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庶出庶出第24部分阅读

      庶出庶出 作者:未知

    啊!难道我终于从宅斗文跳到种田文了么?推广玉米,这不是典型的种田咩?老天你到底想码什么文,可以告诉我一声咩?

    容仪没穿官服,而是是一身青灰色的短打。玉川书屋因为白净,站在人群中反而十分显眼。他也管不得这么许多,只拿着昨晚与罗衣一起归纳的玉米种植手册,一条一条念着指挥。这就是为什么罗衣要在场的缘故了。经过两个月的磨合,罗衣的绥宁话学的不离十,她充当翻译来着。

    琼英和虫子也带到山上来,多好的太阳啊!晒一晒不缺钙!琼英毕竟是小姑娘,再矜持也圈不住天性,带着弟弟满山坡的撒欢,|狂c母在后面追的十分辛苦。罗衣却只喊道:“仔细脚下,别滚下山了。”

    琼英清脆的应着,一溜烟就不见了影子。直到中午,大伙儿坐下休息的时候,才见她和虫子一人抱着两个一串黑糊糊的东西,|狂c母还用大布块做的临时袋子提着一提来。

    琼英气喘吁吁的跑到罗衣跟前:“娘!葡萄给你吃。”

    虫子也学姐姐:“娘!噗噗吃!”

    罗衣大乐,捏了捏虫子的脸:“小笨蛋,这么大了还说不清楚话。”又对琼英说:“哪来的?”

    琼英道:“我摘的!”

    罗衣又问:“哪儿摘的?”

    |狂c母算是逮着机会说话了:“太太,您也说说姑娘。这野果子见了就往嘴里放,如何使得?有毒怎么办?”

    罗衣笑道:“这不是葡萄么?”又问琼英:“别是别人家的吧?若是别人家的,可要给钱。”

    琼英只好比划,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杨昌明的老婆便在旁边道:“这是野葡萄,孺人只管吃。我们这里满山都是呢。就是个子小也不好看,其实很甜的。”

    罗衣闻言尝了一颗,大赞:“极好!”

    |狂c母见状,只能无奈摇头。这一家上下都没一个靠谱,做下人可真够累的。

    琼英接口道:“放在井里,凉凉的好吃。等爹爹忙完了可以吃。”

    罗衣摸摸琼英的头:“真乖。那你就先带着葡萄回家放井里好不好?下午日头大,你们也要歇一歇晌。”

    琼英有些不舍。

    罗衣笑道:“山又不会跑,明儿再来。呆会我也回去了,你且回去替爹娘烧好水可好?”

    琼英点点头:“好!”

    看着琼英远去,杨昌明老婆笑道:“还是姑娘家贴心,我也想生一个,就老生不出来。”

    罗衣笑笑,她不打算在这里嫁女,就没必要让人知道琼英庶出。何况,幼年的环境造就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此时没有被人看不起过,长大了之后才不会拘泥是不是庶出,从而有一种从容的气魄。这也是庶女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远不如嫡女的地方。都是嫡母养的,岂有教嫡女不教庶女的?不过是亲戚和周围人的眼色,早就了他们的敏感。要么懦弱了,要么太好强了。然后众人形成此类观念,又更加重到庶女身上,恶性循环。

    女儿既然养了,就索性养好些。她渐渐有些理解黄氏了。即便是庶女,一样也要出嫁妆,一样也要说亲。虐待要花那么多钱,不虐待还是那么多钱。除非能像姑太太一样拼着名声不要。她才没那么傻,九十九步都走去去差那第一百步。庶女嫁的好过的好,人家只会说她心善。到时候自然有好人家的姑娘便宜她家小子。何况她以后还要生孩子呢,看看她二哥的媳妇儿她姐姐的男人就知道,把庶女养亲了,有肉吃!何况从小养到这么大,一只狗都养熟了。更别提琼英又不是她亲妈那刁蛮性格,反而挺傻挺天真的,蛮讨人喜欢。日后说亲被人挑剔,就找个差点的读书人家,没准以后照样凤冠霞帔,一样能跟虫子抱团。嗯,回头对家人下令,谁也不许在此地说琼英是姨娘养的。一律含糊过去,反正容仪没妾,不用带人家就能想歪了。

