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第66部分阅读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者:未知
哒?确实够帅的
八个人的小分队继续前进。
在一个德军雷达站,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因为有人认为既然有重任在身,就没有必要再管攻占敌军雷达站这样的事情了,但是米勒上尉坚持要攻占这个军事点。于是,他们付出了代价: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军医战死了,死得很煽情。矛盾激化了,大兵莱宾要求离开分队,但是忠诚的麦克中士威胁要军法从事就地枪决他。
军官的责任与痛苦,在此表现的很清楚:要履行自己的的职责,就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汉克斯扮演的米勒上尉在痛失一位下属之后,躲在一个下属看不到的地方,低声啜泣。他在表现这个情节之时,用的是那种刻意压抑的哭泣,所谓大音稀声,这比嚎淘大哭更要催人泪下,汉克斯很好地将自己的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演技发挥了出来。
“他真不错!所有的人都很不错!”科波拉称赞道。
“中国人有句名言:世上常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李思明知道他在说谁,有些飘飘然,“我就是那个伯乐。”
“我承认你的眼光挺不错、找了这么多可堪大用的演员,不过在我这老人家面前,好歹也要谦虚一下吧?”科波拉不满道。
“你还没那么老吧?”李思明表示怀疑,开玩笑道,“我还想跟你打听一下永葆青春的秘诀呢!”
……
戏剧就是一个或多个矛盾组成的文艺作品,情节曲折才能引人入胜。当小分队到达一个战线犬牙交错的小城之时,遇到了一对法国夫妇,这对夫妇希望美国人能够把他们的小女孩带走,这引起了凯文.科斯特纳扮演的一等兵卡帕佐的同情心,但是米勒上尉拒绝,因为战场上危机四伏。正在这时,埋伏已久的德军狙击手开火了,卡帕佐倒下了,没有人能够实施紧急救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流光了鲜血。至此,人们不禁又要问:八个人救一个人是否值得?这已经在人们的心头划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小分队继续在混乱的战场上寻找着一位素未谋面的士兵,他们遇上了一队正独立作战的伞兵,正是瑞思所在的部队。但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也姓瑞恩的伞兵并不是他们要找的,小分队不得不踏上未知的拯救之路,这再一次预示着未来的艰难。
历经艰辛,小分队在付出两人阵亡地代价之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瑞恩,但是瑞恩却柜绝回家。这个情节很煽情,满足了所有人的价值取向:士兵就应该参加每一次战斗,直到胜利或者死亡,即使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李思明让瑞恩留在战场上,既让支持这一救援行动的人感到满意,也让置疑者到此为止,停止了置疑。
这段戏是最后地高嘲,是在英国一个废弃的空军基地完成的,美工桑德斯花了两个月时间,鬼斧神工搭建了一个遭受过炮击的小镇和一座桥,这都是扶照模型比例完成的,而且花费了大量金钱。
李思明的军事素养在这里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为守桥的士兵设计了一套诱敌深入和伏击地战术。在这里临时演员只剩下那二百五十名美国军迷,绝对够用了,这次他们又一次过足了打仗瘾,因为这里远比登陆战要过瘾得多。
“导演,这么就拍完了?”有人还不甘心。
“伙计,你还想怎么着?难道你想让美军被屠杀殆尽?”李思明冲着某位扮德军的临时演员说道。
“我们可是在为解放全欧洲而战啊,这是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事业,怎么就这么完了?”有扮美军的也表示不满。没经历过真正战争的年轻人,总是对战争充满乐观,如果这不是演戏,恐怕就没有人这么“勇敢”了。
“那我们申请让五角大楼耙你们送到中东去,让你们去维护一下中东的和平安定?出国已经这么长时间,我可不想你们家人报警说麦克肯纳公司将你们拐卖了!”李思明没好气地回答道,“一帮好战份子!”
