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0节

      不过吴三桂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对南京政府的怨恨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是自己拒绝在先,而南京政府这一次显然是准备要拿自己开刀,警告现存的其他势力,南京政府不会给任何人第二次机会,如果再拒绝南京政府开出的条件,先要想一想是否有能力承担拒绝的后果。

    但吴三桂也陷入了十分为难的境地中,打肯定是打不过中华军的,但如果无条件投降,自己将全无反抗之力,几个狱吏就可以要了自己的命,虽然说南京政府也保证吴三桂的生命安全,但吴三桂并不敢相信这种保证,而且就算保住了自己这一条命,在商毅建立的新朝中成为一介平民,两手空空,就这么庸庸碌碌的渡过这一生,吴三桂也有些不甘心。

    因此吴三桂足足想了一夜,最后连头发都己经花白了,终于下定决心,如果要自己平平凡凡的过这一生,到不如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宁死不降。

    于是吴三桂立刻招集夏国相、马宝等一干自已的心腹大将,首先将南京政府的决议交给他们观看,然后向他们表明,这样投降了南京政府,自巳决不甘心,因此决定死守成都,和中华军决一死战,如果运气好,中华军对成都久攻难下,或许还能以一定的条件投降;不过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不大,而更大的可能是,中华军攻破成都,自己与城共存亡,不过吴三桂对众将则表示去留尊便,并不强求。

    这几员将领都是在吴三桂驻守山海关的时候,就己经追随吴三桂的关宁军旧部,因为关宁军本来就是一支依靠同乡亲属关纟建立起来的军队,因此这些将领大多都可吴三桂有一点沾亲带故,现在见吴三桂一付穷途末路的样子,心中多少也都有些不忍,另外也觉得南京政府的决议实在太过份了,另外对吴三桂是如此,那么对川军的众将当然也好不到那里去,于是又都生出了同仇敌忾之气,既然中华军仗着自己的兵势强大压人,那么自己也不甘这么束手就擒,就和中华军拼一场,大不了就是一死呗。

    因此众将也都表示,愿意随吴三桂一起,和中华军决一死战,就算不敌中华军,也要轰轰烈烈的战死,绝不窝窝囊囊的投降。

    吴三桂听了之后,心里也稍稍有了一些安慰,因此也不觉精神一振,马上开始布置起来。

    甴于前一阶段川军主动放弃了重庆府、夔州府周边的地区,现在吴三桂还拥有以成都府为核心,周边的潼川州、嘉定州、眉州、邛州、雅州、黎州安抚司等地,人马约有近十万,其中当初随吴三桂一起降清的旧部关宁军约还有六千余人。

    吴三桂当然也知道,以川军现在的兵力,根本无可以与中华军相抗衡,如果是对上别的军队,获许还可以采取据城而守,以险为障的方法,死守各地险要关口城隘,层层抵抗,但这一招对中华军并不好使,因为中华军的火器实在太过厉害,已经打破了这个时代的战术规则,死守城池是死路一条。

    因此吴三桂采用的战术是,对其他关隘路口一率放弃,集中自己的大部份力量,守卫成都,而派出数十支小股部队,三五百人为一组,分散到成都府周边的地区,或分或合,袭击中华军的后勤、补给线,小股军队,以及在其他中华军占领的地区内进行破坏活动,让中华军首尾难顾,顾此失彼,而各支派出的小股部队,匀无补济,一切都由自己自行解决,说白了就是去抢老百姓的。

    由于前一阶段中华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十分顺利,因此中华军这时多少也有些大意,在给吴三桂规定的答复限时过了之后,段鹏和李牟合兵,分南北两路,向成都府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而且两路人马都十分顺利的进入了成都府地区,逼近成都。

