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

      “哈,哈哈,顾淳啊,早上好。”

    顾淳的目光先是落到了公孙瑜这个拉风的造型上,嘴角一弯:“阿瑜,这打扮不错。”

    “阿瑜”二字听得公孙瑜心头一颤——其实邻里都会这么喊,桑大娘也成天这么吆喝,连这几个自来熟的小崽子都“阿瑜姐这”、“阿瑜姐那”喊个不停。但同样两个字,从顾淳这种“文人”口中叫出来,居然多了几分缱绻的味道。公孙瑜在现代是配音圈几位大佬的忠实粉丝,吃泡面也要买周边的那种,对声音好听的人抵抗力本来就弱,硬是咳了两声,才摆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怼了回去:“顾老师为人师表,自然要打扮好才出门,我嘛,地里长的小白菜,没人管。”

    顾淳今日确实十分养眼——其实他每天都很养眼。他身上青色的长袍已经很旧了,还是两年前顾烨当了自己的原装剑鞘,搞了个土不拉几的替代品,才拿到钱在桑大娘的成衣铺买的——公孙瑜还非常够意思地给了个八八折。但顾淳真的让她明白了一件事情——有时候不是人靠衣装,是衣靠人穿,这毫无质感、连个花纹都没有的纯青色破衣衫都能被顾淳穿的像巴黎时装周的个性品牌。

    “怎么就那么不求上进呢,”公孙瑜心道,“白瞎了那么好看。”

    而顾淳听完“为人师表”和“小白菜”的对比,似乎是怔了一下——也可能是公孙瑜被升起来的太阳晃了眼,看岔了——又不着痕迹地笑道:“我没见过卖相这么好的白菜,能送一斤吗?拐点儿粮食回去,顾烨今天就不用在我耳边叨叨了。”

    几个学生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齐齐地往后退了几步,只剩梁澜还摸不着头脑地杵在公孙瑜和顾淳中间,被燕子一把拽了过来,十分无辜地搓了搓手。

    顾淳像是终于发现了他们一样,装出一副严肃的态度扫视一番,意思是“今天不是有课吗怎么在这儿又想逃学?”

    学生们一个个低了头,像缩在翅膀里的鹌鹑。

    而一旁的“小白菜”暗自磨了磨牙,不好当着小孩的面开战,只好转移话题:“今儿来我家有事儿啊?”

    “还书,”顾淳自然地掏出一本《纲鉴录》——那书很旧了,封页都掉了一半,留了个带着毛边的豁口,纸页也已经发了黄,“既然门口见到你了,就请代为转交致谢。”

    桑大娘的亡夫是个读书人,人走后,桑大娘还念着,就把他的书都留了下来,但她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白城也几乎没人研究这些。也就是一年前的一个傍晚,顾淳应邀来吃饭,偶然间看到了,便问能不能借来一阅。

    桑大娘痛快地答应了,还说她丈夫生前便喜欢和年轻人谈论政事与文学,这些书屯着也是积灰,顾淳想看什么看什么,也不必急着还。要是她丈夫还在世,一定把顾淳当半个知己。

    《纲鉴录》是编年体,上至周朝,下至大雍开国之初,公孙瑜翻了几页,觉得和曾经课本里《资治通鉴》选段是一个类型,和顾淳之前借的什么《赋话校证》差的挺远,暗想道:“这穷书生还会潜心研究治国之道啊?”

    即便是日常瞎聊互怼偏多,认识这么久,公孙瑜和顾淳也不免聊到过充满书卷气的东西,她对顾淳读书的风格还算有些了解。这人并非不求甚解,而是每借一本,都会细细研读,研读到都快背下来了,有时候还引经据典地反驳公孙瑜,让她一个高中理科、大学商科出身的无从还嘴,只能腹诽顾淳简直是个移动的复读机、大梁版唐三藏。

    “大梁版唐三藏”适时地嘴欠道:“《纲鉴录》这书好得很,有人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阿瑜你有空也多看看。比如那个叫唐忌的谋士,就和你一样想挣钱,当时在他的国家搞出了一套……”

    公孙瑜迅速把书收起来,回了顾老师一个白眼,接着对旁边站成一排的孩儿们一挥手:“来来来,给你们开开眼。”

    而那群小崽子非常不给面子,一个个憋屈的很,偷偷瞥了顾淳,又互相交换了眼色。

    歪猴:“这么倒霉,顾老师又该找我爹告状了。”

    张昉:“歪猴,快上啊,你不是最能扯吗,随便说两句。”

    歪猴看了看燕子和张黎,他们沉痛地点了点头,表示和张昉统一意见。

    歪猴想了想,觉得今天要逃学不挨唠叨、回家不挨骂,还要达到挣点小钱的初始目的,只能抱阿瑜姐大腿,便磕磕巴巴地扯起来:“顾,顾老师,我们觉得阿,阿瑜姐,特别厉害,跟她能学不少东西呢,顾老师您不是教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柳暗花明又一村’吗?不如我们今天跟着阿瑜姐动手操作……”

    燕子小声嘟囔道:“不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吗……”

    可惜歪猴没听到这句外援,自顾自地继续扯白:“而且,顾老师您和阿瑜姐关系这么好,阿瑜姐想必也是个很有内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