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第50部分阅读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作者:升斗小民
想法,打仗凭的是实力,任何阴谋鬼计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都会烟消云散,而此时大唐国、函谷关内集合了东方道门各派的势力,实力极为强劲,完全有能力在正面一举将西方教击溃,故而没必要遮遮掩掩,直接冲进山谷,将西方三万精兵杀个干干净净,却是最为痛快,但是牛魔王摆事实,讲道理,在东方、西方的势力分步、未来的战争构架,今后的洪荒走向等等方面给也宣上了生动的一课后,听的孔宣迷迷糊糊,不由的接受了牛魔王的意思,待到反映过来的时候,任务已然分配完毕,是以,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其实孔宣知道牛魔王是要引诱宝幢王佛出兵,从而将西方教的有生力量在函谷关的攻城战中消磨一空,如果提早对山谷中的三万精兵采取行动,稍稍走漏一点消息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这个道理孔宣哪能不懂,只是他高傲的性格让他对使用计谋感到一丝的不屑罢了,不过孔宣怎么认为不要紧,只要他能认真的执行牛魔王的部署就好,是以当西方教三万精兵赶着向函谷关冲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自官道两侧射下的铺天盖地的箭羽。
五万妖兵人手一把强弓硬弩,另配十支刻满符录的破魔箭,牛魔王要求这五万妖兵,在主帅发出放箭的号令后,尽最快的速度将手中的十支破魔箭射出去,十箭过后自行随意冲杀,杀敌两人者奖培元丹一枚,杀敌五人者奖离殒丹一枚,杀敌十人者将返火丹一枚,杀敌二十人者奖度厄金丹一枚,杀敌五十人者奖九转金丹一枚,以人头换取丹药,绝无失言,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翠云山中五万妖兵这下可拼了命了,每一个西方的佛兵在他们眼中都是闪着光、透着香气的极品灵丹。
五十万支破魔箭呼啸而出,箭过之后,三万精兵十不存一,只剩下不过三千人了,不过这三千人尽是法力高深之辈,随同孔宣出征的翠云山中资格最老的青毛狮子,可不管什么高手不高手,自从青毛狮子一举夺得翠云山第一军将军之职位后,得到奖赏是一枚度厄金丹,这下可给他尝到了极大的甜头,不但受损的伤势修复完好,就连陷入瓶颈多年,毫无突破意思的修为,也在吃下丹药的那一瞬间,生生提高了两个层次,直接将他带入了太乙金仙的圆满境界,是以青毛狮王认为,还有什么能比服用金丹来增强修为更快的,因此,在牛魔王的重赏之下,青毛狮王疯狂了,带着自己本部近万妖兵冲入了战场,与残存的西方佛兵大肆的撕杀起来。
在这三万精兵中有两位佛陀带队,四位菩萨,二十位罗汉在旁辅助,只是促不及防的情况下,一位菩萨,九名罗汉受到了有如飞璜一般的箭羽攻击,死于非命,而活着的佛陀、菩萨在孔宣的五色神光和弑神戟下,没有一个能支撑过三招,五色神光无物不刷,既使修成了佛身法象、菩萨金身,也一样难出五行,是以这些佛陀、菩萨纷纷在孔宣手下丢了性命,因此也就半刻钟的时间,三万精兵被屠戮一空,一个都没跑了,彻底粉碎了宝幢王佛的希望。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然没有任何的悬念了,当孔宣带着五万妖兵加入到守城的队伍中后,宝幢王佛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他实在想不明白,如此严谨的计划怎么会失败,心中虽不有甘,却是无奈,只得下达了退兵的号令,可是牛魔王、李定邦怎么能让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大唐国的战鼓擂动起来,轰轰的鼓声鼓舞着所有战士的心,那种勇往直前,誓死拼搏的血性彻底被鼓声激励出来,胜利已然在望,西方绝无再有逆转的可能。
