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书香世家第73部分阅读

      书香世家 作者:未知

    除了让丫鬟去药方取点药,也就算了。三老爷虽然有时会来见她,但又怕被过了病气,到底也不敢多来。后来越病越重,下人察觉到不对,赶紧禀报了朱氏,请来了大夫为她医治。

    朱氏后来见到妹妹病得奄奄一息的模样,想起多年的情谊,心终于软下来了。奈何天不遂人愿,此时的朱双宝已经只剩下半条命,大夫说她得的主要心病,一般药物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朱双宝又拖了两个月,终是撒手西去了,年纪不过二十岁。

    后来朱双宝被葬了,但朱氏与三老爷之间的嫌隙却已经埋下了,每每吵嘴的时候,朱氏就会将朱双宝的事情搬出来说道,边说还边流眼泪。三老爷也不是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又与她夫妻多年,而且在朱双宝的事上他的确是对不住朱氏,便总是处处都忍让着。

    可朱氏仍旧不肯罢休,当初朱双宝被后院里几个妾室欺负的事情,她可都是心里有数的。如今妹妹去了,她就一心认为那几个妾室是凶手。为了替妹妹报仇,朱氏享尽各种办法去折磨那几个妾室,将自家后院折腾得鸡飞狗跳。

    三老爷心中非常不满,可他每次想要阻止朱氏的时候,朱氏就又会将朱双宝的事情搬出来,逼得三老爷也是哑口无言。无奈之下,三老爷索性不管了,更加专注地沉迷于戏园子里,直到前两天回家,他才知道,自己那几个妾室全部被朱氏折磨得或死或疯。

    这一下子,三老爷是真的怒了,他觉得朱氏太过毒辣,而且做事不可理喻,便将她数落了一顿。

    朱氏本就不是什么善茬儿,哪里又会傻乎乎地被人骂而不还嘴?两夫妻一来一往的,谁也不肯相让,结果越吵越厉害,盛怒之下的三老爷忍不可忍了,当着下人就给了她一巴掌。

    朱氏从小娇生惯养,即便是亲生父母也未曾对她动过一根手指。如今被自家相公给打了,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这让她今后还怎么在家里待下去?

    一怒之下,朱氏就带着几个贴身丫鬟回娘家去了,至今还没有回来……

    话说回来,书华与二哥从回雁园里出来之后,又去了博园一趟,拜别了二叔与颜氏。书华顺道见到了许久没见的方锦莹,两个好朋友都很高兴。

    方锦莹如今已经将头发尽数挽起,梳着妇人的发髻,说话走路也不似当初那般任性洒脱。她拉着书华躲在房里头,说了好多贴心话,她从自己跟书亦定亲开始说起,一直说到了她嫁过来的一年里,遇到了多少辛酸事。

    不过说到最后,她又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幸福地笑着:“饶是遇到再多辛苦,只要一想到肚里的孩子,有些事情便也不觉得有多苦了。”

    女人果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不管自己再怎么任性委屈,但只要有了孩子,就会立刻变得坚强起来。

    书华又问了她,书亦待她可好。

    她红着脸低声说道:“他待我还是极好的,不管我在婆婆那儿受了多大的委屈,回到家里他还是会细心地哄我。”

    说到这儿,她忽然又笑了起来:“不过现在已经好很多了,我有了身孕,婆婆对我也挺照顾的,没事儿就让人给我熬些汤汤水水,倒我养得胖了好几圈。”

    书华也跟着一起笑,等到二哥派人来催她的时候,她俩这才察觉到天色不早,两人竟已在不知不觉中说了大半个时辰?

    离开的时候,方锦莹还一直拉着书华的手,在书亦的小心护送之下,亲自将书华兄妹送到了大门口。

    回到家里,书华想起今天遇到的人事,忽然发现这三年过得好快,原来还在一起玩闹的姐妹都已经结婚生子,如今只剩她一个人还是个单身贵族……想到这里,她忽然又想起了小侯爷,虽说庆远候府里有不可纳妾的规矩,可是老侯爷与侯爷夫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作为儿媳妇可得小心伺候着,倘若受了委屈,只怕也只能咬牙忍着。

