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夏鼎第31部分阅读

      夏鼎 作者:po18

    得孙狗子倒吸一口凉气,若是在塞北过冬天,天晓得能不能活到明年春暖,孙狗子想了想,认命似叹了口气,跟着李十八拿木板继续往修了一半的舍墙上覆灰泥。这羊舍地势高燥、向阳,地板高出地面足有七寸,石砌院墙外敷灰泥,房顶上面盖着厚厚的干草,圈栏、隔栏、圈门、饲槽等一应俱全,院墙内还有羊儿放风的空地,陈德甚至还在在羊舍旁设置壁炉,预备万一气候至寒的时候,便烧柴为羊舍保暖。修筑得当真比一般佃农的茅棚还要考究。

    李十八有些嫉妒地看着在一旁监工的泥瓦匠赵福,这人也配叫匠作,还神气活现地在工地上指指点点,骠骑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军汉从上到下对他都客客气气,李十八这时已经知道匠作们的口粮和普通军士一样,若是有好手艺的,待遇更好。作为一个铁匠,李十八天生就对泥瓦匠、木匠、篾匠,石匠、织工,裁缝这些个种类的匠户有一种蔑视,马儿还分好赖呢,在李十八的心目中,铁匠就是一切匠户中最有用,最难学的,可是,现今他这个祖传三代的铁匠居然被一个不知哪里出师的泥瓦匠呼来喝去,李十八心里涌起一种巨大的屈辱感。只是他不知道,这就是一个技师天生的骄傲,虽然这种骄傲被官吏和儒士百般压制,但仍然深深的存在于有一门“有用”的手艺的匠人心中,这是烙在他们的骨头上的骄傲。

    注:所谓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是环保的绿色消费品。经过到灌浆、模压制胚、石膏模脱水,以及初烧、上釉烧、贴花纸烤制等工艺,经高温烧制,成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质细腻的瓷器。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高于其它瓷种。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两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增加了烧制难度,所以更加珍贵。

    作者:岚州要想办法赚钱了,这时代大宗商品有五样,粮食,布帛,牲畜,茶叶和瓷器,从岚州的条件来看,自己生产瓷器最合理,传统瓷工艺和华夏各名窑相差太远,唯有靠穿越引进试验烧制骨瓷,瓷器不是钢管,不是zy,华夏早有很高级的工艺基础,相信同一原理下,英国人能试制成功,我华夏窑师也能试制成功。应该不算金手指吧,最多算小半个,呵呵。

    正文 第九章 小寒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16:20:59 本章字数:3142

    朱惠兰如今已不把自己当做是女人了,她和男人一样搬石头,砍柴,夯土,她几乎忘记了十七岁以前学会那些扭动腰肢,弱柳扶风般的淑女姿态,顾不得擦手,她会拼命挤开人群从火头军的大藤筐里抢到属于自己的馒头。如果有谁敢占她便宜,她会像个男人一样举起石头砸过去。眼下她正吃力地挑着两筐土石一步一步往前挪步。

    为着公平起见,辛古将治下民户分为五班,分别做运土石,垒墙,砍柴,打草,掘鼠粮五样劳作,其中掘鼠粮最轻松,而且挖到的鼠粮都归民户自己所有,军卒们也不屑于在这里面抽取三成,而搬运土石则最累,一个壮汉也要吃不消。

    虽然那些监督的军卒看朱慧兰是女流,没让她将箩筐装满,朱慧兰已然十分吃力了,她腰肢本来纤细,圆圆的肩上挑着一条被压成弓形的扁担,宛如一座不稳的天平般晃来荡去,叫旁边的人都捏把汗,远远地避开,生怕那装满土石的箩筐一不小心便砸着自己。岚州仅有的四千多健妇大都几乎在一个月之内找了男人,这些重体力的活儿,自然由那些抱得美人归的男子汉替班承担,而朱惠兰却自家知晓自家事,青楼女子,洗衣院,这个腌臜身子还嫁得人么?就算男人不嫌,她却对那男女之事深恶痛绝。倒不是要做什么贞洁烈妇,眼下一个人有个小屋子住,虽然寒冷,却睡得安稳,不再受那些如狼似虎的男人无休无止的折腾,对朱惠兰来说就别无所求了。所以尽管说亲的人踏破门槛,她却只是不允,时间久了,求亲的人也便不来了,只是她一个孤身女子,便要承担原本是男人做的苦工。

