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宋朝第4部分阅读

      宋朝 作者:未知

    至于典章文物,饮食服玩之盛,尽习汉风(从高层次的文化事业到日常生活习惯,全都学会了中国人的一套)。hubaowang”

    富弼说得更加彻底:

    “(契丹)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相同),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我们有的东西,他都有了;他所有的劲兵骁将,我们赶不上他)。”

    澶渊之盟刚刚订立的时候,寇准估计最多可以保持几十年的和平,结果超出了他的估计,两国长期和平共处,从公元1004年直到1125年辽国之亡,长达100多年。宋辽之间能够长保和平,辽国皇室倾心汉化,两国边境上汉人和契丹人的和睦共处,水|狂c交融,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辽兴宗耶律宗真勤学绘画,他曾经自绘一幅肖像送给宋仁宗,请宋仁宗回赠他一幅真容,“以笃兄弟之情”。等到宋仁宗的真容送到,辽兴宗已去世,道宗耶律洪基在位,道宗竟把宋仁宗真容和辽的祖先画像挂在一起。宋仁宗驾崩,讣告送到辽国,辽道宗痛哭流涕。辽道宗即位之初,宋廷派大学者欧阳修前往祝贺,辽国举国轰动。辽道宗组织满朝官员热情接待,宾主尽欢。他自己在接见欧阳修时发了一个宏愿说:“如果人生有轮回,愿后世生在中国。”

    契丹人最初是作为敌国从北方打进中国来进行侵掠的,是中国自己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把一大批老百姓驱赶到他的辖区里去,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石敬瑭把燕云16州割让给他们,他们认识到汉人在经济与文化发展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就有计划地笼络燕地汉人韩、刘、马、赵四大家族,给以特权,帮助他们治理地方。萧太后萧燕燕的情人韩德让就是韩氏家族的头面人物。这样,他们就在燕云16州站稳了脚跟。随着汉化的加深,他们的政策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文明,以前那种到处抢掠的暴戾之气逐渐消除,宋、辽这两个兄弟国家变得非常相似。这时候,你从外表上分不清朝廷上谁是宋官,谁是辽官;市集中往来做交易的谁是汉人,谁是契丹人。正如台湾姚从吾先生所说:“相安既久,于是部分的或全部的(契丹人)逐渐变成了广义的中华民族。”宋、辽两国后来的文书往来一律不称国名,而是互称南北朝。对宋称南朝,对辽称北朝。也就是说,已经互相承认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国两制,而是一国两政权,这两个政权,已经是友好的兄弟之邦。

    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6)

    辽国在200年中间的变化,是一步步地从侵掠走向和平,从野蛮走向文明,这既符合中华文化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民族之间融合的规律。从春秋战国以来,有数不清的部落、部族都一一接受中华文化,走上了文明的道路。逐渐融合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的中华民族。在融合的过程中,冲突、战争总是难免的。无需记仇记恨,只要矛盾能够逐渐消除就是好事。只不过,宋、辽和约中所保留的“岁币”——每年宋要向辽提供几十万银、绢总是一件使人难堪的事。如果能够换一种形式,例如“经济援助”或者“贸易补偿”,作为富国向穷国的一种支持,那当然要好得多。

    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最后背信弃义,片面撕毁和约的不是被宋人视为夷狄的辽国,而是以信义之邦自居的宋廷。

    后来,在辽国的后方,强悍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在几年中间,占了辽国许多地方,所到之处,烧杀极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廷从道义上说,应该支持辽国,保卫国土,因为宋、辽是兄弟之邦。从功利上说,也应该扶弱抗强,联辽抗金,一旦辽国失败,战火就会烧到自己头上。可是宋廷君臣在决策的时候,大错特错,竟然是一副小人动作,见利忘义,偷偷地派使者渡过渤海前往金国订立“海上之盟”,约定两国同时出兵,共同灭掉辽国,瓜分辽国土地。

    宋廷秘密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所有听说此事的官员无不反对。老将种师道气愤地说:“今日之举,譬如邻居被盗,我不能相救,反要勾结盗匪乘火打劫,无乃不可。”