    原本还高兴着的心情,一想到这些,忽然又变得担忧起来……

    她抱着这种既忧又喜的复杂心情,迷迷糊糊地睡了一整晚,第二天天刚亮就被青巧催促着起了床。

    今天要回京,书华在吃过早饭之后,立刻就跟着二哥走出门,钻上了早已侯在门口的马车。

    因着前些日子书画出嫁,家里大部分值钱的东西都被当做嫁妆送去了段家,家里的行李物件精简了不少,大大小小装了七八车。为了安全起见,另外还有三车贵重的大物件在昨天提前运走了,今天出发的时候,实在是省了不少气力。

    此趟回京,他们走的是水路,坐的是特别定制的官船。船头船尾都插有印着“沈”字的旗子,普通船只见到他们,都得让道而行。每次经过一个码头的时候,都有当地官员在那儿等候,书才又要与他们寒暄一番,开船的时候,那些个官员又都会送些特产给他们。

    如此折腾,书华发现自家的行李越来越多,等最后上岸的时候,原本只有十一车的行李,忽然增加到了二十车。

    他们带着这二十车的行李,又走了两天一夜,方才从安徽境内走到河南。二哥忽然让大家放慢脚步,走走停停,有时候二哥还会带着书华在当地比较有名的景点玩上半日,书华若是想要什么,他也会毫不吝啬地为她买回来,只要她觉得开心就好。

    在书华问其原因的时候,二哥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回到家里,就该准备嫁人了,日后你就要变成别人家的女儿了。金银钱财什么的你也不缺,我只希望你能在出嫁之前,多多在外面见见世面,将来老了时候想起来,不会觉得太遗憾。”

    书华被他的话惹得鼻子一酸,可又不愿哭出来,便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那些好吃的好看的什物上面,放肆地大卖特卖。

    直到他们真正进入汴京城的时候,书华忽然发现,自家的行李在不知不觉中又多了两车……

    第56章 母亲和女人

    书华一回到开国公府里没几天,庆远候府那边就派了人过来商量两家的婚事,原本依照二哥的意思,是想将书再多留些日子,毕竟他就这么一个妹妹,眼看着就要嫁出去了,心里说舍得那都是骗人。

    可庆远候府那边等这门婚事已经等了六年,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书华过了孝期,哪里还愿意再多等些日子,自是巴不得快些把婚事办了,好让老侯爷与侯爷夫人早日抱上孙子。

    于是乎,两家在婚事的日期上起了意见,各有各的理由,拉来扯去的,居然连太皇太后也给惊动了。

    最后还是太皇太后一锤子定音,将婚事定在了两个月后的十七。

    书才回到开国公府的时候,还在心里憋屈了好半天,他养个妹妹容易么?好不容等到妹妹长大成|人了,可以知冷知热的了,结果别人一纸聘书,就将她给要了过去。

    憋屈归憋屈,该置办的嫁妆物事可是一样都没少,好在前两个月为书画置办婚事的时候有了些经验,让他这一次镇定了许多。

    因着家里除了他们兄妹二人以外,便没有个可以主事的长辈了,三叔与四叔虽说隔得都不远,但之前将关系闹得那么僵,眼下也拉不下脸面去请他们。再者,书才也实在是厌烦了他们的那副嘴脸,能不见到他们就尽量不要见到。

    权衡之下,书才写了封书信,叫人快马加鞭送到洛阳白家。

    三天之后,大舅与陶氏就出现在了开国公府门口,他们两口子当初收到书才的书信时,知道是为了书华的婚事,立刻将手里的事儿全都丢给了三弟和阮氏,然后就赶了过来。

    进门的时候,陶氏就跟书才说道:“原本我们还为书华置办了些嫁妆,给她添妆的,可是这一路赶得匆忙,那些东西实在碍事,就让老魏带着些下人护送,现在还在路上,估摸着过两天就能到了。”

    书才一边应着,一边说道:“能将你们请来已是我和书华的福分,哪里还能让你们破费?倒真是我们做晚辈的不孝了”

    “哪里破费了?左右不过几件不值钱的东西,放在家里也是放着,还不如拿出来给咱们的外甥女添妆”大舅虽然因为赶路而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但脸色看起来极好,红光满面的,说话也中气十足,“那几抬嫁妆大都是提前就置办好的,你外祖母和大舅妈可在这上面费了不少心思,就怕委屈了华姐儿若非怕跃过开国公府的规矩,她们两人非得把整个白家都得搬过来”

