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9

      海上月离 作者:凄皇晓月

    的在往她说的方向发展,越想越害怕。前几日他被殷莫离气得昏倒,刚刚才恢复。今天又被这么一吓,再加上担心他们兄弟会自相残杀,让殷莫离坐收渔翁之利,越想越着急,就又病倒了。

    殷莫离坐在御书房中,看着探子近日送回来的情报,嘴角微微勾起。一切都和她预计的一样。

    萧启言从萧时那里出来后,就去酒楼喝了个烂醉,看来被自己的亲兄弟陷害对他来说打击很大。

    萧时的三个儿子,老大萧启思性格内敛,不爱说话,总认为接近他的人都是另有所图,就像是军队里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军师;老三萧启行性格外向,心直口快,目中无人,总认为自己是无人能及的旷世奇才,就像是军队里锋芒毕露的将军;老二萧启言处于他们两之间,温和,沉稳,不争宠,不喜功,更像是监督管理,赏罚分明的监军。

    虽然三兄弟之间虽不是兄友弟恭,却也算得上是相处和睦。

    萧启言母妃去世得早,萧时要这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陪着他。因为年龄相仿,他们齐射武术是在一起学的。萧启言小时候很崇拜萧启思,因为哥哥不管做什么都很努力,不拿第一决不罢休。

    萧启言一直把他大哥当成学习的榜样,很多话也只和他说。长大后,虽然不再是什么话都和大哥说,但仍旧很尊敬他。

    第三十六章 兄弟

    萧启思和萧启行虽是同母所生,但因为相差近五岁,两人思想年龄差距颇大,没有共同话题。萧启行比萧启言也小了三岁,但相较大哥,还是与二哥比较有话说。

    不过萧启思与萧启行毕竟是亲兄弟,即使相对无言,也从未起过争执,总的来说,这三兄弟一直都相安无事。

    萧启行从小就很聪明,反应很快。很小就学完了四书五经,很喜欢看孙子兵法,十一岁便可倒背如流,十二三岁就能写出一篇义正言辞的批判文章,还能分析出某场战争的战术、兵力等方面的利弊。

    那时候,萧启言也觉得他的这个三弟将来定是将相之才,却从未想过他会威胁到大哥的太子之位。而萧启思在十七岁时,看到萧启行的文章,听到他对战争的分析,就开始有危机感了。从那时候起,即使萧启行还未觊觎太子之位,萧启思还是已经处处布防了。只是这些温和不争的萧启言都不知道而已。

    萧启思从未在任何人面前表现出对三弟的防范和排挤,也从没表现过自己对太子之位的觊觎。在有人提醒他要防着萧启行的时候,他都斩钉截铁地表示他的三弟绝不是这种人,还义正言辞地告诉说话的人,不要挑拨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让人觉得这萧启思真是正直不阿,重情重义,于是更加支持他看好他。

    当然,那只是表面现象。萧启思暗地里的动作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首先当然是派眼线去萧启行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还经常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式拉拢朝中大臣,培养自己的势力;更少不了的是表面上看是在维护称赞三弟,实际上却是在贬低打压的言论。

    与大哥不同,萧启行虽然表面上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但却是根直肠子,没什么城府。他没直接表示过自己想当太子,但也没说不想当,只是“一切但听父王安排”,意思就是,你让我当太子我就当,你不让我当也没关系。

    殷莫离分析过,萧启行那模棱两可的态度并不是有什么计谋,而是他虽然认为自己能胜任太子,甚至国主,但他顾念兄弟之情,不想与哥哥争,所以让父王来定夺。传位给谁,他都不会有怨言。

    当然,将来他会不会像齐戈那样起兵造反就是未知之数了。

    与那二人不同,身为二皇子的萧启言则一直无心于王位。

    也许是自认为自己并非帝王之才,他从小就觉得萧时不会将皇位传给他,所以即使他是嫡子,但他从来没有对那个皇位有过什么想法。

    从十五岁起,萧启言脑子里就被一个念头给占满了——娶殷莫离。对于其他事情,他也就没留意了。直到三年前萧启行暴毙之时,他才回过神来关注兄弟。

    唯一的弟弟死了,萧启言很伤心。在得知他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时候,他更是下定决心要将凶手碎尸万段。所以当捕快在他的物品中发现杏苔粉末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紧接着,又查出那日与萧启行一同出海的仆人里,有一个曾经是萧启言的随从,如今早已不知所踪了。

    一时间,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是萧启言精心策划的谋杀。

    不久之后,又有人说看见过萧启言的心腹曾到过他们村,找过那个随从的父母。紧接着,萧启行府上和那随从所住的村子又有几人莫名其妙的死了,而各种证据都指向了萧启言。

    当时得出的结论是:萧启行不是失足落海,而是被萧启言放到身边的眼线推下海的,目的就是为他感染风寒埋下伏笔。将杏苔碾成粉末,在熬药时伺机投入。那些突然死掉和失踪的仆人,当然也是他杀人灭口的了。

    证据确凿,他根本无力狡辩。当他坐在阴暗的牢房里的时候,怎么也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