出国拍片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想家是一定的,无规律的生活和全身心的投入,也让演员们颇感吃不消,只有这些军迷们是活蹦乱跳的。
“年轻就是好啊!”科波拉感叹道。
最高兴的莫过于“清洁工”卡尔森了,这个尽职的“卧底”每天不落的写一篇日记式的新闻稿,通过他的“秘密接头人”传回洛杉矶,培养了一大批读者,这些读者看这个流水帐般的日记,像是看悬念连载小说。李思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再管他,只要他不乱写就行。
在九月初的时候,李思明又带着这一个加强营规模的摄制组返回了洛杉矶,临时演员们就地解散。这些人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相互结识,成了朋友,这恐怕也是他们另一个收获吧,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生死之交!他们在镜头前几乎都有露脸的机会,只是最终要取决于导演和剪辑师的需要。人人都盼望着最终在影片中出现那么一两次,如果能有一个正面镜头那就更好了。所以在回国之前,李思明的身边总是有人有意无意的转悠,跟李思明套着近乎,直到李思明保证在首映式的时候,一定会邀请他们参加,这才所有人高高兴兴地回国。
拍完了所有的战争戏,李思明感觉自己好像又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战斗,并且活了下来,事实上主要演员们也有这种感觉。
“战争是如此可怕,不论你是站在哪一方、都会有流血和死亡。”尼古拉斯.凯奇心有余悸,他饰演的是一位犹太裔士兵梅利西。
“还好,我还活着。”“菜鸟”布拉德.皮特感叹道,他扮演的正是大兵“瑞恩”,唯一受保护的对象。
在美国本土的戏份不多,主要演员们也不必参与,李思明让所有的人休假七天,毕竟出国那么多天,让所有人跟家人团聚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1984年的美国来说,尤其是洛杉矶市来说,有一个最重要的大事,那就是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28日至8月12日在此举行。本届奥运会有些值得人们在后来无数次谈起的事情: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恐怖分子袭击和1976年蒙特利尔财务亏损后,1978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由唯一申请城市美国洛杉矶承办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由于本届没有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的现实状况,因此组织者决定主要还是使用现有的体育场馆并寻求个人赞助。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本届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有盈余。不过,美国奥委会的做法,也遭到一些非议,批评本届奥运会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特别是在美国境内的火炬接力,参加者每跑1英里需3000美元的做法,引起了体育界人士的不满,认为它严重地违背了奥林匹克原则。尽管本届奥运会备受批评,但他们也为未来的奥运会创造了一个新模式,尤其是据报道他们的最终收益是2亿2千3百万美元。
自此之后,奥运会就蒙上一层越来越多的商业色彩,美国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得到了较大的收益之余,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除此之外,冷战思维也让本届奥运会蒙上了不和谐地阴影。大会即将召开的前两个月,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虽经萨马兰奇等多方游说,与政府领导人会谈,但终究未能改变苏联等国的决定,苏联以安全问题为由,实际原因无非是报美国1980年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一箭之仇。(题外话:2008年某些西方人号召抵制北京奥运会,其实思维还停留在冷战时代,在这方面国际奥委会有过惨痛教训,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要警惕,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得意忘形!)
但这一届的奥运会,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奥运会“零的突破”,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的新的篇章。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人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林匹克运动会。在此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们为国争光,共夺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金牌总数居第4位,从而改变了旧中国在奥运会奖牌上零的记录,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奥运会第一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也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而体操运动员李宁则是惊人的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中一人独得3枚金牌,此外,还得了两枚银牌和1枚铜牌,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被誉为“力量之塔”和“使人倾倒的小巨人”。8月19日,首都北京隆重集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庆功,国家体委等单位分别做出决定,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队、运动员。
李思明回到洛杉矶的时候,奥运会早已经落下了帷幕,当然有些人还在盘点腰包里到底增加了多少。李思明本来很想现场观看一下奥运会,李思明还从来没有现场观看过呢,能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加油助威以壮声势是他很乐意干的,可是工作还是更重要的,尤其是转念一想,自己不去,中国代表团照样能拿冠军,也就释然了。
曾智很得意,此时他正在客厅沙发上翘着尾巴。
因为他几乎观看了中国运动员参与的每一场比赛,有时在几个赛场里依次可以看到他扛着国旗卖力的挥舞。全场也数他叫的最欢,挖新闻的记者们因此对他印象十分深刻,凡是看到他现身的地方,总是会让他在现场转播的摄影机里时不时地出现,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的官员们戏称,中国代表团的奖牌应该分给他一半。
“看吧,这都是咱们中国的奥运冠军。”他将一叠照片“啪”的摔到了李思明的面前,“这是我跟咱们冠军的合影,帅吧?”
