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鱼跃农门第52部分阅读

      鱼跃农门 作者:肉文屋

    是不好的,他在李家是个庶子,将来依靠林家可能还比较多,当下便说道,“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以后,以后……”

    “以后什么?”杜小鱼挑起眉,这林氏欺人太甚,又不是他们缠着李源清要见他,也不是他们要求李源清回飞仙县的!她目光灼灼落在林氏脸上,“你们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我们不是,怎的却还要来说这些话?只要发一声话,叫他以后不要上我们家,我们也绝不会去见他的!”

    这是在说他们林家跟李源清的关系不好了,林氏气得嘴唇都抖了,指着杜小鱼道,“你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见二人对峙,杜显忙伸手拉一下杜小鱼,示意她不要这样强硬。

    杜小鱼当没发现,依旧道,“你这回就当白来了罢,东西我们不会要的,有什么话都去跟李源清说,我们家跟他没关系!他不来也罢!”

    她说的好像是李源清死皮赖脸的要上他们家似的,林氏被呛得一个字都回不出来,叫几个婆子把东西收拾了,狠狠道,“你们不要后悔!”说罢就带人走了。

    杜显急得在堂屋踱来踱去,看看杜小鱼,伸手点了她两下,最后还是不晓得该说她什么,只低头叹着气。

    赵氏摇头道,“你啊,这次太冲动了,好歹是他的外祖母家,总要给点面子的。”

    “给什么面子?他们家给我们面子没有?谁管她脸面!”杜小鱼气愤道。

    却说林氏带着东西回去禀报林家老太太,又是添油加醋,说杜家不识相,贪心,看不上这些东西,林家老太太自然是又恨在心里了。

    这件事就像在一根刺卡在喉咙,李源清再次来他们家的时候,气氛就有些不对头,杜显没事就让他多去看看林家老太太,又说衙门里忙,就不要经常来他们家了。

    放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恨不得多留他几日呢。

    李源清自然要去问杜小鱼。

    杜小鱼气正没处发,正好找到靶子了,“还不是因为你,你外祖母跟你小姨生怕我们抓着你不肯放,跑来用些贵重东西想打发我们!当我们花子呢!”

    李源清一怔,“有这回事?”

    “我会骗你?多大的手笔,上千两银子!想把我们砸晕呢!”杜小鱼冷哼一声,“你说是不是你害的?”

    没想到外祖母竟做出这种事,李源清皱着眉,“还说了什么?”

    “能说什么,无非就是叫我们不要见你,见爹跟娘劝你不要来我们家。你倒是想个法子,不然以后还要上门来闹,你倒是毫发无伤,被羞辱的只是我们!”

    见她越说越是怒气冲冲,李源清忙安抚道,“你放心好了,我自会解决的,这事确实是我没处理好,当时没有抽空去看下祖母,惹恼她了,把气都撒在你们头上。”

    “你知道就好。”杜小鱼才算心里舒服点,“不过你要是回去这么一说,指不定又以为是爹跟娘找你诉苦,怂恿着你去林家论理呢。”

    这事也是棘手,李源清想了下,“我不会贸然去说的,但最近可能会来的少一些。”他厚此薄彼,也难怪外祖母不高兴,林家到底是跟他一条血脉的。

    杜小鱼点点头,两家之间的矛盾她也知道很难解开,是该给他时间。

    前几个月刚生下来的蓝兔子已经长大,这批兔皮还是按以前说的,卖到白管事那里,因为赵冬芝早就打过招呼的缘故,她留了两张皮下来。

    赵冬芝当即就兴匆匆的拿走了。

    阮玉的伯母周氏常来馆子吃饭,她早就打好关系,这日就把兔皮送给周氏。

    那蓝兔皮在县里是少见的,周氏也知道价格,很快就猜到了赵冬芝的意图,她这个侄女相当抢手,自从开了胭脂铺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娶来当媳妇,他们黄家看来也是不可避免。

    “我们家立树很快也要去京城参加乡试呢。”赵冬芝得意洋洋。

    周氏倒没有把兔皮推还回去,而是问道,“不得还有段时间吗?”

    “他表姐夫现在京城在工部任主事呢,立树到时候早些去适应适应,反正住的地方也是有的,我那外甥女黄花今年就要去京城的。”

    周氏忙恭喜几句,手把那两张兔皮抓的更牢了。

    见状,赵冬芝的眼睛越发笑得眯起来,“你那侄女真真是讨人喜欢,上回我请了来家里吃饭,我姐都赞不绝口呢。”

    周氏听着却是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阮玉居然肯去别人家吃饭,倒是少见的事,难道她真的看上了黄家的那个孩子?