    而中华军的上上下下都乐观十足,包括段鹏和李牟都认为攻下成都,也就是几天的时间,成都一破,四川也就大体安定,南方的战争也就基本结束了。

    但就在这时,两人连续收到消息,中华军有多支运粮队都遭到了川军的袭击,还有一个前线的临时仓库被川军偷袭得手,仓库里面的粮食物资全部被焚烧一空。

    两人收到消息之后,还没有太重视,认为这只不过是川军的正常反击手段,袭击补给线,是任合军队都会使用的办法,因此也下令加强运粮队和各补给点的保护兵力,这样也就可以解决了。

    那知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川军在中华军的腹地里的袭击活动也愈演愈烈,中华军对运粮队和补给点加强了防守,川军的偷袭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但袭击队伍把目标放在了小县城和中华军的小股部队上。

    因此有两座县城被川军偷袭攻破,中华军临时指定的知县和行政人员都被川军杀死,尸体被挂在城墙上示众,另外超过二十个的村庄遭到了川军的洗劫,人数伤亡达到三千余人,还有五六个中华军的小队遇到袭击,军队的人员伤亡超过了五十。

    而这个时候段鹏和李牟才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因此也开始重视起来,派出部队去围剿这些川军的袭击队伍,但一连十余天,取得的成果并不大,仅仅只歼灭了一支川军的小队,而中华军自身的伤亡,也超过了一百人。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九七章 南方的最后一战(二)

    因为这一次川军战术明显不同,他们每次发动偷袭和进攻,是釆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策略,并不和中华军作过多的纠缠,就算是攻下县城或村庄,也是洗劫一番之后,立刻就分散撤退了,绝不在某一地久留,因此川军的行动迅速极快,利用四川地区山多林密的地形特点,和中华军进行周旋。

    其实山地越野行军作战能力,一直都是中华军的基本训练项目,再加上中华军的士兵没有厚重的盔甲,因此中华军在山地行军的能力很强,但川军就生长在这里,也习惯了走山路,翻山越岭,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几乎和中华军不相上下,但对地理道路的熟悉,远在中华军之上,因此使中华军很难跟得上川军,有好几次眼看着就快要追川军了,但最后还是让川军给跑掉。

    而且在突袭之前,川军往往是由几支小股人马合成一支部队,而在撤退的时候,侧是分散撤退,这也给中华军的追击带来了将当大的困难,同时在追逃的过程中,川军还利用自己对地理、道路的熟悉,时不时的向追击的中华军发动反袭击,川军也不与中华军近战,使用的多是弓箭、梭镖、标枪一类的投掷性武器,虽然射距一般只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但由于山路崎岖,林多树密,中华军的火器在射程上的优势不大,因此也十分被动,几乎川军的每次袭击都会造成中华军的几名士兵伤亡。

    一时间整个川西地区风声鹤唳,好像到处都是川军的袭击队伍,到处都遭到袭击、洗劫一样,而川中的居民也都人心惶惶,对中华军也开始颇有怨言。

    因为吴三桂在四川经营数年,总体来说业绩还不错,川中的百姓对吴三桂的统治虽然不算的拥待,但也并无反感,至少吴三桂在四川的统治,要比以前的张献忠还是要强得多,他在四川的统治期内,川中基本能够保证稳定的生活,社会秩序,而四川本来就富足之地,只要是局势稳定下来,百姓的生活也就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虽然说中华军的军纪严明,也一向很注意和百姓保持良好的关纟,在入川的早期,也初步取得了四川百姓的好感,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吴三桂的川军开始滥杀无辜,百姓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普通百姓不可能懂得什么大道理,只求自己生活安稳,社会太平就行了,因此自然也有人把这一切算到中华军的头上,如果不是中华军入川,引发了四川的战争,现在百姓依然还可以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

    当然现在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中华军,但许多地方,由其是遭受到袭击地方的百姓,对中华军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生怕和中华军扯上关系,引来川军的袭击,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绝对是对中华军不利。

    而这时段鹏和李牟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想不到吴三桂的临死挣扎还颇有作用,看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视了对手,而现在如果不尽快对川军的袭击队伍进行有效的打击,四川的局面就很有可能失控,因此段鹏和李牟也招集众将,商议对策,并且制定出几条应对措施。