    难得见到大舅开玩笑,书才自然极给面子地笑了起来,又陪着他们夫妻说了些话,顺带问候了外祖母、二舅、三舅与阮氏最近的情况。

    大舅说起外祖母和三舅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你外祖母是越老越爱热闹,今年也不打算搬回郊外的庄子住了,扎扎实实地住在了家里头,平日里没事儿就请几个戏班子在家里头唱唱跳跳。不听戏的时候,她就抱着明倌儿,精神头儿好着呢”

    明倌儿就是三舅和阮氏的儿子,全名叫做白宜明,今年刚好六岁,正是最可爱的时候。

    “你三舅如今总算是收了性,没有再老是往外头瞎跑,还能够帮家里管点事儿了,又加上又三弟妹在旁边看着,他们小两口的日子倒也愈发好了。要不然,我哪敢和你大舅妈啥事儿也不管,直接撂摊子就往这儿跑来了?”

    陶氏掩嘴轻笑:“老三学好了,也算是去了你的一块心病,相信咱们白家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大舅爱听这话,立刻爽朗地笑起来,当真是身心舒畅。

    书才听着也觉得心情好,若非家里事儿忙,他还真想回白家去看看三舅的儿子,还有许久不见的外祖母,如今也不知道有没有变化。

    三人又说了好些家常话,最后还是陶氏首先站起来:“我先去看看华姐儿,这孩子马上就要嫁人了,有些事儿还得我这个做舅妈的亲自跟她说说。你们舅甥俩慢聊,我去去就回。”

    书才赶紧让下人带着她往书华的房间走去,等到陶氏走后,书才方才问起了二舅的事情。

    原本还喜庆的气氛,因为这个问题忽然就陷入莫名的压抑中,大舅的脸色也变得不大好看:“二弟的身子愈发不行了,估摸着今年年底……也就差不多该走了……”

    书才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严肃:“大舅莫要难过,说句不大妥当的话,这事儿未必不是件好事儿。二舅自小身子就不好,一直这么拖着,对他而言不可谓不痛苦,早些去了……也算早些解脱……”

    “诶……”大舅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理我也是懂的,只是……只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手足之情不可断,看见他受苦我这心里也跟着难受啊”

    书才又好生安慰了他几句,至于曹氏的事情……他没有去问,也不想去问。大舅是个性子宽厚的人,只要曹氏稍微有一点安分,日子应该都不会很差,但要是曹氏做得太过分,想必大舅妈是不会轻易放过她。

    陶氏虽然看上去性子仁厚,但熟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有心计有手段的女人。若非这样,她又如何能将偌大一个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整个白家上下几百口人谁对她不是心存敬畏?

    话说那头,陶氏到了书华的屋里头,立刻就亲昵地拉着书华说了好些话,问了她最近都在干什么,在苏州的时候可曾有人欺负她,还有关于书画婚事的事情……

    书华对这位大舅妈的印象不错,面对她的问题都是老实地一一作答,等到陶氏问完了问题,书华才开始主动问道:“许久不见三舅和三舅妈,他们可曾还好?”

    “他们小两口的,整天恩爱得不得了,哪能不好?”陶氏掩嘴轻笑,“我与你大舅在出门之前,还被明倌儿拖着,说要来汴京看她表姐结婚。若不是外祖母死命拽着,估计他现在都已经跟过来了”

    说起那个未曾见过面的小表弟,书华显得也很好奇:“就把他带过来嘛原先三舅还答应我,等到明倌儿生下来之后,就送过来给我瞧瞧,结果一直都没瞧见倒让我这心里好奇得要死”

    “把他带过来少不得又要多出好多事儿,凭地给大家伙儿添乱再说了,你外祖母对他心疼得紧,要是咱们把明倌儿带来汴京,你外祖母非得担心得吃不下饭不可”陶氏顿了顿,带着笑意瞅着她,“你若当真这么喜欢小孩子,何不如自己生一个?大舅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自己生的孩子绝对要比别人的孩子可爱得多”

    知道陶氏是在与自己调笑,书华不好意思接话,索性换了个话题:“等到大舅妈回去的时候,帮我捎些小玩意儿给明倌儿,让他也知道知道我这个表姐的好处”

    陶氏明白她是在害臊,便索性收起笑容,与她正色道:“我知道你心里羞,但我刚才说的那事儿对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女人若想要在后院站稳脚跟,除了有厉害的手段以外,还有就是孩子。只要你有了孩子,就没有人能够撼动你正室的地位,即便将来有一天你年纪大了,跟相公的感情也淡了,但你只要膝下有子,就照样还是你的正室,你这一辈子也就算是有始有终了。”