    “我那侄女却是不太与人交往的,跟你们也是有缘。”但她也不好直接就说答应,只暂时维持好关系,“这兔皮看着真是漂亮,只我那个侄女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倒是要问问她呢,要是好,多买两张倒也行,你那外甥女就是养兔子的罢?”

    却说成是卖兔皮的了,赵冬芝颇有些不悦,可她没有拒绝,说明是有考虑的意思在里面,当下也笑起来,“是我外甥女养的,也别说什么买不买,阮姑娘要喜欢,我到时候再送一些去,做成披风那是很好看的,冬天穿很暖和。”

    周氏又是笑了笑,点点头便告辞走了。

    等到胭脂铺关门,她回到家就把兔皮给阮玉看,“是开馆子的赵妹子拿来的,我也没有说要,只说拿给你看看。”

    阮玉也没看一眼,“你明儿把银子给她便是,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能白拿。”

    “那是不行了?”周氏皱了下眉,“要说那黄家的儿子也不错,是个秀才,有个表姐夫又是当京官的,将来有人提携,有个好前程也不难。他们家又是开馆子的,也挺富裕,玉儿你真不考虑考虑?”

    阮玉淡淡道,“在京城住了那么些年,还看重这些吗?”

    周氏被她的语气似冻住了,讪讪一笑道,“玉儿说的也对,你在京城的时候,求娶的公子哥儿数都数不清呢,哪儿还看得上他们?不过……”她顿一顿,看到阮玉的脸色,终究还是不敢说出来,只道,“听赵妹子说,你去他们家吃过饭?”

    “怎的,吃个饭不行吗?”阮玉眉毛一挑。

    既然不肯,为什么又要去,这不是叫人误会?周氏的眉头越发皱紧了,“我是怕她又要来说,那是不是下回我就明说了?省得一次次的来,也是浪费功夫。”

    “明说什么?我年纪摆在这儿了,总要找个合适的人的。”

    那又是不要明说?周氏也弄不清楚这个侄女心里头在想什么,但因为以前的事也不敢问这问那,只得应了一声。

    谢谢土不孩子的粉红票票~~

    第202章 借力

    赵冬芝拿了十两银子给杜小鱼,郁郁不乐,说是周氏给的兔皮钱。

    看来是没有成,杜小鱼倒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从兔舍出来却又听到赵氏姐妹俩说话,又不是那么回事。

    “不愿意收,但也没说不肯,我都不晓得什么意思。”赵冬芝烦恼的皱着眉,“这周大姐也真是不爽快。”

    “他们家说亲的人多,怕是想好好挑挑,这样做应是觉得立树的条件还不错,怕以后反悔,也就不想直接回了。”赵氏给她想主意,“你可别去催,他们既然明白我们家的意思,将来总会给个答复的。”

    赵冬芝嗤的一声,“我们立树倒是要被他挑来拣去呢!要我们等?他们家要找了个好的再回了咱们,是不是?天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

    她虽喜欢阮玉,可也不至于如此低声下气,如今在北董村,他们家的条件称得上很好,就算是县里人家也有很多比不上的,不过这气她自没有往阮玉头上撒,只觉得是周氏的原因,便说道,“我是想知道阮姑娘的想法,阮姑娘看着是个心软的,自个儿开的铺子给她大伯跟大伯母管着,现在终身大事又要他们来办,只怕是好心没好报,那两人都没有好好对这个侄女的心呢!”

    阮玉的伯父叫阮孝常,也是有个儿子的,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是不是真心待阮玉?

    赵氏听了摇摇头,“人家的家里事,我们也不知道,你贸然去问阮姑娘总是不好的,不过她既然肯让弟弟来跟立树学习,只怕也不讨厌,还是再缓缓罢。”

    赵冬芝只沉着脸,也没有答应,过了会儿道,“我那女婿过两日要跟他大舅子去桐城,晓英看铺子忙,美真又是个不管事的,我得去帮衬下。”

    “去桐城?干什么去?”赵氏惊讶道。

    “多买些存货来,他大舅子打听到消息,说桐城那边东西比较便宜,来回虽然要十几天,可是能节省不少银子呢,正好现在生意也不忙,等到了鬼节前后又要抽不出空来了。”

    赵氏笑道,“德昌这孩子从小就能干,别的娃还在玩泥巴呢,他就会把自个儿家做得吃食拿去换钱,后来做货郎硬是在县里买了个院子。你女婿又有手艺,跟他一起,早晚能挣几个铺子出来。”

    赵冬芝笑眯眯道,“可不是么,我算是挑对人了,美真这个小姑子也是好的,没有心眼,晓英倒是过得很自在,现在也就缺个孩子了。”

    “还年轻,倒是不急,那会儿我也担心黄花,后来不也有了?”