    为了防止积水,羊舍修筑在一片山坡之上,朱惠兰使出浑身力气,颤颤巍巍担着土石往坡上走,忽然脚下一滑,吃不住劲就要摔跤。人挑着重担摔倒,最是容易扭着腰腿,又是上坡,筋断骨折也有可能,霎那间,她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再也没半分力气稳住身形,正在这时,身后却有人在她肩上扶了一把,虽然那一扁担沉重土石收不住势散落在地上,朱蕙兰却没有跟着倒下去。感觉一只宽厚的手掌在稳稳掌住自己肩膀,另一只手扶在腰间,已经许久没有过男人的朱惠兰不禁满脸通红,往前半步脱出那男人掌握,转身一看,却正是自己那军汉东家。她一个女子在大堆男人挑夫当中,早被辛古看在眼中,暗暗留心,果然在她上坡的时候,及时出手施救,她红脸闪身,辛古也知这是汉地男女授受不亲的习惯,倒不是讨厌自己。

    “奴家谢过军爷。”朱惠兰头也不敢抬,检纫道谢后,慌慌张张地拾取散落在地上的土石,不知为何,她总是有些怕见这个东家,而且每次见到他都没有好事,难道当真是前生的冤孽,想到冤孽,她俏脸微红,更加不敢抬头看那个人,心中暗暗有些不明所以的悲怆。

    她力气虽小,手脚却甚是麻利,不多时便以将那些散落土石尽数装入箩筐之内,轻轻矮身钻入箩筐之间的扁担下面,紧咬着嘴唇,用力起身,咦?怎么没有往常那般吃力,朱惠兰还有迷迷糊糊,正待往前挪步,却发觉扁担已牢牢的被辛古托在手里,这人当真有一股蛮力,双手一伸,居然将这差点把她腰杆压断的扁担托在了空中。

    “这搬土石的重活,我替你做了,你且去寻找些野菜鼠粮吧。”辛古黑着脸,沉声道,轻轻巧巧地将扁担放在自己肩上,这点负荷还不如全身铠甲重,足底生风地大步往山坡上走去,只留朱惠兰怔怔站在半坡之上,任凭微风轻轻拂动她的发丝。

    这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就要来临,为了激励众军民赶在大雪落下之前完成建设畜舍,积储草料的工作,陈德特准各营宰羊二十只,欢宴一晚。

    骠骑营因为工程进度比别的营头更快,辛古早早命令停了劳作,军民合计一千多口围坐五个圈子,架起十口大锅,由辛古操刀,把绵羊剥皮洗净,十只剁成大块羊肉,和着白天民户采摘的野菜,再加上各种香料炖成羊肉香锅,另外十只则用两头削尖的木棍穿了放在火堆上烤全羊,辽国御厨出身的辛古亲自指导军卒调味,将二十只羊弄得当真是香气四溢,流于四野。羊肉最能驱寒,军士和民户们在寒风里辛劳多日,聚在烈焰熊熊篝火边上,闻着香喷喷的羊肉味道,身上也觉得暖融融的,倒也不觉的辛苦了。

    “大哥,”孙狗子将一大块羊肉汤盛好端给他的东家军士,那军士名叫阎皋,乃江阴人氏,笑呵呵地接过汤碗,赞道:“咱校尉的手艺那是没得说,更难得的是这份心意,读书人说什么来着,君子远庖厨,放屁!”见孙狗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手里这晚肉汤,骂道:“馋了吧,弄你自己的去,叫辛校尉看到民户服侍军士,你存心叫我挨骂是吧?”说着作势要踹,那孙狗子便如奉了皇命似忙不迭拿着自己的碗去盛汤了,阎皋微笑着看着他点头哈腰而去的背影,呷了一口喷香的肉汤,心里那个美呀。

    另外一边,朱惠兰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块烤好的羊肉,焦黄的肉皮上撒着细细的盐粒、孜然和胡椒粉,太香了,她轻轻咬一口,烫,许久没有吃肉,忘记那层油皮封住了下面的热度,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烫出一个火泡,朱惠兰忙不低地将这块羊肉吐到手心里,看看四下里没人注意,吹凉以后又放入嘴里,细细地咀嚼咽下。辛古正得意享受着手下百夫长们没口子的恭维,忽然一个指挥使亲卫找了过来:“辛校尉在哪里?”“某家在此,指挥使找我何事?”辛古是牙军校尉出身的,认得这个亲卫叫做黄铉,是个读书人出身的,叫住他问道。

    “指挥使大人请辛校尉进城共宴!”黄铉此言一出,众百夫长皆是欢喜赞叹,都道指挥使大人对辛校尉居然如此信重,吃顿好的都不忘把他叫上。

    听闻陈德相招,辛古不敢怠慢,吩咐几个百夫长维持好骠骑营今夜聚餐的秩序,务必把肉食分得均匀,不可使军民心生怨恨,众百夫长笑着连声答应,催促他快去赴宴,辛古这才离去。来到指挥使府中,见别无旁人,只有指挥使陈德、主母黄雯和另一个美貌女子围炉而坐,因为过节,陈德将身旁亲卫尽数放回牙军营宴饮,只叫黄铉传辛古过来。