    据农书总结,玉米高产,因此所需的肥料极大。现在又没有工业化肥,只有农家肥。农家肥里猪粪最佳,但猪比较少。人粪不是顶好,只好勉强。粪便不是拿来就用的,需要发酵才行。不然淋下去,植物就挂了,俗称烧死。因此即便是发酵过的,还必须3:1的比例加水,当然是水为3了。施肥这个比较恶心的事,罗衣早就远远避开。反正肥料比,书上一清二楚,容仪都甩给主动要求的范先生去了。横竖他们是当官,又不是当农民,没必要亲力亲为。只是攒肥料和沤肥过程还是需要把关。

    才把玉米种下地,容仪还没歇两天。就有人报,舞阳为争水发生械斗,死伤无数。罗衣一口水喷出来:“不是说这里水资源丰富,不会争水么!!!!”

    容仪赶紧换衣服:“谁知道,我先去看了再说。舞阳?舞阳姓刘的多是吧?这还得找姓刘的去!”

    说着罗衣带上人,骑上马就飞奔而去。这就体现出武将的好处来,这地方,等坐船坐轿子赶到,那边人都死差不多了。本来报过来时就有延迟反应,这会儿没准已经尘埃落定。

    容仪赶死赶活赶到舞阳,果然已经该打打该杀杀,该干嘛干嘛了。发扬官威,把大伙儿呵斥了一番。却也做不了什么事实。这边缺水,只能按规矩轮流来。可是强势的一定会欺负弱势的,上游的一定会拦截下游的。因此年年掐,岁岁掐,没办法,生存问题。后世那么高的粮食产量,为了争水还械斗呢。容仪转了一圈,发现毫无解决办法。只好安抚了一下受伤群众,狼狈的打马回家。

    罗衣倒听过后来的一个说法,就是挖一个大坑,蓄水。不过在山顶挖坑,绝对是真挖坑,一场暴雨泥石流灭了你y的。平地挖坑么,灌溉又是大问题。重点是你挖多大的坑?而且真的有效么?后世的科普节目不靠谱的反倒居多= =|||。唉,想解决缺水问题,任重道远啊……

    作者有话要说:容仪拍手笑道:“大善!不愧是我媳妇儿,真比世人都聪明!”

    81育儿

    玉米种的有点晚,产量一定会有影响。好在第一年是积累经验,倒也没什么大碍。众农民目前还在围观状态,罗衣压着大家,都不许宣传玉米的好,免得到时候有逆反心理。在这里呆了几个月,她们家古怪的事做的多了。比如养了九鸡在后院,还养了鸭子和鹅。最坑爹的是种了一溜棉花下面居然养鸡!!——感谢av的农业科普频道,其实罗衣就是想试一下。没想到鸡还真的不吃棉花耶!鸡粪可以肥棉花地。不远处索性又种了些空心菜,她连鸡都不用喂了。空心菜长的快,并且还招虫子,小鸡崽子们简直荤素搭配,营养丰沛!唉,她果然彻底种田了!当然这些都不是亲自动手,勉强还是算管理层吧。

    罗衣把这些东西都养在县衙后面的空地上,农民们爱看就看,如果要问起来,琼英就叽叽喳喳的解释。没办法,除了罗衣,琼英的方言学的最快,其次是琼英的丫头。除了她们,谁也说不清楚。罗衣乐的让琼英练习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正好,比耳提面命效果好多了。

    不过今年种棉花还是季节不对,棉花长的七倒八歪的,农妇们最开始只管看笑话。时间长了,发现官家人并不在意,又觉得人家这是当花种,也没兴趣围观。过一阵子视而不见。罗衣的展示计划失败。

    扯远了,关于玉米,罗衣不许他们做宣传。老百姓也自动理解为此县令夫妇比较年轻,觉得好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种点稀奇古怪的玩意打发时间。听说他们从京城里来的嘛,理解,绝对理解!这山沟里非一般的无聊,赶集都没什么东西卖。可不把这两口子憋着了?这不,又叫了木匠和油漆匠去家里打奇怪东西了。