    但赵冬芝还是露出几分忧色。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外面隐隐传来说话声,不一会儿,杜显拿着个帖子进来,脸上满是愁色,“娘子你看看,冯夫人又送帖子来了。”

    赵冬芝却笑道,“这可不是好事,姐夫你干什么这副苦相?”

    “好事?”赵氏瞅一眼妹妹,“你懂什么,肯定又是跟文渊有关的。”说着把帖子打开来一看,冯夫人说上回颇为投缘,这次又请她们一同来品酒。

    赵东芝见赵氏眉头拧成一团,凑过头去道,“写了什么呀?”

    “请咱们下午喝酒去。”赵氏叹一声,她早就打定主意拒绝了,可事到临头还是多有犹豫,什么百花佳酿,无非是借酒说情。

    杜小鱼晓得赵氏在烦什么,说道,“去一次也无妨,只说下我们的难处就行。这冯夫人也是聪明人,肯定能懂。”

    “难处?”赵氏不解。

    杜小鱼笑了笑,“等会儿再说,咱们这就打扮打扮,马车估计一会儿就来了。”

    赵冬芝以为这个外甥女开窍了,忙要帮着她梳头,选首饰,又挑两件漂亮的裙衫给搭配好,杜小鱼也没拒绝,三个人打扮妥帖,果然马车很快就到了院门口。

    因为冯大人已经不是飞仙县的县主,所以原先配的府邸自是给李源清住了,他们另住在早就先买下的大院子里面。

    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精致,但也风景优美,草木错落有致。

    眼下是最热的时节,冯夫人给每个人都找了一个丫环伺候,拿着纨扇在身边扇着风,也还算凉快。

    这次只请了她们三个,还有那会儿想与杜家结亲的刘家,两位刘太太倒是很不尴尬,见到她们来,还主动上来招呼说笑。

    酒早就摆好了,香香甜甜,配着瓜果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听说这酒是专门从麒麟山运来的?咱们真是好福气。”刘大太太连连称赞,“那酿酒的白师傅可是个怪人,不高兴起来,千金也难买一坛。”

    冯夫人笑笑,“跟我家老爷是有点交情的,所以才送了两坛来,这百花酒真有一百种花在里面呢,花费了不少功夫,要不是好东西,我也不好意思请你们过来。”

    这话听得赵冬芝很是受用,冯夫人现在可是户部主事的夫人,竟也要好声好气,请她们喝酒,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刘二太太的目光却是不停的往杜小鱼那里飘,上回提的结亲对象是她的三儿子刘彦,没料到他们家居然不肯,后来一问再问,才知道是那媒婆的缘故,会错了意,这样嚣张的态度,以现在杜家的形势,自然是不会高兴的,又哪儿会同意结亲?

    “怪道说女大十八变,只是几日不见,杜二姑娘竟又好看了。”

    刘二太太长着张圆脸,笑起来有个酒窝,面相还是很和善的,杜小鱼听到这番赞词,也不好装没听见,只得微微笑一笑,赵氏道,“都是那胭脂衣服的功劳,她平常在地里忙活,二太太那是没看到呢。”

    言下之意她女儿只是个种田的,高攀不起。

    刘二太太嘴角便抿了抿,旋即又笑道,“这才好呢,我们家就有好几百亩田,看管的人办事不利,去年竟比前年少赚了一半,要是有杜二姑娘这样的人在,那就不愁了。”

    赵冬芝听了哼一声道,“我侄女那是做什么都行的,不过想仗着自己家世好就看低了人,倒是别想娶我们家小鱼呢!”

    她也知道上回媒婆说亲的事,对刘家的态度已经改变了。

    这个小姨就这点好,她得意起来会忘了本,可若被人欺负,那是绝不会妥协的,哪怕那人是自己以前看高的人家,她都不会轻易低头。

    刘二太太脸色便变了下,这话还是太直白了,她有些下不了台。

    刘大太太见状忙道,“我们家向来是觉得杜二姑娘不错的,就算是县里人家也没几户能配得上,只有些人耳朵坏了,愣是听错了意思,一番胡说八道,还请两位妹子不要放在心里。”

    这是把错都推到媒婆头上去了,不过瞧着两位太太的态度,好似也真不像是会示意媒婆这样说的样子,看来真是那媒婆自作主张。

    冯夫人出来打圆场,笑道,“这酒还是有些酒劲的,咱们去外边儿走走,我请了几个乐人来奏曲,就在前面的凉亭。”

    几个人就站起来,冯夫人自然而然携着赵氏往前去了,她正有话跟赵氏说,冯丛蓉在身后跟着。

    “上回多亏妹子说了话,我家老爷也算放心了。”冯夫人笑意满满,“我们这位县主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大家都在猜呢,说将来会娶个什么样的姑娘,赵妹子心里可是有好的人选了?”

