出来,用滤干净的鸭油将煮好的鸭腿“封”住,挂在屋檐下露天晾着,反正天气冷,也不担心这鸭肉坏掉。

    她心里盘算着,等啥时候邓教授再来食堂,她就将这“油封鸭腿”取下来热一热,就可以吃了。可谁知邓教授一忙忙起来就连轴转,连着好几天都没有来食堂吃过东西,待到邓教授可以稍许歇歇,来食堂里转转的时候,已经六七天过去了。

    “哎呀!”阿俏一拍脑袋,年关已近,她最近一直都在帮着小范师傅准备年节时候的各种菜式和点心,竟然将油封鸭腿的事儿给忘了。

    她赶紧去将鸭油封着的鸭腿从屋檐下取下来,见被油封住的鸭肉丝毫不见腐坏,便将鸭油用小火化开,鸭腿放在锅里慢慢煎制。闻到这味道的邓教授已经急不可耐地迈步过来,一眼瞥见锅里的鸭腿金黄色的外皮,已经兴奋地忍不住搓手,一边点头一边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油封鸭腿’!”

    第68章

    阿俏连蒙带猜,做出来的这道油封鸭腿,竟然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

    鸭腿做的不多,因此只供应了几个年长的教员,和辛苦了好几天的邓教授那个团队。但是阿俏却将剩下的鸭油全用来煎小土豆,将一个个圆圆的小土豆煎至表皮金黄、内里酥嫩,再撒上一层薄薄的椒盐,然后敞开向全校的学员供应。

    教员们那里的鸭腿还没怎么地,这用鸭油煎的小土豆已经先被抢疯了。学员们都说这土豆香极了,甚至比肉食还好吃,要是他们能天天吃这土豆,准保不会想吃肉。

    邓教授望着煎得香喷喷的鸭腿,激动得不敢下筷。他将阿俏请来,抬了抬眼镜,郑重地问:“姑娘,你是如何凭空想象出这‘油封鸭腿’的做法?我以为……我以为在这里不可能尝到这种味道的。”

    阿俏被人夸得着实有些不好意思,她只低着头将她琢磨菜式的过程一一都讲了,提到了“云林鹅”这道经典菜给她的启发,也讲了孟景良提及这“油封鸭腿”的菜名给她的提示。

    邓教授点头感叹,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姑娘,既聪明又刻苦,胆子也大心也细,试了一遍就成功了。我们也很希望像你一样,能够将心中的设想顺利实现啊!”

    阿俏知道邓教授在说他们的实验。邓教授的团队这次出来休整之后,打算再回到实验室里闭关,连续工作个七八天,争取攻坚成功,完成任务。

    “邓教授,您先尝一尝这个鸭腿,要是味道好,我就再给您做一份备着,封鸭腿也要花六七天的功夫。您只要想着,一完成工作,就可以来享用专门为您准备的好吃的,回头做起实验来,准保能一鼓作气。”

    阿俏这话说得孩子气很重,却正中邓启明这个老饕的心思。他激动地连连点头,然后挟了小小一块鸭肉放入口中,闭目品了半晌,才睁开眼说:“大家确实是该一起努力,方不辜负这等人间美味啊!”

    阿俏见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油封鸭腿”,竟然得到了邓教授的认可,忍不住喜上眉梢,脸颊上显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一旁陪坐着的孟景良也盛赞阿俏聪明:“从‘云林鹅’就能想到低温慢烤的法子,从我提到‘油封鸭腿’这四个字,就能据此想到油封的方法。依我看,在阿俏姑娘眼里,恐怕这鹅早已不是鹅,鸭腿也不是鸭腿,阿俏姑娘早就将这些都解构成可多少油脂,多少瘦肉,该用多少盐与香料,该用多高温度、烹制多长时间,才能烹出这样一份酥烂喷香的美味……”

    阿俏听了这话,免不了一怔,扭头看向孟景良,疑惑地问:“你……孟大哥,你说什么?”

    孟景良也是一呆,一来阿俏这是头一回开口称呼他“孟大哥”,二来他这就是恭维话随口说说,没想到阿俏丝毫没有谦虚,反而扭脸要他将这话重复了一遍。

    孟景良挠着后脑说:“我说你‘看鹅不是鹅’、‘看鸭腿也不是鸭腿’……”

    阿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出来,反问回去:“那你说我每天在厨房料理的时候,眼里都是啥?”

    听得众人一下子全哈哈笑起来了,小范师傅捧着肚子,笑得尤其开心。

    笑声之中,阿俏自己却已经敛了笑容,陷入沉思。

    孟景良说的话又一次提醒了她。静观师太曾经说过,阿俏有一重旁人不及的优势,旁人尚自“看山是山”,她已经“看山不是山”。原本阿俏无论怎么想,都不明白静观的意思,可孟景良一言惊醒梦中人,她的确,看鹅不是鹅,甚至看不同的鹅,也能看出不同的做法老鹅该有老鹅的做法,嫩鹅也有嫩鹅的味道……

    所以她才能在完全没有菜谱的前提下,用假想的方法、搭配假想的材料去烹饪,就如这道“油封鸭腿”。从这上头说起,岂不意味着她以后能使用不同的食材,根据“云林菜”、“阮家菜”里的烹饪要旨,却又不拘于成法,创造出一些新鲜的菜式?

    难道这就是静观师太说的,“看山不是山”?

    可若是如此,静观师父说的“看山还是山”,又是什么意思?

    阿俏越想越懵,一时没注意到旁边的人越说越大声。大家都在给邓教授的团队成员打气,“兄弟们,你们看看,阿俏姑娘可是什么都没依靠,凭空就将一道好菜做成了。你们都是业内最顶尖的人才,可千万不能给人家一个小姑娘给比下去了,知道不?”

    “是啊,等到你们从实验室里出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新年,回头大家聚在一起,好酒好菜满上,好好地给你们庆祝一下。”

    众人或激将,或勉励,言语殷殷,都盼着团队成员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这时候,食堂门外响起一个声音,来人鼻翼扇动,疑惑地问:“这是什么味道,怎么这么香?”

    这人不是别个,正是上回跑到食堂里给阿俏挑刺儿的李善人。

    食堂里一下子安静了些。范盛光赶紧给众人使了个眼色,切了一丁点儿油封鸭腿的鸭肉,配上鸭油煎的小土豆,盛在小碟里捧着去端给了李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