    首先针对川军袭击村镇、滥杀无辜的行为,大力宣传吴三桂和川军的残暴和凶狠形像,把百姓的怨气和注意力都转移到川军身上,并尽力树立中华军是努力保护百姓的形像,毕竟杀人放火的是川军而不是中华军,因此中华军必须在舆论和道义上先抢占住至高点,而这一点是致关重要的。

    其次是下令全川地区进行严戒控制,所有州城府县卫所堡,只要是有城墙的地区,都要关闭城门,限时出入,并且严加防守,由其是在夜间,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从这段时间掌握的情况来看,川军的袭击队伍基本都是以轻武器为主,一但严守城墙,川军就没办法攻入了,而重的地段,补给点、运粮队都要加强保护的兵力,这样就能限制川军的突袭成功率,减少损失。

    当然最关建的事情还是要对川军的袭击队伍进行有效的打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段鹏和李牟决定暂时停止对成都的进攻,只是封锁住成都的各条出路,首先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打击川军的袭击队伍上,而这个任务则主要是交给甴特种兵来完成,因为论在野外生存作战的能力,特种兵要远远高于其他的部队。

    现在入川的中华军部队里只有一个特种兵师,是隶属于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在中华军的五个军区里面,南京军区的实力仅强于江西军区,但如果论特种兵师的实力,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绝对公认排名第一,因为南京军区的司令部成员都是特种兵出身,在清军第二次南征的时候,就在突袭仙霞关天险这样的骄人战绩,而这一次入川作战,也是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从黔江一带地区突袭得手,打开了局面,因此由南京军区特种兵师付责这项任务,是最合适的部队,段鹏本来就是特种兵出身,这次川军釆用的突袭战术,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特种兵作战的战术,而中华军侧以正宗特种兵出战,迎战川军的山寨特种兵。

    于是段鹏也下令,将特种兵师也分散成以连为单位,潜入各深山老林里,围剿川军的突袭军队,同时下令其他各部队,将后填弹式迅射枪都让出来,交给特种兵师使用,因为在山林中作战,距离非常重要因素,火枪射击的速度才是首要的,因此迅射枪虽然射程短,但更适合于山林作战,另外为了减轻士兵的负担,提高部队的速度,所有士兵都不穿铁用背心,只带一顶头盔,除了必要的弹药和干粮之外,每人只带四颗手榴弹。

    而特种兵的补给只能是就取得,同时段鹏和李牟又下令,特种兵所到之处,四川各地的川城府县,对特种兵师都要尽力接待,满足他们的补给要求。

    当然在准备这些工作的时候,两人也将现在四川的情况和应对的策略传回到了南京,请求统战部能够批准这一作战计划。

    报告传回南京之后,又引起了一番争议,有一部份官员又重新提出招降吴三桂,适当还是可以让给他一些优惠的条件。

    因为现在眼看着商毅的称帝大典就要举行了,南京上上下下都在积极的准备,大多数的官员都认为最好是能够在大典举行之前结束四川的战斗,彻底平定南方,这样也可以为商毅的称帝典礼増添光彩,而四川现在的局势十分混乱,在短时间内战事是难以结束的,因此不如再改回到招降的路子,相信吴三桂也不会不识趣,搬来梯子硬不下墙,早一点结束了四川的战事,也好安心的举行商毅的称帝典礼。

    当然也有一部官员是从纯利益角度出发,因为目前情况看,四川的战事比以前预料的要困难得多,虽然说中华军最后还是可以取胜,但付出的成本代价,人力物力远比招降吴三桂要大得多,而且现在大西军己经投降了,云南也收复了,因此不如适当让出一些条件,招降吴三桂,收复四川,也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消耗。

