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生小地主第50部分阅读

      重生小地主 作者:biquges.us

    让我姥爷帮咱点别的忙呗”

    ……………… ………………

    二更,求粉红。 粉红翻倍活动,到8号就结束了,大家有粉红要趁早投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买牛

    费章节(12点)

    “蔓儿,”连守信出声制止,“你这孩子,别总麻烦你姥爷。”连守信认为已经欠下岳父母家许多人情,怕连蔓儿年纪小不懂事,说出让人为难的话来。

    连蔓儿撅嘴,瞪连守信。

    “我这还不是先跟爹和娘说说,要是不合适,咱就不跟我姥爷说呗。”连蔓儿道。

    “就你个性,咱蔓儿可懂事了。蔓儿,你有啥话就说。”张氏道。

    “娘,你看咱家买下那一大片地,除了开菜地,留着以后盖房子的,还有老些空地了,种菜和种庄稼都不大合适。我想,干脆咱也栽两棵果树呗。”连蔓儿丝毫没有被连守信影响,依旧高高兴兴地说道。

    “栽果树啊”张氏的眼睛亮了。

    “我也想着要种些树。”连守信道。买下的那块地,正如连蔓儿所说,并不是都适合来种菜种庄稼,连守信也有打算要种树。不过他想种的也就是柳树、杨树这些三十里营子常见的树种。

    种树可以遮阴,可以美化环境,树枝可以做柴禾,等树成材之后,还可以砍伐了卖木材。

    果树的价值当然更高。

    张氏原来在娘家的时候,也跟着侍弄过果园。她从小吃惯了各种水果,嫁到三十里营子来之后,这里没有果树,想要吃水果只有买。连家过日子非常俭省,哪里会花额外的钱买水果?每年都是等张青山和李氏送些水果。张氏爱吃水果,但是做了人家的,这爱好就说不得了。张青山每年送来的水果,她从不藏私,都是交给周氏,由周氏来分配。

    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张氏能吃到的少之又少,不过只能跟着尝尝味。

    现在分家出来,如果她自家能栽种一些果树,那以后她就能像没出嫁前在家里一样了想到这个前景,张氏从心里笑了出来。

    “对,我咋没想到那。得让你姥爷给咱多弄些果树苗来,要桃树、梨树、山楂……”张氏嘴里说出一大串,也坐不住了,就兴冲冲地站起身,“我得赶紧找王石榴去,让她两口子给咱捎信去。”

    要带的话比较多,又很重要,张氏和连守信一起去了王石榴家。

    连蔓儿几个孩子留在家里,就把上次画的图纸拿了出来,又用毛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把打算种植果树的地方圈画了出来。

    “这几个地方,咱都种上果树。”连蔓儿道。

    “嗯,到时候咋种,恐怕还得让姥爷和大舅来一趟。”五郎道。

    几个孩子看着图纸,也都满脸憧憬。

    ………………

    第二天就是靠山屯的大集,连蔓儿想着等王石榴捎话,得需要几天,张青山那边才能帮着把事情办成。

    刚刚吃过晌午饭,连守信正要带着人继续去干活,铺子外面就响起了吆喝牲口的声音。

    “哎呀,是你姥爷来了。”张氏在屋里听见了,立刻就跑了出去。

    张氏说的没,是张青山来了。还有张庆年,两人赶着一辆大车。连蔓儿一眼就看见车后面用绳子拴着一头牛,车上还放着一架犁杖。

    今天刚让人捎信去,张青山就把牛和犁杖给送来了?

