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4节

      什么是平安……

    是的,这近两年的生活中,她避开了旧的危险,又会面临新的,一件事的结果改变了,会影响到其他事,出现新的危机。她没有高枕无忧的时候,他说得对,以后大概也不会有,直到生命结束。闭上眼睛失去生机的刹那,什么忧愁烦恼也都没了。

    长平王接着说:“这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平安。你看,宫廷里会有疫病,毒药,池塘,高楼,白绫,以及许许多多可以让人悄无声息死去的东西。出了宫,你去南街平民白丁的地方看一看,走在街上会被马车撞死,下河摸鱼会被洪水淹死,做个买卖,会被地痞胥吏勒索侵占,所以,有平安吗?”

    “可是,反过来想,住在宫里,享受的是世人的仰视,便是一个最低等的宫女内侍,走出皇城也不会随意被人欺负,那些地位尊贵的,自然又是锦衣玉食,仆婢成群。外头的百姓呢,意外丧命、被人欺辱毕竟不是人人如此,更多还有家庭和美。所以,端看你怎么看待了。你在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烦恼,而决定你过什么生活的,却不是那些烦恼,而是你自己。”

    如瑾听住了,一时忘记双手被他握住的尴尬。他的手掌温厚有力,在这天气转凉的秋夜,莫名给人安定。

    ——决定你过什么生活的,是你自己。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头一次,有人如此认真的说出来,给她听到。所以,比自己想出的,更有效果。

    她默默在心里重复这句话。

    前世的处世方式无疑是错的,而这一世,她找到对的路了吗?

    贺兰捧着账本等候传见,长平王到门口低声与之交谈,留下如瑾一个人在灯火摇曳的内室里默坐。这突如其来的打扰反而是一种帮助,让她有时间能体味方才被长平王告知的道理。

    简单而含义隽永的道理。

    她微微偏着头,以手支额,另一只手拿着铜签子一下一下挑动烛台的灯芯。手上还有被握住的余温。

    没多一会长平王走了回来,已经换上了质地轻柔的家常软袍,羊脂白玉的颜色,袍角随着走动微微荡起,像晴天里飘逸舒展的云朵。

    “想好了么,如果抛开平安这一项,只将它当做最基本的索求,冷静平和的对待每一天的日子之后,另外你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如瑾轻轻摇了摇头:“抱歉,你和我说了这么多,但是,我还没有想好。”又问,“王爷呢,王爷想做的事是什么——按照你的说法,向前是为了平安,那么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愿望吗?”

    长平王就坐下来,没再追问如瑾所求,答说:“我的向前是为了平安,却也不只是为了平安,我想要的,是一个安定的天下。所以很凑巧,我的愿望和人生最基本的平安,指向是相同的。”

    都指向九五之尊的宝座。

    他说:“如果你的愿望也与平安指向相同,那么,也许你就不再厌恶自己,厌恶那些人和事,不会厌倦,反而一直乐而向前。”

    如瑾问:“现在的大燕不安定么?”

    边地已经几十年没打过仗了,内里虽有类似旱灾和小规模暴—动这样的事,可大体上来说,还是很安稳的。

    长平王道:“我想要的是人心安定。”

    这样么?

    只是转瞬一想,如瑾就觉得很难。天下那么多人,那么多的心思,若想求人心安定,是几辈子也做不完的事吧……

    这不是一个皇子该索求的,甚至站在御阶上,成了皇帝,也不该对统治下的臣民有这样的诉求——这不现实。

    可是看到长平王说出这句话时神采奕奕的眼睛,如瑾便什么都没说。他肯定比她更明白艰难,但依然要这么想,那么她岂能打击、怀疑、说他做不到。

    这一夜,她和他同眠一榻。她在里面,他在外面,各自盖着一条被子,他没有以前那样忍耐不住的举动,甚至连故意逗她都没有,只是握了她的手老老实实躺着。一开始他张着眼睛,如瑾知道他可能在思考什么事,自己便也静静的躺着,想着。后来困意上头,她熄了灯,没一会便听见他均匀绵长的呼吸。

