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第30部分阅读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作者:升斗小民

    参军,也跟着前去,省得一天到晚围在纣王左右,迷惑君王,不干好事。

    ,召令很快下发了,鲁雄、费仲、尤浑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此时已然入夏,天气热的不得了,将士身披甲胄,顶着烈日前行,不时的有人中暑昏倒,又有不少将士,生于朝歌,长于朝歌,一离开故土,便水土不服起来,上吐下泻,四肢发软,走都走不了,鲁雄无奈,只得临时布置了许多车驾,拉着这些将士前行,因此大军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

    天气炎热、水土不服这些都还好说,最让鲁雄气愤的是费仲、尤浑二人,这二人官宦出身,又是佞臣,吃喝玩乐,玩弄权术,揣摸纣王的心思,那是十分在行的,但让二人随军出行,受此奔波之苦,可要了二人老命了,再加上气候炎热,二人总是向鲁雄提出众多要求,什么起的太早了,伙食太差了,天气太热了等等,五花八门,让鲁雄不胜其烦,可是鲁雄知道二人甚会搬弄权术,在纣王面前说话极有分量,自己年纪大了,可以不管不顾,但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子侄、家人考虑,是以一路上小心的对二人陪着小话,耐心的安抚二人,后来鲁雄实在受不了二人的吵闹,在出了潼关时,为二人订做了一个封闭的大篷车,买了数名舞妓,又让军需官专门为二人准备了酒肉,让二人居于篷车之中,让舞妓陪着二人玩耍,别说这招真好使,费仲、尤浑二人自此每日呆在篷车里喝酒玩闹,再也不找鲁雄的麻烦了。

    安抚了费仲、尤浑,鲁雄终于能专心带着大军前行了,大军历经两月有余,终于来到了岐山,此时时节已近中秋,鲁雄在岐山脚下安营扎寨,派出众多探子,打探西岐方面的动静,鲁雄原以为朝歌大军来到,西岐定是励兵秣马,业阵以待,可是据探子回报,西岐城四门大开,城墙之上只有少数守军,有些胆大的探子见西岐毫无异状,便进了城里走了一圈,也见城中车水马龙,商贸买卖,甚是繁华,西岐军民好像根本不知道朝歌大军兵临城下一般,鲁雄对探子的回报作了一番分析,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十万大军压境,西岐不可能一点不知道,可是西岐毫无防备,难道西岐真反意,可若无反意,姬发为何自立为王,任用姜尚改革军政,又收容黄飞虎等朝歌叛臣,难道只是为黄飞虎叫屈吗?鲁雄想不明白了,遂放下思考,在各个大营巡视了一番后,和衣而卧,准备明日亲自到西岐城找姬发问个明白。

    鲁雄糊涂了,可是西岐姜尚却没糊涂,早在鲁雄大军刚刚开拔,西岐派在朝歌的探子就将消息传了回来,特别是听到随大军出征的还有费仲、尤浑二人,西岐各路将领纷纷请战,特别是文王的数十位习武的儿子,更是冲在最前面,西岐军民都知道,费仲、尤浑二人乃是佞臣,却是文王于朝歌之中多受二人欺辱,而文王长子伯姬考又是死在二人手中,文王有百子,半数习文,半数习武,习武之人血性最浓,见仇人送上门来了,这辱父杀兄的大仇如何能不报,是以人人请战。

    姜尚看着众人积极请战,深感激动,将军驰逞沙场,不畏强敌,方可保家卫国,如此人心可用啊,眼下西岐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政治清明,军事强硬,经济繁荣,粮草充足,足以支持与朝歌之间的斗争,老师元始圣人也曾说过,凤鸣岐山,合该西周取得政权,天数早定,借此人间朝代更替,消弥天地杀劫,补偿洪荒气运,以候封神,争斗之时,自会有高人前来相助西岐,让自己大可不必担心。

    姜尚慢慢思索着,慢慢的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也下定决心要与朝歌一战,只是朝歌十万大军压境,稍有差池,便是一番刀光剑影,死伤无数,自己虽然被文王托孤为相,执掌军政,这政事吗,看西岐这些年的发展就行了,不用自己细说,百官、百姓有目共睹;这军事吗,却是西岐一向无战事,自己不曾有施展的机会,正好借这十万大军,巩固一下自己在西岐的地位,压制一下反对的声音,是以,这仗要打,不但要打,而且要胜,要完胜才行。

    姜尚细细的向黄飞虎了解了一下鲁雄的情况,特别是鲁雄带兵的习惯,静静的看着西岐地图,最终把目光落在了岐山之上,脑筋飞快的转了一番,立刻有了主意,他把所有的请战将军都安抚一番,让众人都回去耐心等待,自己定不负众望,一定会让众人看场好戏,劝退了请战的将军,姜尚又让兵士自岐山山顶修建了一个祭台之后,便再无动静,甚至城防都不曾增加一人,直闹的众将军一脸狐疑,却是不得答案。