    辽国知道此事之后,派使臣前来劝阻。使臣到了宋廷,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他说:“救灾恤邻,古今通义。宋辽两国,百年友好。今贵国图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毁兄弟之谊,结豺狼之邦。我国一旦失利,就是你们大祸临头之时,你们很快就会后悔的!……”辽使凄厉的哭声一直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宋廷君臣无动于衷,还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兴高采烈。宋廷的君臣是谁?皇帝是宋徽宗赵佶,大臣是蔡京、童贯……正如辽使所说,他们转眼之间大祸就要临头。过了两年,金兵在灭辽之后,大举南下,东京一再被围,蔡京、童贯……先后贬死,宋徽宗赵佶,被金兵作为俘虏,押解北上,多年之后,死在敌国。过去闯了大祸的人,大都是留下了后遗症,祸延子孙。惟有这一次背信弃义联金灭辽的决策者赵佶、蔡京、童贯……闯祸之后,立刻自食其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轰轰烈烈的澶渊之战以后,随即签订了维持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这件大事到今天已经整整1000年了。一份和约能在两国之间维持百年的和平,这在世界上都很少见。对于“澶渊之盟”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过去的答案大都十分简单,不是赢了就是输了,不是胜了就是败了,好像二者必居其一。其实这种答案必须多说几句,一句话是说不完的。

    “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于辽方来说应该说是赢方,但是宋方未必就是输方。百年和平让宋方争取到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种收获我们不得不承认。因此,有争执的双方谈判的结果不一定是一赢一输,双赢的事确实是有,两败俱伤的事也是有的。“澶渊之盟”真正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双方和平友好,遇事合作,这种巨大的收获首先应该肯定。

    宋方每年要拿出几十万两“岁币”,这的确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损失,二是精神损失。我们过去给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苛刻条件吓怕了,总认为一旦赔款,就会赔得家破人亡。其实我们若按当时的币值、物价与国家实际财政收支推算一下,就知道“岁币”的数字并不很大,不过国家财政收支的千分之几而已,和打一次仗的损失相比,实在算不了一回事。只不过每年要缴纳“岁币”给外国,确实令人产生一种屈辱感,在精神上是一种压力。如果换一种形式,换一个名称,例如支援、救助、补偿、合作等等,那就要文明得多。其实,古代的国际贸易也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例如不平等的进贡与回赐,平等的馈赠与回赠。根据我们对一些史料的分析,当时是宋真宗决心谈和,以便早日回京,不以“区区岁币为念”,如果把决策大权交给寇准,他一定会坚持到底,就是不给“岁币”,萧太后也会退兵,因为她害怕归路会被切断。寇准明明知道这张底牌,就是使不上力,只好徒唤奈何。

    寇准能坚持吗?皇帝既然把底线说出来了,他就无法再坚持了。他不是怕丢官,不是怕获罪,而是在和约未订之前,如果皇帝把他撤了,换上一个不讲原则的人来主持谈判,那么国家就要吃大亏。和约已订,辽兵已撤,他这个官就可以不当了。公元1006年,寇准罢相。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时候,小人们不敢出头,寇准拍案而起。到了和平恢复,皇帝热衷于玩天书降世的把戏,会拍马屁的小人们都钻出来歌功颂德,这些事情就没有寇准的份儿。公元1008年,有天书见于承天门,皇帝下旨大赦,改元为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3年,小人王钦若再任宰相,同一年,寇准贬死在岭南的雷州,又重演了一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

    宋王朝开国以来的前四任皇帝,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

    第一任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从外表到性格都是一个军人,方面大耳,虎背熊腰,做事有魄力,但是粗中有细;待人很真诚,每每宽大为怀。结果大业未竟,却被自己的亲人所谋害。

    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从他的一生行径来看,是一个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小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也是一个逃避罪责逃避了一千多年的重大案犯。

    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出身皇族的花花公子。开头也有一点事业心,一旦小有成绩,立刻自我陶醉,大玩天书降世的迷信把戏,晚年成了一个糊涂蛋,以致大权旁落。

