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上官风华接过水壶,对着魏玉衍一笑,“谢了,玉衍。”
出门在外,边没有了风烟,上官风华又不注意这些,一路疾行,都是魏玉衍一直在照顾着上官风华,不然光是气候变化,恐怕一直在京都长大的上官风华怕是早就生病了。
魏玉衍一愣,一时之间没习惯和他如此客气的君上,随即反应过来,才笑着说,“君上折煞末将了。”
魏玉衍看向上官风华前被上官风华画出条条道道的地面,有些迟疑地问道,“君上这是在画宁国的地形图”
上官风华点了点头,说,“是啊,现在尹婧高远那边,与宁国的护国将军陷入了胶着,但是据宁国准备了这么久的形势来看,这仗无论怎么打,我们庆元都讨不到一分好处,所以本君在想可不可以给宁国制造一点麻烦,让这场仗先缓缓。”
魏玉衍一怔,看着上官风华,“缓缓君上是想”
上官风华眼中透出锐利的光芒,“宁国无缘无故,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们的草包皇子死的事算在了本君,算在了庆元的头上,本君不可能就这么算了,总得让他们知道,本君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但是如今的局势,实在是不利于庆元,所以本君想把这场仗延后再打。”
魏玉衍沉默了一下,问道,“那君上这次把京都所有的兵力都分散边关,就不怕京都让人趁虚而入吗”
其实这件事,魏玉衍早就想问上官风华了,但是他一直觉得上官风华虽然是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但是那凌厉的气质和她的份摆在那儿,实在是让人连亲近之心都不敢有,再加上魏玉衍觉得哪怕他问了,女君也应该不会回答他。
但是现在不知是因为月色的遮挡,让上官风华上的凌厉的气质淡化了些许,还是什么缘故,觉得今晚的君上似乎真的很平易近人,他自然而然地就把心底的疑问问了出来。
上官风华看着魏玉衍一笑,她摇了摇头,说,“京都没有空虚,还有至少十几万人在京都,都是精兵,而且不久后会更多。”
魏玉衍诧异了一下,他是副将,是他和叶轩黎一的将,他自然知道一直驻扎在京都郊外的大军,以及一直在皇城周围分散在各处的,就连皇家的御林军都分出了一半,组成了这前往边关支援的几十万大军,现在最多也就是还剩下一半的御林军驻守在皇城,哪来的十万军队,最多也不超过两万啊。
魏玉衍疑惑,但是也没有再问,如果君上想让他知道的事,君上一定会自己和他说的。
话题一转,魏玉衍问道,“那如今君上对战事可有什么想法”
上官风华点了点头,“本君有一些思路,或许可行。”
她转头看向魏玉衍,说,“你去拿一张地图,再把叶轩黎叫过来,本君与你们说说本君的想法。”
魏玉衍起说“好”。
上官风华不懂军事,不会带兵,她就只能另辟蹊径,想别的办法去尽量先阻止这场战事的脚步,但是魏玉衍和叶轩黎怎么也没有想到,上官风华居然会想出这样的办法。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第一百一十七章 和平契约的历史
庆元王朝地大物博,地处偏南,而宁国位置相对在北,几百年前各国混战,最后庆元与宁国一南一北分处两方。
不同于庆元,在宁国周围的附属小国这几百年来已经被宁国攻占的差不多了,而在宁国的最北方其实还有一个国家穰裕国。
穰裕国还没有宁国一半大小,百年前签订的和平契约之中,也有着宁国不得侵犯穰裕国的条例。
而当初穰裕国这个小国在那么特殊的位置,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完全是得益于庆元王朝的始祖皇帝。
据史书记载,庆元王朝的始祖皇帝慕穰裕国的皇后,在那场混战之中,穰裕国的皇帝不小心驾崩了,只剩下了皇后带着一个年幼的皇子,庆元王朝的始祖皇帝实在是见不得心上的人儿被欺负,于是派兵绕了好大一个圈,才到了穰裕国,就为了支援穰裕。
最后宁国与庆元,以及穰裕都陷入了僵局,恰好一个契机出现,打破了局面,三国就共同签订了和平契约,而败给了庆元和宁国的小国家则各自管理自己的附属国。
虽然当时宁国没有打下穰裕国,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庆元的始祖皇帝的支援,但是毕竟也没打下不是,所以后来经三方协定,三国和平共处,穰裕国也自此避世,自给自足,这么多年倒是与宁国相安无事。
当时上官风华看到这段史书的时候,还感慨了一下,亏得是当时始祖皇帝边确实有着不少的人才,兵力强盛,否则哪有这么多的闲心,去成全他的痴心,在打仗的时候还如此任地分出兵力去帮千里迢迢的心上人。
上官风华还在想这个穰裕国的皇后得有多美啊,才能成了亲,连孩子都生了,这都还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家始祖念念不忘,啧啧,这魅力,简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