    竟然提到他的婚事,赵氏心里咯噔一声,头不由自主往后看去,冯丛蓉跟她目光对上,甜甜的笑起来。

    那一笑真是漂亮的好像盛放的花儿,任谁看见都喜欢,举止又是端庄娴雅,没有哪个不想讨了当儿媳。

    可惜她不是他的亲娘,怎么能替他做主呢?

    想起杜小鱼在马车上说的,赵氏镇定了下情绪,叹口气道,“我也一直在担心这事,只是他嫡母都没有开口,怎么轮得到我?”

    冯夫人笑了,直言道,“生恩不及养恩大,说到功劳,哪儿有人比得上妹子?再说,他嫡母远在京城,也不见过来,难道要县主在这儿待上三年之后才娶亲不成?”

    赵氏很是为难,支支吾吾道,“可是他还有外祖母在,就算嫡母不管,外祖母肯定要管的!不瞒夫人,他林家对我们有不满在里面,最近……”她顿一顿,“最近源清已经很少上我们家来了,我只怕这样下去,他跟我们家就此脱离关系也不一定。”

    冯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她倒是没有想到林家跟杜家的关系,只想着李源清是杜显夫妇养大的,那么,他们的话在李源清那边也有分量,谁料林家竟然对此有这么大意见,还迫使李源清跟杜家不来往……

    说起来,李源清在李家不过是个庶子,又是后来才寻回来的,跟他父亲的感情肯定不太深厚,在家里地位必定也不高,而林家那么大产业,林家的大儿子是武状元出身,以前是位大将军,辞官时听说皇上都多有挽留。

    由此看来,将来林家对李源清借助必定很大,那么,他真要选择林家,放弃杜家的养父母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203章 胭脂

    这么一番计较,冯夫人心里就有点犹豫,甚至有点后悔了。

    林家老太太为了经常能看到李源清,不惜搬家,在县里连买了数个住所,还有好几家店铺,如今想起来,举动确实有些夸张,那么,根据赵氏说的,大概是做给杜家看的,那岂不是两家势不两立?

    其实,她是不知道里面那层关系,只以为李源清是杜家在路上捡的,不晓得还有隐瞒林家的情由,当下又觉得奇怪,好歹也是辛辛苦苦帮他们养了十几年的,怎的林家却是这样的态度?

    可究竟为什么她也不明白,只发现自己把力气花错了地方,有些气恼。

    一开始就应该想到林家的

    以前是因为远在南洞村,可都来县里了,怎的就没有往那边去探探呢?林家老太太才是跟李源清有血脉关系的人,赵氏这一点倒是没有说错。

    李家那边的嫡母不在乎他的婚事,可林家肯定是要管的。

    赵氏看她静默下来,心知刚才的话起了作用。

    “林家老太太也是一时想不开,总会明白你们的辛劳的。”可就此放弃杜家,又是白费了之前的力气,冯夫人安慰两句,想了下道,“咱们整个县都晓得你们夫妇俩的品行,林家老太太将来也定然会了解。”

    她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满,如今尚不清楚李源清的意思,若是他真的放弃了杜家,那么这边自然是再没有可用之处,可若不是的话,他还是念着杜家的好,那她要是在中间做个和事老,可不是讨了两家的欢心?

    得到两家的信任,李源清自然也会感激,那以后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听她这么说,赵氏心里松了口气。

    自然,刚才的话题便没有再继续下去了。

    刘家两位太太是看着冯夫人行事的,见她态度略有转换,心知必定是有什么变了,当下也不再拉着杜小鱼套近乎。

    从冯家回来,赵氏就把杜小鱼叫来卧房单独说话。

    “那冯夫人竟然是想把她的小女儿嫁给文渊呢,幸好我听你的话这样说了,她后来便没有再提这件事。”

    原来还有这个企图,杜小鱼笑道,“这就行了,她肯定不会再来烦咱们了。”有林家老太太在,李源清的婚事哪儿由得了他们做主?要纠缠自是去纠缠林家。

    “不过挑明了咱们两家的关系会不会不太好?”赵氏有些担忧,“这话不知道会不会传到外面去。”

