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1

      我在秦末送快递 作者:北徙君

    温县做生意,就热情地领着他见了相关的主事属吏。想要做生意,店面、运输都很重要。

    许钦先见了主收市租的金曹,他若是要在县城盘一家店面,还需要每月给县衙缴纳租金,这钱就是交给金曹这个属吏那边的。

    温县金曹叫周朗,是个说话永远乐呵呵的胖子,他笑眯眯地告诉许钦:“看中了哪家就来和我说,我一定按照市面上最便宜的收你关市税。”

    接着秦县丞又领着许钦一块见了主管交通的集曹北郭义,和负责一县马匹的厩啬夫毛冲。

    “我想开个给百姓送东西的铺子,请问县丞,这县衙之中可有负责运送信件的?”许钦问道。

    “你要做这个生意?”秦彭特地回头看了一眼许钦,“许君你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脚踏实地。这个属吏却是有的,我领你去见,见完你就知道这生意不好做了。”

    许钦见到的这个主司邮递的邮书掾叫做王益,办公地点位于城门附近的传舍。

    温县位于黄河北岸,邮传业务不很繁忙,这个王益就和现代某些办公室大爷一般,现代人是泡壶茶看看报纸,王益则是惬意地侧躺在传舍里的一张卧榻上,手里拿着个竹简,正在慢悠悠地阅读传舍的出入记录和开销登记。

    王益一看到县丞领着人进来,马上收敛了浪荡不羁的形象,端坐了起来:“这位便是县令家二子吧?”昨天许钦回乡的消息,经由他弟弟大嗓门一喊,早已传遍了整个县衙。

    “正是。”秦彭拉了一把许钦,“这位是邮书掾王益,你想要开民间寄送东西的铺子,算是在这位嘴上拔毛,你们两个慢慢聊,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秦彭来去匆匆,只剩下许钦和陈买站在原地,和王益大眼瞪小眼。

    “在下许钦,见过邮书掾。”许钦眨了眨眼睛,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咳,想吃什么随便拿。”王益将摆在案头的一盘瓜果推了上来,“新采摘上来的香瓜,特别甜,你们两个都尝尝。”

    许钦先递给陈买一片,自己也拿了一片在手里,咬了一口,果然很甜,这就是绿色无污染生态农业的瓜果啊,在现代得去专门的农业基地才能吃到。

    吃是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吃了瓜打破尴尬,许钦就和王益放松地聊了起来,从王益那,许钦了解到了许多他所不知道的关于秦朝邮政事业的知识。

    原来秦朝的公文书信传递分为两种,近距离的直接步行送往,被称为“步传”,长途的文书传递就叫做“邮”。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从首都咸阳出发的主干道驰道,从云阳直达九原边郡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还在南方修建了通往两广和西南的新道。

    交通的发展也带动了邮递业务的飞速进步,在秦朝的道路沿途布满了一个个小小的“亭”和“驿”,负责邮递的人往返于自己负责的站点和距离最近的站点之间,而文书就以这种接力方式传递出去。

    可以说“邮”便是秦朝官方的邮政机构。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按照秦法,亭应及时负责信使的传马给养、行人口粮、酱菜等等。传舍便是提供休憩之所的馆舍。而位于温县县城的传舍里的邮书掾办公点,就相当于现在县城里的邮局。

    王益每天的工作便是将当日来到温县的文书分类,由上级机关传发给温县令的公文,就打包让负责步行送信的“步传”送往县衙。如果有从其他地方传过来的、需要寄往其他地方去的文书,就立刻派人送去下一家传舍,不得有片刻耽搁。

    如果不计算花在路上的时间的话,秦朝的这种官方邮传体系其实效率比现代某些快递公司更高,因为《行书律》规定所有的文书必须当日送出,如有积压,便是犯法行为。

    假设许钦要开私邮,在官邮面前无疑是毫无竞争力的,而且即使在战国时期,也只有战国四公子等地位显贵的贵族拥有自己的私邮。

    但要在秦末开快递公司,许钦也拥有提前千余年的优势——当时的官邮只能传递官府文件,不允许私带书信。

    许钦在穿越之前看过一档叫做《见字如面》的综艺节目,里面提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距今2200年前秦军士卒中一对叫做黑夫和惊的兄弟俩从前线写给大哥的家书,木牍最后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的大哥墓葬中。

    他因为专业原因,在看完综艺后也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以黑夫和惊的底层士兵的身份,是绝不可能使用私邮的,专家推测这两封家书很可能是由军队中服役期满的老乡回家时,顺路替他们带到家中。说明秦时百姓就有了邮寄书信的需求,但却苦于没有一个机构来满足他们,只能零零碎碎地托人帮忙送信。

    直到两宋时期,士大夫阶层才享受到了官府批准的“私书附递”的政策;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终于开始出现了“民信局”这样由民间自发经营的通信组织。

    许钦回到家后,就通过鲲鹏透支了2经验值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民信局的基本信息。关于民信局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