    一家人自然都是喜出望外。

    “……正好我今天和庆年一块赶集。这一到集上,就遇见王石榴了。他说你们要买牛和犁杖。这事可是给大事,不能耽搁,我赶紧就给你们在集市上踅摸,也是运气好,一下子就都买齐了。”

    张青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番。他们听了张氏捎的口信,当即就放下别的事,买了牛和犁杖之后,也没有回家,直接就到三十里营子来了。也是从王石榴的嘴里,他们这个时辰,连蔓儿一家人都在铺子这边,就直接来了铺子里。

    为了买这牛和犁杖,他和张庆年赶这个集,却没有做任何生意。

    “看看咋样,还满意不?”张青山就让连守信去看牛和犁杖。

    五郎和小七吃了饭,还没去上学,也围了。

    张氏就问张青山,这牛和犁杖都花了多少钱。

    张青山也没有隐瞒。现在一头耕牛的价格,从五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张青山给他们挑的这牛是刚刚成年的小公牛,正是开始能干活的时候,价银是七两银子。这还是张青山去买,如果换做别人,怕是八两银子都买不下来。那一架犁杖,价银是一两一钱银子。

    连守信将牛和犁杖都看了一遍,面露喜色。即便不是很懂行,他也能看出来,这都是上等的货色。张青山这多半辈子历练的一双利眼,可不是白给的。

    连蔓儿也高兴,这事找张青山帮忙找对了。

    张青山也很高兴。他的几个儿女中,张氏的性格最温顺,模样也最好。可婚后的日子过的却是几个中最差的。张青山和李氏表面上不说,心里最挂念的就是张氏。以前想帮忙也使不上劲,现在张氏分家另过,正在将日子慢慢地过起来了。作为父亲,张青山急切地想帮一把手。难得一直报喜不报忧的张氏肯让人捎信让他帮忙,张青山当然是立刻放下其他事情,就顾了闺女这头。

    看完了牛和犁杖,连守信和张氏就把张青山和张庆年往屋子里请。

    “不忙歇着。”张青山摆摆手,他想先看看闺女和姑爷新置办下的产业。

    “姥爷,你和我大舅吃饭了没?”连蔓儿忙问,看张青山他们到的这个时辰,连蔓儿怀疑他们为了赶路,还没来得及吃晌午饭。

    “带的干粮,吃过了。”张青山就道。

    “孩子他娘,赶紧炒俩菜……”连守信忙道。

    “肚子里饱着那,先不吃。”张青山就道,“我听王石榴说了,你们现在都忙,那就该干啥干啥去。……我先看看你们铺子盖的咋样了。”

    这样说着,张氏就和连枝儿回铺子里给张青山做饭,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领着张青山和张庆年来看正在盖的铺子,之后,又领着两人在买的地上看了一圈。

    看地的时候,三个孩子抢着告诉张青山,地方要盖新房子,地方要种菜,地方要种树。

    张青山听的红光满面,按着这个势头,不出一两年,他闺女家的日子就真的富足起来了。

    “行,这几块地,种庄稼差了点,种果树正好。”张青山道,“树苗的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咱那有现成的。到时候给你们送,我来帮你们种。”

    不仅果树苗,连种果树的事情都给包下来了。连蔓儿偷笑。

    从地里看了,张氏和连枝儿已经烙了一小盆的千层饼,炒了四个菜,又煮了一盆的汤。

    张青山和张庆年忙了这多半天,只吃了几口干粮,都是又渴又饿,也不客气,坐在桌子旁边大口吃了起来。

    五郎和小七从地里,就去上学了。张青山和张庆年吃晚饭后,就从铺子里出来,张青山让张庆年带着连守信开始将牛套在犁杖上。有绑绳、肚带等一整套,还有鞭子,一看就是崭新的,张青山却连提也没提。

    “庆年,这帮套花了多少钱?”连守信就悄声问张庆年。

    张庆年笑笑,回头看了一眼张青山。

    “啥钱不钱的。 卖犁杖的是爹的一个老哥们,咱买了犁杖,这帮套是他送的。”张庆年就道。

    “庆年,这也不便宜。……这就帮了我大忙,可不能再让你们在里面给垫钱。”连守信道。

    “姐夫,你别说那见外的话。”张庆年道,“让我姐,我几个外甥外甥女过上好日子,就啥都有了。”