    “冯夫人是个懂分寸的人,岂会胡乱说话,娘放心好了。”杜小鱼挨着她坐下来,“娘也瞧见爹这两天的苦闷,咱们两家真要这么水火不容,二哥也不好做。我知道娘也是舍不得他的,虽然林氏很讨厌,不过林家老太太为人到底如何,咱们也不晓得,若是冯夫人能在中间起点作用,二哥也做了些事的话……”她顿一顿,“我只希望林家不干涉二哥来咱们家就好了,别的咱们也不求。”

    赵氏轻叹口气,“难为你想这么多,都是我当年犯下的错,不然也不至于……”

    见她又要自责,杜小鱼道,“怎么会是错呢?看二哥多喜欢咱们家,就算是错,也早就还清了,你把二哥培养的那么好,放在他们李家,未必能如此呢。”

    虽然知道是安慰之说,赵氏心里还是轻松了些,这孩子确实一点也没有怨恨他们,即便是知道真想后,也仍然把他们当做亲生父母一般的孝顺。

    这已经足够慰怀。

    几日后,林庆真跟卢德昌去桐城,赵冬芝最近便在纸马铺帮着黄晓英一起看店,晚上跟黄云住在县里,也就不回来了。

    黄立根,黄立荣兄弟两个自然是来杜家吃饭,反正就算以前,他们也经常在杜家的,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而阮信跟黄立根道歉那日之后,两人不打不相识,竟然成了要好的朋友,从私塾回来也常来杜家玩。

    天气炎热,杜小鱼取了冰好的寒瓜给他们解渴,阮信连声感谢。

    杜小鱼不由好笑,瞧着他道,“你那会儿是故意抢立根的位置罢?这样有礼貌,还真不像会打架的人呢。你看看立根,吃得跟什么似的,我拿东西给他,他从来不谢的,这才是会打架的胚子。”

    黄立根听见了,拿眼睛直瞪她。

    阮信却愣了愣,答不出来,只低着头啃寒瓜。

    寒瓜吃得七七八八时,阮玉拿着个小锦袋来了,见到阮信脸上都是红红的汁水,失笑道,“真是丢脸,好似我们家吃不起寒瓜一样,还给别人添麻烦来了。”又朝杜小鱼笑,“杜姑娘,谢谢你照顾我弟弟,他最近都不愿早回家,果然还是你们家舒服呢。”

    “我们家孩子多呗,热闹。”杜小鱼也笑了笑,“你坐,我给你倒碗凉茶来。”

    阮玉的家离这里还是要走一会儿的,她虽然撑着油伞挡住了阳光,可脸上还是有汗水显现,可见热得很。

    她也不客气,挪步过去坐了下来。

    静静等待的样子像朵玉兰花,黄立根忍不住瞅了又瞅,她目光看过来,他的脸嗖的红了。

    阮信见状,皱眉道,“你看我姐干什么?”

    黄立根恼了,“谁看了?我是在看那边的,那边的树”

    阮玉听着他们二人对话,笑起来,冲阮信招招手道,“胡说八道什么呢,快坐下来,今儿夫子教了什么,说给我听听。”

    阮信在姐姐面前乖得像只兔子,忙就听话的走过去。

    杜小鱼出来的时候,阮信正在背诗,黄立根偷偷看着阮玉,像根呆掉的木头。

    真是个大美人儿,黄立根这样晚熟的孩子都能被吸引住,倒是黄立树奇怪的紧,一点也没有反应,难道他还是没有忘掉青兰吗?

    “阮姑娘,我上回路过你那些花田,都已经长出枝叶来了呢。”

    “是啊,还算长得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不过养肥什么的我真不懂,今儿也是想来问问你。”阮玉虚心请教道。

    杜小鱼哪儿敢随便说,只道,“我也只能告诉你草药怎么放肥的,至少这些花我可不懂,得要拿捏分量,你可以取一些地先试试,有效果的话再大范围的使用。”

    阮玉忙点头。

    杜小鱼就把一些自个儿琢磨出来的经验讲了。

    “听你一席话真是受教良多。”阮玉把手中的锦袋拿上来,从里面取出几盒胭脂,“我弟弟也常来麻烦你,这胭脂是我亲手调的,这两盒合适你跟黄花姐,这是赵大婶的,这是小婶的,还有……你还有个表姐吧?我想着年纪跟你应该也差不多,这是她的。”

    居然一下子送了这么多人,杜小鱼忙推辞道,“这哪儿好意思。”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看我弟弟很喜欢你们家,以后打搅的时候肯定也多呢。”阮玉很诚恳。

    杜小鱼只好拿了。

    “你瞧瞧喜不喜欢?”阮玉说着往里面看了下,“大婶跟大叔都不在吗?”