“确实够帅的!”李思明满足了曾智的虚荣心,不忘补充一句,“我说的是李宁,不是李宁身边的那个笑不拢口的家伙!”
“都什么人啊,没品味!”曾智怒道,“你不用解释,你这是嫉妒,要不然就是你没有祖国荣誉感!”
“好,就算我嫉妒吧,可是话说回来,要换成是我,就不光光是拍拍照片就完了。”李思明不屑。
“怎么,你还想尽地主之谊,请中国运动员们观光旅游一下?”曾智道,“再怎么说,我也是亿万身家的,人家可不愿意接受我一个资本家的赞助的。”
“换成我,就要高一档次。”
“你说说看,都高成什么样了?”
“咱们现在公司是没建成,要是建成了,可以赞助一下一些项目的国家队,比如承办比赛啊,产品代言啊什么的。”李思明道。
“要我说嘛,你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是现实却是矛盾滴!”曾智并不认可。
“当然,这是一厢情愿而已,也许不久的将来这将会是现实。”李思明道。李思明想到了李宁,这个将做到运动员颠峰的人,未来在商场上也是成就非凡。
“咱姓李的就是不一样,是能人辈出啊。”李思明沾沾自喜。
“你就吹吧。”曾智当然不会同意这一论断,“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们曾姓是小姓,从概率论来说,当然不会有那么多能人,所以你不能因此就断定你们姓李的就比别人能干,比别人聪明。”
“那我收回我的结论,承认你们姓曾的也有能人总行了吧。”李恩明道,“那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什么事情啊?”
“不会吧?西雅图的那件事情,你不会是去游山玩水了吧?”李思明道。
“哼,就知道你最关心这事,这都扯西扯的,我还以为你不关心这件事情呢!”曾智转身从书房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
律师们很敬业,这份股权出让文件写得够详细,对得起付出的不菲的报酬。
“怎么这么多啊?”李思明惊呼。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九十八章 国庆招待会
李思明不是感叹自己花了太多的钱。而是得到的股份超过预计。
曾智花出去了四千万。得到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本来李思明的底线是二千万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当然越多越好。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微软早晚会要寻求上市。除了创业者对财富的渴望之外,也能得到更多的发展资金。但是因为李思明这四千万,让微软推迟了上市的日期,至少现在不那么太急迫。这是李思明不知道的,李思明认为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而同样的,微软公司的股东们则认为他们占了一个便宜。因为去年总收入才六千多万。
“这是一笔极有远见的股权投资,而且是用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一家公司来完成这一收购。李思明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一些政策风险。这和当前中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股权而引起的关注度及政治风险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恐怕没有人关注这件事。因为微软也不过众多同类公司中比较拔尖的一家而已。他的创业伙伴也认为李思明疯了,做了冤大头。但是我们站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事实证明李思明的眼光一向准确。如同他当年在好莱坞选演员一样。这也只不过是他众多成功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而已!”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投资分析师2005年发表文章评价说。
“这钱花的不值!”曾智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太少了点。”
他现在还有些心痛,但是李思明坚持。他也就不反对、李思明事实上左右着他的思想,甚至很多时候。曾智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李思明的“邪”?他对李思明有着莫明其妙的信服。但是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李思明就已经赚了五个亿美金,当初“权威邝”给算地命太准了,曾智计划回香港时。一定要对这位神棍重重有赏。
“我也想多买点,但是公司是别人创立的。就像自己的孩子,容不得别人有太多的关心。我们买的是预期。如果他们现在就值这么多,也轮不到我们掺和!”李思明笑容满面,“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当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我们已经捷足先登了!”