    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虽然出身皇族,但是却被培养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案前书的知识分子。既有书呆子的理性,又有书呆子的仁慈,就是缺少魄力,所以辛苦一生,没有做出很大的成绩来。

    这前三个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只要把他们的简历翻阅一下,就能看得出一条线索来。只有这个赵祯,言行举止,完全不像皇家子弟,却像白面书生。他没有一点暴君的暴戾之气。他和包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包拯的唾沫溅了他一脸,他一点也不生气,悄悄地擦掉了事。他也没有一点皇家子弟骄奢h药逸之气,在夜间办事感到饥饿的时候,为了不打破作息的规矩,宁肯自己克服,也不愿叫御厨加班。他这个书呆子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请听我说出个中原因来。

    宋代又出了个武则天

    唐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李治是个窝囊废。他在初当皇帝的时候,还很认真地干了一阵子,到了后期,就万事不理,只享清福,造成大权旁落。事有凑巧,宋代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也是这一类人物。李治的大权落到了一个厉害无比的女人武则天手里,赵恒的大权也落在一个厉害无比的女人刘娥手里。这两个女人抓权的经过非常相似,都是先把丈夫架空,对国家大事独断专行;丈夫死后,再以太后临朝的名义把儿子架空,独掌大权。当时的人就评论这个刘娥是吕、武(吕雉与武则天)式的人物而更像武则天。这个刘娥的出现是造成宋仁宗赵祯书呆子性格的主要原因,而这个书呆子皇帝在位的41年又是两宋中的一段太平盛世。是两千年专制王朝中文风最盛的时代,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主要的活动时期;又是政简刑清,社会风气十分祥和的时代,正义之神的包青天就出生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不对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作一番必要的介绍。

    事情要回溯到宋太宗赵光义在位的后期,宋真宗赵恒还未立为太子,还在当襄王的时代。这个花花公子正是翩翩少年,经常在内侍的陪同下,微服游逛京师的三瓦两舍。有一次,碰上了一个15岁的小姑娘在那儿播鼗(用手摇着一种拨浪鼓的舞蹈)。这种小鼓本没有什么可观之处,但在这个小姑娘手中摇得有声有色,令人目眩神迷。赵恒一下子迷上了她,招进府中作为侍女。当时问明籍贯身世,据说,她名叫刘娥,祖籍太原,后迁益州(四川)。祖先刘延庆在五代时做过大将军,父亲刘通,宋初当过将官,曾经跟随宋太宗出征,途中病死。那时刘娥还在襁褓之中,由外祖父收养。后来外祖父与舅氏相继去世,只剩表兄龚美依靠银匠手艺四处谋生。因为才来京师不久,表哥银匠生意不好,她只好学习表演播鼗贴补家用,她直言当时已是龚美之妻。赵恒对他十分同情,决定留在府中听用。偏偏赵恒的|狂c母看出这两个年轻人的暧昧,就去向宋太宗告了密。太宗立刻叫来赵恒,训斥一顿,要她驱逐刘娥出府。赵恒不得已,只好让刘娥到处躲藏,直到太宗去世,自己继位,才招入宫中,封为美人。

    刘娥的籍贯身世是真是假。姑且不说,她小小年纪,孤身一人进了人事关系极为复杂的皇宫,能否立得住脚,就要看她自己的能耐了。也亏她极其聪明,不仅对郭皇后殷勤侍奉,就是对一般内侍宫女,也都十分尊重、亲切,入宫不久,赢得人人称赞,从此一路攀升,从美人一直册封为德妃。到了郭皇后去世,她竟有了竞争皇后的想法。可惜她不能生育,看病吃药都没有用。在那个时候,不管你如何得宠,不能生育就当不了皇后。刘娥冥思苦想,竟然想出一个绝招。那就是找个宫女代替自己来生个儿子。这个计划得到了赵恒的支持,她又找到一个姓李的宫人来承担这个任务,事先说好,日后永远不能透露这个秘密。后来天从人愿,李氏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赵受益。好在皇宫里地方大,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只要严密封锁消息,不仅外人不知道,连宫里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赵受益开始懂事的时候,只知道刘德妃是自己的生母,喊大娘娘,抚养自己的是杨淑妃,喊小娘娘。生子后,李氏才得封为才人,但是母子不能相认。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为李宸妃。