    “嗯,去田里了,雇工家里有点事,他们便去田里看看。”那一对夫妻的孩子病了,他们要留在家里照顾,请了几日假。

    阮玉露出一些失望之色,但是一闪而过,笑起来道,“那胭脂是很合适年纪的,都不一样呢。”

    就连胭脂盒都不同寻常,十分精致,巴掌大小,表面是磨光的铜面,她这盒雕刻着梅花花样,其他的有荷花图,也有鸳鸯游水,海棠满堂。

    她打开一看,浅香扑鼻,那胭脂是淡粉色的,略略有珠光色彩,抹一点在指尖,又极为细腻,当真是极好的胭脂,比她以前见过的任何胭脂都要来得精细。

    再好一点的话,就能及得上后世那些了。

    “这胭脂做的真好”她发自内心的赞叹道,“阮姑娘你为何不留在京城发展,却要来这里呢?”

    出于商人的本能反应,脱口而出就问了这个问题。这胭脂铺若是开在京城,只怕银子都要赚翻了呢

    阮玉嘴角微微一动,苦笑了两下,“师父就在京城开了很多胭脂铺。”

    很多胭脂铺……

    杜小鱼心里一动,忽地想起冯夫人说过的话,有位姓华的女子,因为家道中落,差点被卖入烟花之地,后来白手起家,在京城开了数十家胭脂铺,胭脂比宫里做得还要好,又拿赚来的家财做善事,前阵子被皇后召见,说她乃是女子的楷模。

    而阮玉好像说过她是有师父的,又是从京城而来,她惊讶的看着阮玉,“你的师父可是姓华?”

    阮玉愣住了,“你如何知道?”

    还真是那人的弟子,杜小鱼笑道,“我也是听冯夫人说的,你师父很了不起,做善事被皇后娘娘都召见了。”

    阮玉脸色立时变得极为敬重,“我师父是世上少见的女子,也是我最崇敬的人。”

    既然如此,那为何要离开这样的师父来飞仙县呢?杜小鱼不禁又有了疑问,听说他们是古定县的人,若是为了寻根定居,那也应该去那里才对。

    可到底是别人的私事,她也不好问出来。

    正文 第204章 妥协

    第204章 妥协

    阮玉自不会说里面的缘故,而是教她如何用胭脂,说添了珍珠粉末,年轻姑娘抹在脸上,更是多了份亮色,光彩照人。

    给赵氏姐妹俩的又是不同了,颜色稍稍淡些,上了年纪的,不用那样艳,只是遮掩掉皱纹,显得皮肤白皙,像是找回了青春一样。

    杜小鱼送到赵冬芝手里时,她爱不释手,赞叹道,“真真是好手艺,难怪别的胭脂铺都开不下去了。”

    黄晓英也笑道,“我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好的胭脂,这阮姑娘什么样,娘喜欢的整天跟我唠叨,小鱼你倒是说来给我听听呢。”

    杜小鱼也是好久没有见到黄晓英了,趁着林庆真不在,就顺便过来陪两天,姐妹俩说说话。

    “长得像天上的仙女,等你看到就晓得了。至于手艺么,原来她是拜了京城那个姓华的女子做师父的,小姨肯定知道,就是冯夫人说的那个,被皇后娘娘召见的。”

    赵冬芝想了会儿才想起来,大为惊讶。

    黄晓英却是跟杜小鱼一样的疑惑,“她有个这样的师父,却为何不留在京城?”

    “我也不明白呢,大概人各有志罢。”

    赵冬芝见自己女儿有人陪,就说要去馆子看看,她前脚刚走,杜小鱼就笑起来,“你信不信,她肯定又去找阮姑娘的伯母了。”

    黄晓英很有自知之明,摇头道,“阮姑娘那么优秀,怎么看得上立树?他这个愣头小子,我看是不成的。”

    “我也这样说呢,不过我娘说也许阮姑娘的大伯母会操办她的终身大事,小姨也就老往那边想。其实这阮姑娘我相处下来,看着是个有主见的,听说这胭脂铺都是她一手促成,你也是管着纸马铺的,肯定知道各种事情都马虎不得,可见她是个想得很周全的人。”

    黄晓英点点头,又叹口气,“我娘是一根筋的,我也不好劝她,等撞到墙总会知道。”

    两人相视一笑,杜小鱼在铺子里闲走几步,只见几处柜子果然空了好些,原是存货都要卖完了,才大热天的急着去桐城。

    “你们前段时间生意很好?”