西方教大印国的兵士有如潮水一般的涌上函谷关,又如潮水一般的撤了下去,只是百万大军存活下来的已然不足一半,这样就完了吗?没有,李定邦传令,尽可能的将这些西方兵士拖在函谷关上,至于撤下去的也不要紧,函谷关高大的城门缓缓的被打开了,早已蹩足劲的一万唐军铁甲精骑和由魔王波旬带领的五千阿修罗族精锐一举杀出关来,所过之处,有如蝗虫噬地一般,却是杀的干干净净。
这一场恶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二百万,是自函谷关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恶战,西方教攻取函谷关,打通西方通往东方的路径的目的,在伤亡超过五十万佛兵的惨痛损失下破灭了,有如一只受伤的巨兽退回了印莲城,慢慢舔拭着自己重伤的伤口,但是惨痛的伤亡并没有改变西方教攻下函谷关的决心,反之更加激起了西方教对函谷关的崇景,有如一只受伤的猛虎,静静的龟缩在印莲城中,慢慢的修养着元气,只待调养好伤势之后,必将再次亮出那锋利的獠牙。
相比与西方教来说,东方道门所领导的这场将计就计的防守反击战,打出了大唐国的气势,打出了东方道门的声威,可以说是一场完胜的对战,虽然在这场胜利中,有十几万的修士、将军、兵士失去了性命,永远的沉寂在了函谷关中,是一场凄惨的不能再凄惨的胜利,但是,经此一战,西方教损失惨重,有如一只断了利爪的猛兽,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再也兴不起风浪来,函谷关也算是即将迎来一个短暂的平静时期,如此,必然更加有利的加快大唐国的国力发展。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74章 找场子
第174章 找场子
177、转世托生西方本来地处洪荒大陆的边缘地带,最为偏远,虽然西方地广人稀,但是一地生灵俱能养气潜灵,礼天敬地,故而在天地初开,鸿蒙初判之时,得天道眷顾,不受天地劫难所扰,给予了一地生灵繁衍潜修的机会,所以西方生灵不贪不杀,固寿永真,遂被称为福地,在接引和准提二人在西方斩执念,立西方大教,教化万千生灵,凭借功德证道成圣以后,这西方一地就成了西方教的根据地,既便是在洪荒破碎,鸿钧重立三界之时,都没有改变这个事实,仍然把西方所在的那块洪荒碎片作为西方教的驻地,改称为西牛贺洲,以作为教传承之所在。[本书来源.xiuzhengu.]
西方教地处偏远,虽是福地却是贫瘠,根本不足以使大教发展兴旺,是以接引和准提自立大教之后,便明的暗的,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想方设法的促进教派发展,在天地初劫中,接引和准提自乱战中挖巫族二族的墙角,却是得了莫大的甜头,仙树灵根,法宝材料,得了不计其数,甚至有从多的妖族高手俱被其强收到西方教中,或是化身成佛,或是做了护法明王,或是做了护教罗汉,使得西方教的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在天地杀劫之中,东方道门三教应劫,大教气运有所缺失,西方教在此消彼长之下,因劫而起,又自东方收得三千红尘之客,声势一时无两,开始了强势扩张,直有戏逐道门,独霸洪荒的架式。
面对西方教的强势扩张,东方道门在红云的推动下,一改从前互为敌对的状态,齐心协力,表现出了极为强劲的实力,在函谷关下打的西方教毫无还手之力,特别是牛魔王在做出了将计就计的计划后,东方道门齐力生生斩杀了五十余万西方佛兵,却是有如断了西方教的一条臂膀,心疼的接引和准提欲哭无泪,苦不堪言,却是不敢亲临东方,率先挑起战端。
在接到宝幢王佛败回的消息之后,接引升坐于金色莲台之上,准提持七宝妙树陪从于旁,莲台之下即是婆罗双林,林中坐有三千佛陀,五百罗汉,八百金刚,还有众多的菩萨、阿罗、揭谛、经丘等,俱是双手合什,口中咏诵经文,礼拜不止,接引的眼晴自三千诸佛中环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领导兵出征函谷关兵败回山领罪的宝幢王佛身上,接引的脸色愈发的枯黄,疾苦之状更甚,双眼之中冒着淡淡的寒光,看的宝幢王佛背后冷汗连连,心中更是惶恐不安,也难怪接引生气,好不容易凑出百万精锐佛兵,打算与东方道门一较长短,却没想到,一日之间就被这宝幢王佛耗去了一大半,这还不止,随同出战的七十位佛陀,回来了四十一位,三百余位菩回来了三十七位,一千余的罗汉最惨,只回了九位,连个整数都没凑上,真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些菩萨、罗汉可是西方教的希望所在,是以接引哪能不心疼呢。