    显然,这帮套是张青山送给他们的。

    连守信有些过意不去,但更让他过意不去的事情还在后头。

    将犁杖架好之后,张青山就把牛赶到了刚才看的地头上。

    “先要把这块地开出来种菜是吧?无不少字”走到地头,张青山就问道,“你去看着盖房子吧,趁这会工夫,我和庆年把这块地给你开出来。”

    说完了这些话,张青山也不等连守信答应,他在前面牵牛,让张庆年在后面扶犁,就开始翻地。

    “这是生地,得犁的深点。”张青山还嘱咐张庆年。

    连蔓儿跟在后边,一边看小牛犁地,一边把翻出来的草根树根往地头扔。

    “姥爷,你歇会,让我来牵牛呗。”看了一会,连蔓儿跃跃欲试。

    “你和你采云姐还挺像,啥都想试巴试巴。”张青山哈哈笑,等犁出两个垄沟来,才将缰绳递给连蔓儿。

    “沿着旁边的垄沟走,别走歪了……”张青山跟在旁边告诉连蔓儿牵牛。

    连蔓儿觉得很新奇,她是第一次干这种活,离小牛这样近,小牛湿湿的鼻息喷在她的手上。

    张青山只让连蔓儿过了一会瘾,就把缰绳又接了。

    犁出差不多四五分地的样子,张青山就停了下来,让牛歇一歇。

    “庆年,你这就吧。”抬头看了看日头,张青山就道,“跟你母亲说,我要在这住几天。”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第二百四十六章 牛车

    费章节(12点)

    二更,求粉红。

    …………

    张青山让张庆年回家去,他要留下来住几天。连家从来没养过大牲口,连守信对这方面当然是个生手。张青山要留下来,一方面是看他们活多,想帮着闺女和姑爷干点活,另一方面就是要教连守信应该养牛。

    连守信当然明白张青山的好意,心中很是感动。

    张氏拿了个篮子,里面用布包了几块饼让张庆年路上吃,还有一小坛子酒酿,让他带给李氏和孩子们吃。自打过年的时候,连蔓儿弄了一坛酒酿,一家人都很爱吃,后来又买了些糯米,酿了两坛。

    连蔓儿则是回了一趟老宅,拿了七两银子,一吊钱再加上一串钱,也用布包了,交给张庆年。

    张庆年将钱地收了。八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他和张青山赶集,身上并没带那么多的钱。还是他们爷俩在骡马市里有声望、人头广,这犁杖和牛他们先带了,钱还赊欠着。这一路,他正好将钱给卖主送去。

    张青山又对张庆年嘱咐了几句话,目送张庆年走了,这才又到地里,让连蔓儿牵牛,他在后面扶犁,爷俩说说笑笑地干起活来。

    等到五郎和小七下学了,都兴冲冲地直扑。连蔓儿没办法,只能将牵牛的活让出去。

    连蔓儿家里先是买了小猪羔,然后又添了一群喳喳叫的小鸡小鸭,现在又添了一个个头更大的活物,小黄牛。这头小黄牛一下子就取代了前面那些个活物,成为五郎,尤其是小七的心头好。

    五郎年纪略长,表现的还不明显,小七却不掩饰,乐的路都不肯好好走了,围着小黄牛又蹦又跳的。

    “……等草长出来了,我一放学,我就带你去吃草。我一个地方,那的草可嫩了。这地方就我一个人,别人都不。”小七凑在小黄牛的耳朵边说悄悄话,就好像小黄牛能听懂他的话,以后就和他一个最好似的。

    小黄牛还年轻,要慢慢地适应地里的活计。张青山很爱惜它,因此把菜地翻完了之后,就卸了犁杖,让小黄牛歇息。

    这小黄牛是他们的了,得给小黄牛弄个住处。

    “把夹道里的柴禾搬到大门外边去,就把牛栏搭在夹道里。”连守信建议道。老宅那边,猪圈和大门墙之间有一条夹道,那条夹道大约有四五尺宽的样子,养这头小牛不算宽敞,但也够了。连守信是这么认为的。

    “孩子他爹,咱养了几只鸭子,他奶都嫌味大,对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这牛的味可更大。你没看王石榴家是啥样?我怕他奶这次更不愿意。”张氏提出质疑。

    连守信沉默了。他张氏说的没。

    “那也没法子,不放在那养,还能放在哪养?”连守信道。

    虽然这边盖了铺子,后面那块地上,以后还会给两个盖房子。但是连守信心里,老宅是他的家。他买了牛,不放在家里养,还能放到哪去养?