    就这样西岐等了两月有余,终于等到了鲁雄大军的到来,在鲁雄大军安下营盘之后,姜尚笑了,这鲁雄果然与自己如料的一般,在岐山脚下安下营盘,如此,该你鲁雄当亡,就别怪姜尚心恨了,当晚姜尚先是严令西岐军队无令不可出营,又让军需官给守护四城的兵将放下一领棉衣,一顶斗笠,以做备用,众将士不知丞相何意,也不敢问,静静的收了。

    忙完了一切,姜尚找来黄飞虎交待了一番,让他亲自带兵严守四个城门,自己却带着大将南宫适和几百名亲兵悄悄上了岐山山顶,山顶之上早有修好的祭台,姜尚来至祭台之上,手持一柄利剑,散开了头发,望着昆仑山方向下拜,口中念念有词,向元始圣人祈祷,接着布七星罡斗,行五行玄术,念阐门灵篇,撒玉虚符水,姜尚在昆仑别的没学会,对五行遁法和五雷正法学的可是齐全,这五雷正法虽不入仙道,却可呼风唤雨,待念动口诀之后,天空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彤云,把岐山罩的严严实实,霎时间狂风大作,吼树穿林,随姜尚前来的亲兵感到双眼都难挣开,这风越刮越大,慢慢的竟然让人感到彻骨生寒,最后竟然飘飘荡荡落下雪花来,这雪越下越大,有如鹅毛般潇潇洒洒,密密层层,天气也越来越冷,呼啸的北风,伴着鹅毛大雪,有如寒冬三九一般。

    姜尚的亲兵俱穿着棉衣,戴着斗笠,不畏严寒,可鲁雄的十万大军却是铁甲单衣,那里受得了如此严寒,刚开始还能生堆火烤一烤,可是随着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大,火堆都让大雪给浇灭了,十万大军再也支持不住了,而且鲁雄扎营在山脚之下的山凹里,这大雪随着风都落在这里,把整个大营埋的严严实实,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姜尚觉得差不多了,如此大雪,朝歌大军定然再无战力,是以挥动宝剑,一发符印,撤去了五雷正法,散去了那片彤云,天空之中再次现出一轮红日,灼热的光茫照的人懒洋洋的,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迅速的化成了水,流向了山凹之处,鲁雄的大营。

    待雪完全化净,姜尚再次施法,这次却是没有雪,只有风,却是极为寒冷,让人彻骨的寒冷,不一会的功夫,极降的温度就把整个岐山冻成了一块大冰陀,这样一来,直把鲁雄十万大军冻死大半,没死的,也好不到哪去,四肢无力,头重脚轻,浑身冻伤,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打仗了,见岐山冻的结实了,姜尚收了法术,令下南宫适,让其带着数百亲兵,直入鲁雄中军大营,将鲁雄、费仲和尤浑三人抓入西岐城,以祭文王和伯姬考在天之灵。

    就这样,姜尚不费一兵一卒,尽灭鲁雄十万大军,西岐军威大长,姜尚在西岐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高处,这一仗西岐可谓完胜,也彻底拉开了天地杀劫的序幕,封神之战,轰轰烈烈的打响了,天地神人鬼,蠃鳞毛羽昆,周天万物万类,俱卷到了这场杀劫之中。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16章 开国武成王

    第116章 开国武成王

    116、九龙岛姜尚冰冻岐山,不损一兵一卒葬送了殷商十万大军,又将鲁雄、费仲、尤浑于三军前斩杀,以祭拜文王在天之灵,西岐的声势可谓大涨,消息传回朝歌,直让闻仲怒发冲冠,一脸煞气逼人,双眉中间的竖目迸出二尺多长的寒光,待闻仲恢复了平静,半晌无语,心中不禁的懊恼自己小看了西岐的野心,西岐此举,颇为毒辣,其危胁犹在东南二路之上,此时若再不认真对待,趁早将之剿灭,终将成为殷商的心腹大患。[本书来源.biqi.]