“你就一定能保证我们是赚了?”曾智表示怀疑。
“咱们可以走着瞧。”李思明自信的道。
沉默了半晌,曾智道:“有件事跟你说一下,今年十一是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将举行国庆招待会,邀请我们俩去。你去吗?”
“有这事?去。当然去。这事新鲜!”李思明道,“不过。我还得提前把事情安排一下。你知道我这部电影地后期制作还没开始呢!”
“这部电影你觉得能赚多少?”曾智对这个很感兴趣。
“这个比上一部可能要差一点。太血腥,会得罪一部份人的。”李思明道。
“好啊。我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了!”曾智笑眯眯地道。
十一眨眼就到了。李思明感觉这时间就匆匆而过了。一年就拍一部电影,这速度太慢了。李思明暗暗决心再拍一部就“金盆洗手”了。1984年建国35周年大庆。有许多经典之作。除了盛大的阅兵式。还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小平,您好”地横幅的出现。当大学生的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城楼的时候。人群中突然举起了一个横幅。上书“小平。您好”四个大字。横幅是用床单拼接起来的,两边用撑蚊帐的竹竿撑起。与游行队伍中有准备的横幅相比,可谓简陋至极。但是,这条简陋地横幅,却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美国太平洋时区十月一日这一天地上午。曾智和李思明早早就出门了。他们都没美国驾照。出门不是坐公司地车,就是搭出租车。他们俩刚站到了街边,就一辆出租车一个急转弯“嘎”地一声停在了身旁。
“嗨,李。要车吗?”一名黑人司机探出头来冲着李思明喊道。这人李思明认识,正是上次回美国时,在洛杉矶机场碰到的那位“好人”司机。这次他是送人到伯班克。顺道返回洛杉矶。
“当然要。”李思明犹豫了一下、和曾智上了车,“去洛杉矶市区中国总领事馆。”
“你放心。我保证又快又安全地把你送到那儿。”“好人”司机很热情。
上了车。李思明就后悔了。这个家伙实在太能说了,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
“嗨。李,告诉你,我现在是唐人街一家中国武馆的学员了。跟你说,现在我可是武林高手,不是我吹,现在要是再遇到两位劫匪。我会打地他满地找牙…”“好人”司机一路上不停地说,“中国功夫太神奇了。不过曾经用的招式是什么来路?我曾经学过太极拳,不过这拳没意思,慢腾腾的让人受不了,好像睡着了一推就倒。没什么杀伤力;后来我改学刀法。可是警察不让我随身携带,不让我随身携带我学它干什么?”
“那你现在学什么呢?”李思明很好奇。
“降龙十八掌!”“好人”司机很认真很自豪地回答道。
“……”李思明和曾智俩人相互干瞪着眼。忍了大半天才止住笑意。李思明猜,这位“好人”司机的师父一定是被他缠的没办法。才随便搬出一套掌法套上一个响亮的名字,让他安心地练习。
“告诉你们,这是我好不容易从我师父那里求来的。是他的祖传掌法,练到最高境界可以伤人于无形。大概就像是无声手枪一样。”“好人”司机认真地说道,“这事你得替我保密。我师父不让我告诉别人是他教的!”
“谢谢你告诉我这个秘密。”李思明也认真地保证道,“我一定守口如瓶!”