“宝幢,此番你主持攻打函谷关,损失惨重,却不得成功,致我大教险此陷于危机之下,元气大伤,如此你可有何话说?”宝幢领战失败,可谓大过,接引作为一教之主,不可能不作以表态。圣人的威压有如翻着巨浪的海水,狠狠的拍打在宝幢王佛的身上,气机牵引之下,宝幢王佛脸色灰白,自群佛之中出列跪在莲台之下,深深叩拜道:
“老师,弟子得老师点化,苦修亿万年,立身成佛,又被老师委以重任,主持攻打函谷关,以发展我之大教,弟子深感老师大德,恨不能早将大教传遍洪荒,以此来还报老师,只是弟子无能,不但不能为老师分担忧愁,还累我大教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此俱是弟子之过,弟子愿接受老师责罚而毫无怨言,只是有一事,弟子若不说出来,如梗在喉,还请老师容弟子禀报,弟子自接掌兵权之后,时刻小心谨慎,此次弟子自翠云山中找寻暗道潜入关中,里外合击攻打函谷关,每一步都极为小心谨慎,时刻派人关注八方,以防走漏消息,又与数十位教内师兄,多番推演,方制订出如此计策,此战略计策极为严密,是以弟子实在想不出何以此策会失败,继而又中了东方道门的偷袭,还请老师为弟子解惑,弟子再无牵挂。”
宝幢王佛是接引的亲传弟子,凭借一先天宝幢立身成佛,故被接引赐号为宝幢王佛,宝幢王佛为人严谨,稳重,并且修行刻苦,实力自然不弱,深得接引的好评,故而才被接引委以重任,只是此番交战失利,损失太过重大,若不予以严惩,接引会在三千诸佛面前交待不过去而威信大失,但是在接接听到宝幢王佛的疑惑后,也是被问的一楞:“是呀,宝幢王佛的计划自己也看到了,也看到了却是毫无破绽可言,如此周详的战术谋略怎么会被对方掌握的如此清楚,难道是我之教内有内j?不能,我之门下,俱受我感召,潜心修行,绝不会有人去作东方道门的j细,难道是老子等人暗中在主持函谷之战?如此的话,这仗却是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想到这里接引不由的和准提互相对视一眼,以眼神作一交流后,俱都双目低垂,双手置于袖中暗自掐算起来。圣人的法力自是不凡,初一推算便知前因后果,知道了结果,接引的面色更加疾苦,准提也是不由的一阵阵苦笑,这函谷关内有六耳这么一个作弊器在其中搅乱的话,这函谷关怕是永远也攻不下来了,无论你有什么举动,却是难逃六
耳的视听,难道大教的发展传播就这么算了吗,我等传教即为教化众生,此乃功德之事,这东方圣人怎么能如此欺人?可是,接引和准提想是想,却是一阵阵的无奈,谁让西方力薄,形势不不如人呢?“宝幢,你所制订的攻打函谷关的计划可谓是十分周详,只是函谷关内有风火岛红云门下的六耳在为大唐国效力,六耳的本体为六耳弥猴,善
聆音,明事理,万物皆明,除却圣人所为,洪荒中没有任何事情能瞒过他的双眼和双耳,却非是你之计划的失误,但是你作为主帅,不能洞彻先机于前,累死我教下无数兵士,无论有任何理由,你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我之教下,有功则奖,有过当罚,念在此事非你一人之责任,免你死罪,罚你去了佛光,自凌云飞渡之下,受度水击身百年,以其中苦楚磨励你心,修养佛性,如此,你可信服?”推算明白了其中的因果,虽说老子等圣人还算守规矩,并未致身其中,但接引和准提二人实在是高兴不起来,打仗不比别的,讲究战术、战略、计策、对策,可是有六耳在函谷关内听天探地,如此西方教则没有任何战略秘密而言,稍稍有所异动,便会被六耳探知,如此,这仗怎么打下去呢,是以接此在推算出因果后,给了宝幢王佛一个不轻不重的处罚,算是略施小惩,只是六耳的难题仍然困扰着他,却是最为烦人。
金钟盘响,玉磬传音,接引命人敲响金钟玉磬,解散了三千众佛,独与准提默坐于莲台之上,却为大教无法东传之事,深感忧心,虽说传教为教化众生是顺应天道的功德之事,但东方道门势大,逼迫自己以人族的方式进行争斗,阻挠大教东传,虽然争斗之中多有修士惨杂其中,但主体仍是作为洪荒主角的人族,虽然道门所为有欺瞒天道的嫌疑,但此时天机已乱,却是不为逆天而行,当不受天罚,是以怎么看,自己的西方教这边都不占优势,即使这攻城战再继续下去,也是毫无结果的白费力气。