    书华受教地垂下头,静静听着。

    “我听说庆远候府里是不能纳妾的,但是男人若想要花心,即便没有了妾室,也还有通房丫鬟和青楼柳巷。作为未来的当家主母,你所要掌握的,是整个庆远候府的利益,外面的女人只要没有伤及到候府名声,你就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后院里的女人,只要没有蠢到明目张胆地对付你,你就让她们那些个下溅的婢女互相去咬对方。你要记住,你是正室,是庆远候府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候府的,你和你的孩子才是候府未来的主人,即便你今日无法将那些挑衅你的敌人连根拔除,但到了将来的某一天,你一定能让他们消失得无声无息。”

    一想到小侯爷可能会与别的女人厮混,书华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一下,道理她是明白的,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光靠道理就能讲得通的。

    人之所以区别于草木,在于一个情字,时间任何事情的决断,也无外乎情理法三个字。然而,情却是摆在第一位的。

    如果事事都只讲理而不念情,人这一生未免活得太寡淡。

    陶氏似是猜到了书华的想法,便又道:“不是说感情不好,只是说感情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祸绝对大于利。你现在还年轻,在你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感情和男人是你的一切,等你有了孩子,有了需要你依靠的存在时,你就会明白,孩子绝对要比男人来得可靠得多算计不是每个女人与生俱来的,但却是每个母亲与生俱来的。”

    最后一句话,让书华微微一愣,如果将来有一天,她的孩子陷入危险了,她会不会不择手段地去将引发危险的祸端尽数铲除?

    答案很肯定,她会。

    第57章 成亲(上)

    陶氏知道书华是个能拿主意的人,即便将来嫁到了候府,应该也不会犯什么错事,只是作为过来人的陶氏,深知作为新媳妇儿时候的艰辛与委屈。

    这是一条修行路,饶是再苦再累,也只能咬紧牙关忍着,人说前年的媳妇万年的婆婆,只有忍过了这关,这一辈子才算是熬出头了。

    陶氏又拉着书华说了好些贴心话,为她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都挑出来说了个大概,然后教给她应对的方法。

    书华一边老实地听着,一边在心里暗自佩服,不愧是在白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主母,做什么事情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既不用得罪人又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这样的女人若是放到现代,那绝对是个超级厉害的事业型女强人。

    在教完为人媳妇的道理之后,陶氏还顺道为她讲解了洞房之夜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饶是书华原本是现代人,听到陶氏那么直接地描述这种事情时,也忍不住羞红了脸皮。

    说完这些事儿,陶氏又跟她说道:“你嫁过去之后,第一件大事情就是要生出个儿子来这一回来汴京,我特意将家里专门用来调理女人身子的秘方过来,以前婆婆让我用过,嫁到白家没有半年功夫就坏上了,还有你三舅妈,她也用了,成亲没多久就也有了身孕。你嫁过去之后记得按时服用,保管灵验”

    书华点头应下,先不管那秘方灵不灵验,光是陶氏的这份贴心,就足够让她觉得感激了。

    晚饭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又好好似说了好些话,开国公府里有了就别的热闹气息。

    饭后,大家各自回到房里休息,书华独自躺在床上,思量着陶氏与自己说的那些话。那些话从理智而言,都是正确的,她若想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也势必要照着那些法子去做。可要真让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去跟别的女人欢好,她这心里必定是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涩。

    婆婆的刁难她可以忍,毕竟对方是长辈,年纪有那么大了,能忍就忍吧。而且她与侯爷夫人见过面,侯爷夫人并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只要尽力地哄着供着,日子总是能够过下去的。

    但要小侯爷真的出去花天酒地,她真不保证自己会不会被活活气死,或许她将来也会变得和陶氏一样,将感情之事都抛诸脑后,只用理智去生活。

    书华仔细想了一想,觉得这事儿不是没有可能,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放在古代社会,其实非常的普遍,女人阻止不了男人的花心,就只能阻止自己对男人的感情,等到感情淡了没了,什么爱啊恨啊也就一起没了,生活自然就变得轻松平和了。

    到那时候,她只要顾着带孩子和侍奉公婆就好了,其他的事情她就当做不知道,陶氏说得对,只要事情没有伤及到家族颜面,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最后,她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生孩子,只要有了孩子,不论将来与小侯爷之间变得如何,至少这个孩子还是她的,她的心里总归是有个依靠的。