    罗衣叫了木匠来家里做叠层层和七巧板等儿童益智玩具。叠层层就是一块圆木板,上面竖着跟圆木杆。大小递减的各种颜色的圆圈,一个一个套到木杆上的玩意儿。虫子快两岁啦,时候该锻炼逻辑思维的时候啦。看着琼英好奇的神色,罗衣稍稍有点尴尬。虽然立马叫木匠再多做几个,还可以顺便送人。心理到底感叹了一声,不是自己生的,平常再怎么自欺欺人,一到这个时候就展现出分别来——她从来没给琼英设计过任何玩具,连照搬后世的都没有。若不是睡袋等物早先给锦绣他们做过,也不会想起来。什么叫做隔了肚皮?她算是理解透彻了。以后还是要改一改,那啥,太明显人家就当你伪善了,按照中国人的习性,你还不如真小人呢。不过这种事也没必要解释,世人重男轻女的多,偶尔偏心儿子,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日后注意就行。

    马上就要到中秋了,天气逐渐转凉。冷暖交替时节,感冒激增。罗衣圈住两个孩子不许出门,这年头,这地段,感冒了就是跟天挣命!恰好此时罗衣再次怀孕,更是重点保护。好容易熬过中秋,气温稳定下来,流感状况减轻时大家才松了口气。

    可惜侯家还是死了一个孩子,大约是感冒转肺炎,高烧了三天没了。上山的那天,运着孩子的尸体的板车路过县衙前的马路,罗衣在后院都能听到那个孩子的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一直绵延到很远很远的山头。路人见状纷纷落泪,罗衣心里也不好受。后世夭折的极少,而这个时代,隔三差五各种死小孩。太难受了!

    为此,罗衣发了个帖子,把几大家的宗妇全都请到家里来,必须得给他们宣传一下育儿知识了!即便是同时代的京城,也比这里强!

    县令孺人有召唤,便是有事也要腾出空来,何况各宗妇都是有预留交际时间的。接到帖子的次日,纷纷带了一大堆礼物拜访——看孕妇么。

    罗衣端坐在主位上,受了众人的礼。开门见山的道:“前日侯家一个小子没了,他阿妈一路哭上山,我听见很是难过。”

    侯婶子便道:“搅了孺人清净,真是对不住。”说着这话心理有些惴惴的,没惊着胎气吧?

    罗衣摇头道:“不是为这,我使人问了一下,年年总有这事,一春一秋更多。我们总得想个办法。”

    杨婶子为难的说:“这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家里人注意了。”

    罗衣拿出一张纸来:“这是京城里常用的方子,我带了来。我知道你们也有好些土药。只是我这个是预防的,到了季节便喝上一喝,效果倒也有一些。再有,我知道这里鱼多,孩子病了千万吃不得鱼,也吃不得甜的,这些都生痰。还请诸位切记。”

    杨婶子最熟,便笑道:“哪来的甜食吃?不到过年,谁家舍得糖给孩子?”

    罗衣也笑道:“谁才给我拎了几桶蜂蜜来?这不是甜的?再说满山的野果子,我家两个小崽子美的很,京里都没这么多好东西。还有那九鸡鸟类,你们这里也多,可千万别想着孩子病了替他们补一补。这些是好东西,但要等他们好了再吃。”

    李家婶子说:“这些我们都没听过,果然是读过书有见识。什么时候我家细伢子1也识文断字就好。”

    罗衣问:“多大了?”

    “我家孙子三岁了,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昨天踩在门槛上,他阿爸在后面一吼,吓的掉到外头青石板上,头青了好大一块。”

    刘嫂子也接话:“我家那个小儿子才调皮,这不是正打谷子么?把他满满2家的草垛子拆了,气的他满娘追着骂了几条街。”

    罗衣大笑:“我见着那个草垛也想跳上去踩来着。”

    杨嫂子也笑了:“这事我们小时候也干过都不算什么,现在的细伢子,总能兴起你没见过的花样,那才头痛。”

    巴拉巴拉,一群当妈当奶奶的聊起育儿经,话题果断被歪楼。

    场面热火朝天,罗衣见状不得不出来强行转回话题:“我还有一个事和你们说呢!”

