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睡了很久,才知道从她初醒时算起穿到这都已经一月有余,她受惊从假山跌落,身子受了很大的伤,原身的父母因此去信家中,在此先停留一年左右,直到她身子骨恢复如初。
“知墨药端来吧!”
“哎”小丫头惊喜出门,也不疑惑小姐怎么知道她正在苦恼怎么劝她喝药。
吴渊这段期间,都能把药当饭吃了,忍不住在她们面前发怒说,再也不喝药了。知青、知墨年岁小,也不敢劝她,只能偷偷暗自苦恼,若是劝了小姐,会不会再一怒之下不要她们。
然吴渊到底是成年人的灵魂心态,经不住两个小丫头整日的唉声叹气,且喝药确实能缓解她昏沉的头脑。
吴渊喝了药对两个丫鬟说,“扶我到院中坐坐吧,我想晒晒太阳。”
如今正是春天,今日阳光晴好,吴渊浑身没劲,便想看看院中的风景。
原身父母是天兴朝宣武侯府的二房,吴渊祖父吴盛是平民出身,十多年前天下动荡不安,他投入参军大潮,从默默小兵成为大将,长年守护关兴朝北川的安定,却在准备安享太平时无意平息了朝堂动乱,得以获得当今圣上封异姓候。
此地便是祖父母老家的叶城,封侯后,他们便在此处购得一处郊区别庄,想着什么时候回乡可暂居于此。
至于吴渊父母和睦恩爱,爱好游山玩水。把她还未见过的弟弟扔给了安闲的祖父祖母,便带她出来了,谁知,吴渊在回都停留在风景如画的叶城别庄出了事。
便宜爹娘虽说停留在此一年为她修养身体,但吴渊觉得并不需要那么久,很大原因是这对父母见她身体不用太过操心,又是春夏之际,两人便想趁机继续游山玩水,还不用带她这个电灯泡!
这不,如今将近午时,还不见他们,必是又去哪个热闹之处领略风土人情了。
日子不急不缓地到了初秋,吴渊身子已然无碍,只除了爹娘都不清楚她会在使用读心术时,还会有头痛的毛病。
这一年难得的好年头,吴渊所在的别庄附近不过是普通农户,时间长了,他们都知道庄子里住了一个娇小姐,一对夫妇也光彩照人,是个天都的富人。
知墨性子外向,没多久就与他们亲近了,模样又讨喜,嘴又馋,常常背着吴渊以她的名头说她想尝尝他们的作物。庄稼人热情好客,便常常送来孩子们爱吃的烤红薯、蒸玉米。少不得被大点懂事的知青训斥几句。
爱吃零嘴的吴渊也常常得以解馋,将它们晒成红薯干,玉米烙。她知道古代的农民一年的收成远没有现代的丰富,吃得多了,难免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她便给一些银钱交给知墨,算是从农家买的,一来二去,她们与几户农家便熟识了。趁着天气晴好,身体康复时机吴渊带着两个丫头,走走田间地头,走访农家向他们表示感谢,看看有什么帮助的!
为出行方便,吴渊穿了一身红色骑装,双揪上还被知青绑着黄豆大小的银铃,走几步就感觉有隐隐约约的铃音,原本吴渊觉得太过稚气,想将铃铛去了,却被知墨笑话:“小姐这样说,就好像很大了一样。”
吴渊看着自己不过5岁稚女之躯,想着自己若以稚嫩的模样却装扮成熟,很是奇怪不说,她自己也捯饬不出垂髫得体的妆扮,只得作罢。
别庄附近约二三十户人家,他们所在村户离吴渊所住别庄不过一两里地而已。
路上枯黄草木随秋风摇摆,太阳也是可见的明媚。
初秋的草叶枯黄中还夹杂着密密丛丛的绿意,作物也到了收货的季节,田野间是难得的野趣。
知墨在吴渊身边不安分,跑前跑后地摘着路边的小野菊,捡着落叶,留下叶茎,央着知青与她“拔河”。
主仆三人到了村落就听到越来越近的吵嚷声、争执声。
她们加快脚步,知墨蹦跳着向前扬声喊了一声“洪叔”!
知墨脆生生的童声惊扰到前方的人,从内部争论的人至外圈围观的人停了下来纷纷回头,视线微垂才见一个长相精致的大家小姐和丫鬟模样三个孩童。
“小姐,您们来了,洪叔与人发生争执了。”
围观的人不少都认识她们,知道她们与有洪叔旧,主动向她们解释争执原因。
原来,洪叔与那位是邻居,两家的庄稼地也挨得近,甚至彼此的作物存储地也知晓。
“小姐,我不是心疼那些庄稼,那些原本是我仔仔细细挑好,预备给小姐的,可今早起来却发现窖中的东西少了。”
不待洪叔说完,邻居就反驳道:“老洪,东西少了,怎么就是我拿的?亏你我称兄道弟的!”
“就是因为称兄道弟,我……我家的东西在哪,只有你清楚,不见了,除了你昧了去,还有谁?”
“那你找出我偷的作物!”
……
吴渊看着他们争论不休,总没个结果,不由道:“我知道作物在哪?”
然没人听她一个孩童的话,一群人惊讶了一瞬都认为她童言无忌,便不在意她,兴致勃勃地讨论究竟谁说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