    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12岁的赵受益继位,改名赵祯。由刘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刘太后去世,赵祯开始亲政。在刘太后去世以后,赵祯的身世真相才得以公开。《宋史?仁宗本纪》中说:“(仁宗)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详符三年(公元1010)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刘太后即刘娥)无子,取为(实为夺取)己子养之。”

    刘娥进宫不久,就从美人一路攀升,登上皇后宝座,她的善于与人相处,的确有一套本领。但是这个靠着手摇拨浪鼓跳舞起家的小姑娘究竟有多大的治国本领,那就不免令人怀疑。她幼年时颠沛流离,肯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执掌大权,能把国家治理好么?能把他那个名义上的儿子赵祯教好么?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2)

    根据记载,刘娥入宫以后,是抓住了一切机会苦学治国本领。她“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陪着真宗“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与闻。”经过多年的磨练,刘娥已经从一个赏心悦目的漂亮小姑娘成长为真宗的一个得力的好帮手。在她掌握了大权以后,固然有许多正直的官员一直支持她扶助她,帮她出谋划策,但是也有些马屁精帮她出馊主意,知制诰程琳向她献《武后临朝图》,有人向她建议“依武氏故事”立“刘氏宗庙”。她曾经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把这些拍马屁的文书摔在地下,说是我绝不做这些对不起人的事。她反复读了武则天史事的史书,决心不走野心家武则天那条路。武则天残忍成性,一生任用酷吏,制造冤案无数,滥杀无辜无数;刘娥对于政敌,只贬斥带头的人,最重的也不过充军岭南,其他一概不问。武则天用人惟私,重用一般亲友,以保护既得利益。刘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用亲友,以免互相勾结。有一次在廷议上,她公开宣布,要大臣们把自己子女亲友的名单统统上报。大家非常高兴,认为太后要对我们进行照顾了,就纷纷上报,名单报得很长,但是很久听不到消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刘娥把名单挂在卧室里,题名为“百官公卿亲族表”,以后有人荐官,凡是表上有名的基本不用,这是一个杜绝用私人的好办法。那些开了一大张名单的人无不后悔。有些人虽然对她不满,因为她公正无私,也对她无可奈何。

    武则天做大周金轮皇帝的时候,已经是60岁的老太婆,老口茭巨猾,心狠手辣。刘娥手握国家大权的时候,刚到中年,秀丽文雅,初次见面的人,谁能想到这位年纪不大的皇太后竟然是一位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铁腕人物。要论治国本领,刘娥当然超过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是依靠威慑和利诱来维持的。刘娥不用这些手段,照样能掌握这么大一个国家,渡过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一直保持稳定。当大权在握的时候,她的头脑并未发热,她好读书,知道古今治乱兴亡的许多道理,知道自己的大权从何而来,也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要维持这个大宋帝国的安定繁荣。比较而言,武则天是个行险侥幸的小人,一辈子做够了伤天害理的恶事,她在临死之前那一次政变中没有被人清算绞死,算是万幸。刘娥则是个谨慎行事的君子,这一生中一边学,一边做;一路走来,既有失误,也有过错,但是她的本质还是善良的,尽量不做太过分的事,遇有重大问题,也还能听从别人的劝告,所以一直能够化险为夷。

    公元1032年,赵祯生母李氏病故。刘娥先是准备按宫人等级下葬。宰相吕夷简认为不可,他对刘娥说:“皇上生母,当用厚礼。”刘娥听了这话很生气,就质问他:“你难道想离间我们母子吗?”脸色很不好看。吕夷简从容不迫地说:“太后如果不为刘家的人作长远打算,臣不敢多嘴;如果把事情想得周到一点,还是厚葬为宜,请太后三思。”刘娥马上领悟,立刻同意厚葬,冠服如皇太后。

