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9

      只想和你好好的 作者:东奔西顾

    ,始终都在温和的笑着,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偶尔开口说出的话都正中靶心。

    就像当初这个年轻人带着项目来找他,他本来并不打算投资,不久前薄仲阳去北方试水,结果并没有他想象的好,他是商人,看重利益是天性,可他又不是普通的商人,星星点点的利益他并不在意。

    可乔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他转变了心意。

    乔裕当时坐在他对面,隔着长长的会议桌,安静的听着他的推辞,乔裕的身后是乔家和乐家,虽说离得远,可两家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也不得不拒绝的委婉一些。

    乔裕似乎对他的拒绝并不吃惊,安静的听完之后缓缓开口,“《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春秋末期,各种新兴势力不断壮大,在晋国,形成了以韩、赵、魏、智、范、中行为首的大族,史称”六卿”。范、中行被兼并后,智伯就向魏宣子提出领地要求,魏宣子当即拒绝。魏宣子的谋士任章却献计说:请不要正面拒绝智伯,不妨满足他的要求,他尝到了甜头,一定骄傲得意,更加贪得无厌,四处伸手,到那时,其他大夫必然会不满,从而促使各家联合起来去收拾孤立又骄傲轻敌的智伯,他的性命还能保住吗?魏宣王听从任章的妙计,划出一些土地给智伯。后来,智伯果然被赵、魏、韩三家所厌。魏宣子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分得了更多的土地。这个故事薄董肯定听过吧?您难道真的以为红顶商人的帽子可以戴得长久?薄董以为薄家这些年风生水起是因为什么?薄家当年从北方举家南迁,就没想过回去?薄仲阳几次三番去北方试水难道真的只是巧合?这件项目并不是无利可图,只是要看薄董看重的是什么‘利’。”

    薄震从往事回神,喝了口茶,开口,“时间不早了,我和乔裕还有事要谈,去书房吧?”

    乔裕点点头,很快起身,跟着薄震去了书房。

    薄震开门见山的拿出合同,“合同早就准备好了,我已经签了字,集团会尽快确定人选过去配合你。”

    乔裕接过来看了几眼,笑着抬起头,“那就谢谢薄董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乔裕从薄家离开后,薄季诗敲开了书房的门,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的意图,“爸爸,这个项目,我想负责。”

    薄震看着窗外,乔裕的车灯在黑暗中闪了闪,很快消失不见,他才开口,“你哥哥也说了同样的话。”

    薄季诗顿了一顿,昂起头看着薄震,目光坚定,“我会从他手里赢下来。”

    薄震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依旧背对着她,“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乔裕是大才,有大智,若是有了他的支持,你哪里需要这么辛苦?”

    薄季诗没接话,只是低下头笑了一笑。

    乔裕行事,受了乔家和乐家的双重影响,温和有礼,锋芒俱敛,不显山不露水,可那并不代表别人可以为所欲为予取予求,这种人恰恰最该小心。不是懦弱,不是忍让,而是一种安静的强大。

    薄季诗还记得乔裕刚刚调任到这里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根基未稳,提了议案之后几个所谓的南方元老丝毫不见气质风度的吼,一点也不支持,“这是在南方,不是在你们北方!”

    后来结果到底如何她早已不记得了,只记得乔裕眉目沉静的坐在那里,不见慌乱不见尴尬,微微抬眸扫了一圈。她站在薄震身后,只那一眼,她便知道,什么是气场。

    果然,几个月后再也没有人敢在乔裕面前大声说一个字,那些倚老卖老的元老们被他轻松愉快的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那样一个男人,不需要有多么雅人深致,不需要有多么口若悬河,就只单单坐在那里,就已经掷地有声。

    这样一个男人,怎么会看不明白薄震的用意?她在这个时候顺势而上,岂不是会被他看轻?

    第22章 判若两猫

    薄季诗刚从书房出来便看到靠在楼梯口一脸闲适的薄仲阳。

    薄仲阳勾着唇角一脸似笑非笑,“四小姐,命中贵人出现,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啊。”

    薄季诗温婉的看着他,“二哥费心了,时间不早了,二哥早点休息吧。”

    兄妹俩擦肩而过时,脸上的笑容尽然散去,留下一脸清冷。

    第二天尹和畅准备去叫乔裕去机场的时候接到乔裕的电话。

    “我去买点东西,你不用等我了,我们在机场汇合。”

    尹和畅一头雾水的挂了电话,觉得乔裕最近的行为一直在偏离轨线,不知道为什么他在第一时间把原因归结到纪思璇的身上。

    尹和畅和乔裕坐在候机厅里等登机的时候,他看了看旁边正专心看文件的乔裕,欲言又止,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开口时却被打断了。

    一个穿着飞机机师制服的男人穿过偌大的候机厅,在万众瞩目下走到乔裕面前停住,坐下。

    或许是制服诱惑,或许是那人本就出色,周围几个年轻的女孩正满脸兴奋的讨论着。

    乔裕收起手里的文件,笑着开口,“你怎么在这儿?”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