汽车沿着101高速公路奔驰。在venontabВвЪъЬьΒβbbve出口向南行,在第四街左转。在下一个路口向右转。前行不远。就到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李思明和曾智下了出租车,同时感到十分轻松,这位“好人”司机实在是太能说了。李思明和曾智觉得就像是一千个超级大蚊子在耳边嗡嗡地齐声朗诵。
总领馆门口的停车场上已经停满了各种小汽车。入口处有人负责接待。
“欢迎你们!”接待人很热情。对李思明在好莱坞的风光也了解,“李先生,我是你的影迷。希望早一天能看到你地新电影。”
“谢谢!”李思明微笑道。
李思明今天很愉快,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可以在美国看到许多的同胞。在美国人的地盘。虽然他已经获得了许多赞举。也赢得了尊重,但是他总觉得这里不是自己的家。
今天来的宾客不少,虽然中美正式建交只有五年,华人社团中来自大陆的华人并不占据主导,亲大陆的华人也是也个不小的群体。这当中有成立至今有百年历史的中华会馆的下属组织,宗亲会的代表,华人商会、协会,还有留学生代表。
李思明和曾智恐怕是少数地以个人身份的宾客了。但是李思明的到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因为李思明这个人在许多华人看来是个另类:他年轻。却是经历复杂,事实上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复杂:他幽默风趣,让许多美国人为之倾倒:他成就非凡。但是对祖国却是满胜热情,他的那次演讲引起了华人社团很大的反响。
李思明得到了总领事地热特接待。并通过他认识了许多人。曾智在这个场合很显然是熟门熟路。有许多人他都认识。同他相比。李思明显然对商界和华人学者更感兴趣,见到某位。照例是“久仰久仰”的寒暄。李思明成了众人争相合影地对象。李思明感觉自己就是拍电影的道具。还得保持微笑。
来到这里地还有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李思明的老熟人老叶和陈剑就是其中地两位。他是ucbВвЪъЬьΒβbb的留学生。这是位于比佛利山庄与好莱坞附近的一所著名大学。
“老叶。陈剑。很高兴见到你们俩!”李思明笑呵呵地说道,很客气的拍着两人的肩膀,“真不好意思。咱们隔着这么近。我也很少去看看你们!”
“李老师。看你说的,你是大忙人,为国争光还来不及呢!再说。曾先生经常到我们那去,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老叶说道。曾智是经常去看望他们。并且他还很大方的捐赠给校方不菲的金钱。这让中国留学生得到了校方的“关心”。李思明现在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对象已经到了五十名,都是其中最优秀的,他金钱投资和感情投资双管齐下,收买了不少人心。
“怎么样,在加大过得怎么样?”李思明问道。
“很不错。我和老叶硕士学位都提前拿到了。现在在读博士!”陈剑答道。看得出来他很自豪。
“你们这是中国留学生代表?或者用咱们中国的称呼。是学生干部?”李思明问道。
“美国人给我一个更响亮的名字,studentleader!”老叶掏出自己的名片。上面中英文印着“美国加利福利亚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主席”的宇样。
“这名头不错。”李思明弹了弹名片,笑着道,“一呼百应。应者云集,够风光的!”
“这也就是一个头街。也比普通学生更多地出入各种座谈会和其他诸多社交场合。”老叶不以为然。“这个工作很有意思,就是要有吃亏的思想准备就行。”
“李老师。问你一个事?”陈剑问道。
“我看你还是别这样称呼我吧,我总觉得这个头衔有些名不副实。”李思明笑着道。“熟悉我的人都称我阿明,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称我老李。嗯,反正比你大那么几岁!不过老叶就不能这样叫我了。我还很年轻滴!”
“不。反正你也算得上是我的老师。”陈剑笑着道。“春节前我们从新闻上看到你在深圳的新闻。我们想知道。你有什么计划?”
“这个啊。当然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我们的公司正在建设当中。一座科技大厦今年年底就要竣工。现在正在花大力量采购设备。你知道。我们现在不缺钱,等你们回国地时候。你们将会看到数个不亚于美国的实验室。我们希望某一天。要让电子类的高科技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我们要告诉外国人,我们中国不仅仅能生产纺织品和出口矿产品,在高科技领域。同样也能赶超一流。”李思明对未来很是期待。谈起这个就会心潮澎湃。“当然这个。还需要你们以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是啊。李老师。刚来美国我们就感觉到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太大了。我希望做钱学森这样的人。”老叶道,“嗯,老婆孩子都在国内。回去一趟不容易,想早一天回家团聚。这就两全齐美了。我说李老师,曾老板不会是放长线钓大鱼吧?”