    原来今夜小寒节气,黄雯不忍周后独处,特意请她于自己和陈德同席共宴,陈德打算日后相机救出李煜,让他夫妻团圆,因此为防旁人闲言闲语,特意避免与周后单独相处的机会,所以叫辛古一起,免得有心人无端猜测自己有得陇望蜀之心,也保全了周后的名声。

    他先陪黄雯和周后随意闲聊,见辛古大步进来,站起身大笑道:“辛兄弟,可算把你盼来了。”

    “指挥使召唤末将,不知何事?”辛古见别无其它军将在场,躬身问道。这一问却叫陈德有些尴尬,他干咳一声,凑到近前,低声道:“辛校尉你是知道的,本将与士卒同甘苦,也已经旬日没有尝过肉味,今天好容易开一次荤腥,不好浪费了上好的新鲜羊肉,特意请辛校尉过来指教,不需你动手,只要在旁边指教便可。”说完引辛古来到一处炭火旁,一条上好羊腿摆在旁边,各色调料俱备,只等大厨烧烤。

    辛古不觉莞尔,沉声道:“不如让末将亲自来烤,大人只需相陪主母大人即可。”他虽然是契丹人,久在汉地,也大概知道汉人的上下之分甚严,倒不觉的以大将之尊烤肉是种羞辱,所以有此提议。陈德却连连摆手道:“这怎生使得,传将出去,岂不叫兄弟们寒心。”也不管辛古是不是懂得烤肉和寒心之间的关系,强把他推到旁边,自己动手羊腿,辛古无奈,只得在旁边耐心为他讲解烧烤之法。

    不远处花厅中,黄雯抿嘴笑着观看自己夫君细致的烤着羊腿,周后见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以一方藩镇之尊亲为庖厨之事不说,还眼巴巴地拉来一个大将相陪,这人幸好不是皇帝,若不然还不知怎么被写在史书上呢。不过这世上什么样的怪人都有,晋朝时不也出了在宫中摆摊切肉卖酒的太子司马遹吗。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有辛古这般大行家在旁指导,陈德这羊腿也烤得似模似样,外焦里嫩,色泽金黄,又加上辛古在旁边不时刷上些香料,当真好吃的让人连舌头都要吞了下去。陈德将羊腿上的好肉割了四份,分给黄雯,周后,辛古各人一份,自己也留了一份。

    作者:这一卷的的基调是大战之间的发展,但很快就要有仗打了,与隔断东西方商路党项人的第一场贸易之战。

    正文 第十章醉后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16:20:59 本章字数:3429

    府里的仆妇将配菜酒肴端了上来,自己退下,在外面将厚厚的门帘放下,寒气便被彻底隔在花厅之外,铜炉里的木炭烧得很旺,花厅之内竟是温暖如春。

    见各人都已就座,陈德端起酒杯,对周后道:“国后,此乃末将麾下辛古将军,便是阵斩钱王的那位。”又对辛古道:“这是国后。”辛古一时间还没想清楚国后是怎么回事,见陈德对周后执礼甚恭,介绍时便站起身来按照契丹人宴饮时的礼节对这贵妇躬身行礼。周后却有些气愤,男女授受不亲,陈德叫他这粗豪大将与我同席,是炫耀,还是恐吓?若不是顾及着这段时日他都没有来马蚤扰自己,就要作色离席。

    陈德却不知她心中所思,端起酒杯,黄雯和辛古见他端起酒杯也同时端了起来,只听他沉声道:“岚州清苦,今日难得宴饮,这第一杯酒祝愿陛下早日逃出汴梁j徒之手,与国后团聚。”说完周后闻言却是一惊,睁大美眸,有些不可思议看着陈德,难道自己误会了他不成,见其它三人饮了杯中黄酒,后都凝神望向自己,方觉自己失态,抬手端起玲珑银杯,嘴唇浅浅地啜了一口,这炭炉烧温黄酒,滋味与江南一般无二,让人腹中升起一股暖意,连心神由阴郁而变得轻松。辛古也终于明白陪坐在侧的贵妇便是落难获救的江南国后,陈德有意让他知晓周后身份,一则示以心腹,二则日后这方面需要办事则可交托与他。