    闻仲静下心来,耐心的又看了一次战报,不由的一阵冷笑,这姜尚不过用小小的五雷正法,就断送了我十万大军,只怪自己大意,不曾想到姜尚乃是阐教门下的修行之人,看来得自己亲自带兵前去了,好在眼下有大将邓九公和窦融镇守三山关和游魂关,东南二路叛逆的气势完全被压了下去,自己也能脱身出来,如此却要好好准备一下了。第二天,闻仲入朝,向纣王禀报了西岐诛杀十万大军一事,纣王虽然昏溃,但此等大事也是让纣王吃了一惊,心中没了主见,闻仲见机将自己准备亲征西岐的计划说与了纣王,纣王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发出虎符、黄旄、白钺,赐闻仲全权负责征罚之事,至于征战所需,尽可支取,不需再报,交待完一切,纣王说了句太师辛苦后,便回了内宫,自去玩乐了。

    闻仲回到府诋与属官细细的商议了一番,都觉得眼下西岐势大,不应该再过小视,应尽可能的挑选精兵良将前去征讨,是以整套作战计划布置的十分周祥,闻仲持虎符自各地抽调精兵四十万,兵分五路于岐山外围集结,正路先锋由青龙关总兵张桂芳担任,青龙关副将风林为副先锋,带领青龙关五万精兵,先进到岐山打下营盘,严密关注西岐一举一动,张桂芳和风林都是自幼得异人传授秘技的左道之士,不但持有密术,而且武艺超群,是闻太师的嫡系,擅能斩将抢关,是以被闻仲委以重任;左路军由佳梦关魔家四将带领,领兵十万,自佳梦关出发,直插西岐城左侧,这魔家四将更是不可小视,不但身有密法,更有异宝,长兄魔礼青,擅用一杆长枪,力大无比,步战无敌,又有一柄宝剑,名为青云剑,剑身之上刻有符印,中分四字,乃是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

    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搅绕,遍地一?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次为魔礼红,有一把伞,名曰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的四字为“装载乾坤”,这把伞一撑开,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有装载万物,三为魔礼海,有一面巨型琵琶,上有四条弦,分按地、水、火、风排列,拨动弦声,风火齐至;最小的乃是魔礼寿,有一白鼠,名为花狐貂,乃洪荒异种,放起空中,可变身,形似白象,胁生飞翅,可食尽世人,这四兄弟向来形影不离,同进同退,甚是难敌。

    右路军为禁卫军威武大将军洪锦带领十万威武禁军,直取西岐右路,这洪锦早年拜入截教,学得旗门遁法,此术法为左道幻术,有一法宝名为遁门旗,战阵之中,将此旗立起,让人防不胜防,稍有疏忽就会失了性命。后路军由闻仲的两个弟子余庆、吉立率领,领兵五万,后路军不需直接上阵撕杀,只需保障后勤供应就好,而闻仲怕朝歌方面在自己与西岐交战之时,粮草得不到补充,才将自己的徒弟派做了后合。

    闻仲亲率二十万精兵,位居中军,策应各方,以求压住阵角。闻仲安排好各路兵马,总是觉得自己所率的大军力量过于单薄,除却自己再无战将可派,故而不甚满意,可朝歌之中实在缺少能征擅战的将军,这回讨伐西岐把纣王的禁军中的主力威武军都抽了出来,实在是没人呀,可是没有,闻仲不由的声声长叹。余庆乃是闻仲的亲传弟子,自幼被闻仲抚养成|人,也最能揣摸闻仲的心思,看到闻仲眉头紧绉,长嘘短叹个不停,知道闻仲是为缺少能征擅战的大将发愁,遂对闻仲说道:“老师唉叹,可是为缺少战将而发愁?”闻仲半晌无语,接着又是一声长叹道:“如今殷商风雨飘摇,征战四起,贼盗乱生,先有北海叛乱方平,又有东南二路叛逆,屡战不宁,如今这西岐声势雀起,若再不镇压,只怕更胜东南,可是眼下家国空虚,诸多大将弃殷商而去,各地都抽调不出人手来,我心焦虑,如之奈何。”

    余庆上前一步道:“老师,如今国内无人,老师亲征也是甚不得手,不若于三山五岳之中,可邀一二位师友,往西岐协助一臂之力,如此,西岐自然可定,何劳老师再去费心,有伤贵体。”余庆的这一句话有如一语惊醒梦中人,让闻仲想起了众多学艺时的道友,直让闻仲哈哈大笑道:“却该如此,我怎么钻到了牛角尖中了呢,若不是你提起,我倒把这些道友都忘却了。”

    闻仲笑过,对余庆、吉立二人说道:“你二人可于朝歌安顿粮草,以作征战之需,我去海外寻些道友,三日内必回,三日后,即为大军起拔之时。”闻仲跨上墨麒麟,把两根金鞭往麒麟角上一挂,起手在麒麟的顶角上一拍,这墨麒麟四足自起风云,瞬间便消失在太际之中。闻仲此时要到西海九龙岛,这九龙岛中有四个修行之人,头一位姓王,名魔;二位姓杨,名森;三位姓高,名友乾;四位姓李,名兴霸,这四人合称九龙岛四圣,都是截教弟子,曾经和闻仲一起在截教门下学艺,关系极为密切,而且修为高深,是以闻仲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四人,闻仲认为若是得这四人之力,平复姜尚这个阐教不入流的弟子却是容易。