    一年多以后,刘娥自己病重。赵祯日夜守候在病榻之前,直到刘娥去世。他正为母亲离开人间而痛不欲生的时候,一些老臣和知情的宫人就陆续向他透露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真正的生母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他被欺骗了20多年,到这时候才明白了真相,不禁悲从中来,深感对不起自己的生母,而嚎啕痛哭,也就免不了对这位假母亲产生怨恨。这些老臣、宫人对他的说法也不一样,说好说歹的都有。有人认为刘太后一生虽然独揽大权,也有过不少失误,但她辅佐真宗,尽心国事,立下不少功劳;以后又临朝听政,长保国家安定,教诲皇上成才,一生辛苦,忠于宋室,还是很不容易。有人认为她出身卑微,为了能登高位,得掌大权,不惜抢夺别人之子,使皇上母子终身不得相认,实在过分,又听说李宸妃死于非命,为洗沉冤,望皇上加以追究。赵祯爱恨情仇,交织于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靠他自己拿主意了,别人谁都不敢插嘴。他沉思良久,觉得耳闻不如目见,于是下定决心,下令开棺。

    对开棺的结果,赵祯心中无数。但他决定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开棺之后,一切正常,那当然是大好事;万一生母确实死于非命,就得追究罪责,要使死者瞑目。他不想保密,开棺的那一天,开封府有关人员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皇宫内外,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翘首以待,希望早一点知道开棺的结果。刘太后的家中(有他两个侄子全家)已经派兵警戒,不许出入。如果死者确非正常死亡,就要对刘家进行追究。

    在众目睽睽之下,棺盖被小心地抬开了,只见李宸妃穿着太后的衣冠,在水银的保护之下,容貌慈祥,面目如生。赵祯放声大哭,但是他放心了,这个假母亲并没有暗害自己的真母亲,也没有苛待自己的真母亲。于是满天云雾散尽,在刘府警戒的士兵也都撤走,开封全城大街小巷欢声雷动,高呼万岁!赵祯回宫之后,在刘太后的遗像前焚香祷告:“大娘娘!从今以后,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心迹了!背后的闲话实在是不能相信的。”

    从古以来只听说“盖棺论定”,未听说“开棺论定”。这一次赵祯决定对生母开棺,实际上是对刘太后的一次“开棺论定”。如果开棺之后,发现李宸妃是中毒身死,一定会追查到底,刘太后也会身败名裂。即使不是被害,而是薄葬,有人也会批评刘太后对人苛刻。现在发现是厚葬,是以皇太后的高规格安葬,大家对刘太后的看法立刻改观,认为她对人宽厚,把过去对她的不满也都一笔勾销。与后来的大功、大节相比,她过去那些失误,那些过错,也都值不得一谈了。书包网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3)

    年轻的皇帝自己亲政了,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几位母亲。经过在朝廷上的一番讨论,他把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的牌位列于太庙之中,另建一座奉慈庵,供奉刘太后和生母李氏的牌位,刘太后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生母李氏为庄懿皇太后,地位平等。这表现在他在政治上的成熟,既为生母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又没有伤害自己的“大娘娘”(刘太后),于国于家,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一些有远见的老臣,都称赞这位年轻的皇帝待人宽厚,做事稳重。但是刘太后当权20多年,是个说一不二的铁腕人物,必然得罪过不少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在一个多月中,开封城内到处都在议论刘太后的短处,其中有不少人很想趁机会把她扳倒。赵祯实在坐不住了,他只好站出来公开地劝说大家:“好了好了,这一个多月来,大家对刘太后的事已经说得不少了,大概也说得差不多了。她操劳国事20多年,难免有许多失误之处。如今她已归天了,我们不能只说她的短处,也得记住她的辛劳,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们还是向前看的好。你们所说的这些事,其实我都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她身边,她做的事,难道我会不知道!大家还是少说几句算了。”对于这件事,《宋史?仁宗本纪》里还郑重地记上一笔:“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既然皇帝自己出面劝解了,臣民们也就不好再说下去。