    其实商毅对四川战事的变化也有些意外,原来确实觉得平定四川也费不了多大气力了,没想到吴三桂在临地前还要蹬蹬腿,采用这种后世的恐怖主义类似的战术,来做垂死挣扎。

    但在这个时候,商毅是坚决反对与吴三桂妥协的,商毅在后世是特种兵出身,基本都是参与和恐怖份子的战斗,反恐战斗,在后世是一个各国都面对的共同课题,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反恐战术,但有一点基本是公认的,就是不是万不得己的时候,绝不能与恐布份子妥协,答应恐怖份子的条件,因为这样做只能助长恐怖份子的气焰,下一次的恐怖行动会更加凶狠,而胃口也会更大。

    因此在后世的反恐战斗中,绝大部份国家都会冒着人质受伤害的危险,也会选择战斗,而不是妥协,当然答应恐怖份子要求的国家,也不是没有,但并不多。

    这一次商毅面临的局面和反恐战斗差不多,其实吴三桂就是采用类似恐怖袭击的战术,迫使南京政府让步,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南京政府妥协,只会助长吴三桂的气焰,就算最终招降了吴三桂,恐怕他也不会老实,同时也会让其他的野心者看到希望和制约南京政府的办法,因此这一次那怕是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也绝对不能让步。

    而对自己的称帝大典会产生影响,商毅更是认为是无稽之谈,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商毅对一些什么献礼工程、庆典工程,提前多少多少时间完成工程十分厌恶,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规律和周期,强行提前,带来的就是质量问题,工程是如此,战争更是如此,有时越是想尽快结束战斗,反而越是导致局面恶化。

    因此在商毅的主导下,统战部也下令,同意段鹏和李牟的计划,并要求两人不可急燥,不可有速胜心理,稳扎稳打,顺利完成四川的战斗,并且将这次战斗定名为“反恐行动”。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九八章 南方的最后一战(三)

    回头看了看山下,而冒着滚滚浓烟的村庄,刘忠伟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在他的身边,一个士兵举了举手里抓着的大公鸡,笑道:“头,这一次可是大有斩获啊,足够我们吃三四天了,咱们先在这里休息一吧,先把这只鸡给烤着吃了,怎么样!”

    刘忠伟在他的头上拍了一把,道:“没出息的货,这就等不及了吗,等回到营地再吃也不迟啊,也就还差十几里路就到了!”

    那士兵赶忙谄笑了两声,立刻又老老实实跟在队伍里面去了,而刘忠伟一边走着,心里一边盘算,这几天的情况明显比半个月以前要差得多,中华军对各地方的防守力度都明显加强,自己己经连继进攻了一个中华军的补给点,和两个县城,但都没能取得成功,还损失了一百多名弟兄,从成都出来的时候,全队是四百五十人,现在就只剩下三百多号了,而且昨天就己经断粮了,绝大部份士兵都只吃了一顿饭,要不是今天抢了一个村子,抢到一些粮食,恐怕就要饿肚子了,看来中华军对这一带地区已经加强了守备,这一票己经干完了,自己应该换个地方了。

    一边想着,刘忠伟带着队伍己经到达了山林深处的临时营地,而士兵们也不等刘忠伟吩咐,一回到营地里就立刻开始生火打水,把抢来的大米、家禽等物洗剥干净,准备做饭,因为这支川军到现在差不多己有一天没过了东西,都有些饿的受不了了。

    而刘忠伟是这一支小队的主将,获得的食物也要比别人多一些,昨天并没有饿肚子,对吃饭也并不那么着急,因此回到自己的帐蓬里,躺在行军床上,还在想着,等今天之后,自己带着队伍再到那里去,是返回成都还是向更远的地方去发展。

    但就在这时,只听“砰砰砰砰”一阵枪响,打断了刘忠伟的思考,他猛然一惊,赶忙从行军床上站了起来,刚刚挑开了帐蓬,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弥漫,热浪袭面,原来是一颗手榴弹,就在帐蓬的门口爆炸,激射的弹片在刘忠伟身上、脸上划出了三四道伤口,疼得刘忠伟也大声的惨叫了起来。

