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21

      生娃是国之大事 作者:宣蓝田

    ,姐姐把仨孩子也带进宫了,五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刚学会说话的、刚会走的、刚会爬的都有,特别有意思。我想给陛下画下来的,可惜画艺不精,就不拿出来让陛下笑话了。”

    说完了开心的,唐宛宛话风一转又颓了:“其实今天我不高兴……我二姐说军营中是有军妓的!要不是她讲给我听我都不知道,她还让我二姐夫提前立了一封保证书,陛下都没给我写……陛下就算憋死也不能跟别的姑娘睡觉去,不然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再也不回宫了!”

    写到这里,唐宛宛想到自己怀孕时陛下那火急火燎的模样,稍稍有点过意不去,红着脸补了一句:“说好的三天一回,等陛下回来我给你补上好伐?”

    一封信写了一个晚上,鸡毛蒜皮的小事占满了十几页纸张,再折成三折,连信封都放不下了,唐宛宛只好分开塞进三个封里头。她怕军驿把这三封信给弄散了,专门用浆糊把三个封黏在一起。转头又怕陛下只拆开一个,忘了另外两个,又在信封上拿朱笔标了大大的三字——“共三封”。

    红素笑盈盈地瞧着娘娘这番动作,明明她没中意过什么人,更不知民间的普通夫妻是如何相处的,可光是看着娘娘写信的样子便觉心里暖融融的。

    隔了五六日,唐宛宛第二封信都寄出去了,头一封信的回复才姗姗来迟,晏回只回了俩句话,“别多心,朕想你。多练字,字形散了,没以前方正了。”

    唐宛宛:“……”

    该有的保证书没来,唐宛宛托腮望着这两行字,有点想叹气。她哼哧哼哧写了十几张呢,陛下怎么舍得连一页纸都不写满呢?这还在急行军便已经忙成了这样,等到了边关开战以后,肯定更顾不上给自己回信了。

    唐宛宛也不气馁,奋笔疾书开始写第三封。

    第99章 来信

    晏回确实忙得厉害。这回去边关, 他从京城带走的兵士不多,只有万人, 若是从京城出兵, 步兵反倒会拖慢行军速度,再说京城的兵是富贵兵, 没上过战场, 平时剿个匪寇还成,拉到战场上就是去送命的。

    古北关东西共四道关隘, 驻守兵士统共六十多万,此番便打算从这几城调兵。粮草却是要从江南直运边关, 用的是春种夏末收的早稻。原本晏回算着粮草该在六月底就到了, 谁知江南连着一月大雨, 耽搁了不少功夫。这么算算,等将士到了边关还得等半月才能送来粮。

    带的粮草倒是足够,不怕等这半月, 却怕粮草运来的时候已经长了霉。晏回索性让督运官等雨停了再上路,先拿北边几城的粮食周转, 这几日就是在忙这个。

    一到行宫落脚,他总不忘给宛宛写信。

    “六月廿七,接连两日暴雨, 不能上路,滞留行宫。上回你说朕给你的信太短,这会儿得了空闲,给你写长点罢。”

    就这么三行字, 感觉跟没说完似的,唐宛宛翻到背面瞅了瞅,空白的;又拆开信封瞧了瞧,里头再没第二张纸了。唐宛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陛下还说要写长点呢,统共四十二个字!

    她把这四十二个字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十分懂事地想:陛下忙陛下忙,忙里偷闲写封信,短点就短点吧,自己可不能敷衍,提笔开始写回信。

    写着写着,一旁的馒头喊了一声娘,唐宛宛应了一声,转头瞧见他坐在地上,手里抓着一只大毛笔揪上头的毛,好好一支笔被玩得不成样子了。唐宛宛心中一动便叫红素研磨,随后握着馒头的手,一笔一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男孩,又握着女儿的手,在旁边画了个小姑娘。

    他俩不安分,唐宛宛握着手画出来的也不过勉强瞧出个人形。她开始照着镜子画自己,螓首蛾眉明眸善睐,还颇有心机地把额头上爆起的一颗痘去掉了,画得比真人还要美两分。

    唐宛宛左瞧右瞧十分满意,把这张画也附在信里了。

    “七月初六,朕已至平城,恰逢小股匈奴兵侵扰乌桓牧民,小捷,勿念。”

    “七月十一,今日拿着沙盘推演军情之时,略一走思,沙盘上有山有水,有兵有将,阡陌纵横,甚有意思,回京后做一个给你玩玩。”

    唐宛宛笑眯眯回他:“陛下不认真,看着沙盘都能走神。”

    从边关送回的信都是只言片语,唐宛宛的回信却从不敷衍,严格遵循着陛下的要求,三日一封,不少于千字,有真情实感,还从不拿诗词充数。

    “七月十五中元节,朕去城郊祭冢,亡者四百余,无坟无碑,不过是乱葬岗中洒三杯清酒。”

    凄凉萧瑟之意仿佛要透纸而出,唐宛宛面上有些沉重,犹豫了好久也不知这封回信该怎么写,她想写“打仗时伤亡是必不可少的,陛下别难过”,也想写“陛下带那么多兵,伤亡四百,陛下已经很厉害了”,又想写“我只要陛下全须全尾地回来就够了”。

    反反复复写了好几遍,写着写着,唐宛宛抹了一把眼睛,觉得自己真是自私极了,陛下心系天下,她只心系他一人,只牵挂他一人的安危。只要陛下安然无恙,她便觉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