    “你们那个夹道啊,”张青山开口道,“要我看有点窄,这牛在里面,都怕转不过身来。这牛的身量,还有的长那。”

    张青山认为,牛栏要宽敞一些。

    “我也,可除了那,也没别的合适的地方了,总不能把牛栏搭在菜园子里。”连守信道。

    “爹,咱在这搭个牛栏呗。”连蔓儿就道。

    “在这搭?”连守信一时没有反应,“那照看起来,多不方便。”

    “爹,咱这牛,以后要谁照看?”连蔓儿就问。

    “这还用说,当然得我照看。”连守信立刻就道。一头牛,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是重要的财产,是耕种的主要帮手。有的人家对牛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

    俗话说的马无夜草不肥,对于牛也差不多。连家虽然没有养过牛,但是连守信也,那些牛马照看的好的人家,夜里至少要起来一次,到马棚里照看,包括喂食喂水等。

    这活计责无旁贷地落在家里现在唯一的成年男丁连守信肩上。

    “爹,你想想,过完年,你都睡在哪边的?”连蔓儿笑。

    连守信一拍脑袋,是啊,他忘了。自打开了这个早点铺子,他很多时候,都是睡在铺子里。现在要盖房子,他留在这边的时候就更多了。这牛当然是放在这边养,他才能方便照看。

    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连蔓儿也笑,心想,惯性思维的顽固程度可不能小看。虽然在这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连守信心里,家还是在老宅。不过,等他们亲手将这块地一点点的开发出来,将新房子盖好,连守信的想法也会慢慢跟着改变的。

    要将牛栏搭在这边,可新铺子那里并没有起围墙,连守信不放心。最后决定,还是跟庙里商量商量,先将牛养在门房后面的夹道里。

    这段,他们跟庙里的关系处的很好,因此连守信跟住持一说,住持就答应了。

    因为盖房子,木料都是现成的,张青山立刻就带着连守信开始搭牛栏。一边搭牛栏,张青山一边告诉连守信,养牛要注意哪些事情。五郎和小七在旁边跟着帮忙,也都听的相当认真。

    …………

    吃晚饭的时候,连守信特意请了连老爷子,陪张青山喝酒。

    看到连守信买了牛和犁杖,连老爷子也很高兴。

    “还怕你们俩这地种不,现在有了犁杖,我就不替你们担心了。”连老爷子道。

    吃过了饭,连老爷子要张青山跟他回老宅,说哥俩躺一个炕头上,好好唠唠嗑。张青山没有答应。

    “这牛还小,刚买来,有点发生,我得在这边帮着照看照看。”

    连老爷子听张青山这么时候,也没勉强。

    连守信送连老爷子出门,连蔓儿随后出门泼水,就看见连老爷子和连守信站在官道对过,正小声。

    “刚才有你老丈人在,我就没问。”连老爷子对连守信道,“你们这牛和犁杖,这钱,是你们个掏的不?”