    见众人都已饮过,黄雯站起身来将每人面前酒杯都添满,陈德又举起酒杯道:“接下来,夫人,与我同敬辛校尉,辛校尉乃是我陈德敬服之人,同袍之义,兄弟之情,来,我们连干三杯。”说完一仰脖子将酒倒入喉内,黄雯随陈德陪饮了一杯,又将他的酒杯斟满。辛古契丹马贼出身,是个血性汉子,端起酒杯一仰脖子喝掉,他也不要黄雯斟酒,自己满上,又喝下两杯,眼中全是感动。

    周后默默无言地看着陈德和辛古对饮,心中也有些许感动,早先李煜交往的全是文人雅士,江南先后有林肇仁、皇甫继勋、卢绛、朱令赟等将领,虽得倚重,却不见亲厚。陈德与辛古这般称兄道弟的情谊,当年蜀汉先主与关张二将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也不过如此吧。

    与辛古连饮三杯之后,陈德借着酒意,又将自己的酒杯斟满,对黄雯道:“这第三轮,要感谢夫人,不避艰险千里相随,又助我收拾人心,这满城之中,主母菩萨之名,恐怕比我这指挥使还要响亮。”黄雯给他说的满面含羞,霞飞双靥,端起酒杯浅浅的喝了一口。周后看在眼中,想起当年在金陵旧事,不禁黯然神伤。

    陈德这三轮敬酒,让周后愁绪暂解,黄雯欣喜娇羞,辛古则不再顾忌上下之分,席间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陈德和辛古一杯又一杯的相互敬酒觉得不过瘾,便唤来仆妇换大碗,后来又觉得黄酒不够劲,换上了整坛的刀子烧。黄雯则一边和周后小口小口的吃菜,一边聊着些原先金陵趣事,一边颇有意思地听平素沉默寡言的陈德和辛古二人大着舌头觥筹交错,周后颇有些无奈地陪坐一旁,听他们的醉话。

    “好多天没这么痛快地吃过肉了,。”这是喝高了的辛古发了马贼性子,“辛兄弟,你是我岚州左军统御,将来咱们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你是契丹人,我是汉人,有什么关系,我们齐心协力,什么大宋天子,什么大辽可汗,都要跪下来求我兄弟。”陈德大声道,谁料他这话竟勾得辛古面色黯然,灌下一杯酒,醉道:“真的么?那汉朝的皇帝呢?让我这么多兄弟饿着肚子干苦工,最不是东西的就是这个皇帝。”陈德怒道:“到时候叫他青衣小帽,侍酒赔罪!”“辛古嬉笑着道:”好,“脸色一变,又大声道:“皇帝都他不是好东西。”陈德已经喝高了,醉态可掬地附和道:“对,他。”辛古又道:“老辛这一双手,已经砍过一个皇帝,一个王爷了,哈哈哈,手啊手啊,你可真是幸运呢。”说着说着举起那蒲扇大的手掌得意地挥舞,陈德接道:“这世上多有称王称霸之辈,老辛,你都给我砍了他们的头。”辛古虎目一瞪,道:“好!皇帝没一个好东西。”陈德接道:“想当皇帝的也不是好东西,你把他们的头都砍掉。”辛古又道:“好!”旋即皱着眉头道:“别人好办,若是你有一天想当皇帝了怎么办?”陈德喝得醉醺醺的,把头伸到他面前,道:“那就麻烦你,也给砍下来好了。”辛古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忽然哈哈大笑道:“大人,你喝醉了!”陈德却不满意地大声道:“我没醉!”

    黄雯和周后见这二人越说越不成话,都紧蹙双眉,周后暗想,若说他是个j雄,还真不像,有几个j雄敢像他这样喝得酩酊大醉,让手下大将把头砍下来,当真荒唐。这辛校尉胆子也太大了,若是哪位帝王,听了你这些醉话,恐怕先掉的就是你自家的脑袋。

    这二人对皇帝语出不敬,自己不觉得,到叫黄雯分外尴尬,毕竟李煜也曾是称过帝的,她有些着恼的看着看着陈德,心想,这人平素里严谨有度,今日怎的如此放纵。却不知人都是血肉之躯,以陈德现今之地位,说岚州上下两万余口性命系于他一身可谓毫不夸张,平日里不仅要殚精竭虑的筹划,还要端出人主的威严仪态来给下属信心,许多常人应有颓废、沮丧、担忧、害怕等负面情绪都压抑在心里,今日趁着和辛古喝酒将这些东西发泄了出来,否则,久居上位者,要么像魏武帝那样罹患头风那样的隐疾,要么像商纣夏桀、汉武隋炀,以及后世许多朱家天子那样出现严重的心理变态。

