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
小官之子 作者:缊如
们都是此次新入监的学生,虽然不知道以前你们的水平,想必相差不远。这样,我把你们都编入丙三班。”
众学生点头称是。
执业先生又指明了丙三班所在的位置。几人同行,一起在丙三班的后排落座。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后排,这样做小动作不会被老师发现。但是在国子监却要坐前排。一是课堂上光线不太好,后排采光不足。二是没办法及时的询问先生教义中不懂之处。
新生来的晚,也只有坐后排的份儿了。。
一会儿的功夫教室人就满了。稍等片刻,先生就从正门过来,开口就道:“不管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进来的,相信都不是草包,总该有点实力,今天也别藏着掖着,以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为题,一个时辰为限,速做一篇时文。”干脆利落说完,先生直接在讲台上落座。
其他的学生想必已经习惯了先生的这种作风,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下笔如飞,刷刷刷的写起来。
看这架势,林明岚把砚台摆了出来。幸好他来之前考虑过这种情况,加上以前冬日的时候砚台常常结冰,他备了一小玻璃瓶的墨水,揭开木塞,直接倒入砚台。拿起羊毫笔,蘸墨,先打草稿。
题目出自《论语·述而》,大意是孔子对颜渊说:受到重用就出来做事,不被重视就深藏不露,只有我与你是这样的。
他提笔,写下一句,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嘴角忍不住扬起。
这个题目出的很有意思。进了国子监的,觉得自己半只脚进了官门,最不济都能够当个小官。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要他们接受这种思想,十个人有十个人不乐意。
但是做时文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怎么能直接说出来?还得揣摩出题人的用心。
写时文有灵感可以一蹴而就,他很快就写完,环顾周围,许多人已经搁笔,正在检查。
好快!林明岚暗暗记在心里。
课余的时候,早上搭话的陶子华头凑过来:“你准备的真齐全,还提前把墨水装好了。咦,这是水晶瓶?”
“这是玻璃瓶。头天研墨好的墨水装进去,第二天直接能用。”
“玻璃也不便宜啊!”陶子华自来熟的说:“南边一直都流行玻璃,我娘排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排到一个玻璃的屏风。”然后他滔滔不绝的夸了半天他家的屏风如何如何的精致脱俗。
“......”顾客这样直白的夸赞,林明岚既不好说自家产品的坏话,也不好厚脸皮的承认。只能支支吾吾的应答。
“其实我也想买一个,不知道你从哪家店铺买的?”
“我那儿还有好几个,我送你一个。”
“那可不好,你花了多少钱,我付给你,总不好占你便宜吧。”陶子华笑。
然后两人一起去饭堂吃午饭,下午还有课。
第一堂课的先生抱着满怀的纸,回了先生专门的休息处。放下纸,他甩了甩胳膊,铺开纸,一张一张捡起来看。
“俞先生,平日就是你最忙了!”
“新入监好几个学生,测试一下他们的水准。”俞司业淡淡的说。
“这倒是,陛下恩荫,新进了许多的监生。”有人答话。
几个先生说了说恩荫进监的学生,说着说着,又说到其他的方面,话题转的很快。
俞司业答了几句,开始批注试卷。其他的监生水准差不多,新来的几个学生,水平倒是不错。看来以后名次榜上风云有变。
毕竟在府学也上学这么久,国子监的生活林明岚很快就适应。旬休那天,他想起来自己做石灰的想法,准备去找人手。
要在偌大的京城,找到靠谱的人手。想来想去,首选的还是江南会馆。
此时的人注重乡土情,提携同乡是常有的事。朝廷这才出了禁止回乡任官的条文。
会馆在一条繁华的商业上,修缮的十分精美。每次有上京的同乡基本都会选择在附近的客栈落脚。如果要想找人手的话,这里很合适。
林明岚从马车上跳下来,挥挥手示意准备搬脚凳的伙计挪开。抬眼就瞧见会馆的门匾,楷书的门匾写出了狂草的肆意。落款是几十年的三元及第的状元,正是金陵人。
当年该是何等的春风得意啊!
他正想迈步进门,听到一个迟疑的声音:“林公子?”
林明岚回头。
“果然是你,我还以为我看错了。”身着蓝衣的杜昙姑娘款款而来,身后跟着个圆脸丫头,见礼之后,“难得有缘,居然在京城碰见。”
“我上京来求学。杜姑娘呢?”
“我家的生意打算扩展到京城,我是上来打听情况。”
“原来如此。”林明岚恍然大悟,他还记得杜姑娘家里的生意做的不错。
两人一起进了会馆。林明岚去了前头,问了主事人,“最近有同乡的青壮出来找活干么?”
“有有有,您要多少?”
“暂时定十人吧,不过不是现在。等我需要的时候会来通知,酬劳比市价高,但一定要身家清白可靠的。”林明岚突然想到自己平时根本没有时间把控整个流程,做事的人找到了,还需要一个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