    “……说要买,没想到这么快,也没给拿钱去。孩子他姥爷给垫的钱,他大舅的时候,把钱给带了。”连守信对连老爷子并没有隐瞒。

    “哦。”连老爷子似乎松了一口气,“这个你做对。……你老丈人对你是十个头儿的,你可不能忘了人家的好。”

    十个头儿,是他们这里的土语,大概的意思就是十成十,百分百。连老爷子这话,是说张青山对连守信非常好。

    “我。……帮套啥的,是孩子他姥爷送的,我要给钱,他也不要。”连守信道。

    “……别嫌爹管的宽,爹也是为你们操心。……你们这又是盖房子,又是买地,还买牛和犁杖,这地还没种那,老四,你们的钱够花不?”连老爷子又问。

    “……这些都是不买不行的,没办法,钱再紧,也得买。”连守信道。

    “……爹也给你帮不上大忙,你那三十亩地的种子,我都给你备出来了。”连老爷子道。

    “爹……,”连守信叫了一声,“到时候我把种子钱给你。”

    似乎怕连老爷子拒绝,连守信接下来的话说的飞快。

    “爹,我这分家出来了,该给的钱我得给。……人口多,要是有啥说头,那就不好了。”

    连守信这是为连老爷子着想,之所以盖房子也不让连老爷子来给帮工,也是这个意思。连家现在人多口杂,他分家另过,连老爷子再给他付出劳力或者财物,怕其他的、侄子们有说法。

    “老四,你别多心。分家的时候说好的,给你们一年的口粮,这种地的种子也没多少,你就别再跟我说钱不钱的了。”连老爷子说了这些,就转身走了,也不让连守信送他。“好好待你老丈人。 晚上,让你老丈人来家吃来。”

    张青山在三十里营子一连住了三天,把连蔓儿家新买的这一片地都给翻了一遍,还帮着把那块菜地给拾掇了出来。只要等季节到了,修整出菜畦,就可以种菜了。

    拾掇出来的菜地不大,只有五分。

    “贪多嚼不烂,这菜地不同别的地。”张青山和连老爷子都说道,“这地生,等你们种上菜就了,拔草就够你们忙活的。……别拿开荒当容易事,这地,你们得侍弄上几年,才能侍弄成熟地。”

    这两人都是老庄稼把式,他们说的话是经验之谈。连蔓儿当然只有虚心受教的份。

    “你们这犁杖有了,还该买辆车。”把菜地收拾好之后,张青山就对连守信道。

    连家有一辆平板车,去年收秋往家里拉粮食、拉柴禾,就靠的是它。连守信分家出来,只有两套铁锹、铁镐、锄头这些,今年开春,他们又添置了两套。平板车他们还没有。

    “我也打算买台平板车。”连守信道。

    “你们以前没买牛,现在有牛了,就该买大车。”张青山道,“这种地、平时赶个集、买个啥的,有个牛车,那可方便多了。”

    ………………

    替蔓儿感到钱各种不够用是家底太薄的缘故吧。

    送上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买地的选择

    费章节(12点)

    张青山建议连守信买牛拉的大车,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最后达成一致:他们是该买辆大车。

    庄户人家使用的车分为几种。最简单、最便宜的是那种独轮的小推车,现在连蔓儿家正在盖房子,就用着这样的小推车,用来短距离地运输砂土还有一些杂物。庄户人家使用最多的,还是两个轮子的木板车。

    这种车按照大小和载重能力也分为几种,最小的一种,就是连家上房的那种平板车,用人力来推拉。除此之外,都是用牲口来拉的更大型的车,统称为大车。

    张青山建议连守信购买的是适合牛拉的大车,是大车中比较小型的,只比平板车大一些也高一些。这种车,适合一头牛来拉,载重却比平板车大很多。这与牛这种动物的特点有关,牛一般行走不快,但是力气大,而且耐力好。

    比牛拉的大车更大型的,就是张青山,还有王石榴家那样,用两头骡马拉的大车。这种车跑的快,载重能力也大,既可以做货运,也可以坐客运,一般用来拉脚的都是这种大车。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型大车,一般是用三四头、或者更多的骡马来拉动,差不多就是书本上所说的三驷、四驷。这种车一般会有一头最健壮的骡马打头,后面跟随一对或者两对,甚至更多骡马跟随。这种大车,当然速度更快载重能力更大。走在路上绝对的拉风。连蔓儿就在官道上看见过一回这样的马车,那拉车五匹牲口都是一水的枣红高头大马,别说其他的路人,就是连蔓儿也看的口水涟涟。