“他啊,就差成杨白劳了,放心,就怕你们不敢想,在待遇上我可以保证。”李恩明道。在美国工作定居。很显然比在国内要舒服得多。许多留学生不愿回国,除了工作条件上地差距外,待遇也是一个问题。有比较才会有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李老师,你得感谢我们!”陈剑笑着道。
“为什么?”
“我们可是为你摇旗呐喊。现在加州各高校的中国留学生,谁不知道你和曾先生招贤纳士呢?”
“没问题。不知道你要我怎么感谢你?”李思明问道。
“你的下一部影片首映式的时候。我希望我们中国留学生联谊会的每人都能得到邀请!”陈剑道。
“这个啊。你的要求也太低了点吧?”李思明大汗,“我琢磨。怎么着也得让我出一次血。连这都不给机会?”
招待会进行的很热烈,领事馆安排了许多节目。除了来宾们自唱自演之外。还穿插着来宾代表的演讲。当然好吃的东西也不少。
李思明也被总领事点名上台演讲。
“我今天很高兴。因为我今天认识了不少人。在座的各位来宾来自于加州的各行各业。大家能在这个特别地日子汇聚一堂。共庆祖国生日,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当然如果接下来地正式宴会,领事馆地领导们准备的饺子份量足够的话,那就更好了!”李思明走上台前,发表着自己的“高见”。来宾们哄堂大笑。李思明说到了他们地心里去了。尤其是老叶和陈剑这群留学生代表。平时根本就见不到饺子是什么样的。
………………
领事馆准备的饺子份量够足,而且也是来宾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思明和曾智吃得很痛快。
“但愿每月都有这么几天的日子。”曾智还在回味着。
“……”李思明瞪大了眼。很是气结。他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点,曾智这话容易让他产生联想。
“这饺子真不错啊,我不该来这里。吃了这么一顿,以后吃不上上可咋办?”陈剑叹道,“我现在改主意了,李老师,你就请我们去唐恩街大吃一顿,不。三顿!”
“没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也是一件大事。”李思明笑着道:“把厨子请回去都行!”
“能多请几个吗?我想吃火锅!”老叶很不雅地打了个嗝。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九十九章 战争电影与六个问题
1月底。李思明的新电影上映了。这一次盛况同样空前。
这一次首映与以往不同的是。麦克肯纳公司邀请了一百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的老兵参加,当这些佩戴勋章列队走上首映场的红地毯时,引起了轰动。这个大噱头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这些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兵。在闪光灯的照耀下、神情激动很是自豪。
这是大卫?弗兰克尔的主意,请这些反法西斯老战士来这里,既赚了媒体的注意力。又赢得了公众的好感。最关键的。还是宣传这部电影而已。
另外二百五十名曾参与影片的临时演员们也应邀出席。他们现在希望看到的是影片中能够出现自己的身影。当然如果有个正面的镜头那就再好不过了。少数幸运者还有一两句台词。
这还不够,请来了军乐团,全体演职员列队,接受老兵们的检阅,给足了老兵们的面子。
除此之外,老叶带着中国留学生,还有那些李思明刚认识的华人社团也来棒场。这倒让那些想买票入场的观众为了一张票而哄抢。好莱坞的许多人也来捧场,包括许多的影评人。
但这一切都没有影片本身更有说服力。李思明在好莱坞的第一部影片上映时,曾小心翼翼地避开竞争对手,但是现在是别人千方百计的避开他。
昏暗地苍穹下,数十艘登陆艇在狂怒的海面上飞驰。汉克斯颤抖的右手为战前的气氛定下了一个紧张无比的基调。紧接着,无所不在的炮弹。到处乱飞的子弹。流血、牺牲和伤员的惨叫。充斥着画面。
这个麦克肯纳公司旗下的最豪华的电影院,今年经过了大面积地装修。安装了最先进的放映设备。弗兰克尔现在手头上的资金无比充沛,拮据的日子似乎是很久以前地事情了。先进的音响设备,让观众似乎置身于战场之中,炮弹似乎就在身边响起。
“哇!”有女观众受不了了。离开了座位。这早就在李思明的预料之中,当初将完成的拷贝送去审查的时候,有关方面把这部电影定为“极度渲染暴力”的r级影片。李思明心想,还是中国好,只要不是黄|色电影和黑社会。男女老少皆宜。
