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
小神婆的民国记事 作者:猫不狸
盏还是花鸟鱼虫,亦或是大件的门庭玉雕,应有尽有,其中以玉雕最为有名。即便是在现在这个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年景,在通往梁家的玉器商铺街上也不乏往来的商户和买家。
玉器行当比较特殊,不像其他的小买卖,可能一个月也就成交几单,但一单的利润几乎却足以维持一家人两三个月的开销,厉害一点的玉器大家之间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足以见得玉这个东西的价值有多高。当然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前提,一是琢玉的人必须有着出神入化的手艺,二是被琢的玉料必须是上品之中的上品,越罕有珍贵,越值钱。
梁家便是玉行里的大家,从绝儿这一辈往上数十几代,他们家就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了。掌握了全国各地所有的玉料资源不说,一辈一辈积攒下来的经验手艺和血液里传承下来的玉雕天赋更是让他们成为了这个行当里一枝独秀、无法望其项背的存在。
可惜玉器这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琢玉的手艺大都传男不传女。按老人们说的,水凳上(做玉的手工磨床)的活儿,要力气、讲究人玉合一,更是考验毅力,这些方面,男人仿佛天生就比女人有优势。
绝儿不知道现在梁家是个什么状况,只是在师父在世的时候听他讲过一些。梁家自绝儿父亲那辈共有三房,绝儿父亲是长房,自他之下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岁数只差了一两岁。那时梁家仍是绝儿的爷爷当家,只是时过境迁,她父亲又盛年早逝,不知梁家现在是不是还由她爷爷当家,或者已经传给了她的二叔。
玉器街的尽头便是梁家的大宅,在绝儿他们站在梁家那高不可攀的门槛外时,天都快黑了。本该是各家休憩用饭的时候,可隔着梁家厚重的漆红木门,门外的人仍能听见门内水凳上磨玉坨子的转动声,该是仍在做活儿。
绝儿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他们下火车的时候就已经定了旅店,要是梁家仍不待见容不下她,他们也能有落脚的地方,但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为了她的男人,哪怕将她的脸拿到地上去给梁家的人践踏,她也要将那块护心玉借来一用。
张先生的打算就与她有些出入,如若借不到,那就想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来”,只要绝儿能摸清那块玉的位置。反正只是借来一用,又不是占为己有,最后肯定还会物归原主。他私底下认为,特殊时候当然要用特殊手段,最后的结果也是跟绝儿的意愿殊途同归嘛……只是他并没有将这份打算告诉绝儿,他知道她肯定不会同意。
绝儿紧张忐忑的盯着大红门上的门环,从她到门边的这几步路像是隔着难以跨越的鸿沟,让她举步维艰,困顿难前。
馒头自然知道她内心艰难和煎熬,这是她心底最脆弱敏感的地方,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噩梦。他于心不忍的按着她的肩膀,轻声问道:“要不然咱们还是再想想吧,我……我也不急。”
绝儿拍了拍他的手,无声的笑了:“你急不急,我能不知道?”
她神情凝重的倒吸了口气,不管等待着她的是什么,都得往前迈出一步才能知道。她鼓起勇气跨上面前的青石阶,刚抬手准备扣动门环,门板就发出沉闷缓慢的吱呀声,被从内拉开了。
一个上身穿着薄西装,里面套着银色绸缎袍、蓄着八字胡的中年人走了出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侍从模样的年轻人,手里各抱着一个挡住了大半张脸的长方形锦盒。
“这回真是有劳你们了,要没有你们的日夜赶工,这对玉白菜只怕是赶不上送人了。”中年人抱手对随后出来的男人揖了一下,很是客气。
“哪里的话,您付了足够的钱,我们按您的要求及时交货,互利互惠,本是应该的。”男人拱手回以一笑。从两人的对话来看,应该一个是买主,一个是卖家,从男人的口气来看,他应该就是梁家主事的。
绝儿暗暗打量着男人的样貌,看他的模样约莫也就四十岁不到,目光锐烁,眼角虽有几道岁月积累下来的皱纹,但以主事人的身份而言未免有些年轻。并且细眼窄鼻,耳尖眉淡,嘴唇也很些薄,绝儿有些犯嘀咕,这也不像是个大富大贵,格局开阔的面相,会是梁家的什么人?是她二叔吗?
“几位是?”男人送走买家,注意到站在自家门口的绝儿他们,礼貌的询问了起来,“各位是来取货的,还是订货的?”
绝儿仍自顾自的思索着,一时没反应过来,站在她身后的馒头悄悄推了她一下。她猛地回过神来,战战兢兢的与男人对视了一眼,觉得他眸子里闪动着的那种从容淡定和大户人家子弟所特有的高人一等的光芒实在是扎眼,忙转开视线,弱弱的问:
“请问梁、梁老爷在吗?”
她反复思量着,不能先亮身份,要不然只怕连这扇门都进不去。
“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