    连蔓儿曾在私下做过一番对比,如果说平板车相当于她前世那种电动车,那么一辆牛车就相当于国产的轿车,两匹骡子拉的大车,就相当于宝马这一级别的了,而连蔓儿看的留口水的那种,应该是相当于法拉利这一级别的跑车。

    直接跨越平板车,购买牛车,连蔓儿觉得她家这算是正是跨入有车一族的行列了。

    既然要买,那当然是趁着有张青山这样经验老到的人在的时候买。所以,在决定买车之后,一家人就去了镇上。青阳镇有一家铺子,专门买平板车、大车还有各种配件。张青山帮忙选了一辆,连同拉车的帮套等,还将小牛架在车上,试过没问题后,才将车买了下来。

    一辆车,加上半套等必须的零配件,一共花了四两银子。

    最后,一家人是坐着小牛车回的三十里营子。一头牛拉的小牛车比较容易驾驭,这一路上,连守信就先学会了,然后是连蔓儿。

    连蔓儿心里暗笑,与她前世学车的经验不同,在这里是越便宜的车,越容易驾驶。瞧她还没到一刻钟的工夫,就拿到了驾照。当然,这驾照并没有书面形式,只是张青山的口头认可。不过,老师傅的认可可比那一纸执照可靠多了,不是吗?

    虽然,张青山的认可可能有人情的成分在里头,但这也够连蔓儿乐一阵子的了。以后她再赶集买,就可以赶着小牛车来回了。

    张青山帮他们买了车,第二天,就坐着王石榴去赶靠山屯大集的车走了。张青山不是一个闲人,他那一大家子,也有许多的事。

    这天刚吃过晌午饭,连蔓儿正坐在早点铺子里屋的炕上,算今天的收支账目,吴玉贵带着吴家兴来了。

    张氏忙将连守信从盖房子的工地上叫了。

    “买地的事有信儿了?”连守信就问。

    “对。”吴玉贵点头。

    自从去年连蔓儿卖了葡萄酒赚了一笔钱,就跟吴玉贵打了招呼,说要买地。吴玉贵一直为他们留着心,想帮他们买块离的近的好地。

    “有两块地离着你们都不远,刚到我手里,我立刻就了。”吴玉贵从袖筒里拿出张折子,打开来一边看一边告诉连守信。

    两块地,一块是三十里营子的,共二十五亩,一块是赵家村的,共二十亩。

    “都是中等的地,每亩要价银四两。”吴玉贵道,“这两家急着要用钱,不卖地,就得借高利贷了。卖的急,都要现银。……依我看,要是能一次付清,这价银上还能有些商量。”

    春耕之前卖地,那显然是家里有急事,要用钱。

    “先去看看地再说。”连守信道。

    因为离的不远,连守信就没套车,一行人不行来看地。

    赵家村的那二十亩地,和连蔓儿家买下的地正在一片上,中间隔着有十几亩地的光景,三十里营子的二十五亩则是离连老爷子家的地不远。

    连守信对这一大片地都很熟悉,两块地的土质都不,位置也好,不仅离家里近,更妙的是和他那三十亩地也近,这样耕种、收拾起来可方便了许多。

    这两块地,四两银子一亩,价格也很诱人,如果两块地都能买下来就好了,可是她手里能动用的银子,还不足八十两。

    “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吴玉贵也告诉连守信。

    “吴老三,带着人看地那?哎呦,这不是连四,你这是要买地?”几个人正站在三十里营子这二十五亩地的地头,一个人从赵家村那边的地里走了,离着老远就哈哈地笑道。

    吴玉贵和连守信都忙停止了对话,笑着跟来人打招呼。

    连蔓儿这个时候也认出来,来的人是老金。

    “这两家都急着用钱,让我爹帮着卖地。也找过老金,要是这地一时卖不了,就要把地押给老金,借高利贷了。”吴家兴小声告诉连蔓儿。

    连蔓儿恍然大悟,怪不得老金也跑这来了,原来也是看地。

    老金依旧是红光满面,精神气似乎比年前还足了,也还穿着他那套标志性的皮袍皮帽子。

    “老弟,这地要是你买,我就往后靠。你买剩下的是我的。”老金热情地拍了拍连守信的肩,“咋样,这两块地,你是都要买下?不,好眼光,这地可都不。”