    越想越多,也越想越心凉……她将被子拉高,盖过鼻子,只露出半张脸,她该不会是得了婚前忧虑症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整个开国公府都忙得不可开交,幸好有大舅和陶氏帮忙顶着,要不然就光靠着书华和书才两个人,绝对得忙死了去。

    关于陪嫁丫鬟的事情,书华特意将青巧、君翠、君瑶和君庆叫到面前,单独询问她们,是否愿意陪嫁。如若不愿意,她也不勉强,可以按照她们自己的意愿,或是嫁人或是放归。

    君瑶和君庆都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书华心里也觉得欣慰,这几个人都是她平日里用惯了的,要是忽然换了别人,她还真有点不大习惯。至于年纪稍大点的君翠,说是想要回老家去侍奉祖母,年纪渐大的父母也希望她能回去嫁人生子,书华心里虽然有些惋惜,却也没有强留,很干脆地答应了她,并且给了她一笔不少的赏钱,算是尽了她们这些年的主仆情分。

    这三个人都好办,只是对于青巧,书华有些犹豫,她是真心舍不得这个好丫头,但又不想真的委屈了她。

    青巧本人却是坚决地表示,小姐到哪儿她就到哪儿。

    最后书华将青巧单独留下来,亲自问道:“那你和尹阳的事儿呢?难道就这么算了?那可是你终身的幸福呐”

    青巧脸上一红,随即硬着头皮说道:“奴婢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遇见了小姐您这样的主子”

    书华一愣,随即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小丫头片子,年纪轻轻的,你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青巧不敢还嘴,却也不肯退步,只是犟在那儿,态度非常坚决。

    最后这事儿,还是以书华的暂时妥协而告终,说到底这都是青巧自己的人生,书华只能为她制造选择的机会,至于青巧最终的选择……却不是书华可以强求的。

    陪嫁丫鬟书华自己定了三个人,后来二哥又特意从自己房里把紫灵给调了过来,但却被书华给拒绝了。她知道紫灵是二哥房里的大丫鬟,伺候二哥许多年,对二哥也是知冷知热的,算得上是个可靠的好丫鬟,如今要是给她送去做陪嫁丫鬟,那二哥今后怎么办?

    最后挑挑拣拣,书华要走了之前侍候过静萱表姐的兰静,四个陪嫁丫鬟定下来之后,她自己又挑了三房陪房,都是沈家自己的家生子,知根知底,做事又稳妥,用起来也觉着踏实。

    除了陪嫁丫鬟的事情有些伤脑筋以外,婚事的其他事项进行得都还算顺利,只是书华被他们拉着转来转去,这边要裁制衣裳,那边又要打造头饰,另外还有牢牢记下所有婚礼上的礼仪细节,忙得晕头转向,这倒让她将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心事给抛到了脑后。

    两个半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成亲的日子。

    天还没亮,书华就被人从被窝里透挖了出来,洗漱完毕之后,就迷迷糊糊之中被一群丫鬟围在屋子中间捣鼓,她感觉的自己像是个洋娃娃,任由丫鬟婆子们摆弄。

    所有的丫鬟婆子又陶氏亲自指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唯独只有书华还处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不能怪她神经太大条,主要是她这些日子里真没睡过一个好觉,她每天晚上要不因为想得太多睡不着,就是为了背记婚礼仪程没时间睡,昨天晚上好不容易睡着了,却不想才睡够一个时辰,青巧就来了。

    嫁衣喜服穿好之后,书华又被推到了梳妆台前做好,不过正式上妆之前,还需要由喜婆来为她开脸。

    当那位满脸堆笑的喜婆拿着一根极细的线绳,在书华脸上刮第一下时,书华被疼得全身打了个激灵,所有的睡意瞬间消散她知道这是新娘子出嫁前的规矩,不可以有商量的余地,即便是疼,她也只能咬牙忍着。

    偏生那个喜婆还笑得特别开心,嘴里不停地说着吉利话,手上功夫一下接一下,疼得书华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等到开完了脸,青巧立刻递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喜婆接过之后,又说了好些吉利话,这才欢欢喜喜地走了。

    书华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那种生疼的感觉似乎还没散去,心中真是对那个喜婆恨得咬牙切齿。