    墨麒麟速度极快,千里之遥不过转瞬之间,西海九龙岛立在滔滔海水之中,岛上布满奇花异草,青松桧柏,待上得岛来,闻仲把坐骑落在崖前,径自上了山顶,来到洞府门外,哈哈大笑一声道:“洞中可有人否,故友前来,怎么也无人出来相迎呢?”不一会洞门大开,从洞中走出五个人来,为首的四位正是九龙岛四圣,四圣后面还跟着一位,道袍飘飘,斜背一把宝剑,腰间悬挂着一个豹皮囊,这人长的豹眼环生,嘴角扬着微笑,一脸和蔼真诚的样子,却是不认识。

    四位道人齐出洞来,见是闻仲,纷纷起礼大笑道:“闻兄,是那一阵风把你这个殷商的大太师吹到九龙岛来了?”闻太师一见几人出来,满面笑容相迎,也是哈哈大笑的还了礼,闻仲与四人多年未见,自是一番亲热,在一番寒喧之后,闻仲把目光转向随同四圣一起出来的人身上,向四圣问道:“这位道友,却是不曾相识,还望四位道兄予以引见一番。”

    九龙岛四圣见闻仲所问,正要回答,这人却向上一步,对着闻仲起手一礼,先行开口道:“贫道乃阐教申公豹,今日得见闻兄却是三生有幸。”“阐教申公豹。”闻仲听得此话,顿时一楞,第一个反映就是坏了,自己来错地方了,我来此处就是请四圣出岛助我讨伐西岐,诛杀阐教姜尚,没想到这九龙岛四圣此时却和阐教牵扯上了,如此,他们哪里还能助我一臂之力吗?“闻兄,闻兄。”

    王魔见闻仲也不还礼,也不言语,只是双眼发直,楞在当声,遂出声轻轻的呼唤起闻仲来。“啊,却是申道友,闻仲有礼了。”闻仲听得王魔招唤,意识到自己失礼了,急忙向申公豹还礼。“闻兄远道而来,快快入洞奉茶。”四圣将闻仲引入洞中,叫童子奉上香茶,见闻仲心不在,心中不由的感到奇怪,遂问道:“闻兄从哪里来,看闻兄心神不宁,可是有何心事?”“这,这,”闻仲一生耿直,不擅说谎,听得四圣如此一问,却是不知从何说起,也不好说出来,只能这、这的起来。

    “哎,闻兄一向快人快语,怎么今日却是这般模样?”王魔轻轻的问道。“闻兄可是见申道友在此,有何难以启口这事,不好说出来。”杨森比较机警,先是见闻仲一听申公豹之名后便发楞,知道问题可能出在申公豹身上了,遂轻轻的试着问闻仲。闻仲一声长叹,自感十分羞愧,却是不好说出口。李兴霸见闻仲扭捏的样子,心中不喜道:“闻兄有何话却是说出来,申道友非是外人,且为人极是仗义,与我等情若手足,既使伤了申道友颜面,也断不会与闻兄过不去。”

    申公豹见闻仲不语,又听了四圣的言语,哈哈一笑道:“我猜闻兄可是为西岐一事而来吧。”不得不说申公豹察言观色,判断推理的能力是真强,从闻仲为殷商太师和闻仲听得自己阐教弟子这只言片语中就能推断出结论来,这份能耐却是非常人所能俱备的。申公豹见闻仲猛的抬头,双眼放出光来,知道自己说中了,接着笑道对九龙岛四圣说道:“闻道友此来是想请四圣道友出山,前往人间界西岐平复叛乱,闻道友,我说的可对?”闻仲听得申公豹所说,一脸尴尬之像的看着四圣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道何事呢,你我兄弟同在教下学艺,情同手足,此事有何说不出口吗?”王魔自得闻仲小题大做甚是可笑,便抢白起闻仲来。“闻道友是听闻我乃是阐教中人,而那人间西岐主政之人也是阐教门下弟子,怕伤了我与众位的感情,故而不好说出口来。”申公豹哈哈笑着,给众人分析。“正如申道友所说,我来九龙岛是想请四位道友出岛,助我平复西岐叛乱,而西岐主政之人姜尚姜子牙,乃是阐教门下弟子,与申道友同出一门,我没想到在此处遇见申道友,怕申道友念及同门之谊,这话说出来伤了兄弟情分,故而觉得为难。”

