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庶女攻略 上第79部分阅读

      庶女攻略 上 作者:未知

    上:“默言。

    这件事我们好好说说

    十一娘不理他,起身躺到床上。

    徐令宜又跟了过去。

    十一娘重新去了临窗的炕上。

    如此几个回合,徐令宜无奈地叹了口气。

    十一娘衣衫单薄,万一受了凉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倒在炕上睡了,把床给了十一娘。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隔着窗,雨声清晰,一点点,一滴滴,好不容易他才入眠。

    第二天早上起来,刚刚抽芽的嫩叶被雨水洗的干净清亮,天地间都变得澄请起来,让人精神一振。

    “夫人,下雨了

    雁容高高兴兴地捧了衣裳进来,“天气会越来越暖和了!”

    十一娘笑着点头,吩咐雁容:“侯爷还歇着,别让人进来吵了他!”

    雁容的眼角掠过临窗的大炕,眼角眉梢也没有动一下,笑着应是,出去嘱咐小丫鬟们都在外面侯着,

    自己服侍十一娘梳洗一番去厅堂。

    接受了孩子们和姨娘的问安,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刚说了两句话,五夫人抱着歆姐儿过来。

    互相见了礼,太夫人让杜妈妈抱了歆姐儿过去。

    “怎么看着瘦了些?

    太夫人眉头微蹙。

    五夫人忙道:“这几天肠胃有些不好

    “请太医院的谢太医来瞧瞧!他最擅长看小儿病

    五夫人曲膝应“是”。

    太夫人问起济宁来:“……事做完了吗?

    “做完了!”

    五夫人道,“只是以后每逢初一差人去慈源身上柱香就行了

    二夫人来了。

    她客气地和十一娘见礼,什么也没有说。

    十一娘也没有问。

    服侍太夫人去了佛堂,她就去了花厅。

    雨已经停了,空气中还弥漫着雨水的湿意。

    院子里站满了人。

    管事的妈妈们立在屋檐下,服侍的丫鬟、婆子立在院子中间。

    看见十一娘进来,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地短了半截。

    十一娘由琥珀、绿云等丫鬟簇拥着,日不斜视地穿过院子进了花厅,开始听管事的妈妈们回事。

    新上任的内院厨房管事妈妈黎家的把要回的事在心里又念了三遍,觉得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这才定了

    定神。

    她虽然是府里的老人,却与几房都沾不上关系。

    要不是当初三夫人掌家的时候晚香闹得欢实,甘老泉实在没人可用了,也不可能让她帮着管厨房,不

    可能在甘老泉随着三夫人去任后被现在当家的四夫人暂定为厨房的管事妈妈,更不可能因为晚香的浮燥被

    任命为了厨房的管事妈妈。

    想到晚香一家被四夫人送回了弓弦胡同……听说后来被撵出了燕京,她对着四夫人的时侯就有些战战

    兢兢。

    到她进去回话的时候,巳是巳初过三刻。

    刚说完事,绿云进来“夫人,威北侯府大小姐身边的两位贴身的妈妈过给大小姐问安

    十一娘微微笑起来。

    也不知道这两个丫头在捣腾些什么,慧姐儿身边的妈妈一天过来两趟。

    “你差人带到韶华院去吧?

    绿云应声而去。

    十一娘见事情都办完了,回了自己的院子,坐下来到开始绣字。

    绣了半个字,徐令宜回来了。

    他喊十一娘给他更衣。

    十一娘温顺地服侍他更衣。

    徐令宜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十一娘紧闭着嘴巴不做声。

    雁容见了忙朝着屋里服侍的丫鬟使眼色,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

    徐令宜就捏了捏她的下巴笑道:“怎么?

    真不跟我说话!”