    在陶氏的指挥下,青巧等丫鬟立刻又围上来,抹脂搽粉,梳妆打扮,一个个都睁大眼睛仔细地干活,唯恐有半点差池。直到这个时候,书华才有了点紧张感,是啊,今天是她的婚礼,她从今天开始,便不再姓沈,而是姓楚了……楚沈氏,这就是她今后的代号,至于书华这个名字,除了二哥以外怕也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了。

    她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面,双手叠放在腿上,眼睛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脑海里想得最多的不是今后与小侯爷的幸福日子,而是从前与二哥度过的时光。即便是父亲去世,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旧相依相偎地走过了这么多年,她不曾见过这一世的母亲,对这一世的父亲也没什么特殊感情,唯独对这个二哥,却是极为敬重。

    想到她离开之后,二哥就要独自生活,心中不免生出浓浓的不舍与担忧。其实在此之前,她就劝过二哥,让他快些娶个媳妇回来,可是二哥总说这事儿不急,全然不放在心里。

    书华虽然心里急,却也不敢逼得太紧,她希望二哥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好妻子,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眼下她就要出嫁了,她愈发为二哥担忧起来,陶氏在旁边瞅见她抿紧嘴角的模样,以为她是在紧张,便弯下腰握住她的手,温厚地笑道:“从今以后,你就是别人家的姑娘了,如果有机会,记得常回家来看看,我们都会时常想你的。”

    书华微微垂下眼眸,低低地应了一声。

    如此折腾了两个时辰,妆容方才全部布置妥当,陶氏又与书华将那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仔细嘱咐了一遍,书华也不敢再走神,专注地将陶氏的话记下。

    直到巳时三刻,前院忽然派了人来,说是楚家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开国公府的门口,请新娘子立刻准备出门。

    陶氏叫人为书华盖上大红的盖头,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所有的丫鬟婆子,确定了所有人都准备就位,满意地点了点头。她最后又问了书华一句:“准备好了么?”

    书华紧了紧手指,小心地点下头:“嗯”

    陶氏微微一笑,回头冲众人摆了摆手:“走吧。”

    第58章 成亲(中),

    汴京和苏州的婚嫁风俗不一样,成亲时候新郎不亲迎,由喜婆与叔伯带着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接新娘子。

    书华被人牵引着来到前院,再由大舅将她牵出开国公府的大门,外头炮竹声震耳欲聋,唢呐与锣鼓的乐器声更是此起彼伏,周遭全是众人的恭喜之声,还夹杂着大舅与陶氏细细叮咛的嘱咐。

    书华被喜婆搀扶着上了花轿,坐定之后,她不由得松了口气,总算过了一关。

    可就在轿子被抬起来的那一刻,她不由得全身绷紧,下意识将手扶上旁边的窗喙。

    这轿子不同于平日里的轿子,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由八人共抬,平稳性很好。再加上这次迎亲选的是平缓大道,她坐在里面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摇晃。

    外面的唢呐锣鼓声一直没断过,书华原本紧张至极的心情渐渐缓和了一点点,她知道负责这次送亲的二哥,他此刻应该就坐在后面的蓝呢铜顶轿子里。

    想到有二哥在身边陪着,她的心便也踏实了下来。

    这一路吹吹打打,走得极为缓慢,平日里只需半个时辰的路程,这次却整整花了个把时辰才到。

    花轿落地,一直等候在侯府门口的小侯爷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他按照喜婆的吩咐,拉开手中的长弓,瞄准轿门射过去。依照当地风俗,说是这样可以祛除新娘在路上可能沾染的邪气。

    坐在轿子里面的书华紧张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这三箭要是射歪了,喜事直接变丧事,她穿着这身嫁衣就能去见阎王了。

    好在小侯爷自小征战沙场,骑射功夫非常好,这三键出去,正中轿门上面的最中间,让旁边围观的人全都禁不住拍手称赞。

    书华松了口气,直到喜婆拉起帘子来扶她的时候,她才感觉到自己的手心里全是冷汗。她深呼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心情,然后就这喜婆的手,缓缓走出花轿。

    走了十来步就停了下来,喜婆将她的手交到了小侯爷的手上,小侯爷难得地勾起一抹笑,紧了紧握住书华的那只手。

    书华一直顶着个红盖头,看不清小侯爷的脸,但却意外感受到小侯爷手心里的湿意,才知道他原来也在紧张,心里不由得又轻松了些。

    小侯爷低声道:“跟着我走,别怕。”