    众人望着罗衣。

    罗衣道:“孩子伤风,总有一些是晚上盖被子不老实,十个有九个要踢被子。”

    说起这个话题,简直是一把血泪史,杨婶子道:“别提了,一晚上盖被子都盖的别想睡,再过两年我也带不了孙子睡了。”

    众人纷纷吐槽,带孩子睡觉,关于踢被子,简直是世纪难题。

    罗衣抽抽嘴角,她理解,深刻理解。小时候经常被她妈说:“你不知道你小时候,一夜一夜没得睡,就是把你盖被子去了。”为了踢被子这事,还被打过。= =||她也一把辛酸泪好吧。唉,话说真想再被她妈抽一次。

    众人倒了半天苦水,才想起罗衣原本是有话说的,很不好意思的停下望着罗衣。

    罗衣也不在意,女人聊天,就没有不发散思维的时候。反正聊育儿经也蛮好玩的,都是当妈的么,咳……

    不过既然已经看着她了,她也不卖关子,叫杨桃把板凳拿出来,架上一块板子。再把琼英和虫子的睡袋全部拿出来,春夏秋冬长长短短各种款式,一一摆放在板子上。逐件解说功能。

    睡袋,原本在罗衣心里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而已。最开始给于氏和锦绣的孩子做,后来给琼英做,都是模模糊糊照抄商场里偶然瞟过一眼的款式。到了虫子,便发现不适用了!

    小孩子睡觉,手一定会伸出来,所以睡袋要有袖子。罗衣给添了袖子后,随着虫子长大,虫子又不干了。他的脚伸展不开!于是下摆又要放大,整个睡袋变成扇形。冬天小孩子讨厌带帽子,常常半夜把帽子拆了,一样着凉。于是睡袋上又加了帽子。睡袋做大了,活动照样不方便,做小了一下子用不得浪费。于是腋下又添了个伸缩带。太大了,肚子容易着凉,肚子部分又要加厚。总之,他们家的睡袋经过她不断改良,现在已经领先于时代鸟!最后出来的成品,罗衣还绣花,拼布,或者做动物款,总之怎么q怎么来,至于大家会不会欣赏,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此刻,把成品拿出来,稀奇古怪的图案,倒先把大家吓一跳。等到罗衣细细解说一番,诸位当妈的在这方面自然敏感,大赞:“孺人怎么就这么灵范呢!仙女下凡了吧?”

    罗衣暗自吐槽,还真就是仙女下凡。表面却还要谦虚:“胡乱想的,不值什么。”

    这种方便的东西,不需要努力推广,思想开阔的一见就会学。思想僵化的,过几年见别人尝到甜头也自然会跟上。眼前这几位,看样子是没有问题了。不过也有些疑问,比如杨婶子道:“冬天的怕是薄了。”

    罗衣道:“北方睡炕,你们加厚便是。也不需要太厚,有了睡袋,上面再跟着父母盖一穿被子也差不离了。”普通人家多数是爹妈或者爷爷奶奶带着睡,孩子放中间,一床大棉被三个人盖上,小孩子踢不开。何况穿了睡袋攻击力下降的厉害。

    杨婶子点点头,又想起先前的话题:“不愧是文化人,读了书就是好处多。我们也让孩子读读书,孺人看成不成?”

    罗衣笑道:“能读书识字,当然好些。”

    杨婶子想了想:“那让我的孙女跟您学绣花识字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1:细伢子:方言小孩子的意思。

    2:满满:叔叔或者比父亲小的姑姑的意思。满娘就是婶婶。

    82教学

    侯婶子是杨婶子的娘家嫂子,悄悄踩了杨婶子一脚,接口道:“我们也就想想,孺人怀着崽呢。”

    这句话把李婶子的话堵在嘴里,想说又不好说。

    罗衣见状便道:“行啊,只怕教的不好耽误了孩子们。”

    侯婶子有些犹豫,杨婶子便道:“绣花费神,不如就教他们识几个字吧。”

    罗衣无所谓:“都行,你们苗家姑娘也都自幼会绣花,我不过指点一下配色。小妹子1们也不用学四书五经,不操心。我家大的要学习,小的要启蒙,反正都是要教的。你们每天上午送来,中午来接就得。”

    杨婶子喜笑颜开,千恩万谢的走了。他们在这里,属于千百年的地头蛇,等闲没有人敢招惹他们。可是也偶尔有几个县令刮地皮十分狠戾,能逼得人造反,他们也不想造反的,造反两败俱伤,可有时候实在是逼的没办法了。还有大部分刮地皮也刮的虽然不到造反的程度,却也让大家十分难受。她时常想,如果她家也有个官,是不是会好一点?所以才把杨晟云送到外头读了几年书,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本地是一个先生都没有,连武冈街上那种算命的识字瞎子都没有。她想拿着女儿试一下,如果罗衣肯教能教,就让她教孙子,他们家多多孝敬就行了。千里做官为的吃穿,这种银子,她给的痛快!

