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星鸾图集 作者:谢西红
一样,青离不明白,这里跟书中所写的茶馆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一身蓝上衣、黑裙子的女学生朝青离走了过来。“爱华,你怎么下床了。好些了吗,我们终于到联大了。”唉,难道又要像在山海经里一样装傻充愣吗,不知道能不能行。青离抚了抚额头,回答道:“嗯,好多了,就是感觉脑子还有些糊涂。”
女学生又将青离扶回了屋里躺下。
原来女学生是自己的同乡,叫陆琴,沈爱华和陆琴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一的学生,放暑假在家。七七事变后,两人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城沦陷,学校被迫撤离到昆明的消息后,就作伴一起先乘船再坐车辗转来到了昆明,由于路上奔波劳碌,沈爱华病倒了,这几天都在宿舍养病。
而这段时间,从北京城撤离出来的学生、放假在家的学生、在外地实习的学生都纷纷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昆明,成为了战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所中国顶尖大学合并而成的新学校联大的学生。当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以校委会常委的身份总管着大学校务。
我只是想吃个好吃的,没注意到时代背景这么混乱啊……青离心内叫苦不迭,只得安慰自己,一下子跳过了恶魔般的中考、高考成了名校大学生哎,北大那么难进,自己这经历绝对独一无二。况且,上次附身在鲁大师的钢笔上不能做什么,或许这次可以为祖国尽一点微薄之力。
新校刚建成,百废待兴,生活条件艰苦。青离发现大家几乎都没有课本,上课都带着本子记笔记,但校园里的同学们都一副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青离拿着本子,跟着陆琴一起去上沈老师的创作实习课。
一身灰色长衫,面目和善的沈老师在课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题目——记一屋子里的空气。青离咬着笔,开始天马行空地乱写:屋子里的空气?空气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是无处不在的。在不同的屋子里有不同的味道……
青离一开始还担心自己现在的水平上大学课程会不会跟不上,但是写着写着却发现原来作文没这么难写啊。原来上学的时候卷子上总是给出一段话,然后要求根据这段话写一篇议论文,青离总是要七拼八凑地凑典故凑字数,很少有机会这样随心所欲地写东西。这感觉还真不赖。
课后,沈先生向学生们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用意——先写这种片段习作,可以锻炼写作的基本功,就像组装汽车一样,先搞懂汽车零件,才能更好地组装。虽然才试了一次,青离觉得沈老师这方法还是很实用的,这可算是秘籍了,自己以后要多练练,青离暗暗记下。
之后,在和陆琴一起去到下一堂课的路上,陆琴向青离分享了一则沈老师的趣事:
当时,只有小学文凭的沈先生因在文坛声名鹊起而被一所大学破格聘用,教授学生中文课。这是沈先生第一次上课,很紧张,课前整理了许多资料,自己也对着镜子练习了好几遍。结果等走上讲台,沈先生只见得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原来有很多喜爱他作品的学生慕名而来,使得台下学生的数量远远超出预计。一分钟过去了,他呆若木鸡,十几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一言未发。之后,好不容易开口了,学生就看他一边急促地讲课,一边在黑板上列提纲,结果一个小时的课十多分钟就讲完了。最后,无话可说的沈先生和学生相顾无言,只得很实在地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真想不到现在如此沉稳的沈老师第一次讲课是这样窘迫的样子。
下一堂是闻老师的古代神话课。
上课了,顶着一头蓬松散乱的黑发,身穿一身黑色长衫的闻老师手中拿着一只毛笔,胳膊夹着讲义和几张白纸走进了教室。刚开始,一脸严肃的闻老师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铺展开白纸,拿起手中的毛笔作起了画,所有学生都静默地屏息凝视着。青离未曾想到上古代神话课居然能看到老师画画。
一刻功夫,画作已成,闻老师将手中的画纸用图钉按在了黑板上,于是,青离看到了寥寥几笔勾勒而出的长发宽衣的伏羲和人首蛇身的女娲。伏羲女娲的传说青离从小就知道,但是从来没想象过它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此刻黑白分明,五官清晰跃然纸上的两个远古大神形象让青离觉得新奇不已。
接着,闻老师口指讲画,人皇伏羲和创世女神的传说被娓娓道来,伏羲演八卦,蚩尤喷妖雾,猛士植竿发,女娲补青天,山川人物熔一炉,精灵腾跃有万千……配着图画,远古传说显得格外鲜明生动,青离听得兴致勃勃。
据另一位热心同学说,闻老师晚上还有一节唐诗课,喜爱上闻老师这种讲课方式的青离心中不由大为期待,吃完晚饭就赶紧扯着陆琴早早来占了座位。幸亏来得早,教室的座位很快就被坐满了,还有许多学生在从其他教室搬凳子过来。满满一屋子学生挨肩擦背挤在一起,像一座座望夫石一样翘首而盼。
闻老师仍是白天的那一身,准时抱着一叠讲义走了进来。淡淡的月光从窗外洒入,如同四处流动的素锦,闻老师吟咏唐诗的声音响起——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