    她低低地应了一声,然后在小侯爷的牵引下,小心跨过摆放在门口的火盆。

    喜婆在旁边高声喊道:“一火两断,无灾无难,从此大顺大利,红红火火”

    唢呐锣鼓声又响了起来,书华与小侯爷在一群亲戚朋友的簇拥下,跨过庆远候府的大门门槛,由左边的抄手游廊进入,将整个庆远候府绕了个遍,最后来到正居堂屋的门口前。

    堂屋门前摆了个马鞍,小侯爷又紧了紧书华的手,示意她要小心。

    喜婆又高声唱道:“跨过马鞍,平安一世”

    马鞍比较高,书华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拾起裙摆,低着脑袋慢慢地走,这才平稳地迈了过去。就在书华后脚还没落地的时候,立刻就有亲人上前来合力将马鞍抽调。

    这边是世人口中所说的“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

    书华与小侯爷顺利见到堂屋,两人松开手,小侯爷接过喜婆递上来的喜称,小心翼翼地将书华头上的盖头挑起来,当他见到书华那张含羞带粉的俏脸时,眼中的笑意更加浓了。

    书华这才看清了周围的环境,除了前面正襟危坐的两位高堂,两旁都站满了前来道贺的亲朋友好,都是亲一色的男人和孩童。在他们之中,书华很轻易就找到了正看着自己微笑的二哥,心中的紧张又稍稍减去了不少。

    书华与小侯爷接过喜婆递过来的大红绸缎,两人各执一方,站到堂屋最中间。

    三拜天地之后,仪式到了最重要的一步——敬茶。

    书华与小侯爷并肩跪在老侯爷与侯爷夫人的面前,接过喜婆递过来的茶碗,小心翼翼地举过头顶:“请父亲、母亲喝茶。”

    老侯爷与侯爷夫人含笑接过茶碗,各自喝了一口,然后从衣袖里掏出两个荷包,一人给了一个。

    侯爷夫人对书华说道:“喝了这碗媳妇茶,你以后就是楚家的人了,记得要好好睇侍奉相公,日后早些为我们二老添个孙儿。”

    书华接过荷包,低头道:“多谢母亲提点,媳妇记住了。”

    礼成了之后,书华又喜婆搀扶着,在一群亲友的簇拥之下,往新房走去。在迈出堂屋门槛的时候,书华悄悄回头看了一眼,见到二哥还站在那儿,脸上满是温柔的笑容。

    不知道怎么的,书华忽然觉得鼻子一酸,有种想要哭的冲动。为了怕被人发现,她赶紧回过头,跟上小侯爷的步伐,走出了堂屋。

    到了新房里头,书华才知道,婚礼的重头戏才刚刚上场。

    首先是由两位喜婆分别为书华和小侯爷剪下一缕头发,用红绳将两束头发绑在一起,用事先准备好的雕喜登枝红木锦盒装上,放到床头。喜婆说这是同心结发,可保夫妻白头偕老,恩爱一生。

    然后再由侯爷夫人和陶氏当着众人的面儿,点燃新房里面的龙凤蜡烛。本来这一步应该由双方的母亲来做的,但因为书华的母亲白氏早逝,姚氏又无法出席,只得请了舅母暂代母职,帮书华点了这根凤烛。

    点完了蜡烛,书华与小侯爷各自拿出一块玉,作为信物交换。

    这一刻,书华想到了现代的交换结婚戒指,原来古代也有这么一步,只是把戒指换成了美玉而已。

    信物交换成功,再请出这次特意请来的官媒,赠送新人一对肥美的啼膀,摆放到新房的桌上面。

    这个时候,由两位喜婆端出两杯酒,递到书华与小侯爷的面前,笑着说道:“喝下合卺酒,从此长长久久。”

    书华红着脸,当着众人的面,与小侯爷交腕而饮。

    书华不擅饮酒,这合卺酒的浓度比较高,一入腹中立刻就引来一阵灼烧感。她真的很想喝口水,但见到这么多人在场,又想起陶氏之前与自己说的话,只能老实地忍着。

    合卺酒喝完之后,由婚前特意请来的“吉祥人”撒喜床,这位“吉祥人”是长平侯府中的大夫人鲁氏,据说她嫁进候府中后,不但与相公相处得和和美美,还与公婆小姨都相处得极好,她嫁到候府不到五年,就连生了三男二女,早已成了汴京城中的一大美谈。

