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1节

      程素素好奇地看着他,谢麟不动声色:“我劝伯父放宽心。正赶上伯父自己想开了,如今已能进些稀粥了。”

    萧夫人婆媳等俱是大喜,老夫人一叠声地催着:“我这里小厨房有现成的!”

    李丞相起来了,整个李府也跟着复苏了,仆役们无论资历深浅,都往老夫人上房凑,或是回事、或是送东西、或是请示,都想围观一下这位三元及第是怎样一个聪明人,竟将李丞相给劝得回转了。

    孙子长了脸,林老夫人心里微有得意,便说:“人来人往,你们都忙,我便不再耽误你们了,这两个孩子我带回府里去,你们小两口就在这里听吩咐。”将谢麟夫妇二人留了下来。程素素道:“他们的乳母都在外面候着,小青姐你去叫她们同往。”

    林老夫人虽有话在此,萧夫人也不会就此支使着程素素团团转——人手且够呢。但是谢麟留下来,萧夫人是很乐意的,她让谢麟去见李丞相,并没有想到谢麟能劝得动,有了意外收获,就得把谢麟给扣下来,以防万一了。让小儿媳妇去将预留的客房再好好布置一下,让谢麟与程素素先去用点茶饭,萧夫人又护着婆婆去看丈夫了。

    程素素与谢麟大清早出城,到这时辰也正饿着,便不推辞。吃个半饱,程素素悄悄问谢麟:“你对伯父说了什么?”

    “老梅还没死。”

    程素素:……服了。

    ————————————————————————————————

    随着李丞相的康复,一切又回到了正轨。皇帝果如大部分人所料的那样,并没有批准李丞相丁忧。借口也是现成的,如今国家正有事,身为丞相,怎么能够置之不理呢?

    李丞相其人,心,也不是红的,心机也是深的,在不少地方他与谢丞相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与谢丞相的意志不会因为任何理由动摇不一样,李丞相还是会为少数几个人破例找回赤子之心的。

    他这回是真的想丁忧的。拒绝起复的折子是他亲自起草,写得情真意切。弟弟、子侄都不敢劝他,谢麟自己守着孝,也不好说话。史垣这个学生便被十几双眼睛推到了李丞相面前,硬着头皮道:“老师,如社稷何?”

    李丞相道:“政事堂丞相也不止我一个,我却只有一个父亲。”

    史垣低声道:“恐怕上意未必就如老师的愿呐!”李丞相与谢麟可不大一样,虽然皇帝也想培养谢麟给儿子用,但是在现在,两人的份量是完全不能对等的,皇帝更离不开李丞相。

    李丞相一摆手,将折子平捏了出来:“递上去吧。”

    这里就他最大,无论是辈份还是身份,无人敢忤逆他,只得硬着头皮递了上去。李丞相闭上眼睛,又将诸般事务想了一回,道:“就这样罢。只要我还活着,这天就翻不过去。”

    如果程素素在场,一定会让他闭嘴不要立flag,可惜程素素此时正在萧夫人身边。

    于是乎,一个时辰之后,程素素就在萧夫人那里,看到了曾经见过的那位李御史脸上藏不住事儿地过来:“伯娘,宫里来人训斥大伯了。”

    萧夫人还不太在意:“你这孩子,就是胆儿小。陛下想你大伯回去,当然不会答应啦。”

    “不……不是……”李御史一头汗。宫使带来了皇帝非常尖锐的问话:“尔等只知有自己,可知有朕躬?”

    程素素微惊,这可不是正经的套路,一旦皇帝露出这样的意思来,恐怕会有许多想讨好皇帝的人试图攻击李丞相了。萧夫人也想到了这一点,问道:“然后呢?”

    “大伯依旧坚持要守孝,大哥看样子不好,叫我来找伯娘。”

    萧夫人道:“计相呢?”