    十一娘扭过头去,帮他系好腰间的绦带,端了杯热茶给徐令宜,然后默默地收了花架。

    喊雁容:“时候不早了,要去太夫人那里用午膳了

    也不等徐令宜,自己出了内室。

    徐令宜失笑,跟了上去。

    到了太夫人那里,人多,十一娘笑盈盈的,倒也没人看出什么异样来。

    晚上两人依旧各睡各的。

    第二天,徐令宜起得早,喊十一娘服侍他梳洗。

    十一娘不言不语,帮他倒水、换衣裳。

    吃早饭的时候也和往常一样帮他端了粥放在面前。

    徐令宜觉得很有趣。

    就像看一个小孩子在生闷气似的。

    可渐渐的,他笑不出来了。

    先是十一娘不再主动帮他端茶倒水,然后早饭开始各吃各的,最后去太夫人那里也不叫他了。

    神色越来越冷。

    然后发展到有次他喊十一娘帮他更衣,十一娘动也没动,喊了夏依进来。

    两人之间的气氛再也没有之前的温馨安宁,充满淡漠与疏离。

    徐令宜感觉到事情比自已想象的要糟糕。

    他在东,她就在西。

    他在左,她就右方。

    有时候他主动坐过去想和她说点什么,她却女红不离手,全神贯注地做着针线,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到

    有他这个人存在似的。

    徐令宜想了想,说起她之前很关心的事来。

    “你还记不记得区家!”

    十一娘没有做声,但徐令宜发现她拿针的手顿了顿。

    他微微松了口气。

    觉得这个话题选对了。

    “我一直就纳闷。

    皇贵妃所生的六皇子年纪那么小,区家怎么会这个时候出手。

    就算是帝后夫和,可只要皇后娘娘不犯什么错,皇长子和皇三子就固若金汤。

    他们这样,完全是在铤而走险

    十一娘低着头,飞针走线,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后来凤卿的事,区家却表现的很是阴狠。

    到了攻许我‘德行有失’时,手段又有些变化一一少了几份毒辣,多了几份老练。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

    区家行事怎么没有什么章。

    所以这次皇长子选妃,特意嘱咐了马左文到时给我回个信。

    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十一娘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抽了丝线,凑到灯下眯了眼睛穿针。

    徐令宜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道:“我发现这次推荐的皇长子妃人选很有意思。

    杨家推荐的全是和他们关系比较好的。

    区家却有些不一样。

    只推荐了两家世交之女。

    还有两家,明面上是由礼部的人推荐的,可仔细一查,却和区家有着若隐若现的关系……”

    皇长子选妃,涉及到庙堂。

    本来就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

    区家自然会打伏笔,这是肯定了,有什么好说的。

    十一娘在心里腹诽。

    不动声色地低头绣花。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峙(下)

    十一娘不做声,徐令宜大为无趣。

    他自嘲地笑了笑,没有了说话的兴致,低下头去喝茶。

    “侯爷发现了什么?”屋子里突然响起一管轻柔的低呐声。

    徐令宜一怔。抬头望过去。坐在对面的妻子垂着头,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绣品忙着——如果不

    是看见她嘴角微翘,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幻听。

    几天不和自己说话,现在突然开了口……是自己的话让十一娘好奇了?还是十一娘的怒气已经消了呢?不管是哪种情况,对于打破彼此间的坚冰已走一个机会。徐令宜当然不会放弃。

    他眉宇间有了淡淡的喜悦。

    “区家明着推荐给礼部的女子,在地方上都走以贤名著称,而暗中推荐给礼部的女子,我派人一打听

    ,据说都走容貌极其出众的。”徐令宜的声音一如刚才温和从容,却透着几份轻快。

    这几天他都有些不自在,现在又愿意放低了姿态和自己搭话……十一娘手中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露

    出了倾听的神色,给了彼此一个台阶。

    毕竟冷战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这次是给皇长子选纪而不是给皇上纳妃,只选一位正妃。容貌出色的怎及得上品行高洁更有利于入

    选?按常理,区家应该事先就从中挑选一个德容出众的女子为其造势,然后再辅以一、两个女子以备不时

    之选,以确保推荐之人能最终进入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的眼睛才是。可区家的人在这件事上却显得有些杂

    乱无章。明面、暗中的都在使劲,以至于区家在礼部的人非常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竟然让杨家拔了头筹。”

    十一娘抬头望着徐令宜,露出吃惊的表情。

    徐令宜看着微微一笑:“不生气了?”

    “生气!”十一娘认真地望着徐令宜,很干净地道,“上次诫哥的事也是这样。侯爷一句交待也没有

    就把孩子丢给了妾身,让妾身好一阵担心。这次又是这样……遇事从不知会妾身一句,妾身怎能不生气?