    在对刘娥七嘴八舌的议论平息下去以后,就有利于我们对她做出公允的评论。刘娥的出身、经历与向上攀升的形式,确实很像武则天。但是在登上高位以后,她和武则天的不同之处就逐渐显露出来了。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可以扼杀自己的亲生骨肉,刘娥就绝不会这么做。对于李宸妃的安置,如果换了武则天,早就杀了,以绝后患。哪会等到后来出现什么厚葬、薄葬的问题。刘娥本性还是比较善良,在不得已的时候,她也会使用一些手段,但是任意作威作福,损人不利己的整人害人的事,她是不会干的。特别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刘娥培养赵祯这个假儿子,确实尽心竭力,终于把她培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博学、理性、宽厚、善良的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好皇帝是极少的)。一些残酷的斗争,她自己承担起来,不让赵祯知道。这对赵祯也是一种保护。赵祯从小生活在那么一个好环境里,由于刘娥的严格要求,没有养成皇家子弟那种作威作福的娇骄二气,却养成了好学深思,通情达理,公正无私,依法办事的好习性。正因为赵祯有了这种好习性,在他当权的30年间(1033—1063),才出现了在中国整个专制王朝期间最可贵的文风最盛的太平盛世。

    从历史上的名气来说,刘娥比不上武则天;但是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来说,武则天远远比不上刘娥。武则天是个精神变态的混世魔王,一生都在闯祸。就凭她那种以制造冤案为乐事的癖好,也足以让后人千秋万代骂下去,永远引以为戒。刘娥的一生虽然也有过错,究竟功大于过。她的功劳是:

    一、执政20多年,尽心竭力维持宋王朝的稳定。史称,她公正无私,所以“恩威皆浩荡”;虽然“政出宫闱”,但是“号令严明”,为大家所信服。

    二、培养了赵祯这样的一个好接班人,既是假儿子,又是好儿子。从此开创了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惟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是,赵祯生活在这个女强人的阴影之下时间太久,精神受到压抑,性格稍显软弱,成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

    但是历史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为清官树立样板

    历代帝王,野心家多,书呆子少。野心家坐上了高位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书呆子坐上高位,是为了做成几件大事,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天下太平。赵祯就是个书呆子。他从刘太后那里接受的教育就是公正无私,依法办事。所以在亲政以后,就在考核全国官员的时候,有心物色品德高尚,秉公执法的大清官,从地方提到京师来,加以扶持。赵祯在位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官包公出现了。包公这个人物,无疑是中国民间最出名的一个人物。一般的老百姓,可能弄不清三皇五帝,可能不知道秦皇汉武,可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包公的。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专制王朝时代,所有的司法部门,都是“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里的官老爷无不官官相护,互相勾结,狼狈为口茭。老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那种敢于主持正义敢于为民伸冤敢摸老虎屁股敢碰皇亲国戚的青天大老爷实在是太少了,包公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几千年悠悠岁月,老百姓碰到的好事是不多的,但是遭冤枉受委屈的事随时都有。大家一旦含冤负屈,求告无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公。就会仰天高呼“包青天你在哪里?”

    包拯像

    包公敢于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就得严格执法。他不许别人犯法,自己就得公正严明,做一位典型的清官。有些朝代贪污腐败一塌糊涂,很难找到清官,因为清官没有立足之地。包公这样一位典型的大清官不出在别的朝代,而出在北宋,决非偶然。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代是惟一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是职业军人出身,但他看够了军阀专政内战绵延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所以在上台以后,实行重文(重视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轻武(不再穷兵黩武,与民休生养息)的国策,并且准许知识分子说话,立下誓碑,告诫子孙不许擅杀知识分子与“上书言事人”(提出不同政见的人)。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冤案就会少得多。要是在唐朝的武则天时代,她所豢养的一批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专以制造冤案为职业。他们制造冤案不是一个一个的制造,而是一批一批的制造。出现冤案,不是某个官员的无心错误,而是女皇帝有意为之。女皇帝制造大批冤案,是为了加强恐怖气氛,压服政治对手,也就是震慑反对她的人。这样,谁会给你伸冤,谁敢给你伸冤,遭到冤案的人只好自认倒霉,根本就没有“平反”、“伸冤”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代里,绝对出不了包公。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4)