    陈德似乎突然醒起周后在座,拍着辛古的肩膀道喃喃道:“要说做好皇帝,江南国主倒是个材料。”辛古不满意的嘟囔道:“哪有大人你主事痛快!”周后再也听不下去,寒着脸站起来,对黄雯道:“妹妹,这边有些燥热,我先回房歇息了。”黄雯忙歉然地站起身来,道:“姐姐勿要生气,他二人皆是无心之语,做不得数的。”周后见她面带歉疚,勉强笑道:“这个我清楚。”便在黄雯陪伴下离开了花厅。二女带着一阵香风离开,陈德眼神似乎回复了些清明,摇摇晃晃站起来,跟了出去。

    辛古独自喝了一点汤后,见四下已无旁人,拿桌布裹了还剩下大半的羊腿,东倒西歪地离去,此时指挥使府上已经没有亲卫当值,仆妇佣人之流,又怎敢阻拦辛校尉。

    出得府门,冷风一吹,辛古神明清醒了小半,他酒力甚豪,虽然饮了不少,但不至于醉倒街头,只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不知不觉居然到了治下民户朱惠兰的门前。

    签订军民领辖的契据后,他对朱惠兰便算是有了保护之责,闲来无事时倒是来过这里一回,绕着屋子冷着脸走了两圈,就好像野兽宣誓自己领地一样。正因如此,虽然城中对朱惠兰有意的军士民户虽多,但仔细打听之下,得知这个美人儿是辛校尉治下的,也都打消了念头。

    或许是酒意上涌,辛古突然很想看看这个被自己保护的女人,便不假思索地上前拍门,拍了好一会儿,朱惠兰透过门缝看清楚是他,才满不乐意地将门打开一条缝,扑面而来便闻到一股酒气,随即一股大力将门掀开,辛古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终于还是来了,朱惠兰心里有些黯然,却强作欢颜的看着辛古,他要做什么,自己能反抗么?

    辛古眯缝着眼睛瞅了半晌,这个汉家女子似乎是刚刚被他吵醒才匆匆起来,只披着单薄的衣衫,鬓发凌乱,寒风中冻得俏脸通红,宛如花树般立于院中,当真叫人怜爱,他原本只想进来看看这人而已,当真进来了,却又无话可说,只将手上提着用绸缎桌布包裹的羊腿递了过去,粗声道:“给你。”

    他硬要递过来,朱惠兰低头只得接过,转身走回屋内,辛古也跟了进去。朱惠兰径自坐上床头,用这些天冻得裂开的手指将衣襟解开,闭上双眼,拼命忍住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过了许久,仍然不见动静,她睁开眼睛,却发现辛古不是什么时候已经离开,走的时候轻轻把门关得很严。朱惠兰终于忍不住大哭出来,一边哭一边骂:“你这混蛋,你这个死人!”

    门外的大街上,辛古不自觉地打了好大一个喷嚏,好冷啊,不禁有些后悔刚才没有留在那女人的暖被窝里面。早在皮室帐中为奴隶时,不少侍女便和这些身材健壮的奴隶勾勾搭搭,辛古也很尝过这些辽国皇帝的禁脔滋味。后来做马贼,在草原上,一块肉,一把破弓,或者半坨砖茶,都可以找女人睡上一晚。可是今天他只想看看那个女人,她那副样子坐在床头,顿时没了兴致。

    夜风,越来越冷,辛古扯开皮袄,让冷风呼呼的舔着自己散发着热气的身体,一腔热血却似沸腾不止,直冲顶门,他只想朝着幽深的天穹高喊,我不再是卑贱的奴隶,我也不再是马贼,我是大人麾下左军统御,我追随大人南征北战,夺取土地和牛羊,砍下那些傲慢而高贵的脑袋。

    丙子年秋,陈公与辛公饮,酒酣大呼曰,称王称帝多j雄鼠辈,窃据江山,鱼肉生民,愿公为吾利刃,扫荡天下,尽斩之。辛公醉,笑曰,若君如此,某当如何?陈公以指叩首,笑曰,大好头颅,君试取之。

    —赵行德《夏国记闻》

    正文 十一章财路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16:21:02 本章字数:4813

    小寒宰羊宴显然大大提高了岚州军民的士气,人往往就是这样,高压之中来一点慰藉,就会感觉充满干劲。各营负责修筑的羊舍,以及柴草等物资储备都快速进行,终于赶在严冬大雪之前,完成一应准备。眼看新年将至,指挥使府里笼罩着一股乐观的氛围。周后也解开心结,和黄雯一道带着指挥使府上的仆妇为军士缝制冬衣。岚州不同于江南,绸缎布帛均贵,而地近塞北,加之与朔州契丹较好,羊皮、兔皮等价格低廉,所以军士们的冬衣皆是皮坎肩加上帛布衬里和袖口,外面再罩以回鹘流行的长袍,束以宽革带,别上腰刀,既避寒挡风,又美观威武,惹得岚州民户也极为眼馋。今冬民户没有任何出产,一切物资全由岚州官府供给,缺乏羊皮,却不妨碍他们将身上的衣袍按照军士的制式修改,岚州军和官府都不禁止,独特的装束和社会结构,使得外地的客商进入岚州,往往有一种身在异域的感觉。

