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年。
衣服、首饰、佳肴、华屋,这些东西枝枝从没问她开口要过,唯一开口的,他们现在又不能满足。
“枝枝,那你去问问殿下。”李氏一直望进映枝的眼睛里,“你先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娶你?剩下的,我们再做打算也不迟。”
映枝定定看着娘亲的脸。
江成又叹了一口气,他今天叹的气怕是比这大半辈子加起来都要多。
若是太子殿下答应了,那么他就要提前部署镇北军,乃至提前找好退路。
“可以……一试。”江成摸着自己的胡须,好似已经在计划着该怎么办了。
“好。”映枝深吸一口气,鼓气勇气道。
在映枝跟爹娘谈过的第二天,京城中的风声更紧张。
进出京城都需要凭证,有五队侍卫轮番值守,检查这些人有没有头疼脑热的症状。
就连往日最热闹的东市也冷了下来。
映枝不便出门,但是她取出子瑕给她的玉佩,并着一封信交与湘水院的那位小侍婢。
侍婢归来时说已经送到了,映枝的心跳仍有些快。
她写了好长一封信,道明了事情原委,可问子瑕愿不愿与她结亲,这种事让映枝有些难为情。
却也不明白这难为情是从何而来。
然而,一天过去了,并没有人回信。
映枝坐在窗边,恹恹地看着窗外的麻雀。
第二日,映枝蹲在后院里给白鹿刷毛。
还是没有回信。
第三日,映枝翻遍了当时修复的古籍,一字字一句句在她眼中流过,从白天到黑夜。
依旧没有回信。
在第四日的清晨,她派了那侍婢再去看一眼,她回来时什么都没带,只有一个摇头。
那边不仅无人接应,连店铺都关门了。
映枝在午睡前悄悄翻过墙,潜进太子别院里。
别院里竟然人去楼空,所有的书架与书籍,香炉与案几,小件的都消失。留在书房中的大件,也都被蒙上一层薄薄的灰尘。
已经好些日子没人来了。
映枝拿着印有糖雪球爪印的雪金笺,在这书房里枯坐了一个下午。
第六天早上,映枝去见了刚刚下朝来的江成。
“爹爹,你近日有见太子殿下吗?”
江成脸上带着忧色,也摇头:“这几日都没见殿下上朝。”
映枝点点头。
“爹爹,如果说……我是说如果,万一殿下没答应,爹爹会怎么办?”映枝抬头问。
江成和李氏早已商量好此事,现在的形势一触即发,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颠覆全盘。
他索性就给映枝直说了。
“爹和娘会为你寻一门知根知底的好亲事,对方或许门第不是很高,但家风正,也安稳。若是将来有个什么好歹,起码你在京城里头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当然。”江成安慰道,“这只是爹爹想的,最稳妥的法子,枝枝要是想嫁给太子殿下……”江成的眉间浮上忧色,须臾又被掩去。
“将来有个什么好歹?”映枝的眉宇间藏着惆怅,偏头问,“爹爹是指,国公府,会有什么难过的坎?”
她的眼依旧如一泓清泉,可这清泉不小心被人搅动,于是生了波澜。
江成不再隐瞒映枝,点头道是。
他保不准,下个就是国公府,所以要提前做好打算。
他轻轻摸着映枝的发顶,又安慰道:“不过枝枝不必担心,这些事是爹的事,有什么事发生了,爹给你们顶着,都会给你们安排好的。”
映枝合上了嘴。
江成的身型高大威武,面上带着煞气。但是岁月为他的眉眼添上皱纹,笑起来煞气全无,只剩温柔与慈爱。
映枝看着爹爹眼角的皱纹和鬓角的白丝,心不在焉地点头道好。
第十天的傍晚,映枝同意了。
*
镇国公夫人要为二姑娘挑选夫婿,这个消息传到岑瑜耳朵里的那日下午,他刚从京郊回来。
疫情紧急,梁帝龙体有恙,断断续续卧病在床,精神头时好时坏。朝中上下的许多折子都暗中送来东宫处理。
太子监国并非个名头,许多朝臣依旧在劝谏梁帝,请求收回其成命。
梁帝听见这些人在自己耳边嗡嗡,简直烦不胜烦,还派人去催促岑瑜尽早启程。
但,梁帝不是在御书房,就是在炼丹房。自从清远观观主入了宫,其余在宫中的道士们都不见了踪影。
东宫的内殿里繁乱,在这气氛压抑的时刻,大家都夹着尾巴做人。朝中局势如同一只蛰伏的凶兽,谁都不知道它何时要暴起。
堆积成山的折子都被清点过一番,岑瑜回来时一言不发,整个人冷得如三九寒冬。
他不眠不休,等差不多批阅完所有紧要的奏章,已是深夜。
“殿下,您真的该歇息了。”旁边的寇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