    “计相不在咱家。”

    程素素就不敢问谢麟在干嘛,估摸着谢麟不会在这会儿为李丞相跟皇帝顶牛。萧夫人道:“不急,不急,这事儿呀,得有说和的,将我的衣裳备好。果然圣上震怒,我去求求太后和皇后。”

    太后和皇后是不干政的,但是讨情有时候却管用的,只要她们能让皇帝略缓一缓,想必李丞相就会有办法了。

    程素素一顿,忽然道:“且慢。”

    萧夫人问道:“怎么?这样也是个法子了,且更缓和。总比他的门生故吏们纷纷上书求情,显得尾大不掉要好。”

    “伯母,这些人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太子。”皇帝对儿子比对老婆好多了,所有老婆加起来都不如这一个儿子说话顶用,更不要说大臣了。

    皇帝的心思,这几年已经被摸得透透的了,是要扶儿子。如今李丞相得罪了皇帝反而好了,这给了太子施恩给他的机会,可以令皇帝对李丞相更放心,不用担心他会因为太子老师的身份成为第二个古太师。

    萧夫人眉头一松:“不错,不错。就这样办!”

    程素素心道,李家在东宫面前的时日比谢麟、程犀都长,他们自家出手比自己想办法更有效,便又装起了壁花。

    萧夫人看看她,微笑着摇了摇头。

    ————————————————————————————————

    太子果然给李丞相求了情,李丞相是他老师,理所当然地要救。便去劝皇帝:“这是李相公重情义,他父亲才过世,必然伤心得有些执拗了。若是父亲尸骨未寒,听闻夺情便忙不迭点头,那才是可怕。”

    皇帝也吃儿子这一套,儿子求了他,他假意不答应,等太子再三求了,才勉强地道:“他是你老师,你为他说话。”

    轻轻松松地将人情卖给了儿子。

    史垣还在宫城内办公,皇帝有意令人知道是太子给李丞相求的情,并不压着不许传这消息。史垣听到信就给李丞相递话:见好就收吧,皇帝要抬举太子,给太子造势,再拧着来,恐怕不好。

    一来一回之间,李六丧事都办完了,程犀便在此时赶到了京城。

    第196章 党争误国

    提前知道程犀归期的人不少, 也有许多人眼巴巴盼着他回来,程素素正是其中之一, 盼大哥盼得望眼欲穿。正巧又住在城外, 且不受什么宵禁的限制, 自接到消息起,便掰着指头算着日子,预备接前到驿馆去接人。

    当天就开了衣柜, 左一件右一件地在身上比划着:“这一件怎么样?是不是太活泼了些?”、“这件儿呢?会不会太老气了?”、“这个纹路不好看。”、“这个我就觉得它下摆裁得不得劲儿。”

    谢麟十分眼晕, 十二分的酸溜溜, 嘴上还说得很中听:“道灵是回来奔丧、面圣、应付吏部考核、再谋新职的,只要你人好好的, 穿什么他都不会说你的。”

    程素素放下手里的衣服:“对啊……”首饰盒也就不打开了。

    谢麟清清嗓子:“要我说, 还是早些去驿站等着,他们或许不会做停留。”

    入京与入京不同, 急有急的入法, 不急有不急的入法,不太急的,就在城外驿站住一晚, 勾通一下消息, 做好准备再慢悠悠地回去。紧急的就没有再停一夜的道理, 能早些赶回京里,就早些回去。

    程犀并非是领了皇命办的特定的差使出京, 不需要一回就去见皇帝, 他回来还有奔丧一事, 当然是要早早回家,早早见一见李丞相,确定李丞相的情况,再制定应对之策。程犀回来应该能够面圣,劝说也好、求情也罢,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守着驿站先见一面是最保险的做法了。

    程素素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带孩子同去,又问谢麟:“要不要邀几位先生一同去?”

    谢麟道:“这倒不必了。他们各有事忙,”顿了一顿,又说,“高英那里的消息,江先生正在梳理。”

    “对这些先生,你是个什么章程?”

