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378 章
,娶妻秦氏,乃亲军护卫秦旭之女……”
先不说侯吉的水平如何,起码隋唐背的很熟,马晋出题后,几十息就整理好情节,且书说的很通顺,没有出现什么磕磕巴巴的情况,显然平日是下了苦功。
马晋心里赞许,表面却不动声色,继续听候吉说书。
……
候吉说书谈不上有特色,但有板有眼,节奏不疾不徐,让人听着很舒服。
“那罗艺道:“杨林,你要俺罗艺归顺隋国,必依俺三件事,若依,俺就顺降,如若不依,俺就拼着全军覆没,也誓死不降。”
靠山王杨林闻言,道:“不知罗将军,是那三件事?”
罗艺道:“我虽降隋,但三件事你们得答应,第一件,是俺部下兵马,须听俺调度,永镇燕山。
第二件,俺名义虽降隋,却不上朝见驾,听调不听宣。
第三件,凡有诛戮,俺自己得以生杀自专,你隋国不得干涉分豪。
杨林,不知道俺提的这三件事你可应得。”
杨林闻言,哈哈大笑道:“将军,此三件乃易事耳,将军放心,都包在老夫身上”
………”
一段说完,侯吉的额头也流了一些汗水,他也不擦,立刻眼巴巴的看向了马晋。
马晋也开口赞了一句,侯吉立刻眉开眼笑起来,马晋让他退到一旁等候,接着考察其他徒弟。
……
就这样,马晋一下午听了十几段评书,有几个优秀的徒弟,像郭同、彭善,表现优异,马晋就让他们再说了一段,以便更好的了解。
总体来说,这些徒弟给马晋很大的惊喜,十个人全部将隋唐背下来,没有一个偷懒的。
也是,十二三的年纪,在早熟的大乾,已经算chéng rén了,他们又是马晋精心挑出来的,本身就比同龄人聪明,该懂的事都懂。
这些少年都是平民出身,有些甚至是穷苦人家,养不起才送出来学艺,他们对出人头地有些天然的渴望,能狠下心来吃苦。
就算有一两个有心偷懒的,见到身边的师兄弟都在努力,也会不自觉跟着。
所以,且不论书讲的如何,起码《隋唐》他们都记得非常熟,不敢说只字不差,但情节全部理顺,几乎马晋提问那段,徒弟们思考几十息就能往下说。
但是,说书不是光靠背的熟就行的,不然随便找个人拿着书读给自己听就是了,还花钱干什么。
评书评书,这个评字也很重要,说书先生得有自己的东西,砸挂留扣,嬉笑怒骂,得知道变通。
这这一点上,这个十个徒弟有一大半达不到,评书说的太死,将背下来的隋唐稍微添点东西就讲出来,干巴巴的,对观众没有吸引力,这样上台,没两天就得让人轰下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天赋好的,说书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小黑胖子郭同和彭善。
第二百三十一章 郭同,艺名德刚(第四更)
当初收徒弟时,郭同和彭善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天赋出色,让马晋很是看好。
事实证明,马晋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次考核,也确实是郭、彭二人表现的最为优异。
和其他学徒只是照本宣读不同,彭善和郭同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特色,虽然还非常稚嫩,但也能看出其说书风格。
彭善说书,有的有点像后世正统评书的路子,硬桥硬马,画面感十足,尤其说起打戏来,格外有味道。
再加上彭善声音洪亮,慷慨有力,配上他稳重的台范,很适合说隋唐这类金戈铁马的评书,在考核彭善时,马晋在下面一直暗暗点头。
如果彭善是出乎马晋的意料,那么郭同就是给马晋一个很大的惊喜。
当初收郭同为徒时,马晋就觉得这家伙相比于评书,更像是学相声的料,语气诙谐,长得也胖乎乎的,很有喜感。
果然,今天郭同一上场,说了一炷香的评书,竟然逗笑了马晋四五次。
相比于评书情节的发展,郭同更注重笑料,在其中chā科打诨,让人发乐,在马晋看来,郭同说的这两段书,更像是单口相声。
但不管是单口相声还是评书,很显然郭同表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