    而在烟雾的弥漫中,依然可以听到枪声响个不停,而川军中弹之后的惨叫声也不绝于耳,不过烟雾很快就变得淡薄,而枪声依然还是不停,在川军的临时营地,川军的士兵们己乱成了一团,不断有人中枪倒地,其他的人来回奔跑,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而刚才燃烧好的火堆,架好的大锅,支好的烧烤架,几乎全都在来回的奔路中被撞翻,有不少士兵被烧得滚烫的汤水淋到,或是被带着火苗的木材打中,被烫得拼命的尖叫。

    虽然乱了这么一通,其实整个时间并不长,枪声虽然还在响起,但己从丛林里占出了无数道绿色的身影,端着刺刀冲向川军的临时营地。

    原来在川军袭击村子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有一支中华军的特种兵连接到了消息,迅速的赶到了当场,尽管这时川军己经离开了有一段时间,但川军在一路上留下的各种痕迹、线索,都足以让中华军十分轻易的找到川军的行踪方向。

    其实在路上中华军就可以追上川军,但中华军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始终和川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直到尾随着川军到达山林里的临时营地,川军对此基本一点察觉都没有。

    而中华军立刻展开了布置,由三个排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包围上去,靠近川军的营地,首先开川军展开一轮猛烈的射击,虽然这时中华军只有三个排参战,但使用的火枪中,迅射枪占了一半以上,因此这一轮射击,火力又猛又快,再加上而扔出了几十颗手榴弹,顿时将川军打得昏头转向,手忙脚乱,死伤无数,随后中华军又立刻向川军发动了冲锋。

    本来这时的川军又累又饿,一心想着早一点做好饭,饱餐一顿,然后好休息一夜,谁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而且在前一段时间,都是川军突袭中华军的地方,虽然最近中华军加强了各地的防守,但川军自认为自己地理熟悉,又是山高林密,中华军那能那么轻易就找到自已,因此谁也没有想到,中华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因此川军根本就一点防备都没有,却没有想到,在中华军的眼里,几乎到处都是川军留下的线索,想找到川军的藏身之地,根本就不费事。

    而且中华军在一开始凶猛的火力,又给了川军当头一棒,把川军的阵脚打乱,因此在发起冲锋之后,川军根本就不敌,几乎毫无抵抗之力,纷纷倒在中华军的刺刀之下,结果仅仅只交战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川军就被打得全线溃败,营地里留下了一大堆的尸体。

    因为中华军是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发动的进攻,因此川军当然都迭择向北方逃跑,但还没等川军跑出二百步的距离,迎头又是一阵枪声,同时还有十几颗手榴弹落到了川军的人群中爆炸,跑得最快的十几名川军士兵立刻当即倒地身亡,其他的士兵一见这边也有中华军的埋伏,吓得不敢再向前跑,纷纷后退,但这时在川军的背后,中华军也追击上来,川军腹背受敌,死伤大半,剩下的只能弃械投降。

    整个战斗一共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结束了,中华军一共歼灭了川军二百五十六人,俘虏了五十七人,逃走的川军士兵只有十几人,经过俘虏的辩认,在死亡的人中发现了这支川军主将刘忠伟的尸体,而中华军一方,仅仅只有两名战士阵亡,另外有十几人受伤,因此这一战也可以算是大获全胜。

    取胜之后,中华军清理战场,将川军士兵的尸体就地掩埋,然后押着俘虏的川军士兵,以及一部份被川军抢走的粮食物资,又回到刚刚被川军洗劫过的村子。

    在村子里,中华军招集剩余村民,将这五十七名俘虏推到了剩余的村民面前,声称是抓住了洗劫村子的凶手,交给村民们处置,因为川军刚刚离开不久,有不少村民百姓还认识其中的一些人,絶大部份村民都有亲人死在这支川军的手里,仇人相见,自然是分外眼红,而且现在川军成了阶下囚,还怕什么,因此村民们不管男女老幼,人人抡起木棍,石块将俘虏进行一顿暴打,当场就打死了六七名俘虏,而随后中华军将剩余的俘虏全部都处死,并将夺回的粮食物资分散给村民。