    她便也渐渐睡了,似乎他的呼吸有催眠之功效。

    辰薇院,整个王府,除了值夜巡查的护卫仆役悄无声息走动着,到处都是一片静谧。只有张六娘的舜华院里,若是细听,隐隐能听到不时传出的低泣。

    没有一丝灯火的正屋里,一个丫鬟婆子都没有,所有人都被张六娘撵了出去,她一个人坐在凉意渐深的地上,穿着单薄的中衣,身边是几个空了的酒壶。陈年女儿红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门窗全都关得很紧,外头灯笼的光芒透窗而入,将高高低低的桌椅箱柜打出狰狞的影子。

    张六娘时而哭,时而笑,最后躺在光滑冰冷的地砖上,抱着喝了一半的酒壶睡着了。壶里的酒流出来,将她披散摊开的长发浸得透湿。

    ……

    这一夜其实并不平静。如果站在高地俯视京城,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之中更多是浓重的黑暗。不过,黑暗里,一夜无眠的人自有各自要忙的事情。

    宫门落钥前有东宫属官觐见太子,后来,误了出宫的时辰,太子便和这人在书房里喝了半夜的酒,高谈阔论,从乐府谈到诗词话本,不务正业的很久。

    凤音宫里,秋葵和皇后关在内殿嘀咕半日,随后秋葵出去吩咐人给安国公府送吃食。

    媛贵嫔那边是彻夜未眠,琴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

    京里位份足够尊贵的大臣,通过各种常人想不到的渠道,也先后获知了应得的消息。然后,不约而同的,大部分人选择了静观其变。

    皇帝搂着萧宝林在春恩殿宽大的龙床上熟睡,博山炉轻烟袅袅,甜香好梦。

    星月西沉,一夜,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

    当天色微明,新一天的早朝正式开始的时候,夜里的异动都有了解释和指向——几位御史不顾场合,联袂冲到御阶前跪了下去,痛心疾首,痛哭流涕,高举早已写好的文采飞扬的奏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喊“废太子”。

    这一天是大朝会,天玄殿外的广场之上密密站满了人,凡是品级够格的官员勋贵都在,大家刚刚给皇帝行了大礼,站起身来,等着皇帝训话。几个御史这么一闹,除了事先得到消息的有数几个,大部分人都是心惊色变。

    赈灾银两被侵吞的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东宫失声,称赞永安王为贤王的言论却尘嚣日上,大家谁都明白此事背后是两皇子之争,而且都为太子捏把汗,却没想到,言流还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废太子之论调却被提前捅了出来。

    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废太子这种事,早晚都要被人提起的。但是,现在皇帝正值英年,储君继位还早,而太子也还没有太出格的表现,永安王是名声不错,但还不至于不错到直逼东宫——赈灾事是个分水岭,却也只是开端,并不适合做废太子的引子。

    该是再过一些年,再出一些事,一切都水到渠成的时候,皇帝也到了晚年,那才轮得到皇子们大相厮杀。

    “操之过急。”耳边听着几个御史声嘶力竭的呼喊,大朝会上许多人都在心里默念这四个字。

    皇帝站在汉白玉九龙御阶上居高睥睨,不动声色看着底下磕头磕到流血的白头发御史。偌大的广场站满了人,却没有谁肯出声,只有御史们的振臂高呼。

    一个年轻些的御史捧起奏折,面向皇帝大声念诵起来,引经据典的骈文辞藻华丽,将这些天来大家参劾太子及其周遭一众人所用的罪名全都列了个清楚详细,汇总之后又做升华,将太子成功塑造成了十恶不赦、背弃君父、鱼肉子民、丧心病狂的恶棍。不废之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之不足以慰天地。

    那御史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念完了之后,跟着一直磕头的白头发前辈学起来,也开始以头撞地,表达赤胆忠心。

    他的声音仿佛还在广场上空回荡,底下文武百官个个垂首低眉,不做表态。

    想跟风和已经确定要跟风的人不是没有,只不过,大家都在等待而已,等皇帝一个态度。先出头的怀了死志,多数人还要贪恋生之荣华。

    站在第一排的人,是太子,长平王,和几位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