“师兄,无论是东方道门的圣人,还是你我,谁先出手,即为逆天,是以函谷关上的争斗,你我却是不能参与其中,何况即使不算逆天,你我出手,也不是东方四位圣人的对手,此法仍不可取,但是我之大教弟子,攻打函谷关久攻不下,多有损失,短期之内再难有一战之力,难不成就如此放弃了吗?如此我等怎能甘心。”准提在诸佛朝会上始终未发一言,自在思前想后,却是一点办法没有,是以,待诸佛退下之后,急忙的向接引发起了牢马蚤。
“师弟所言甚是,现在看来,东方势大,特别是红云门下,实力最为强劲,并且阐教、截教仍有众多弟子并未投入到函谷关中,可见其后续之力极为强大,如若硬攻函谷关的话,我之大教绝无取胜的可能,却要另僻他径再做打算。”接引小小的分析了一下东方道门的实力,却是西方前途看忧。“另僻他径?师兄真是看的开,我等目前哪还有什么其他路径可言了。”
准提一阵的自嘲,话语中透着一丝无奈。“不,师弟,我有一策,或许可打通函谷关,将我之大教传入东土,只是实施起来颇为不易,更少了不师弟的支持。”接引的脑子转的飞快,一句话就让准提有如吃了兴奋剂一样精神了起来,却是在就要绝望的心态中升起了一个新的希望。“师兄快快直言,你我都为大教,有需要用到准提的地方,准提自会尽力。”
准提的眼中放出两道精光,似乎有些迫不急待的想知道接引所说的策略到底为何。“师弟末急,听我慢慢道来,函谷关险要异常,且有道门弟子驻守,经过这些年的连番攻打,现在看来,强攻下来的可能极为低下,如此,我等是不是换个策略想一想,想那大唐国李氏一族得东方道门支持,建城长安,占据紫微龙气聚首,成为南瞻部洲人族之中唯一的皇族,是以,我等是否可在他李氏一族身上谋划一番,若能破坏大唐人皇与东方道门之间的关系,或是我等掌控了这李氏皇族,号令人族兵将退出函谷关,则我之大教东扩无碍矣。”
接引却是用心良苦,想的极为周到,既然这大教传承是在人族内部来解决,在强攻不成的情况下,却是打起了人族的主意,如此东方道门失去了人族这个根基,那么东方道门就是彻底的失败了。“师兄此法……,大唐李氏皇族如何肯听我西方教号令,既使他皇族被我等掌控,想那皇族下令退出函谷关,其朝中大将多为道门门下,事关教派发展,如此紧要的关头,岂能遵令而行,是以,师兄此法不可行。”
准提初时还是极为兴奋,可是在听过接引的策略后,不由的感到一阵失望,略一思虑之后,便在接引的提议中寻出诸多漏洞,故而连连摇头,却是极不赞成。“呵呵,师弟却是想多了,我的意思却不是要完全掌控皇族,而是在大唐皇朝内安插我之教派的力量,扶持一个李氏子弟上位,或是取得政权,或是占据有分量的高位,让其到函谷关中,做一内应,无需太长时间,只要能打下关锁,为我教下弟子支持几刻钟,则函谷关易手矣,如此,师弟可是明白?”接引轻轻一笑,略一停顿接着向准提解释道:“此策是我自宝幢引兵进入函谷关,里外夹击之中思虑而来,却是谋划周期较长,极为费力,不过却是不到最后关头,不易败露,而所图者不过是几刻钟的时间矣,其中细节却是容易把握,故而我觉得可以一试。”
“师兄此策虽然可以一试,只是李氏皇族有紫微龙气守护,又有众多道门弟子拱卫,岂是轻易能让我等插手其中的,故而此事却是最难。”准提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接引怎么会整出这么一个成功率的极低的计策,还有不听劝的意思,是以急忙给接引提起醒来。“呵呵,师弟多虑了,若没有把握,我岂敢与你夸口,要打入李氏皇族之内,有两种办法,一为夺舍,即以密法控制如今的皇族成员神志,只留其皮囊,为我所用,不过有东方道门掺杂其中,难免会有力之人识破,是以容易败露,二为转生,即经六道轮回,投入到李氏骨血之中,虽然时期较长,却是最为稳妥,是以,我打算用转生之法,送一门下弟子入六道轮回,投到大唐皇族之中,慢慢做以准备,则此事成矣。”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75章 只剩半条命
第175章 只剩半条命
178、紫微星动后土本为巫族祖巫,有感洪荒万类生灵疾苦,死后无所依存,善念大发,以身化成六道轮回,成幽冥地府,使得洪荒生灵身死之后的魂魄、真灵有了安居之所,并且通过六道轮回阴阳轮转,反复雌雄,生生化化,以成自然之数,后土舍身成仁,其大德得洪荒万类生灵膜拜,天道有感,降下功德金光,使其身化六道而不失性命,并尊天道,得成天庭六御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诋,即为幽冥教主,执掌幽冥地府亿万阴神鬼仙,以及转生的魂魄,却是洪荒运转之根基所在。(xianjie最新章节首发)