    中华军的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让村民们大为感动,因此在中华军离开村子的时候,村民们都长跪在地上,含泪送别了中华军。

    这时中华军展开反恐行动之后,与川军的恐怖部队进行的一次战斗,不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而且也极大的拉近了中华军和百姓的关纟,可以说是取得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川军明显发现,以前那种可以轻易偷袭得手做时候,己经一去不复反了,中华军的补给点和运输队都加强了防守的兵力,川军根本就打不过、而所有的州府县城也城门紧闭、吊桥高扯,夜晚也加强了巡逻守卫,使川军只能望城兴叹,甚致是一些乡村镇店,也都开始自发的筑墙守护,要想打进一个村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同时中华军的反恐战斗也全面展开,特种兵师分散在四川西部的广大地区里,搜寻着川军的行踪,一但发现立刻或是强攻,或是智取,在四川西部的广大山区中,和川军展开了一纟列的各种激战。

    不过如果按商毅的眼光来看,双方都是不合格的,既使是排除掉武器的差异,商毅也认为现在中华军的特种兵,最多也只相当于自己穿越以前那个时代的六七成水平,当然主要的差距并不是个人的技术和武力能力,而是缺乏经验和现代基本的常识观念,但这些东西,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

    而和中华军免强还能算是特种部队相比,川军扮演的恐怖份子,更是半路出家,山寨中的山寨,连那个时代恐怖份子的三成水平都达不到,根本就不合格,这一次川军的恐怖行动,仅仅只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就是不停的破坏,四处杀人放火,不仅缺乏俱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目标,跟着感觉走,完全是打到那里算那里,而且在行动完成之后,也根本没有隐藏自己行踪的方法和观念,以为就往山林里一钻就没事了,另外川军低人员更是没有经过任何的恐怖专业训练。

    除此之外,川军无论是在个人能力还是使用的武器水平,都和中华军都不是同一个水平,因此综合比较起来,川军和中华军的差距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因此中华军的反恐行动全面展开之后,川军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很快就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九九章 南方的最后一战(四)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四川的大小群山里、在茂密的丛林中,在各种山谷、凹地,丘陵等地带,中华军和川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类似的战斗。

    这些战斗的共同点是:战斗的规模很小,双方参战的人数加在一起,基本也就在五六百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超过千人以上的战斗,而战斗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一般都在一个小时左右,战斗就会结束了,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还有一点就是,在绝大多数的战斗中,川军都是扮演看被动挨打的角色。

    中华军对川军的进攻,绝大部份都是以偷袭为主,辅以少量的伏击,很少发动正面强攻,因为中华军是以连为单位,一个连的兵力只有二百多人,而一个川军小队的兵力在三百到五百之间,因此每一次战斗,川军的兵力都会比中华军要多一些,在有的时候,还会多到一倍以上。

    尽管说中华军的战斗力比川军强,但面对居有优势兵力的敌人,最好还是不要硬拼,能够智取,就尽量智取,而且中华军是经过专业的训练,在大多数条件下,都能够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找到川军的藏身之地,并且在川军没有发觉的时侯,接近川军,然后发动突击。

    事实上连许多川军自己都非常奇怪,为什么在茫茫的大山丛林之中,中华军总是能够十分碰巧的找到自已俯位置,还是无声无息的靠近自己的营地,发动突然袭击,而川军往往都会因为措手不及,毫无准备,空有优势的兵力,却被中华军杀得大败。

    而且至少有一半的战斗,是在晚上或是弗晓时分发生的,有几次中华军趁着夜色,一直摸进川军的临时营地,川军竞然都一点查觉也没有,全部都在呼呼大睡,结果全部被中华军俘虏,就算有少数守夜的士兵留守,也并没有发现任何中华军火的把光芒。