    “有三个富商家里都做丧事,买了不少东西去,直烧到五七,满一百天又是烧了好些,都用到了存货。”黄晓英答道,“本想过了鬼节再去桐城的,现在却是不得不提前了,”她拧起眉,“这天瞧着也凉不下来,也不知道路上会不会热着……”

    她脸上写满了担心,杜小鱼眨了下眼睛,“可是想表姐夫了?”

    黄晓英一怔,脸慢慢红了,“什么想不想的。”

    怕她羞窘,杜小鱼便没再说,又问,“美真姐呢?”

    “在家里呢,大概一会儿也要来了。”她笑道,“相公跟妹夫一走,娘跟吴大娘就来了,我跟美真一点也不忙。”

    “那是你们俩的福气好。”一个有疼自个儿的娘,一个有超级好婆婆,别人羡慕也羡慕不来。

    杜小鱼在那里住了三天才回来的,昨晚上下了场极大的暴雨,天气便开始转阴,有凉下来的趋势了。

    却说李源清最近一次都没有来杜家,只要有空就去陪林家老太太,把她哄得高兴的不得了,直夸外孙孝顺。

    这日李源清又专门请了玉衣班来给老太太唱堂会,自己也陪着一起听。

    那玉衣班共演了两场大戏,用了足足一下午,老太太听得津津有味,有出戏恰巧是讲知县的义举的,那知县刚正不阿,聪明绝顶,与贪官周旋,最终替民申冤,赢得民心,得到圣上嘉奖的故事。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李源清,仿佛戏里说的就是他一般。

    林氏见状就笑起来,“将来源清肯定也能有这大好前程的。”

    “这是当然,我孙儿如此优秀,比戏里的知县还早一年中了进士呢又进过翰林院学习,有几人能比得上?”

    李源清不禁笑道,“也是祖母教导的好。”

    “我何时教导过你,是你天资聪慧,才能有这样好的机缘的”

    李源清微微摇头,“倒也难说,要是我当年在京城长大,嫡母……”他苦笑两下,“祖母也知道,她跟我母亲水火不容,又岂会容我越过两个哥哥?”

    老太太眉头一皱,她是何等聪明的人,林家老爷前几年去世后,这么大家业都在她掌控之下,处理的井井有条,什么样的话会有听不明白的?

    他是在为杜家说话呢原来这场戏只是在为这一刻做铺垫而已

    她又想起来,前几日冯夫人也来过一回,说起杜家,都是夸赞他们夫妇老实可靠,被家里赶出来时又是如何艰难。

    可是事实上,李源清养得那么好,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从农家出来的孩子,可见是从小就没有吃过多少苦的。

    这些安排,肯定都是这个外孙一手促成,在他心里,杜家的地位牢不可破但他从未明说,而是顺着她的意思,抽时间陪她这个外祖母,样样都满足她,他确实是在花心思讨她的好的。

    老太太心里五味纷杂,看着眼前面目俊朗,眼含诚恳甚至带了些请求之意的李源清,终于重重叹了口气出来。

    她到底还是不想跟他有什么矛盾。

    正如自己所得意自豪的,这个外孙太聪明,聪明到就算不依靠他们林家的力量,他也能精彩的活下去,而她这个外祖母,跟他不过就三年多的情谊,能有多深厚?若是不好好维系,只怕也有一扯就断的危险。

    而她此时若是做出体恤的姿态,他却会感激她,对他们的亲情也是好的,至于杜家,若真是那样贪得无厌,总有一日会露出他们的真面目现在还没有实质的证据,倒也只能暂时容忍着了。

    “你得空是该去看看他们,到底也有十几年的情分,里面虽有些错事,但我们林家向来是大度的,过去的就过去了罢。”她缓缓开了口。

    林氏大惊,心道母亲怎的突然说出这种话来?正要出声,就被老太太盯了一眼,便又闭上了嘴。

    “谢谢祖母的体谅,孙儿必会铭记在心。”李源清松了口气。

    堂会散场,林氏急不可耐的跟在老太太身后,追着进了卧房,“娘,你怎么又允许他去见那家人了?”

    “我什么时候明说过不允许的?”老太太哼了声,“东西是你去送的,办事不利,你还好意思说?”