    “这陈德到此不久,不但令岚州军民归心,更移风易俗,改了汉家制度,将来无论他是成是败,官府想要在招抚岚州一方,恐怕得大费功夫。”康恪阗神情复杂地对旁边的侍从葛思恒道,他这话并非无端而发,故乡撒马尔罕被阿拉伯人攻占后,许多人改信了伊斯兰教,生活方式与迥异从前,要想这些人再支持复国就很难了。日前他也曾联络已在岚州官居校尉的石元光,孰料言谈试探之下,发觉石元光对岚州已有归心,一但问及军国机密之事,都支支吾吾,不肯尽言。无奈之下,只得让石元光代为通传与陈德约见。

    石元光大步从府内走出,不卑不亢地拱手道:“恪阗,指挥使大人相请入内一唔。”现在的石元光和康恪阗从前认识的那个一言不和就拔刀相向的粟特勇士相差太大了。一年前的石元光虽然勇敢、暴躁,甚至总让族中长辈头疼,但在粟特人领袖康屈达干的嫡子康恪阗面前还是有些隐约的服从甚至自卑。可是现在,,经历了频繁地血战和漫长的远征,管带着数百战士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民户,时不时的还要做主裁判纠纷他变得成熟,锋芒内敛,但自信,宛如一柄深藏在鞘中的宝刀,反而让康恪阗与他交谈时不再像从前那般随意。康恪阗对着石元光拱手还礼,迈步入内。

    只见陈德早已相侯在花厅之中,笑道:“恪阗,老康屈达干身体可好?”康恪阗忙道:“家父因在契丹盘点一批西去的货物,特意派小人来向指挥使致意,家父说陈大人乃是我粟特行商的老朋友,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陈德笑道:“老康恐怕不是这么大方的人吧,不过你不要担心,这次吾先给你看一件好东西。”说完打开身旁一个红木匣子,取出件玲珑剔透的白瓷碗来,对康恪阗笑道:“你看这窑瓷烧得怎样?”

    那瓷碗一拿出来,顿时便吸引住了康恪阗的目光,粟特人经商走遍天下,沟通东西商路,主要便是将东方的茶叶、瓷器和绸缎运往西方,又将西方的香料、宝石、骏马等物运往东方,自从唐室衰微后,中原战乱,大辽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对象,但辽国的瓷器品质远远比不上盛唐,因此也在西方也无法卖出高价,周世宗御制的柴窑名器虽然远胜前代,奈何数量稀少,在中原已是宝物,绝无可能大量外销。此时中原北方邢窑、耀州窑、磁州窑等窑口大都受战乱波及,窑师南迁,出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下降,南方的长沙窑、陶窑、霍窑则因窑师南迁而兴盛,但尚未达到后世宋代的鼎盛时期,而且南方窑口外销常走的海路,虽然康家也有船队,但并不占优势,毕竟粟特商人还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起家的商团。

    从陈德手中接过瓷碗,康恪阗心情颇为激动地地摩挲它,瓷碗触手冰凉,奶白的釉色,润泽如玉,举起来对着光线看,隐隐约约看得到碗壁对面的手指。圣洁,康恪阗心中终于找到了这个词汇来形容对这只瓷碗的感觉。

    过了好一阵,康恪阗才平复心情,抬起头对陈德道:“请问陈将军,这瓷碗可是岚州所制,产量如何?”

    陈德将刚才他的反应一览无余,心头也放下心来,看来人类对美好物品的鉴赏,千年来变化并未太大,粟特人善识宝,可说是代表了这时代东西方主流的审美观,在后世行销的骨瓷能得到粟特商人的肯定,那就等于是在现代的中国制造进入沃尔玛一样。听康恪阗发问,陈德微微笑道:“这瓷碗确是岚州所制,不过产量尚小,目前烧制成功而又毫无瑕疵的,就只有康君你手上这一只而已。”

    他话音刚落,康恪阗忍不住遗憾地“啊”了一声,陈德又道:“不过,我的窑师会想方设法提高每一窑的成品率,届时将会有成批的上等瓷器,不知道康君有没有兴趣?”