    有许多朝代在考察文官政绩的时候,常常以数字来衡量。那就是,地方上的财政收入越多,地方官的成绩也就越大。至于民间有没有冤枉,他们是不管的。宋代考核地方官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世之最”。也就是说:地方官要能为民伸冤,最好不出冤案;就是出了,也能及时解决。增收赋税要不扰民,钱当然是要的,不过要钱也该要得文明一点,不能恶打恶要,伤了老百姓的心。

    家天下的专制王朝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严惩贪污。例如汉武帝规定,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处死后,一律陈尸示众。他的小舅子也因为贪赃被处死。唐太宗于公元634年下大赦令,连已判死刑的重犯都可赦免,但是特别声明,贪赃枉法者一律不赦。宋太祖在位16年,两次颁布大赦令,都规定贪赃枉法者不赦。为什么连判死刑的重犯都可以赦免,惟独不赦贪官,他们也自有一番道理。因为老百姓每每迫于饥寒而为盗贼,但是贪官都享有俸禄,绝对没有一个是迫于饥寒才当贪官的,为什么要赦你!每一个皇帝都懂得,贪官一方面盗窃了国家的财产,另一方面又“官逼民反”,把老百姓逼到造反那条路上去,造成天下大乱。严惩贪官,既保护了皇家的利益,得到一大笔收入,又赢得了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既然给你十分优厚的待遇,当然就更有理由要求你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宋代对大贪官绝对严惩,在《宋史》一些传记中间,隔三岔五地会出现“坐赃弃市”、“坐赃杖死”、“杖毙之”等等记载,使人触目惊心。即使是小贪,受了处分之后还要记录在案,每次调动,都要把罪行交代一次。退休后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该给子弟的荫庇也就没有了,让贪官在晚辈面前丢脸。一个人一次犯贪污,终身受歧视,因此,大家相戒不敢随便伸手。影响所及,有些家族也定出家规,凡是有过贪污行为的人,死后不许葬入本族坟山,永作孤魂野鬼!宋代这些反贪良法,值得万世效法。

    不过,光有反贪良法还是不行,因为“徒法不能以自行”,还得找有魄力的大清官去执行。但是要找真正的清官,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清官难当,要能管得住贪污腐败现象的大清官就更难当。他必须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讲情面,不怕报复,敢于得罪皇亲国戚。一般的皇帝接受臣下拍马屁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工夫去物色和访求真正的大清官。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想当大清官,也必须找到一个书呆子皇帝来支持你。如果在办大案要案的时候,你在前面冲锋陷阵,皇帝不坚决给你撑腰,你这个案子是办不下去的。包公出来办案的时候,正遇上赵祯在位。这个书呆子皇帝宅心仁厚,治国宽松,在《宋史》中被称为仁主,所以日后谥为仁宗。包公从考中进士,出来做官,一直到受重用,全在仁宗时代(包拯死于1062年,仁宗死于1063年)。有一个肯负责任的皇帝,能够铁了心支持你一辈子,一些良法才有执行的可能。只有这种千载一时,才能出现包公这样的大清官。从包公的一生经历来看,他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一个小知县做到枢密副使,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成为名震中外的大清官,30多年来他只在一个皇帝手下做事,而这个皇帝又是个通情达理的皇帝,所以环境单纯,麻烦绝少,容易做出成绩。不像有些官员,一生经历几个皇帝,会遇到几上几下的折腾,最后一事无成。

    话既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互无联系的三位历史人物之间竟然产生了因果关系:

    女强人刘太后刘娥为了争一口气,花费多年心血教子成才教出了书呆子皇帝赵祯。

    书呆子皇帝赵祯一心要把国家治好,努力访求并且终身支持大清官包公。

    可见,要出个大清官也不容易,两千多年才出这么一个。

    真包公与假包公

    正因为包公的名声太大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包公,一个是真的,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真人,他姓包,名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存年代是公元999到1062年,是北宋出名的清官,是当时及后世老百姓十分爱戴的人物,一生经历斑斑可考,对于这个真包公,我在下面就直称之为包拯。另一个是假的。那就是真包公在一千年来的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一位半人半神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从一般事物来说,真的都比假的好,假的有作伪、冒充的含义。但是我们所说的“真假包公”并不是这样,假的不比真的差,真的假的,各有千秋,真包公是历史人物,了解真包公的事迹可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假包公是艺术形象,他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加工,在流传中,老百姓把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加到他的身上,他的色彩比真包公更明亮,他的形象比真包公更高大。对于这个假包公,我们不说他的大名,而是使用民间对他的尊称——包公。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包公的历史吧!

    包拯28岁进士及第,取得了当国家命官的资格,不算很早,也不算很迟,如果是急于做官的人,一定希望早日分配,立刻走马上任。他却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决心在家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守丧期满,才肯外出做官,这一耽搁,将近10年。这就说明他很重亲情。不过,现代人不可能学他,如果你有官不当,要陪父母,人家不说你神经病才怪!你的父母也不答应。赵祯在物色清官之时,一定会注意到他的这段经历。别人大都热衷于求官,他为侍奉父母,居然有官不做,拖延如此之久。这样的人绝不会是贪官。 书包网最好的txt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5)

    他的大儿子包繶很年轻就病死了,大儿媳崔氏19岁嫁到包家,21岁就当了寡妇。包拯很可怜她,劝她改嫁,崔氏要抚养幼子,不愿改嫁。可是非常不幸,过了4年,幼子又病亡。包拯夫妇不仅自己劝崔氏改嫁,而且动员亲家母吕氏(崔氏之母)也来相劝。吕氏劝崔氏说:“丈夫死了,你守着孩子,现在孩子又不在了,你还守什么呢?”崔氏却坚决地说:“谢谢妈妈的好意,现在公婆已老,家里只有一个幼弟,我怎么能舍他们而去!”包拯只有两个儿子,包繶早死,正因为崔氏尽心竭力把幼弟包绶抚养成|人,以后包家子孙兴旺,现在已经传了30代了。

    对于崔氏不嫁这件事,我们应该做出公平的评论。如果包家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不许她改嫁,阻挠她改嫁,那当然不对,当时包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同情、可怜自己的儿媳妇,一再劝她改嫁,足以说明他为人处事很富人情味。从崔氏这一方面来说,她有改嫁的自由。如果她崇拜公公,怀念丈夫,自觉自愿地为了这个充满亲情的家庭付出牺牲,做出贡献,这不仅没有任何不对,而且是应当受到尊敬的高尚行为。

    包拯的墓志与家谱都在,我们不难从中查明他家的世系。这样一查,就能说明包拯劝媳妇改嫁与媳妇崔氏抚育幼弟成才都确有其事,并非传说。金兵入侵,宋廷南迁,包家的后裔迁到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在藏有一本《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世界船王”包玉刚是包拯的第29代孙,就是从这部宗谱里查出来的。

    包拯在家侍奉父母。直到父母都已去世,他才到扬州天长县去当了一任知县。任满后升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在端州任上大约三年,做了不少实事。例如治理西江水患、凿井、办学等等。特别是在整顿司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经他整顿之后,衙门里没有积压的案子,监狱里没有呼冤的犯人,可以说是弊绝风清。他这个包青天的名声,在端州任上就传开了。包拯不是诗人,在他的文集《包拯集》里只有一首诗,就是在端州写的,叫做《书端州郡斋壁》诗,内容是反对贪污腐化提倡廉洁的,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修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历史上的一些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有些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有些是歌颂志士仁人英雄事业的,但是像包拯这样以戒贪倡廉为主题,可以作为走马上任的官员们的座右铭的,从古到今,还真找不出第二首来。

    端砚(端州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在文房四宝中,与宣纸(安徽宣城的纸)、湖笔(浙江湖州的笔)、徽墨(安徽徽州的墨)齐名。在宋代是重要的贡品之一。过去的地方官常以向朝廷进贡的名义到处征收,遇到有佳品就据为私

    免费txt小说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