六道轮回即为后土以身所化,故而轮回之中有丝毫异常变化,即会被后土所感知,不过后土虽有大功德于身,又得红云以盘古精血相赠,得以自幽冥地府之中脱身而出,但是后土终究不是圣人,不为圣人即为蝼蚁,后土也只能算得上是个较大的蝼蚁,自是不能体悟到那种混元不灭的天道法则的境界,是以在圣人的有心遮掩之下,即使六道轮回有些许异动,也是不能知晓其中的玄妙,不过话说回来,这洪荒之中也就是超脱生死的混元圣人方有直接破开六道,直入轮回也不被发现的法力,他人却是想也不用想。
接引和准提自西方教中密谋,准备送门下弟子真灵入六道轮回转生到大唐李氏皇族之中,接引的这个提议,准提感到多有不妥之处,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也难怪,后土和和红云的关系洪荒之中谁都知道,六道轮回是后土以身化成的,你要送真灵入轮回,后土能不知道吗,那样的话红云也就知道,那还有什么秘密而言吗?只是在看到接引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侃侃而谈,准提却是不好直接卷了师兄的面皮,况且准提也期望着接引能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其中的难题,遂提醒道:“师兄,六道轮回乃祖巫后土以身相化,稍有异状便会被其知晓,并且,如今天道运转,幽冥界亦尊天道而行,若想送真灵入六道,怕是不那么容易,师兄还需谨慎才是。”
“呵呵,师弟,我有一宝名为接引金幢,是我用一道先天不灭灵光仿照道祖之封神榜祭炼而成,此宝可收取生灵的一缕真灵,若入六道,可保真灵不失,如此,可保我之门下转生东土大唐李氏皇族,我等再自暗中扶持,待势力大成,或登大宝,或牧守一方,如此则函谷关克矣,只是送真灵入六道转生之事,我一人之力不足,还需师弟在旁援手一二,方可遮掩天机。”
准提的脸上现出一份得意之色,显然是对那接引金幢有着极强的信心,也听得准提的眼中不由的一亮。计划已然完全拟定出来,虽然极为严密,却是怕被东方道门有所查觉而功亏一篑,于是接引和准提集二人之力,联手弄法掩盖了天机,巅倒了阴阳,将此事隐匿起来,又自教中精挑细选,挑出了八名极俱慧根的金身罗汉,以坐生死关的名义,将金身佛骨封入塔林之中,摄其真灵入接引金幢之中,如此则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接理说如此重要之事,接引和准提不可能只派出几个罗汉境界的弟子去冒险,这罗汉境界与道门太散仙的修为大体相当,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虽然结出佛骨金身,却是不足已独挡一面,只是修行本是逆天而行,若是选取功力过高的入那六道轮回,天道必然有感,搅乱六道轮回实为逆天,天罚之雷定然会将这真灵打的连灰都剩不下,真是那样的话,整个洪荒都会知道西方教的举措,再想有所作为,却是难上加难了,却是无奈之举。
李氏一族得道门圣人扶持,位登地仙界人皇之位,有紫微皇气环绕,九天真龙之气守护,即为皇族,自遵天道,天道运转,自会择选那苦历劫难,积攒功德,公平正大,大富大贵的真灵,托生至皇族之中,再根据其累世德行,方能有机会位登大宝,当然这只是针对他人而言,自是不包括超脱于生死的混元圣人,圣人做法破除一切壁垒,直入六道轮回,还是很容易的,对于接引和准提二位圣人来说,有些许的麻烦也只不过是不想让其他圣人知道此事罢了。
准提知道,若要将门下弟子的真灵打入六道轮回,而不为后土所知,少不了那幽冥地府中地藏菩萨的帮助,是以接引和准提二人经过细致的商量后,将这转生轮回的计划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接引派出教下一名弟子,暗携接引金幢,借传送五蕴楞严经的名义,掩人耳目,至幽冥地府面见地藏,让其在紫微星动之时,送接引金幢中的真灵直入六道轮回,第二步则是接引和准提二人做法,遮掩天机,引动天象,将帝星紫气变更方位片刻,星位变幻,紫微皇气,真龙之气必然随之变动,在这方位变幻的瞬间,即有逢隙容出,此时若是地藏将真灵送入六道,圣人暗中掌控,则大事成矣。