    闻仲也知道遮也遮不住了,索性全说出来得了。“原来如此。”四圣齐齐点头,不由的把目光转向了申公豹,打算看申公豹什么意思。要说这个世界上谁最恨姜尚,姜子牙?不是闻仲,闻仲与姜尚之间乃是国战,彼此为国,其中没有个人恩怨,故而谈不上仇恨,却是申公豹最恨姜尚,不但恨,更是嫉妒,申公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与姜尚同时拜入阐教,自己聪慧异常,学什么都快,在昆仑山中人缘极好,而姜尚性格木纳,不擅言辞,一天就知道挑水、劈柴,种树,他的五行遁术和五雷正法,还是自己指导他学会的呢,可是老师元始圣人为什么就那么向着姜尚,什么好处都给他,自己像苦行者一般风餐露宿,东奔西走到处传教,他却出将入相,得享人间富贵,这差距也太大了吧,故而申公豹认为是姜尚在自己背后说坏话,取得了老师的信任,而元始老师也是偏心,申公豹不敢怨恨元始,却是把所有的恨都转向了姜尚,是以申公豹最恨姜尚。

    此时申公豹见九龙岛把目光转到自己身上,他老j巨滑,哪能不明白几人是什么意思,就是让自己来决定帮不帮闻仲,如此报仇的机会,怎么能放过,遂哈哈一笑道:“闻道友多虑了,我是阐教弟子不假,而且我与姜尚同是元始老师的亲传弟子,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我就得帮他吗?闻道友不知,我与姜尚同一天拜入阐教,姜尚明面里像是不擅言辞,实际上却在背地里最为j诈,在元始老师面前说我坏话,又哄得老师高兴,才得到老师重视,而我却被老师赶下山来,做那传播阐教教义的苦差使,多年来,我走遍三山五岳,受尽苦楚,你说我能帮助姜尚吗?又是因姜尚的背后说辞,我在阐教之中受尽委屈,平日里多不与同门往来,好在我行走三界,交下若多朋友,推心置腹,才添平我心中的苦楚,四位道友让我拿主意,我便说闻道友情面于此,当然要帮,不但要帮,我还会走遍三界,为闻道友遍邀三山五岳的豪杰,齐至西岐,彻底揭露姜尚的险恶用心,灭绝西岐姬姓,还殷商朗朗乾坤。”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17章 冰冻岐山

    第117章 冰冻岐山

    117、助阵闻仲的九龙岛一行,不但得到了四圣的帮助,还结识了申公豹这位声名传遍三界,朋友遍布三山五岳的阐教亲传弟子,申公豹虽属阐教,却对姜尚恨之入骨,有如此能报负姜尚的机会怎么能放过,便也答应为闻仲奔走,寻访道行高深之士前去西岐助闻仲一臂之力。(xianjie最新章节首发)闻仲与九龙岛四圣回转朝歌,三军早已准备得当,待祭旗之后,全军开拔,数十万大军齐动,声势震天,大军行至途中,有黄花山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位寨主,受申公豹所托前来助阵,这四人俱有绝学在身,胆色非凡,特别是辛环胁下生得一双肉翅,手持一付锤钻,可腾空而起,于空中对战,甚是惊奇,使得闻仲欢声大呼:“申道友真乃信义之人,我得诸位道友助力,岂能不胜。”

    就这样,大军行了一路,前前后后计有数十人前来投闻仲,以助大军平叛,俱是申公豹三山五岳的朋友,或为截教,或为散修,一时之间使得闻仲大军声势更加热烈。大军来到西岐山下,早有先锋张桂芳将一切准备妥当,打开营盘,携同左路军魔家四将和右路军威武大将军洪锦将闻仲大军迎了进去,闻仲带领众人,升起大帐,双手发雷,震开封锁营盘的迷雾,现出营盘全貌,朝歌与西岐之间的大战即将打响。

    闻仲出兵西岐,数十万大军起动,声势震天,天地杀劫算是真正启动了,仙神应劫,自然吸引了洪荒各路大神的目光,既使圣人都注目过来,这些圣人都明白,说是天地杀劫,实则就是人教、阐教、截教三教之间争夺天地气运的争斗,再加上洪荒散修多有应劫,或上封神榜,或重入轮回,或化为灰灰,从而消弥杀劫劫运,使得无量量劫不起,这场杀劫借人间朝代更替来行杀伐之事,必将为分两个阵营,一为阐教,一为截教,另有人教和洪荒散修分散开来加入到二个阵营当中,或顺天而行,以保圣主,或逆天而行,不失忠义,彼此征战,互为敌对。

    元始圣人对天地杀劫的准备布置可谓是周全,早早的将盘古幡展开,定立地水火风,护住昆仑山阐教根基,除却阐教上榜弟子不说,先是让亲传十二弟子以各种方式躲避杀劫,再收得姜尚、申公豹这两位应劫之人,一正一反,一主一辅,一个待候封神,一个搅动天地,将无数修士送入杀劫之中,从而为杀劫消弥气运,阐教自是无恙,却是好算计。