    几个宗妇回头一商量,第二日送到罗衣面前的就有十来个大小不等的小女孩,都是不识字的。两位妈妈十分担忧罗衣的肚子,反而是罗衣不在意。以前她班主任上课管事到快生的时候呢。教不用升学考试的小学生,能有什么压力?第一天就教她们各自写了各自的名字,十来个小女孩高高兴兴的回家显摆去了。

    向妈妈很不满:“太太这些年来越发好说话了。何必让这些泥腿子蹬鼻子上脸?哪有拿朝廷敕命当教书先生的?”

    罗衣道:“那你说,朝廷给我敕命,让我做什么呢?”

    “呃……”

    “弘扬教化,可不就从蒙童开始么?朝廷既然发我们的俸禄,自然要受君所托,忠君之事。不过教教孩子们,我又没损失,又能替老爷攒些名望报效朝廷,也积了德,何乐而不为?”王阳明当时怎么做的?她不知道能不能教书教到民众变成她的脑残粉,但他们要求学,她就教!忠孝仁义礼智信,都是从识字开始。不识字如何知道什么是君子所为?不知道君子所为,谈什么洗脑嘛!厄,好吧,咱这里叫做教化……

    罗衣此话说的太冠冕堂皇,向妈妈又没文化,反而被绕晕了。好在说的通俗,向妈妈还能记住拿去八卦。杨妈妈听见,只悄悄跑到屋里来,对罗衣竖起大拇指:“好太太,越来越像咱们二、老太太了。”

    罗衣见杨妈妈提起已逝的嫡母,伤感道:“这么多年竟也没去扫过墓。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回京呢。”

    杨妈妈道:“老太太见您这样,只有放心的。”

    罗衣笑道:“我差母亲还远着呢。”

    杨妈妈内心道,的确很远。那位太太是心机与厚道并存,为人有谋算却又光明磊落。眼前这位主倒是真厚道。不过顾家分家早,也没什么婆媳妯娌,厚道点也没什么。厚道人有福气啊。心胸宽阔,长命百岁!多好。不过如今比先前真是好多了,至少学会说冠冕堂皇的话了,这样就是她死时能安心闭眼啦。跟了二十几年的姑娘,比儿子还亲呐!

    九月有个小阳春,气温些许回升。今年谷子打的晚,此时正好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洋溢着笑脸,做着累的吐血的活儿。一旦进入农忙,县衙就能闲的打蚊子——没有人有功夫掐架,都在挣命似的收稻子,赶在晴天晒谷子。不然一旦进入秋雨季节,所有谷子全部会霉烂,这个损失谁也承担不起。

    天气微寒,但男人们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罗衣就是再开放,在这个时代也不敢挑战底线。连同琼英以及丫头们都圈在家里不许出门。好在那些小女孩都是宗家的直系,家里还犯不着要小女孩去干农活,继续上学,只言谈间描述着外头的景象。闲暇时间,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一遍一遍唱着关于农忙的苗歌。苗族十月为年,快过年啦!大家心情都不错。

    琼英也跟着学,成天混在一起,没多久晦涩难懂的苗语说的极溜,罗衣膜拜了!小孩子的语言天赋可不是盖的。

    杨家的小姑娘最机灵,还知道把苗歌翻成汉话唱。唱完罗衣才发现,居然是爱情歌!!??好吧,少数民族没有那么拘泥,咱汉族不也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么?只是这爱情歌……

    回头就把琼英拎到房间里,关门上小课堂:“在这里跟着大家唱,学会了没关系。等日后回到汉人的地方,外面一个字都不许露出去,知道吗?”

    琼英被罗衣严肃的神情吓到:“啊?知、知道了。娘,这是为什么呀?”