    “当然,”康恪阗心神激动之下,居然不顾商场上讨价还价的大忌脱口而出,旋即后悔道,我答应得如此急迫,不知这陈大人会否提出苛刻的条件。

    陈德满意地点点头,笑道:“这门瓷器生意,以你之见,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在商言商,听陈德发问,康恪阗皱起眉头,道:“陈大人见谅,这白瓷固极美,但宝物须有人识,有人捧,方才卖得出好价钱,这事着急不得,先要各方达官贵人慢慢知晓此物,大行于世则至少要两年之后。”他这话换成现代话来讲,就是但凡新鲜事物出来,需要一个世人接受的过程。陈德会意地点点头,沉吟道:“吾岚州急需钱粮,这可有点迟了。”

    康恪阗见他皱眉迟疑,心下大急,又道:“若大人将此物行销之任交与我家,以父亲与我族同业商人在四方交际之广,也许一年后便可大行,大人,出售这精巧物件万万不可着急,否则难以居奇,价钱就上不去了。”见陈德点点头,康恪阗记起自己次来觐见陈德的目的,又道:“若大人需要生财之道,小人这里倒是有一条。”

    听他如此说,正在为岚州的财政问题伤脑筋的陈德来了兴趣,凑近道:“愿闻其详。”

    康恪阗见他热切的眼神,深刻地体会到父亲所说的“将军更是商人”的意思,微笑道:“自从大唐衰微,中原板荡,吐蕃、党项相继而起,这两家隔断了东西方商路,致使中原输往西域的茶叶、丝绸等物不得不绕道阴山、贺兰北麓,所费不菲,商队自契丹出发,一路上要遭受无数部落的马蚤扰,全然没有盛唐时的路途平安。”

    陈德点点头,又听他道:“吾父亲的意思,既然将军与契丹交好,不妨以岚州为据点,在中原收购茶叶,将军派出麾下勇士扮作商队的护卫,将这些中土货物护送至敦煌,再由敦煌将各种西域宝物护送到岚州,销往中土各地。这条路线不必绕行更东边的契丹大城,利润当比往常更加丰厚。”

    陈德又问:“陇右故道虽然由党项人所控,但以吾所知,拓跋氏对往来货物不过十中税一而已,为何还要绕道?”

    康恪阗苦笑道:“将军有所不知,陇右夏州一带的党项、吐蕃诸部,虽然奉定难节度使拓跋氏为首领,但各不统属,所以拓跋氏虽然抽了商税,一路之上的各部仍然会抽税,若有好货物被头人看上,那就直接取走。这些部落时而联盟,时而交战,偏偏又都奉拓跋氏为主,商队护卫反抗不能,还不如冒点风险绕道塞外。”

    原来如此啊,所谓官匪一家,豺狼当道,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对商队而言,当真比走马贼和蛮人出没的塞外还要艰难,听康恪阗说的条分缕析,陈德颇为意动,沉吟道:“货物从中原运到敦煌,利有几何?”

    康恪阗听他开口言利,与寻常中土官吏全然不同,也对陈德颇有好感,如实答道:“中品茶叶在蜀地于江南50文200文之间不等,若是运到敦煌,价格将是中原的三倍,如果运到波斯则是中土价格的十倍,运到更远的大秦故地,则价比黄金。”

    陈德彻底被震撼了,暴利啊,革命导师说,有3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还有什么可犹豫呢,干了!不过稍微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陈德又想起一事,问道:“康君,眼下陆上虽然道路不通,但海路尚好,为何茶叶价差仍然如此之大,你这信息可是陈年旧事了吧?”

    康恪阗微微一笑,拱手道:“陈大人果然熟悉商路,好叫大人知晓,海路虽好,奈何海上风险颇大,不如陆路稳妥。况且茶这货物颇为特殊,走海路极容易受潮,风味与陆路运销的相差甚远,价格只有十分之一不到。波斯以西的胡人,因为买不起陆路运销的好茶,便将茶叶磨成茶粉,添加牛羊||乳|、蜂蜜、肉桂、姜片等调味,那也是无奈之举。”

    陈德心道,还以为洋鬼子格调,喝个茶还要加这加那,原来是老祖宗喝不了好茶,由这些调味物来去除海上运销的茶叶的霉臭、潮腥味道的,康恪阗这话倒还有几分可信,于是点点头,又问道:“那中原之茶行专卖之制,你又如何能买到大量茶叶?”