    老金这是和连守信平辈称呼了,连蔓儿心里道,她记得,老金好像管连老爷子叫老哥哥来着。

    连守信就笑着摇头,他也,家里没有足够的银子能同时买下两块地。

    “……只能买下一块。”

    “是这块?”吴玉贵就问。

    连守信露出些为难的表情,一时没有。

    “老弟你这是钱不够?”老金立刻就道,“这包在老哥哥我身上,要用多少,你跟老哥哥说句话。……咱话说在前头,这是我看老弟你投缘,这钱咱们不算利息。”

    一个放高利贷的,说借钱给你,不要利息。

    “这买一块地的钱,我还有,多谢金老哥了。”连守信就道。

    “……若是钱不够,我家里还有些存银,总能将这块地买下来。”吴玉贵将连守信拉在一边,小声道。

    连蔓儿这时也在心里盘算,要买三十里营子这二十五亩,要一百两银子,赵家村那块,要八十两银子。她手里能动用的银子有七十八两,再从应急用的银子中拿出几两来添上,也就够了。

    要买三十里营子这块地,肯定要借钱,买赵家村那块,可以不用借钱。

    “我跟我闺女商量商量。”连守信没有立即答话,而是这样说道。

    连守信和连蔓儿爷两个就走到一边。

    “蔓儿,咱还能拿出多少钱来?”连守信低声问。

    连蔓儿就把她盘算告诉了连守信。

    “爹,看来赵家村那块我看就合适,这块地,咱现在差的银子有点多,勉强凑出来,咱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连蔓儿道。

    连守信似乎有些犹豫,在连蔓儿看来他没有理由这样。

    “爹,你是想买这块二十五亩的地?”连蔓儿心中一动,好像吴玉贵和老金也认为连守信该买下这块地似的。“这是为啥?”

    “……这地,当初是你爷的。后来卖了。”连守信道。

    “哦。”连蔓儿下意识地捂紧了钱袋,“爹,咱家没那么多钱。要是买这块地,咱地就没钱种,铺子也盖不成了。爹,你要跟人借钱吗不跳字。

    连蔓儿看着连守信。

    “买赵家村的地,咱的钱够不?”连守信想了想,问连蔓儿。

    “能凑出来,买完后,咱就一点闲钱就没了。”连蔓儿点了点头道。

    “那就买那块。”连守信决定道,“这块地,看以后有机会吧。”

    连蔓儿松了一口气,连守信能够务实,这减少了很多麻烦。

    决定了买赵家村的地,接下来双方见面,写契纸、交付银两,交给吴玉贵去办红契这些事情,就相当顺利了。

    转天,早点铺子最忙碌的时辰,连蔓儿也在厨房帮忙,就听见外面突然喧闹起来。

    “咋地啦?”连蔓儿就问。

    “外面好像出事了。”石娃子道。

    连蔓儿忙从铺子里走出来,就看见一辆马车前呼后拥地正从官道上跑,进了村口。有一个人被马车拖曳着,踉踉跄跄地跟着马车跑。

    “那个,不是何老六吗不跳字。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粉红翻倍的活动,到今天晚上12点就结束了。大家去个人账户里看一看,如果有粉红、月票,马上就投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

    费章节(12点)

    二更,求粉红。粉红翻倍的活动今晚上结束,大家有粉红现在就投吧。

    …………

    连蔓儿吃了一惊,她也认出来,被马车拖着跑的那个人正是何氏的西村的何老六。这个何老六,在左近颇有一些名气,虽然是个庄稼汉子,却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不这次,又犯了事,而且,那些人抓了何老六,往村里去是打算做?