    出生在四川本地的川军士兵都知道,在晚上走山路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就算是点着火把照亮,也很容易摔落下山坡去,而中华军竟可以不用火把就偷偷的摸上山来,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算是有一些川军能够预先发现了中华军的行踪,抢先一步开始逃路,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中华军在山地里的行军速度,竟比自己这些在山区里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还要强一些,爬高下低、翻山越岭、涉水穿涧几乎都如履平一样,可以一直死死的吊有自己的身后,怎么也甩不掉,等到川军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中华军还能够从容不迫的追赶上来,甚致是反超到川军的前面去拦截,而己经累得半死了的川军,也只能举手投降。

    当然也不是所有时候都是中华军占优,有几次川军也集中两支军队,对中华军占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但这时中华军也不会硬拼,而是采取打不过跑的战术,结果等到川军追不上中华军,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中华军就会突然打出一个回马枪,杀川军一个措手不及,或者是等天黒下来之后,发动一次夜袭,往往都能够败中取胜。

    而如果川军停止追击,回兵撤退的时候,中华军又会反过来缀在川军的身后左右,不断袭击,只搅得川军防不胜防,惫于奔命,等到川军被搅得疲惫不堪的时候,中华军才会对川军发动最后一击。

    还是第一支与川军相遇,打响反恐战役第一仗的连队,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竟然遭遇到了三支川军的部队合兵,共计有一千二百多人的围困,但中华军丝毫也没有惊慌,在战斗一开始,趁着川军的包围还不稳固的时候,首先立刻依靠着强大的火力,杀出了重围,川军随后追击,而中华军则釆用地狱火战术撤退。

    地狱火战术,是后世美国特种部队巡逻侦察小队最常用的逃脱战术,当侦察小队遭遇敌军的时候,首先发现敌人的那名士兵马上向敌人方向进行全自由扫射,打光弹匣之后,马上向反方向撤退;而最接近他的士兵在他开火时也指向射击方向,打光弹匣之后又马上脱离战区,紧接着另一名离他最近的士兵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就这样如此轮流开火和撤退,在敌人还没有从猛烈的打击中惊醒过来之前,就逃到敌人看不到的地方。

    美国绿色贝雷帽的士兵对这种战术的形容是:在前三十秒里,就像是上帝庇佑一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抵挡得住这种火力与震撼力,但在三十秒之后,上帝庇佑的是人多枪多的一方,不过对于战场来说,三十秒的时间,就足以改变许多结果。

    虽然中华军的士兵不是使用的自动步枪,甚致连毛瑟式的拉栓步枪都不如,但毕竞已经开始使用后填弹式火枪了,而且还有手榴弹了,而中华军的对手更惨,连火器几乎都没有,因此只用将地狱火战术略作修改,以一个班为单位,取代单个的士兵,进行轮流开火撤逃,这种战术还是据有很大的实力价值。

    结果在中华军一连串猛烈的打击面前,一下子就把川军给打懵了,等川军明白过来之后,中华军早己逃得无影无踪。

    随后川军在山林里进行搜索和追击,但这个时候中华军的反击也开始了,他们利用丛林的掩护,对搜索的川军进行毫不留情的猎杀,甚致连火枪都不用,直接使用刺刀,将川军的士兵一个一个捅死或割喉,在山林里只是断续的听到几次枪声,那还是中华军使用线膛枪进行远程打击,再不就是偶尔士兵被杀之前的惨叫声,因为中华军用刺刀杀死川军士兵的时侯,会尽量先捂住他的嘴,不让他们发出叫声。

    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川军就阵亡了近六十余士兵,绝大部份其实都是死得糊里糊涂,而其他的川军也不敢再追赶下去,立刻撤退。