    康恪阗见他问得详细,到不厌烦,只觉此人诚心合作,于是耐心解释道:“中原官府虽有专卖执法,但地方官绅怎肯将此重利拱手相让,只需将官府上下打点清楚,运销无碍。”见陈德脸上犹有不信之色,低声又道:“盐亦专卖,但中原市面上的盐,大半都是私盐,不然穷家小户,恐怕终年都尝不到盐味。”

    看来经济管制的弊端,古今皆同,除了造成百姓负担加重,生活不便之外,更孕育出庞大的黑市,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不过,眼下我喜欢,陈德暗暗思忖,终于颔首道:“岚州愿与贵商团合作,贯通中西商路,使各地生民互通有无,共享丰饶。”

    康恪阗见他将这桩牟利的事情说得仿佛大义凛然,正在腹诽,忽然听陈德又道:“以你估计,若是当真岚州成了茶叶贸易的据点,我岚州军一年当有多少进项?”

    康恪阗侧头凝神思索后道:“茶叶只是大宗,若是将商队携带的其它货物,以及回程的西域宝物算上,将军年入至少当有百万贯以上。这还不算岚州自制的白瓷的收入。”

    “啊?”陈德一愣,想过赚,没想过这么赚,中转贸易的利润如此丰厚,难怪后世香港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远东超级大都市啊。不管是对将军还是小兵,金钱总是能够迅速的召唤勇气的,陈德当即断然对康恪阗道:“这桩买卖,我们做了。”这条茶叶商路倘若打通,那就是金光闪闪的财路啊。

    陈德笑着又问:“康君,若是吾岚州能烧制精美琉璃,是否能够为吾行销?”

    康恪阗一愣,摊着手道:“这个没有问题,但恐怕赚不到多少钱。”

    陈德奇道:“为何?”

    见他刨根问底,康恪阗耐着性子解释道:“琉璃乃是盛行西土之物,中原除了达官贵人作为稀罕物事赏玩外,百姓觉得它不如瓷器合用,所以只能作为奢侈之宝物行销,琉璃易碎,碎后易伤人,但大官人买一两件琉璃大都放置起来赏玩也就罢了,所以一年中琉璃的出货量很小,难比瓷器、茶叶、丝绸这等大宗物事,只要负担得起的,家家皆需,日常所用,不断消耗,出货量大且源源不断。生产此物东土不甚流行,西土则是原产之国,运销无利,难以赚到大钱。”

    陈德点点头,对提纯琉璃成为透明的玻璃的技术诀窍自己也不甚懂,既然普通琉璃赚不到钱,那也就算了。

    注1:关于旧中国传统社会及近代化改革,有兴趣的书友参见林语堂先生《吾国与吾民》之“公共精神的缺乏”,“阳性的三位一体:官、绅、良”等章节。

    注2:《唐会要·杂税》记载: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年)户部侍郎赵赞奏请“诸道津要,都会之所,皆置吏,阅商人财货……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之,充常平本钱”,但被驳回。四年后,德宗历史性的决定向茶叶征税,史称“初税茶”,每岁得钱四十万贯。

    算来德宗时期全国茶叶总值当在400万贯以上,这还不包括官绅逃税,割据藩镇地方无交割的情况。

    关于丝路上茶叶的价差暂时没有查到,但有个印象就是价差极大。

    注3: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七节中的注释中,“《季刊评论员》说,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邓宁格:《工会与罢工》第36页)”(见《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作者:唐代的西北,陇右道,关中道等地,是东西方贸易的桥头堡和咽喉,相当于现代的沿海地区。安史之乱吐蕃入寇前,陇右富甲天下。

    正文 十二章萧韩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16:21:02 本章字数:447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茫大地银装素裹,气势雄伟的辽国上京城巍然屹立。

    上京城周长三十里,分为南北两城,中间用城墙隔开,这般奇怪的布置说来也简单,北面唤作皇城,住着的是皇族、契丹贵族,也是朝廷有司官衙所在,多得是雍容华贵的殿宇楼阁,日夜戒备森严。南面唤作汉城,住着是汉人,白日里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夜间则灯火通明买卖不绝,直至深宵。这南北两城中间的城墙,高三丈,宽四丈,将契丹族和汉族,权贵与百姓,官府与市井截然分开。

    契丹族兴起建国大辽以来,吸收了许多中原汉人的建筑技术,但许多老契丹更喜欢草原上穹庐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便在皇城北部辟出一大块空地,专门用来搭设毡帐。每逢春夏,绿草茵茵,多多白色帐篷犹如白色的蘑菇,骏马牛羊徜徉其间,倒真是一番草原风光,只是到了隆冬时节,毡帐不敌严寒,便尽数收了起来,此处便成为契丹族孩子们玩爬犁、打雪仗的场所。

    就在这块空地之旁,有一所大宅,此处不似其它契丹高官宅院那般占地宽广,反而稍显局促,飞檐翘起,屋顶高耸,雕梁画栋,颇多前唐遗风,正是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