也许是两位圣人合力搅乱天机起了作用,这送真灵转生六道一事,却是都如接引所设想的一般顺利,没有遇到丝毫的阻碍和纰漏,使得接引和准提不由的暗暗庆幸,二人仿佛看到了道门扶持的大唐皇族改弦易帜,东方内乱不止,而西方大教却是广传东土,气运悠长,想着想着二人嘴角之上不自觉的出现了一抹淡淡的微笑,继而这笑意布满了二人的脸庞,却是极为舒心的笑,只是接引和准提没有看到,在他二人舒心一笑的同时,寄身于天道之中的红云正着二人,脸上也是扬溢着淡淡的微笑,只是在这微笑之中却有着一丝嘲讽意味。
红云修为大成,几近合道,只是心中留有牵挂,故而迟迟不愿有所突破,化身而去,彻底遁入天道之中,但是红云得道祖许可,遵天道,守护天道大势平衡,时刻关注着洪荒气运的流向,可笑接引和准提合力搅乱天机,以为可凭借二人之力掩盖天机显现而不被人所知,却是不知红云的法力超过二人甚多,既使二人合力而为,在红云面前仍是犹如薄纸一张,一触即溃,故而接引和准提二人之计划的前因后因,缘由根本自在红云眼中清晰无比,只是红云有着自己的打算,不愿意揭穿阻拦他们罢了,且让二人先乐呵一段日子好了。
红云的打算很简单,目前东方道门和西方教下的争斗已然告一段落,牛魔王精心计划的一场胜利打的西方教断手断脚,无以为力,也为大唐国赢来了十年乃至更长的修养时间,想那接引和准提本不是什么安份的人,要让他们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毫无作为的平静下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要是不找点事做的话,那也就不是接引和准提了,与其时时防着他们暗地里搞风搞雨,不如把事情晾开,掌握在自己手中却是最好,另外,自红云将新立佛教的计划做出来之后,老子、元始等人就在细细的做着准备,此时已然过了几十年,估计布置的也差不多了,在准备周全之下,这函谷关的争斗却是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另外,接引和准提送门下弟子的真灵入六道轮回,投生李氏皇族血脉,其真灵不失,但其血脉却是不折不扣的道门李氏谪传,却是一个与东方、西方二教都有关系的,而那佛本是道,新立佛教的计划说到底也需要有一个能接受二教一起教化生灵的人皇,故而这送入六道之人若是能居于人皇之位,推崇二教的传承,却是更好让双方接受,故而无论从哪方面考虑,红云都没有出手阻拦的必要,不但没有出手,红云还会帮助接引和准提一把,神念传音给已然感到六道轮回有所异常的后土,叫其不要声张,静观其变,以做更加周全的打算。
周天星象变动,紫微皇气之间容出一丝逢隙,数道真灵得接引金幢的保护经过六道轮回,托生转世,其中有一道真灵福缘最广,赶正了时候,托生在李氏后宫之中,容入了皇家血脉,其于七道却是四散而去,随着各自福缘投生于各方,在真灵转生成功之后,人皇李渊的正宫皇后殷氏梦见星光闪动,其中北极中天星光最耀,仰望之时,突然自北极星中射出一道亮光,直入其口,将之在梦中惊醒,暗算思量,不知何意,遂轻声说与了唐主李渊,引得李渊半信半疑,却是没有太过上心,不想自这一梦之后,皇后殷氏再次身怀六甲,心中隐隐的感到腹中胎儿似不寻常,故而欢喜不已。
十月怀胎,一朝分勉,正宫殷氏的肚子不知不觉间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待到胎儿初一落地,红光透过产房,布满天际,又有淡淡的异香,飘飘而出,如此异状,看的接生的稳婆,服侍的侍女以及等候在房外的大唐国主李渊都感到不可思议,心中暗暗思量不已,却是不知此征兆是好是坏,就在李渊狐疑之时,有宫女跑出来报喜道:“陛下大喜,娘娘诞下一个小太子,还请陛下入室一看。”
李渊龙行虎步随着宫女进了产室,自产婆手中接过一个包裹严实的婴儿仔细看去,却是一个大胖小子,粉嫩的皮肤上布满细细的绒毛,一双灵动的大眼晴忽闪忽闪的张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口中吱吱呀呀,有停挥舞着双臂,却是那么的招人喜爱,看的李渊不由的龙颜大悦,先前的不快也一扫而空,将婴儿交与侍女,李渊自转身探视皇后殷氏,刚刚生产后的殷氏有些脱力的憔悴,不过脸上却是呈现出淡淡的安祥,难以掩盖那降下麟儿的得意心情。