    围观的人也相互打听,是回事。

    “……不是咋回事,好像何老六正在镇上酒楼里喝酒,就让人给抓起来了。”

    “看来事还不小,那群人里,好像有穿着官衣的。”

    看来大家伙也不是回事,连蔓儿就转身回了铺子里,把事情跟张氏说了。

    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张氏听了连蔓儿的话,也分不出多少精神来理会。

    “……就说他那不作法的劲儿,迟早得出大事”张氏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忙着揭锅往外捡馒头。

    不作法,是三十里营子这边的土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为人不正派,不守规矩,也不遵守法度。

    铺子里正忙活,连守信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孩子他爹,你咋不在盖房子那看着,干啥?”张氏看见连守信来了,就问道。

    连守信的脸色很难看,他的身后,还跟着个半大的孩子,一身窝窝囊囊的棉衣,吸着一挂浓浓的鼻涕,赫然是六郎。

    “刚才不是看见有人抓着六郎他老舅了吗,那是上咱家去了。”连守信就道。

    “上咱家干啥?”张氏一愣,也紧张起来。

    “是去年他们卖的葡萄酒,坏事了。人家买主带着官差找上门来了,抓了何老六,让何老六带着来抓二哥了。”连守信顿足道。

    “葡萄酒,咋坏事了?”张氏忙问。

    “爹让四郎上山上去找二哥,让六郎来找我。六郎这孩子,话也说不大清楚。反正是人家找上门来了。……我跟你们说一声,我得回家里去看看。”

    连守信说完这些话,不等张氏等人有所反应,就急匆匆地带着六郎回老宅去了。

    “蔓儿,咱卖的那葡萄酒没事吧?无不少字”张氏摸着胸口,紧张地问连蔓儿。

    “娘,你放心吧。咱的酒肯定没事。”连蔓儿就道。

    张氏看着连蔓儿笃定的样子,一颗心稍稍地放松下来。

    “……偷学咱酿酒,照猫画虎,能不出事吗?现在酒出问题了,人家可不得找上门来。我看他们这祸惹的可不小,还来了官差是不?哎呀,那、那、是不是要抓他们去坐牢啊?”

    连蔓儿摇了摇头,她不了解当今的法度,不会样。

    “娘,你照看着铺子,我回家看看去。”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行,你吧。有啥信儿,跟娘说一声。”张氏就道。

    “嗯。”

    连蔓儿答应了,就离开铺子,往老宅来。

    离着挺老远,连蔓儿就看见连家的大门口停着一辆大车和几匹马,还有许多的村里的人围在不远处,正在议论纷纷,都说连家惹上了官司。看见连蔓儿来了,这些人纷纷向她投以同情的目光。

    庄户人家大多胆小怕事,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宁愿冤死,也不打官司。官字两个口,招惹上官司,往往不仅意味着倾家荡产,更可能是家破人亡。

    现在虽然是连家的连守义招惹了官司,但分家出去的连守信却并不一定能够撇清。相反,连守信家最近日子过的红火,很可能会被官差当做压榨的对象。

    连蔓儿何尝不众人看她的目光所透露的信息,她只能镇定地穿过人群,走进连家的大门。

    院子当间,乱七八糟地摆放着几个大酒坛子,其中一个的坛子口被砸掉了一半,红褐色的酒液流出来,在地上积了一小滩。

    连蔓儿走,用指肚蘸了一点,不用放进嘴里品尝,只需在鼻子下闻一闻,连蔓儿就能确定,这是酸败了的葡萄酒。

    “蔓儿”连枝儿的声音从上房西屋传出来。

    连蔓儿忙走进上房,西屋的门本来关的死死的,这时候打开来,连枝儿从里面一把将连蔓儿拉了进去,随后又将门关严,插上了插销。

    连蔓儿进了屋,才看见不只连枝儿,周氏、连秀儿、古氏、连朵儿,蒋氏抱着妞妞、连芽儿都在屋子里。

    屋里的气氛很紧张?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