    林氏委屈道,“明明是娘叫我去的”

    “这事不要再提了,怪只怪我们找到他太晚,他翅膀已经长出来,不是我们说什么他就会做什么。哎,说起来,这性子跟湘儿倒是像,她那会儿死命想嫁给那臭小子,却是不闹,只成日的讨好我,可是我却找不到对症,一味的不答应,后来她就做出这样激烈的事要是这回我不应了源清,只怕他也是……”

    老太太闭了下眼睛,又慢慢睁开来,“也罢了,他如此顾念旧情,可见是不忘恩义的人,杜家不过是个农户,也妨碍不了我们林家什么。”

    林氏很是不满,她上回被杜小鱼顶嘴,气得牙痒痒,后来看到李源清真不去杜家还当奏效,原来却不是这么回事。

    “妙容呢?我好久不见她,怪想念她做菜的手艺的。”

    听到这句,林氏立刻又眉开眼笑起来,“你要想她,我明儿就叫人去接过来。”

    老太太点点头,“源清他那儿的大厨不怎么样,也不知道会不会喜欢妙容烧的饭菜,只她到底也是陈家的小姐……”

    “无妨,无妨,反正有下手,她就光炒个菜算什么?”林氏忙道,陈妙容真的能嫁给李源清就好了,到时候他们两家才算真正的联系在一起。因为看得出来,老太太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外孙,不像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能经常回来住住,可林家的家业她是一点也碰不到的。

    老太太就不说话了。

    却说李源清刚想回府里休息,铺头就急匆匆的找上门来。

    “大人,三里村那边发生了命案,死了好些人”

    飞仙县底下共有六个村,三里村也在其统辖范围之内,离县里距离不太远,李源清忙问缘由。

    “是一家镖局押镖路过三里村,被雁山上的土匪盯上,趁着半夜偷袭,结果两边打起来,死伤不少人,还牵连到客栈里的住客。”

    “现在那边情况如何?”

    “属下刚才派人去探查消息回来,说押送的大批黄金货物已经被那帮土匪抢走,镖局的人死了一半,还有几个追了过去,生死不明。至于住客……晚上了起了火,有几个烧得无法辨认,听其他几个受伤的住客说,是咱们县里的人。”

    李源清沉吟片刻,“既然是有计划的来抢镖,应是定了后路,三里村背靠雁山,南边是水路,”他顿一顿道,“保不定早就停了船,你速去联系速水河码头的船夫,问是否看到有可疑的船只。”他说着坐到书案前,挥笔写了几行字,拿章盖了,“送去齐东县,那批土匪极为可能从水路去齐东,请张大人多派衙役巡查。”

    铺头接过来,应一声忙忙的出门去了。

    正文 第205章 虚惊一场

    第205章 虚惊一场

    飞仙县衙门到傍晚出动了所有的衙役,有好事者便打听出其中的缘由,这劫镖的事情就慢慢在县里传开来,各家各户有出门在外的家人,听说三里村那家客栈死了好几个住客,立时都焦急万分,生怕是自己家的人,最后都聚集在县衙门口探听情况。

    里面也包括黄晓英跟林美真。

    飞仙县去桐城是必经三里村的,算算时间,也确实是他们归家的时候,所以当赵冬芝一脸惨白得跑来杜家时,每个人心里都是咯噔一声。

    “你不要乱想,也未必是的。”赵氏忙安慰赵冬芝,“衙门那边不是还没确认是谁么?”

    赵冬芝急得声音都抖了,“可是听说就是我们县里的人,还是年纪轻的,这要万一真是女婿跟德昌,你叫晓英跟美真怎么活啊”

    怎么会有这种事?杜小鱼心里也沉得好像放了一块铁似的,早不早晚不晚的居然是这时候发生了,叫人不担心都难

    “二哥不在衙门吗?”她问道,这事的细枝末节只有李源清最清楚,若是问他想必会晓得死掉的人的身份。

    赵冬芝叹息道,“就是不在才急,他亲自带衙役去涑水河了,要问个人都问不到,留下来的衙役又是不太清楚情况的。哎,我这心啊蹦蹦直跳,难受的很,我家晓英肯定比我还难过……”

    赵氏按着她坐下来,“所以才叫你别慌,说不定是虚惊一场呢”

    “我去县里陪陪表姐罢。”杜小鱼道,她也实在找不到话来安慰赵冬芝,若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他们没有死,那是无法说服的。

    “也好,你去看看她们。”赵氏也道,“若等不到文渊回来,就住在那里罢。”她也知道问不清楚的话,心里是难以安心的。

    杜小鱼应一声就出门去了。

    到了县衙门口,果然见好多人围着,个个的表情都很沉重与愁苦,黄晓英跟林美真两个人站在东边角落里,脸色都很差。

    吴大娘也来了,手里拎着饭盒,在劝她们两个吃点东西,可她们只是不停的摇头。

    杜小鱼走过去,叫道,“吴大娘,表姐,美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