    鲁氏手托盘子,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象征着五子登科的美好含义。

    书华坐在喜床上,鲁氏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鲁氏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等到大家闹够了,一干亲人就被带出了新房,去前院吃酒席。

    小侯爷不能留在新房里头,他原本想跟书华说两句话再说,哪里晓得话还没出口,就被一群亲友给拖出新房,嘻嘻笑笑地往前院走去,

    这样就闹完洞房了?书华一个人坐在洒满了花生栗子的床上,有些不大敢相信。她之前可是听说过,成亲时候的闹洞房很能折腾人,有时候甚至能将新娘子逼得哭起来。

    她自是不知道,在成亲之前,侯爷夫人就已经打好招呼,闹洞房的时候不许太过分,只要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那些亲友宾客都走了,但喜婆与媒人都还在,书华从袖子里面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荷包,给她们一个人发了一个,笑着说道:“今日辛苦你们了。”

    喜婆们都捏了捏荷包的形状,又掂量了一下重量,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祝少夫人与小侯爷白头偕老,天长地久”

    书华又笑了笑:“你们也都忙了这么久,想必都饿了,快些去前院吃酒席吧。”

    “是,我们这就走了”说着,她们几个就高高兴兴地退出了新房。

    书华扫了一眼房里,将那些个不认识的婢女也都打发走了,只留下陪嫁过来的四个丫鬟在旁边候着。等到人都走了,君瑶将房门关上,书华立刻就垮下了脸,她捂着自己的肚子,忙和了一天什么也没吃,她这五脏庙都快要揭竿而起了。

    她的眼睛扫过桌上的啼膀,那肥美的肉质正在烛火下闪闪发光,令她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真的是好饿……

    青巧等人瞧见她这幅表情,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与她说道:“小姐可是想要吃的?”

    书华的眼神很哀怨:“凭什么其他人都能在前院大吃大喝,就放着我这个新娘子在这儿饿肚子?”

    屋里的丫鬟都掩嘴轻笑了起来,原本略显紧张的气氛忽然缓和了下来,君瑶从衣袖子掏出一只小布包,献宝似地放到书华面前:“这是奴婢今天出门时候,徐大娘特意塞给奴婢的,说是小姐去了候府肯定会饿,到时候可以给您充冲饥。”

    徐大娘?书华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张黝黑憨厚的脸庞,心中一暖。她接过小布包,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装着几块金丝饼。饼子做得小巧精致,外面还包了层薄脆的蛋黄,金灿灿的颜色很是诱人。

    书华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了徐大娘一番,将来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感谢她。

    饼子只有几块,书华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青巧赶紧递上茶水,让书华漱了口。

    第59章 成亲(下)

    没过一会儿,四位喜娘走进新房里,她们将书华请到桌边坐着,然后将新床上的瓜果收拾干净,扑上一块雪白柔软的丝绢,置于新床的最中间。

    书华自然一眼就看明白了那块丝绢的用意,脑海中不自觉地联想到某些少儿禁止的场景,立刻别过脸去,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喜娘们又朝着书华说了好些吉利话,书华又给了她们一个人一个荷包,这才将她们打发走了。

    估摸着时候还早,前院的酒席一时半会儿还散不了,为了打发时间,书华站起身,在这间喜气洋洋的新房转了两圈,这间新房统分为五件,外面一间客室,客室旁边还有一间耳房和一间小茶室,客室与卧室中间隔着个塌间,专门放置下人守夜时候睡觉用的矮塌。

    书华没有想到这房里还有间茶室,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一般的贵族家里有茶室很正常,但大都是给煮茶的下人们准备的,一般不会与主屋连在一起,除非是这个主人很喜欢亲自动手煮茶。

    还真没看出,小侯爷还是个这么风雅的人,书华用手戳了一下挂在茶室上方的茶笼,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走出茶室,书华随便扫视了一圈,这房子里面虽然挂满了红色绸缎与大红喜字,但若将这些事物祛去掉,这间屋子的布置倒是非常简洁大方。只有些实用的家伙,装饰用的摆件也都以硬朗干净为主,一看便知这里的主人是个不喜奢华的人。

    等到看得差不多了,书华就坐回到新床边上,盯着桌上面的蜡烛开始发呆。胡思乱想了一通,她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忙累了一天,她现在真想滚进被窝里面去睡觉,原本因为嫁人的紧张心情,因为这个而变得松缓了些……

    直到龙凤烛燃掉了大半,新房响起了敲门声,正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