那些曾经参与影片的军迷们则是极度兴奋。几乎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自己地身影。有的人甚至一会是美军。一会是德军,只是没有正面镜头而已,要不是就穿帮滑天下之大稽了。
而那些老兵们则是最有发言权地。他们此时已经被强烈的震撼。那极具视觉冲击力地画面让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四十年前的军队岁月。他们屏气凝神,攥紧了双手。前倾着脑袋,完全沉浸到了电影之中。一个被打断了手臂的士兵,面对着猛烈的敌军地炮火,茫然的寻找自己丢失的手臂。这在正常的人的逻辑中本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在崩溃或者是将近崩溃的心理之下,执拗的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却是可能的。同样在该片中,那个德语翻译在面对自己的战友被德军刺杀的情况下。却无法开枪,这些情节都在说明这样的问题。在触惊心目的血腥场景的压力下。心理崩溃必然导致极端的行为。
李思明很担心这些六十来岁的老兵们。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之类的。要是一把年纪了却在这里“阵亡”了,自己恐怕就会被某些人拿来跟希特勒来比较了,那就等着明天上报纸头版了。这个罪名可消受不起。
影片并没有让暴力一直进行下去,中间的过渡却是让人平静下来,并深思其中的一场战争中小人物的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当影片落下帷幕之时,所有人起立鼓掌,有人泪流满面,被深深的打动了。
“李,感谢你,你让我回到了过去。”看完之后。有老兵热泪盈眶,“那真是一场永远不会消失的噩梦!”
“我所看过的最真实的一部二次大战电影!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了。”另一位老兵激动地抱住李思明的胳膊,评价道。
“李。我不得不再一次向你表示祝贺!”李思明的朋友哈里森?希曼对李思明说道。
当李思明送老兵们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所有到场的记者又一次将他包围。
“李先生。您这部电影如此血腥。难道您不认为有点过了吗?”有记者问道,挑了这个刺。
“战争本来就是血腥的,战争可不是风花雪月的事情。只有那些新兵在热烈的政治宣传之后。才会兴奋地大喊:希特勒。我来了!”李思明道,“但是早在他登上运兵船时起,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不知道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想?”
“您怎样理解片中的杀俘行为。您是对美军持批评态度吗?”有记者抛出这个让人郁闷的问题。
“不,我只是尊重事实。战争本来就是人类最大的灾难,无论你站在哪一方。当双方杀红了眼的时候,保持理智是很难的。尤其是你无数个战友已经倒下的时候。”李思明补充道。“当然,我也反对杀俘的行为!你也看到,在这部电影中也有手下留情而被反戈一击的情形。但这都不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目的所在。”
“那您为何拍这么一部二战电影。仅仅是为了困为这四十周年纪年吗?”有记者问。
“为了牺牲的人和仍然活着地人。我承认影片很血腥,所以我们更要反对战争。这是最根本的,但是有时候事情又不是这样的。对待法西斯我们可不能去宣扬和平主义的理念。我想我们看了这部电影。就不会去叫嚣着积极参与战争。因为战争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也没有令人陶醉的外部环境。军人在政治意志的控制下。妄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敌手。为了这样的目的。军人在泥泞、高温、严寒。缺氧。饥饿里浴血搏杀。仇恨,诅咒损害着人地健康心智。所以我更愿意去从小人物的角度来看待战争。而不是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军们。”李思明道。
“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这问题好似法庭辩论之后。法官们经常说地。李思明觉得很不痛快。
“当然!”李思明想了想。“我有几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在你们发稿前请思考一下?