    谢麟低低地笑了:“当然是各安其位了,他们一个个本事大得很。”

    程素素丢了一颗白眼给他,去翻斗篷出来:“可得穿得严实些,你今年新做的那件斗篷呢?穿那个,厚一些。”顿了一顿,又想程犀一路奔波,不晓得御寒的衣服是不是带够了?又开始翻衣箱,找大人孩子的衣服。

    收拾妥当了,两人乘一辆遮得严严的毡车,车后又跟着一辆载物的车,到道旁驿馆等着。程素素坐不住,亲自守在驿站门口,傍晚时分,眼睁睁看着一队几辆车呼啸而过,其中一辆车的车辕上坐着的正是程犀先前的书童,小青的表哥。

    小青陪在一旁,也看到了,大声叫他:“表哥!停一停!”

    风略大,小青喊了几声对方才看过来,忙向程犀禀报,几辆车很快掉过头来。

    程犀从车上跳下来,抬起脚来抖了一抖,跺跺地,才觉得不那么麻了。程素素已经像一朵黑云一般卷了过来:“哥!”

    程犀伸出双手来扶她,咔,没扶住,妹子冲得太猛,将他撞得后退了三步,远远的,谢麟抱着手对他点头。程犀道:“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淘气。纵有天大的事情,急也是急不来了。站过来些,避避风。”顺手将妹妹的斗篷给她理好。

    程素素也不说话,看着他就笑。程犀一路奔波,自是比前番在京的时候气色要略差些,程素素看他眼睛依旧温润清澈才略略放心。问他:“路上辛苦了吧?近来冬天总是冷,怕你们来得匆忙带得不够,我准备了一些。”说到天寒,又想起来小冰河的事儿,这件事情因不能确定,她还没有对程犀讲,好在谢麟已经与钦天监的朋友在研究了。他开书院么,随便他研究什么,只要别随便把犯忌讳的学问教给学生就不碍事儿。

    程犀道:“都带了一些,够用的啦。”

    程素素瞄了一眼车队,对正下车的李绾道:“哥哥又在宽我的心了,看你们这才几辆车?再带人,能装多少东西?就算不冷,换洗的肯定也没带够了。再说了,你们这……原先的衣裳这会儿也不大适宜穿了吧?还是用我们的吧,正巧了。”

    程素素这是快出孝了,那边李绾、程犀也要服个短期的孝,一头一尾,服色倒是还能用。

    李绾长出了一口气:“这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那边谢麟也在往这里赶,几句话的功夫便到眼前。程素素便拉着李绾的手:“咱们去办交割,让他们说好了。桃符呢?这一路上他可还好?还有……”

    李绾与程犀这三年又添了一个小儿子,如今正被乳母带着,一路上倒是吃得香睡得香。程素素匆匆看了两眼小侄子,再看桃符也是蔫蔫的,时间也紧,匆匆将带来的衣物用器与李绾交代清楚。两个人约定,过两天程素素就回一趟娘家。交割完毕,李绾先添了两个小炭盆塞进车里,再给儿子们换好衣服,自己换了程素素带来的厚斗篷,又取了程犀的那一件给他送过去。

    赶到的时候,谢麟与程犀的话也快说完了:“长话短说,有何离别之情回京再叙,且说要紧的。李相公之事想必已有人告诉你了,应付圣上不算很难,要防的是有小人趁机生事。御史台那里我还算熟悉,若有消息,我会告知的。”

    程犀道:“芳臣有心了。不过也不必惊惶,大风大浪这么多年,岂会没有准备?岳父这么些年兢兢业业,待自己人也是厚道,防小人的事情,恐怕已有人在做的。我会先往宫里递牌子的。”

    看妻子来了,一人认领了一个,程犀披着斗篷,对谢麟道:“把她带回去吧,过两天都缓过来,再慢慢见。”

    ————————————————————————————————

    自与程犀见了一面,程素素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回家就翻出了程犀的画像来,将儿女拖了过来:“还认得这是谁吗?”