    元始神念扫过闻仲大营,见闻仲带兵讨伐西岐,大军之中多有截教、散修的修行之士,虽根行不足,却也非是姜尚和西岐部将所能抵挡的,不过这种状况元始圣人早有准备,对策早就准备好了,遂发下召令,让门下十二亲传弟子将所收弟子和阐教中的一些修士俱到西岐以完杀劫,说白了就是炮灰,元始为人狡诈,极为护短,对门下弟子俱有安排,或是根深福厚,可享仙道,若是福厚根浅,也可受封神位,若是二者都不占,估计也入不阐教,就算有重入轮回或化为灰灰的,大概也是元始极不得意的门下,没就没了,阐教气运尚在,何愁发展不起来。

    老子之道,道主无为,人族为洪荒主角,人教气运自然也是悠长,自己门下弟子仅有一人,根深福厚,将得享仙道,至于人族之中有多少应劫,却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是以老子神念扫过岐山一眼就不再关注了。通天对眼下的状况最为了解,也知道截教弟子只要到了西岐就是凶多吉少,截教镇教之宝诛仙四剑,剑主杀伐,却是不足以镇压气运,气运不足,杀劫一起之时,必将是四分五裂,但是通天必竟是圣人,圣人之下,俱为蝼蚁,通天对杀劫一事早有打算,这些根行浅薄,福缘不足的弟子没就没了,与大教无损,自己另有打算,早在签压封神榜时就将一千余弟子交与红云守护,以避杀劫,再加上自己在金鳌岛布下绝阵,守护着二百多亲传弟子,待自己一试天道之后,修为必然大涨,到时再重震齐鼓,是以这一千余人就是截教复兴所在,至于眼下,随他们去闹吧,待时机差不多时,自己寻个由头,逆天而行,天罚加身,则天道因果自然清楚,何愁大教不兴。

    红云也在关注着人间界,自红云派出门下弟子亲临北海,劫杀西方教下,拯救北海一地数百万民众免于冤屈而死,沉轮九幽,这份功德却是极重,待见到朝歌与西岐拉开了大战的序幕,红云知道,自己门下弟子了解因果的时候到了,待过了这番杀劫,风火岛一脉自是仙道逍遥,像公明、云霄、孔宣这几位弟子可能还会再进一步,特别是公明

    ,红云早有意将衣钵尽传与他,以期助其证道,奈何红云心有牵挂,公明修为也是不足,是以这个想法被红云悄悄的压在了心下,在红云神念扫过人间界,看透过去未来,自然知道西岐交战双方实力相差较大,虽然知道元始不会坐视不管,但此时却是杨戬洗去杀伐的最好时机,而对公明等人虽需历此杀劫,眼下却不到时机,随着双方战事的深入,杀劫会突现的越来越狠,是以还需静静等候,红云想定,招来公明,让公明出岛前去人间界梅山一行,通告杨戬只带金毛童子前去西岐助姜尚兴周,行此杀伐,以完杀劫,至于郭申、直健二将军,康张姚李四太尉,由公明带至地仙界灌江口开辟道场,以做杨戬日后修行之所,虽然杨戬身个九转玄功,武艺精纯,擅能变化,可红云仍不放心,又赐下亲炼玉符一块,叫杨戬悬于胸前,以防不测。

    西岐城中姜尚坐于相府之内,长吁短叹不已,太师闻仲尽起四十万大军分布四方,将西岐城围的水泄不通,这些大军对姜尚来说不过是血肉之躯,并无可怕之处,只是通过探子回报,姜尚自然也知道了闻仲遍请三山五岳修道之士前来助阵,别人不知道修士的力量,姜尚出自阐教哪能不知,自己这西岐除了自己算是半吊子修行之人,其他人等哪能禁得起修士的轻轻一击呀,是以姜尚自闻仲大军到来的那一天,就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传下令来,让三军做好交战准备,待众将都聚到相府之时,姜尚自己去躲在内室之中,不停的向老师元始祈祷,期望老师能帮助渡过难关。

    你还别说,也不知道姜尚倒底是天道所挑选的应劫之人,天道真也眷顾的缘因,还是姜尚向元始老师祈祷起了作用,就在闻仲双掌发雷,显现出大营全貌,雷声直震晴天,吓得姜尚手足无措之时,有下人传报,门外有一道童求见,姜尚心中暗喜,心想可能是老师有召令传下,急忙让人将道童请入大堂,这道童长的甚是俊俏可爱,不过这年纪也太小了吧,怕是不过七八岁的样子,面透红光,双眼直射寒利,别人不知道,但姜尚知道,这一脸的红光却是杀伐煞气,来的是谁,自然是天道为姜尚所挑选的杀伐先锋―灵珠子哪吒。

