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9

      长安风雪 作者:寄语

    常丹墨听到这句问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吴龙士正色道:“小师弟,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天一阁只能靠你们了。”他在万里悲秋中忽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托孤的悲凉感陡然而生。旋即吴龙士向常丹墨招了招手,道:“来陪师兄走走。”

    常丹墨在他身旁默默走了小一炷香,隐雾溪快走了一半,他才道:“师兄平时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天有心情散步,还说了那么丧气的话,感觉怪怪的。我什么样子呢,师兄是最清楚不过的,修行练剑什么的,马马虎虎,吟诗唱曲呐,也说得过去,就是这种担子,最好别扔我肩膀上,虽然我不会躲,但也不见得能扛起来。”

    吴龙士笑道:“你想躲的话,霜雪去幽州的那天,你就跟着去啦。”

    常丹墨苦着脸道:“师兄,你这样太不厚道啦。师父说的太对啦,咱们几个师兄弟里,就你心眼最多。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明白,现在越想越觉得他老人家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人一等。”

    吴龙士略有嫌弃的道:“话痨转世。”

    常丹墨不以为然,又道:“师兄啊,还什么谋划,再透露一点呗。”

    然而吴龙士没有回答他。

    十几丈外的潭水,清澈见底。被西风扫落的竹叶,凋零在一泓秋水上,荡起无数涟漪,打碎了琉璃晚霞在水中的倒影。

    芳草萋萋,暮霭萦萦,天一阁里的房屋楼台,星星点点亮起灯火,为将夜时分,平添几分宁谧。

    世间能让吴龙士眷恋的事情,已经不多,此刻的天一阁,便是其中之一。

    吴龙士深深望着不远处的景色,然后面向常丹墨,拱手行礼,深深鞠躬,道:“小师弟,天一阁,就拜托你了。”

    常丹墨竟然没有啰嗦,他也向吴龙士深深鞠躬,道:“师兄,常丹墨不敢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

    吴龙士点头,道:“明日,封阁。”

    常丹墨神色平淡的,点了点头。

    当年秦始皇文书坑儒之时,有先贤以继承往圣绝学为己任,在隐雾溪深处,龙井潭旁建书阁,收纳诸子百家著作以传于世人,为防燃火,取天一生水之意,将书阁命名为天一阁。

    而后阁内门人精研百家所学,博采众长,非但儒道两家有所建树,在阴阳、谋略、五行、八卦、术数、兵法、武学等也有涉猎,数百年来名震天下。

    最初天一阁门外,贴着一副对联——传之往圣绝学,阅之万里锦绣。

    岁月不舍昼夜,传承无休无止,随着阁中收集天下奇书,书籍越来越多,涉猎越来越广,天一阁几经扩建,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近千年的光阴中,天一阁只封阁三次,都是兵祸连年天下大乱的年景。

    如今,再次封阁,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天命何为,便不得而知了。

    第八章 登山寻医

    千年以来,门派兴衰更迭如恒河沙数,时至今日,与天一阁一同传承下来的,还有华山的西岳剑炉,陈留郡的玄剑谷,终南山的太乙仙门,以及紫府山的白马寺这五大门派,在江湖中地位超然。

    说到紫府山,曾为北方道家盛隆之地,《三晋异志》中记载:“望五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紫府山因此得名。

    数百年前,魏明祖夜梦佛陀,派遣使节护送当世高僧弘一前去西域求取佛经,历时数载,终取得经书数卷。弘一高僧以白马驮经回长安,途径紫府山时,那匹白马忽然驻足不前,不愿离去。见状如此,弘一大师也不再前行,就地打开经书讲经布法。

    使臣皇命在身,好生相劝,弘一大师道:“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若回长安,因缘亦灭,经书取与不取,再无分别。”

    使臣无奈,派人回长安复命,其余众人守护大师。明祖得知此事,即刻赶往紫府山,与弘一大师道:“朕潜心向佛,求大师西取佛经,这是万民的造化,大师何不回长安开坛说法,令百姓受此福禄。”

    弘一大师回道:“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非长安百姓所独有,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也非长安百姓不能证得,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明祖听后,羞愧不已,当下盘膝而坐,虔心听经。弘一大师讲经三日,明祖未尝离开,众侍卫因为护驾,日夜相伴。待到第三日,明祖似有所悟,谴侍卫离开,向弘一大师问曰:“朕此举善否?”

    弘一大师答曰:“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所问善与不善,即是不善,是为善。你当自己为一国之君,又当自己非一国之君,又是善否?”

    片刻后,明祖跳起来手舞足蹈,高喊道:“善矣。”已是顿悟。他起身而行,一步生莲花,是为莲生大师。莲生大师顿悟后,不再理会侍卫去留。谁料那十八侍卫身受点化,皈依佛门,于是众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