李渊刚刚与皇后殷氏说了几句体贴的话,便有候在门外的宫女上前通报风火岛红云圣人门下云霄娘娘自虚空中现出身形,现正在院落中等候,说要求见陛下和娘娘,并探视一下小太子,李渊身为道门弟子自然知道风火岛的份量,并且李渊也曾与云霄有过几次接触,深知云霄是修为高深之辈,只是心中颇感疑惑,不知云霄所来为何,却是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迎了出来。
李渊一出殿门,就看见云霄身披一领道装霞衣,一身的恬静的自院落中站定,急忙紧走几步,上前见礼道:“李渊不知老师驾到,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面对云霄,李渊可不敢摆他的人皇架子,风火岛红云乃是圣人之中的翘楚,并且红云极为良善,不少洪荒强者都受过红云的提点,是以在洪荒之中声名最好,而云霄是红云的亲传弟子,被派到大唐国来,辅助唐皇看守函谷关,却是风火岛在大唐国的负责人,如此身份,李渊怎敢怠慢呢。
“陛下勿需多礼,方才周天星辰急转,紫微星动,有星光划过长空,遁入陛下后宫,若云霄所料不差,怕是有新的人皇降世,故而云霄不请自来,想要一见麟儿,还请陛下见谅。”云霄略一欠身,算是还了李渊一礼,不过云霄所说的紫微星是动了,但是不是人皇降世却是不好说,云霄此来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要看看李渊的新生儿长的什么样那么简单,而是红云神念告之了云霄这新生儿所拥有的因果,云霄此来就是要看一看究竟,并按着红云的部置,做一周全准备,若是这婴儿今后真的能有所担待的话,当上人皇只不过是圣人的一句话而矣,另外,此事还需谨慎,却是不能被西方教圣人看出破绽,故尔云霄才找了一些无谓的托词。
“人皇?”云霄淡淡的一习话,没觉得有什么太过了不起的,但对于李渊来说,新的人皇降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氏江山得以延续下去,意味着李氏一族在人族之中仍然是尊贵无比的,是以一阵阵惊喜齐集于心头,有些兴奋不已的发楞了,待发现自己失礼的将云霄晾在一边后,急忙面色一正,掩盖住内心的喜悦道:“不敢,不敢,老师请入大殿一看便知。”
云霄将这婴儿托入怀中,双目低垂,以神念入其内身,却是正如老师所说,这婴儿的真灵之中有着一丝的异动,却是转世之时未曾失去的那一缕真灵,但血脉之中融入了紫微皇气,又有真龙护体,命格贵不可言,而云霄所要做的就是将这婴儿体内的那一缕真灵压制,待这婴儿有了自己的意识,能够独立分析之后,这缕真灵自会融入到其灵魂之中,到时何去何从就要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探查之后,云霄轻轻的将婴儿放回锦榻,对着李渊略一趋眉道:“陛下,此子命格虽然贵不可言,却是仍有许多我看不清之处,却是天机不显,变数无常,至于其今后能否位登人皇,怕是只有家师才能知道,我即到此,算是与这婴儿有缘,我有一枚玉符,待我打入其体内,可保此子从此福泰安康,气运悠长。”云霄说完,起手自虚空之中抓出一枚玉符,轻轻向前一推,化成一道青光,将着婴儿罩住,慢慢的融于体内。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76章 金莲补金身
第176章 金莲补金身
179、混沌再现西方教自函谷关下损兵折将,败的一塌糊涂,使得接引和准提迅速的认清了形势,知道与东方道门硬碰硬的死磕却是不占一丝优势,绝无争胜的可能,是以接引召回佛兵,修养生息,以为今后慢慢打算,接引虽然是退兵了,便是依据他的性格,怎么肯善罢干休,是以又搞出了用接引金幢转生一事,待计事皆定,方自安心下来,一边发展教下势力,一边静静的等候着投生于李氏皇族中的那一缕真灵完全觉醒,以推动教派的东传。阅读最新章节\比奇中文网\
西方教的堰旗息鼓,退守于印莲城内修养生息,大唐国自是乐于边关无事,是以除却正常的训练外,也将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发展生产上,这样就使得函谷关内外呈现出一片升平升象,另外,既然没了战事,东方道门的各派势力便蛰伏了起来,或隐于长安闭门不出,或回归本山,潜心修行,或云洲四方,增长见闻,而风火岛红云门下,则在云霄的带领下,远离长安城的繁华红尘,全部都移居至翠云山中,仍似在风火岛中一般,每日城打坐悟道,潜修心神,故而修行功课却是一点没落下,并且众人久居红尘,更是看透了纸醉金迷、繁华如梦的景象,道心更加坚韧,也算是意外中的收获了。