    而这个时候双方的身份也发生了逆转,轮到中华军来追击川军,尽管川军的人数众多,但在这个时候就像是一批被狮群盯上的牛羊一样,众狮在牛羊群的身边忽右忽左的来回活动,看准时机就发动一次闪电般的突击,一击得手之后,又立刻消失,躲在丛林深处,寻找下一次发动突袭的时机,而牛羊这时只能任其宰割,毫无反抗的余力。

    事实上中华军的打击方式比狮群更多,在远距离上,可以使用线膛枪射击,贴身近战就直接用刺刀捅杀,在不远不近的距离,还能用手榴弹炸,不知道从密林深处的那里会飞出一颗子弹,而川军队伍里顿时就会有一名士兵的头一歪,栽倒在地上;或从头顶掉下来一颗手榴弹,一炸一大片;从那棵大树的背后会伸出一只大手,把川军士兵连口带鼻一捂,然后再脖子上飞快的一划,而本来并排行走的两个人,在一转头的功夫,就会发现身边的同伴已经不见了……

    因此川军也被弄得鹤唳风声、草木皆兵,一只老鸹叫都能吓趴下一大片人,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川军又减少了一百余人。

    后来川军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釆用最后的一招,分兵,三队川军再度分开,各行其路,那一路被中华军追上,就该那一路倒霉。

    而就在当天晚上,中华军袭击了其中的一路川军,将其全部歼灭,随后又对另一路展开追击,二天之后追上该部,再次发动突袭,又将这一路歼灭大半,这次持续了三天的战斗才算是落下维幕,一个连的中华军,面对三部一千一百余众的川军部队,取得了总共歼灭了七百三十九人,俘虏四十七人,而自身仅阵亡十七人,伤五十五人的优秀成绩。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华军的反恐行动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一共和川军进行了四十三战,九场全歼、二十七场大胜,十一场小胜,五场平局,竞无一场败阵,一共歼灭了川军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七人,俘虏六百八十三人,中华军自身阵亡了三百二十六人,另有六百一十七人受伤,而川军的袭击军队被歼灭了大半,而剩的部份也大多躲进了深山里,小部份逃回到了成都。

    而躲进深山里的那一部份人大多后来当了真正的强盗,因此在中华军完全收复了四川之后,又在四川展开了缴匪行动,前前后后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不仅基本消灭了川军的残余势力,同时还打掉了四川的好几股真正的土匪强盗,其中不乏在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啸聚山林、落草为寇的悍匪,这才算是把整个四川地区彻底平定下来。

    不过就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反恐行动之后,四川的局面就明显的好转起来,这时川军剩下的残余力量也发挥不了多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段鹏和李牟也决定,立刻向成都发动进攻,首先彻底打跨吴三桂的势力。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百章 登基建国(一)

    收到了四川反恐战斗取得的成果之后,商毅也十分欣慰,看来当初决定在每个军区都建立这么一支特种部队的做法对的,在历次的战斗中,特种部队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等以后统一了全国之后,更是要建立这样一支精英部队来。

    现在商毅对四川的战事也基本放心,因为成都城并不足为虑,中华军有足够的攻城经验,攻克像成都这样的城池,跟本就不在话下,而对中华军危胁最大的,还是吴三桂放出的这批古代的恐怖份子,因此把恐怖份子给平定了之后,攻取成都,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这时十月十八日也一天天的临近,商毅终于要正式称皇,登基建国了。

    虽然说商毅要求内阁,称皇典礼尽量从简,但称皇毕竟是重大事件,也不能弄得过于寒酸,同时也要显示泱泆大国的实力和气度,必要的豪华也有该应的,另外还有对大臣、军队、后宫嫔妃的封赏,以及对各国使臣的封赐,也不能太过寒酸了。

    当然这也因为南京政府和明朝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财政始终都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状态,去年虽然发生了中原大战,但最终的国家财政还能够保持收支平衡,而今年的战争规模较,加上又扩大的领土,因此有望实现一定的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