    谢绍小小年纪就很有谢麟的“愚蠢的凡人”风范了,不过对着亲娘,他还是很克制很礼貌的:“大舅舅。”谢秀好奇地问:“咱们什么时候看大舅舅呀?”

    程素素道:“过两天。来,教你们见长辈的礼节。”

    谢秀笑呵呵地:“娘,你已经教过啦,我们都记住啦。”

    程素素将一双儿女准备得好好的,再没有什么纰漏了,给侄子的见面礼也准备好了。余下的却是最发愁的事情——怎么跟大哥谈呢?大哥当然不会觉得她手伸得长,可要怎么才能谈得好呢?

    两天转眼即过,程犀已很高效地见到了两宫。与太子是君臣相得,难得皇帝也被他说服,多给了翁婿俩一个月的假来抚平哀伤。

    饶是程素素事先做了诸多的准备,先同谢麟问了气候了问题,又请教了赵骞,打好了腹稿,却也没有想到,这一肚子的话,都被一个消息给打了回去——魏虏叩边,血洗三城。

    李丞相的假也不用休了,哀伤什么的都是因为太闲!赶紧回来干活,就什么都好了!程犀倒闲了下来,回来拜见父母,与师兄喝个茶,然后去岳父家里听信,愣没有个正经的差事,便能顺手给在城外的妹夫送出前方战况。

    谢麟对军事上不算十分了解,却也看得出来,魏虏此举倒并不算出人意料。难道魏主一统各部,就是为了人多热闹?当然不是!北国统一之后就是扩张,首选就是南下——没有一个能够例外。

    国难思良将,自从第一次教匪之乱,皇帝就琢磨着培养新生代的将领,那一次的结果真是不提也罢。十年过去了,还是老一辈儿顶在前面,一个齐王就是救火队长。好在新生代也出了如迟幸这样二、三人,对和平时期是够用了,但是现在……捉襟见肘。

    迟幸等人并不能独当一面,还需要有齐王坐镇。光一个五十多岁的齐王,对朝廷来说也是不够用的。

    谢麟恨恨地道:“只恨我认不出一个良将来!”平常接触得少呀!

    赵骞对谢麟这句话非常的欣赏,谢麟自视甚高,但是有一条好处——明白。不会因为自己是文士就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可以指点江山,比武将更高明。稳得住,比什么都重要。

    谢麟担心的事情,赵骞却不担心:“熬过这一轮没死的,就是良将了。”

    诚哉斯言!

    赵骞道:“我在老相公面前这么些年,比起魏虏来,教匪都不算是大战事了,然而道理是一样的。就像科考,要么是像芳臣这样天赋异秉,要么就是像有些人,皓首穷经,都能中个进士。若是天生愚笨不堪,自然是死在前面几道坎上,多少人终其一生连个秀才的边儿也摸不到呢?”

    谢麟默默点头。

    程素素心道,只是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赵骞又提出谢丞相当年的一些旧关系来:“论兵事,自是原先的王枢密,如今的王相公知晓得更多些,不过么……各有各的道,上回提到的几个人,芳臣可以留意看一看。”

    程素素斟酌再三,问道:“上回我说的事情,是可以与我大哥谈一谈么?”

    赵骞道:“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娘子如果真的担心,倒不如让芳臣与令兄一道,同李丞相说一说。”

    正说着话,门上匆匆来报:“陆大夫来了,很急的样子,不肯等。”

    陆见琛?

    程素素满心诧异:“天都黑了,他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谢麟道:“请他进来。”

    陆见琛与赵骞是熟人,同程素素也是很早就见过的,匆匆点点头,对谢麟道:“芳臣,有件为难的事情。”

    “坐下说。”

    “有人给御史透了个消息,哪怕是我,得到这样的消息恐怕也是要参上一本。御史台是不能扣这样的奏本的,”陆见琛口里微苦,“还记得先前梅丞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