此时的翠云山在牛魔王的用心经营下,一改往日荒凉、偏远、杂乱的面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二万四千里的地域被整体开发出来,以牛魔王的居所摩云洞为中心,九横九纵十八条宽阔的道路联通八方,依次建有十八处驻军地,每军计有二万妖兵,各有所属辖区,日夜巡防不已,直把翠云山打造的整整齐齐,有如铁桶金城一般。红
云在收牛魔王入门之时,就与老子相议打算放牛魔王到翠云山自立门户,独挡一面,是以红云在传艺的过程中,着重培养牛魔王统领全局,兼顾各方的大局意识,着重培养牛魔王做为一家之主的经营之道,你还别说,牛魔王在修行上受天资所限却是不如其他同门,但是在这持家管理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经营之道、管理之法却是其他同门无人能及的,那炼器兵、开矿兵、养殖兵、种植兵、有效的补充了各种后勤供养,为一线交战的妖兵解决了后顾之忧,再加上分军制的妖兵改革,成效显著,经过函谷关上的数次对战的检验,却是极大的提高了翠云山妖兵的整体战力。
在待遇方面,牛魔王在翠云山中对妖兵的待遇定有常例,修行的功法是恒定的,只要你修为到了一定程度,都能进行下一步的法门的修行,在灵丹灵药方面,无战事时,一线作战的妖兵待遇稍低于后勤妖兵,若有战一发生,则参战妖兵待遇翻倍,而勤妖兵则加五成,虽然待遇相差较大,但是无论主战妖兵,还是后勤妖兵,所得到的待遇基本上能保证修行的需要,却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实,另外,为了激励妖兵修行,增强实力,牛魔王还采取了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评比,每一年进行一次军中挑战赛,岗位评比即在本职工作中挥表现极好的妖兵中进行评比,选取优取者给予丰厚的奖励,是以这样的评比最能激励妖兵的冲劲,挑战赛就是妖兵之中的职位摆台赛,虽然每一军的将军等职位都已经被实力强劲的妖王固定了下来,但这挑战仍是热闹异常,中、低级的职位争夺最是激烈,因此,数十年下来,这擂台挑战赛就成为了翠云山的传统,也成为了山中选拔培养后备人才的一种方式。
这一日,即是翠云山中岗位评比结果揭晓的日子,又是擂台挑战赛开赛的日子,好巧不巧这翠云山中两个最重要的戏码居然赶到了一起举行,这在翠云山中可是第一次,是以做为一山之主的牛魔王早早的就安排人手在摩云洞外搭建了数个比试的擂台,好让报名参战的众多妖兵一展拳脚,九座擂台一字排开,正中的一个大擂台既是表彰评比的颁奖台,又是最终的挑战擂台,故而修建的最高,最为宽广,远远的望去有如一块巨大的方形神台,带给了所有妖兵无限的期望和瑕想,崇景着那最后站在这座神台之上接受山主表彰奖励的就是自己。
巨台之上放着一张案几,本次表彰会和擂台赛的奖励品摆满了整个几案,牛魔王和夫人罗刹女端坐在几案后的蒲团之上,接受着各洞妖王、妖将的朝拜,却是威风凛凛,神气异常,在见过各洞妖王之后,在各路妖兵的期待下,活动马上转入了题,最先进行的即是职位表彰,随着演礼的妖兵一声呼喝,有一队妖兵手捧着锁呐,手鼓等乐器,齐齐的演奏起来,为表彰会增添了不小的气氛,这个表彰的对象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都是翠云山中各种行业的能手,什么修行进步最快的,什么种植草药最多的,什么摘种果树结果最多的,挖取矿石最多的,炼制法器最好的等等,呼拉拉一下子上得台来足有数十位,每一位妖兵的脸上都扬溢着欢快的笑容,把这表彰会整的热闹非凡。
牛魔王站在几案之后,接受每一位妖兵的致礼,牛魔王也非常客气的和每一位妖兵寒喧几句,无非就是对每一位妖兵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再递上从罗刹女手中传过来的奖品,希望他们今后继续努力什么的,很平常的几句话就把这些小妖感动的一塌糊涂,直有要立刻就为牛魔王冲锋陷阵的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