第一。假如你作为一名资深的老兵被派去参加某处阵地的防御,你请楚的知道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极其悬殊。只要战斗打响,你们一会全军覆没。当你逃跑之后的被军法审判的风险很小。你会逃跑吗?
第二。你是一名普通士兵,一天你和你一名战友闯入你军占领区的一户人家。你的战友被这户人家一位美貌地女孩所吸引。企图强jian她。你怎么做?参与强jian?退到门外替战友把风但自己不参与?或者制止战友地禽兽行为而引起战友地报复?
第三。战争就要结束了。敌人投降只是时间问题。你和你的战友们在行军途中发现了几个敌方稚气未脱的年轻士兵,你会驱赶他们。俘虏了他们,还是杀了他们?要知道。此时你已经失去了太多地战友!
第四,你是你家庭唯一的独子,母亲生病,你战功卓著,所你被批准可以提前离开战场返回故乡,此时敌人发起了进攻。你的长官和战友恳请你留下来再打一仗,因为他们兵力不够,而你又是全排经验丰富的班长。你会留下来再打一仗吗?留下来意味着有死亡的危险。
第五。你和你的三位战友外出执行任务,由于你的固执,任务失败。作为指挥官你会接受军法的处置。你的两位战友已经阵亡,另一名受伤。你会为了逃避处罚。而杀掉受伤的战友吗?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任务失败是你造成的了。
第六,作为战斗英雄,你返回后方接受庆功仪式。会上。你的间接上级让你留下来去学校训练新兵;而你的直接上级则要求你立刻返回部队。因为前线需要你这样的主力,你如何选择?“
李思明丢下这六个问题,让这群记者目瞪口呆。他们被李思明提出的这六个问题给镇住了。
小刀也参加了首映式。他完全被李大导演塑造的血腥战场给镇住了。这打破了他原有的战争片印象。
“你觉得怎么样?”李思明问道。
“很真实很震撼!”小刀答道。
“我刚才问的几个问题。你怎么看?”李思明问道。“你可别给我冠冕堂皇的回答!”
“这个不好回答,人的内心的深处都是自私的。在战争中尤其如此。更让人暴露出本性。”小刀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他其实是间接地承认。这六个问题很难在清醒的时候回答。尤其不适合和平年代未经历战场的人来回答。
“其实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以前在训练你们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某一天在战场上,在我背后打黑枪?”李思明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小刀偏着头问道。
“废话。当然是真话了!”李思明瞪了他一眼。
“真要说?”小刀扭扭捏捏,见李思明如此“好学”,只得道:“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想!”
“那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我们可没想到会有战争,有人诅咒你哪天在路上被车给撞死。结果刘队长倒是应验了。”小刀道,“还有人咒你断子绝孙!嗯,这个现在还无法判断是否灵验。”
李思明气得脸色发白,小刀可不愿在这时招惹他:“这个可不是我说的。说话这人早就不在了。”
“其实,我们活下来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李思明的怒气立即化为乌有,悲哀地叹道。
而那些记者们在完成采访任务之后,纷纷往回赶,人人都想在第一时间报道。尤其是电视媒体。特别是李思明抛出的那些个问题,更是发人深思。
“答案是什么?还是根本就没有答案?”记者们准备将这个问题抛给公众。而这必然会引起公众强烈的反响。包括那些前军人和现役军人。
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一百章 得罪了女人
“震撼、真实、感动。这是中国导演李思明的新片给我的最大感觉。从来就没有人会如此拍一部战争电影,尤其是片头长达二十多分的血腥镜头。看来.李思明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历史材料的研究,是十分到位的。他是一位诚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