    罗衣惆怅的说:“汉人对姑娘们尤为严厉,让他们知道你唱这些,日后说亲都不好说。还连累顾家名声,便是我不管,你大伯母作为宗妇也是要插手的。”

    “好可惜,很好听呢。”

    罗衣点点琼英的额头:“笨死,你不知道唱苗语?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别唱给外人听。小姑娘家家的,唱歌不正经。”

    琼英不理解:“为什么不正经?这里的姑娘个个会唱。”

    罗衣道:“京城好人家的姑娘谁唱歌了?最多弹弹琴。哎哟,这里也没有个好先生,我上哪给你找弹琴师傅去!”

    琼英笑道:“爹爹说你就会弹。明儿我们托人去长沙,要外公买琴教我!他们都会唱歌我不会,我要学会弹琴,笑他们不会!”

    罗衣汗,还真是小学生的显摆。问题是:“好多年没摸,我忘了……”

    “娘骗人!你说学会的东西不会忘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

    “你跟爹说过,我听到了。”

    “……”罗衣无语凝噎,一脸血啊擦!绝对不能在有小孩的时候乱说话!!!!!

    被磨不过的罗衣,只能使人去买琴。附近有个武冈县,有书香门第也有才子佳人,自古比较繁华,随便买了个不咋地滴练习琴回来,顺便买了曲谱和教学书籍。

    罗衣关上门猛在家自学了三天,才勉勉强强能教琼英基本指法。容仪直笑的喘不过气来,背地里夸琼英好样的!总算替他这个当爹的出了口气!恨的罗衣只想再甩针舞一回。

    好不容易琼英被当妈的老师开小灶会弹很简单的曲子去显摆,结果苗族姑娘直接杀了个绝杀乐器来。所谓“木叶传情不用媒”,人家小姑娘家家的,摘片叶子,想要什么曲子就有什么曲子。你妹啊!不带这么打击人的!琼英被打击的气焰全消啊有木有,厄,是信心全消。好在罗衣连容仪那混蛋都教过来了,对琼英这个一向比较乖的小丫头还是耐心无限的。索性挑唆她去学吹木叶,原话是:“你要吹的比他们还好,才叫本事呢!你想啊,假如一个男人绣花比你强会怎样?”一句话燃气琼英熊熊战火,疯狂练木叶去也。

    容仪笑道:“合着你就是这么忽悠人的!我说呢,我怎么就被你弄的去读书了呢。”

    “呸,我哪有忽悠?你是大人,对你说的那可都是圣人言!”

    容仪抽抽嘴角,得,跟老婆吵架纯属找抽。还是说正事吧:“收了稻子又要准备种油菜了。听说油菜能肥田,可他们总不在田里种,只在山头种,这是为何?”

    罗衣想了想才说:“油菜喜光,这边田里光照不行吧。横竖我们推广玉米,到时候玉米地里套种就行。说起来玉米快收了吧?”

    “恩,长的还不错。这个倒没什么,不过是粮食。你在旁边种的那是什么?好大的产量!”

    “厄……穇子……”

    “乖乖!穗子压的杆子都弯了,也不用怎么浇水,还不用打理,哪来这么好的东西啊?”

    “你怎么知道不用浇水不用打理?”

    “哎,你爹不是写了张条儿么?你忘了?我先前还不信,不过想着种着玩,不曾想还真能啊!”

    罗衣听到也高兴起来:“真的?那岂不是大家不会饿肚子啦?”

    容仪泼冷水:“还不知道味道怎样呢。”

    罗衣笑道:“我知道!”

    容仪一脸不信,这种粗粮见都没见过好伐。

    罗衣一边得瑟,一边内心吐槽:最近总算特么找到穿越的优势鸟!穇子糍粑她吃过啊,知道怎么做啊!据说这玩意粗的拉嗓子,跟糠有的一拼。不过加上南瓜和糯米粉,或者直接加上猪油在米饭上头蒸熟,味道很不错。咦!对呀,这东西保胎!

    想到此处,罗衣兴奋的道:“叫人弄干净,我做给你吃,保管好吃!”

    容仪很怀疑。

    罗衣道:“番薯也弄一些回来,冬天烤着吃。香!”