    哪吒自被红云用业花红劳重祷肉身,魂魄散于红莲之中,再不是凡胎,随着太乙真人回转乾元山却是好好修行,一身功力超过金仙,只是样子却停在了七岁之时,再也改变不了了,闻仲征伐西岐,元始传下召令门下弟子前来西岐以助姜尚,自然少不得哪吒,而且哪吒脚踏风火轮,这风火轮乃是两只火凤所化,轮身喷火,速度奇快,是以来的最早。

    哪吒入得大殿,听到殿中诸将议论纷纷,知道这些人看到自己的像貌,觉得自己年纪小,必然没什么大本领,也不生气,径直向姜尚行一拜礼道:“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哪吒见过师叔,老师奉师祖召令,派弟子下山辅佐师叔,以护西岐圣主成就天下。”阐教规矩多,晚辈见长辈必须行跪拜礼,是以哪吒虽然狂傲,却不敢失了礼仪。

    姜尚一听大喜,他可知道太乙真人的实力,那可是天庭五御大帝之首,可以说除了天帝就是太乙真人了,他的弟子水平能差吗,当下走下几案,伸手将哪吒扶起,一脸堆笑道:“师侄远来辛苦,却勿如此多礼。”姜尚话音未完,又有下人通报说门外有一青年道者,带着一名童子,请见姜相爷,姜尚一听以为又是阐教弟子前来助阵,更是高兴,连忙大叫,快快请进。

    不过这回姜尚却猜错了,来人是助阵的不假,却不是阐教弟子,而是红云的亲传弟子杨戬,杨戬自公明口中接到红云召令,不敢怠慢,交待完几位义兄随公明前往地仙界,立即带着金毛童子来到西岐。杨戬乃是极为聪慧之人,来到大堂之上,眼光微微一扫,就将眼前的形势分晰个清清楚楚,见姜尚并未出迎,也不在意,朝着姜尚起手一礼道:“贫道风火岛红云圣人门下杨戬,奉师命前来为姜丞相助战。”

    杨戬话音未落,大堂之上轰的一声,左右齐齐惊讶的站了起来,议论纷纷,红云是什么人,在座的可都知道,故老传说,红云乃是至圣,人族的救星,数次拯救人族于危难之中,眼前这人居然是红云圣人门下,可见天佑西岐。姜尚一听,心中暗暗后悔,自己怎么如此失礼,不曾上前迎接,红云圣人的门下到了西岐说明什么?说明红云圣人也是助我阐教的,如此好事,怎么敢失了礼仪,急忙走出几案,向杨戬深行一礼道:“姜尚不知道兄身份,不曾远迎,还望道兄见谅。”

    杨戬欠一下身,还了姜尚一礼道:“姜丞相不必多礼,家师有言,姜丞相乃是天佑之人,自有天道眷顾,我自前来就是要助丞相一臂之力,你我辈份相当,却是不必客气,但有差使,未敢不从。”姜尚连道不敢,这时哪吒从旁上前,向杨戬跪拜行礼道:“弟子太乙真人门下哪吒,见过师叔,弟子受红云圣人重铸金身大恩,未曾一报,今日师叔到来,不敢失了礼仪,还望师叔见谅。”

    杨戬急忙将哪吒扶住,不让哪吒拜下去,口中说道:“却是不用如此,家师与你有恩,你却不能拜我,你我年岁相仿,咱们各轮各的,今后兄弟相称即可。”杨戬的谦逊有礼,让在座的各位西岐军将大生好感,不愧为圣人门下,举手投足处仙风绕体,真是有道之士,纷纷向上与杨戬见礼。就这样,姜尚府中一天下来,又有十数位阐教门下弟子到来,分别是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门下,黄飞虎长子黄天化,手中亮银锤,跨下玉麒麟甚是威风;西昆仑山度真人门下雷阵子,这雷阵子乃是文王在燕山所收的义子,生身之时被度真人收为门下,因服食三枚开天仙杏,精华所聚,在胁下生出双翅,掌控风雷,瞬间奔行于千里之外,曾助文王逃出五关,此时自家有难,哪能不来。

    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的弟子李靖,这李靖自哪吒剔除父精母血之后,看破红尘,一心向道,重返昆仑山,不想有缘拜入燃灯的门下,成为了阐教弟子,这次也被燃灯派下山来。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门下金吒,也是哪吒的长兄。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门下木吒,哪吒的次兄。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玉幢君,却是玉鼎真人不曾收到杨戬,却是把了一块先天玉石成精的玉幢君收入了门下,以避杀劫,却是天分不足,不曾学得玉鼎真人的真功夫。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门下韦护,这韦护后来在成就仙位之后,将道门发扬光大,自立分支全真教,成为道门又一颗奇芭。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师门下韩毒龙、薛恶虎,生身即有异像,俱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还有十数位阐教弟子,俱被元始派下山来,以历杀劫,一时之间,姜尚的胆色壮大了不少,轻轻的收回了那颗悬着的心,再也不为闻仲大军所担心了,只是包括姜尚、闻仲在内,谁都不知道,这场朝歌与西岐的大战不过是圣人之间的一场博奕而矣,众人都是棋子,只是有些棋子可放弃,有些棋子不能放弃,至于这些棋子能否逃得杀劫,却要看自身的根行、修为、福缘,还有就是圣人的怜爱,仙道之路越走越窄,能否跳出三界五行,却要看自身的造化了。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18章 九龙岛

    第118章 九龙岛

    118、阵前混战无论是朝歌方面还是西岐方面,都知道这场争战必是不死不休,是以双方领军人物闻仲和姜尚都在广邀助阵之人,以对强敌,至于谁胜谁败却不在助阵之人考虑之中,天道之下自有气运所在,谁也跳不出天道之中,即使圣人也不行,但顺天而行,却是可留得一线生机。[本书来源.xiuzhengu.]西岐城最初被朝歌大军围的水泄不通,及至闻仲将阵战安排周全,便指挥大军让出了东门,三声巨炮响过,闻仲一催墨麒麟率先走出战阵,单手持鞭一指西岐城上的姜尚,高声叫道:“姜尚可敢出城与我一战?”这话问的绝对是废话,姜尚要不是脑子里长草了,绝对不会出来,最少姜尚是这么想的,自己有几分份量自己是知道的,凭着自己这半吊子五行遁术要去跟闻仲这个截教高手单挑,与找死没什么曲别,但姜尚也不是泥人捏的,见闻仲城下叫阵,自是不干示弱,号炮一响,大开城门,带领三军出得城来,跨下骑着元始圣人的异兽四不像,一身道袍,皓首素面,白须飘飘,也是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

    要说阐教虚伪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姜尚一催四不像来至闻仲面前,起手一礼笑道:“闻太师尽起数十万大军,来我西岐,围我城池,不知何故。”这话问的,直让闻仲怒火冲天,指着姜尚骂道:“姜尚,你也太不要脸了,你问我来为何,你难道不知道吗?你西岐姬发不遵天朝号令,自立为武王此乃其一,收容朝歌叛臣黄飞虎,增兵添将此乃其二,冰冻岐山,冻死鲁雄十万大军,此乃其三,如此大罪,哪一条能不让我来,哪一条我能不来,素闻阐教弟子人前礼仪当先,人后龌鹾不堪,今日一见,果真如此,你姜尚真把阐教的光彩表现的淋漓尽致,真乃大材呀,哈哈哈。”

    姜尚听得闻仲嘲笑,不由大怒道:“闻仲,我阐教守礼有节,却是不比你之截教,无论湿生卵化,披毛挂角之人都收入门下,搞的大教之下乌烟瘴气,却尚敢污蔑我阐教,真是好笑,闻仲,凤呜岐山,我西岐圣主已出,当顺天道,如今殷商气运已失,纣王无道,当失天下,如此杀伐之事,却是不必多言,自在阵仗之上见真功吧。”姜尚一拍鹿角,回转了本阵,只留下闻仲仍在恼怒当中。

    姜尚的一番话,不但惹恼了闻仲,也让闻仲身后的诸多战将气愤不已,纷纷向闻仲请战,更有先锋大将张桂芳直接出了战阵,要打头阵,闻仲知张桂芳久曾战阵,武艺超群,又有异术在身,自是放心下来,准了所请。张桂芳跨马提枪,直冲出来,也不答言,将银枪环指西岐诸将,极为小视;姜尚早把闻仲的各路大将打听好了,自然认得叫阵之人乃是朝歌总兵张桂芳,特别是在黄飞虎的介绍下也知道张桂芳身有异术,张桂芳对战之时,可叫人姓名,对阵之人听得张桂芳叫名则应声落马,此乃左道之术,姓名喊出,叫散了人的三魂七魄,故而失了心神,才会自马上跌落,张桂芳就会在这个空档,取人性命。

    姜尚见张桂芳叫阵,不由的沉思,如此强敌,该叫谁出阵呢,况且首战事关全军士气,若是战败,则颜面尽失,正在姜尚思索之时,有文王十六子姬叔明,早就等不及了,也不与姜尚分说,自己催动战马,摇动手中钢枪,冲出阵去,大叫一声:“某家姬叔明会你一会。”张桂芳一听出阵之人姓姬,知道是王姓,心中大喜,暗道,真该我得头功,也是一摇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