    这个容仪倒吃过,想想也是哦。杂粮也有好吃的,趁着收玉米,便把穇子也收回来了。

    穇子的产量放在那儿,收回来之后也有人讨去吃过。直接煮食很难吃,但对于常年有饿肚子危险的农民来说,有吃就是福!而且穇子不占水田,只要在山坡上开荒种地就成,一时间人人摩拳擦掌,准备明年种了谷子后,补种穇子,没准青黄不接的那几个月就能吃上干饭了!这么一想,众人眼中都发了绿光,还差点为抢种子打起来。容仪带着几位族长,好悬才压了下去。

    容仪和罗衣大大的松了口气,夏天做了那么多尝试,总算成功踏出第一步了!

    作者有话要说:1:小妹子:女孩子。未嫁女称为妹子,出嫁女称为姑娘。

    83山歌

    十月,是苗族的新年。来到这里最早的苗人是侯家,所以苗鼓由侯家世代保存。初一日,天还没亮,侯家几个男丁就去鼓楼上把苗鼓起出来,放置在晒谷场上。苗鼓一声,新年到!

    所有人都盛装打扮,这是罗衣第一次见到苗族的盛典。与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苗族大为不同,他们没有沉重的带着牛角样的银饰帽子。而是头上缠着布条,上面有些红色的布装饰以及银饰。带着围裙一样的东西,同样缀满了银饰。她们也没有裙子,直接穿着绣工考究的裤子。显示出一种别样的华丽。

    容仪没刮地皮,为人比较老实。但在古代官员又是小老百姓不敢招惹的存在。反而形成一种诡异的恩威并施的场面。而且这里杨家势力最大,杨家家主比较会来事,也没什么事让容仪烦心。这县令的第一炮,打的还算简单呢。要是碰上那种地痞流氓奇多,各大家族势力均衡,资源又匮乏的地方,以她们俩的水平,直接扑街的可能性有99。真是老天保佑啊泪流满面。

    过年嘛,晒谷场跳完舞唱完歌就是吃饭的时节。容仪被热情的民众灌的七荤八素,罗衣踹着包子,算是逃过一劫。正好拿出从家里带出来的穇子粑分享:“这是用穇子与南瓜做的,要是有糯米粉更好,只是没找着。大家先尝尝吧。”

    众人不客气的拿起来就咬,罗衣原本就做的小巧,没几下就吃完了。李婶子笑道:“好像南瓜糍粑,就是香的不同寻常。比我们直接做的强,就是废功夫了些,看看这上头的花样。要我就直接挪成团子了。”

    罗衣笑道:“听说陈年的更香。只把穇子晒干,可以收十来年呢。”

    “真的!?”众人脸上闪过惊喜,粮食保存那是个大问题!

    罗衣接口道:“真的!不会长霉,我父亲在新化做县令时偶尔得的。不过记得防老鼠。”

    穇子的高产,让罗衣有了威信。她这么一说,众人也都相信。这样的好事,让大家狂欢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苗族的音乐本就欢快,虫子被他妈养的胖墩墩的。见人跳舞也跟着扭屁股,罗衣是常见啦,席间的诸位却是第一次见到。本来就心情好,再见到点有趣的事,简直笑的七倒八歪。

    笑了一阵,杨婶子道:“上个月还没见这么胖,怎么忽然重了好几斤似的?”

    罗衣摇头:“我也不知道,前几日用猪油拌了穇子粉喂他,虽说是好东西,也未必这么有效果。没准他就是个天生胖墩儿。”

    说的众人又笑起来。刘婶子接口道:“猪油拌的穇子粉是香,就是费油了些。还是和着南瓜或番薯好。”

    话题被岔开,李家二婶又道:“番薯可香甜了,就是吃多了心理翻,还是不如米饭。”

    罗衣道:“原本就是为的填肚子,但凡高产的都不怎么好吃。你们这里的蕨粑1听说吃了更难受。”

    杨家一个旁支的媳妇皱眉道:“那个是不好,顶在胃里半天不消化。”

    罗衣囧了下,恩……后世……可是健康食品,卖的死贵!果然是保暖思x欲。

    话题歪到杂粮,又有人说:“南瓜也吃得,没那么多米时,拌在饭里也管饱。”

    “南瓜还好吧,就是吃了发虚,没力气干活。”

    罗衣继续抽,昨晚她家才吃南瓜饭来着,一家人吃的那叫香甜。她们家也是饱暖思x欲

    免费txt小说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