    “妾身也知道,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掷地有声。您虽然和项大人只是句口头的约定,可那也是您答

    应的事。妾身纵是心里再不愿意,为了侯爷的颜面,也不该说什么去见项家小姐的事,也要把这桩婚事办

    得体体面面、热闹热闹。只是明白归明白,妾身心里到底意难平。”

    她说着,脸上又露出几份不悦来,“侯爷也说了,给谕哥说这门亲事,一来是为了谕哥的前程,二来

    也走为了府里的安宁。兄弟们各自有了奔头,才不会只惦记着家里的那些财业。妾身听着十分有道理。您

    事事考虑周全,安排的妥当,又找了慧眼识珠的二嫂说项。您要是事先细细地跟妾身说了,妾身就是再蠢

    钝,想着侯爷对儿女的一片苦心,想着项家把嫡女许配给谕哥的恩情,对项家、对二嫂只有感激的份,哪

    里还会愤愤不平地说出要看项家小姐,泼了您、项大人和二嫂面子的话来?侯爷当时不答应,肯定是在怪

    我不识大体吧?”

    徐令宜听十一娘说“再不愿意,看在侯爷的面子上也会体面、热闹地把谕哥和项二小姐的婚事办了”

    的时候,不免有些讪讪然,再听到十一娘说“愤愤不平地提出要看项家小姐”的时候,知道十一娘只是一时的气话,心中一喜,待十一娘问他“是不是在怪不识大体”时,忙道:“

    没有,没有!”

    十一娘只当没听见。继续道:“您不知道,那几天我遇到了二嫂,可是提也没提一句,更别说是说几

    句感激的话。这要是心胸宽广些的,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要是气量小一点的,暗地里笑话妾身不知图报是

    小,觉得自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却枉奔波了一回。您让妾身知道了实情如何面对二嫂?又如何和二嫂提

    起此事?”

    徐令宜很是尴尬。有有地道:“二嫂不是那心胸狭窄之人……”

    这句话十一娘却听到了,叹道:“正因为二嫂不是那心胸狭窄之人,侯爷和妾身就更应该以诚相待、

    尊敬有加才是。要不然,妾身也不会这样不安了!”又道,“说起来,项家二小姐要走真如二嫂所说的性

    格极是温驯,与谕哥倒是很相配。我虽是他的继母,也指望着他好,指望着他们兄弟、妯娌和和睦睦,能

    让徐家兴旺昌盛。这样好的一桩事,偏生出这多波澜来!”说着,看了徐令宜一眼。

    他不由神色窘迫。但心里还惦着十一娘要去看项家小姐的事,硬了头皮:“那项家小姐?”

    “自然要看看的!”

    徐令宜苦笑。

    “人家项大人同意把嫡女嫁过来,难道我这个做婆婆问也不问一声?”十一娘嗔道,“再怎么说,二

    嫂也是项家的姑奶奶,难道还让二嫂去跟项太太商量订金、聘礼不成?”

    徐令宜心里一松:“那是应该去看看!”脸上不禁有了笑意。

    十一娘起身喊雁容进来帮她更衣。

    “这个时候就去?”徐令宜跟着站了起来,惊讶地望着十一娘,“会不会太仓促了些?”

    “谁说这个时候去了!”十一娘横了他一眼,“怎么也要等到大姐的除服礼之后吧!我这是要到二嫂

    那里去!”

    “去做什么?”徐令宜愣然,神色间有些紧张。

    十一娘想到自己之前听说元娘与二夫人不和的传言……

    着样子,元娘和二夫人的矛盾已经让徐令宜成了惊弓之鸟了!

    她强忍着笑意,道:“自然是要去谢谢二嫂!二嫂帮着谕哥儿促成了这样好的一桩姻缘,又解了侯爷

    心头之忧……不知道是不知道,既然知道了,怎么也要当面向二嫂道一声谢。”然后犹豫了片刻,道:“

    侯爷也一起去吧?这样也显得郑重一些。”

    徐令宜听了如释重负,眼角眉梢都透着几份喜悦:“自然要一起去!自然要一起去!”

    十一娘掩袖而笑,叫了春末进来帮徐令宜更衣,自己在净房里梳洗了一番,换了件鹅黄|色绣草绿色如

    意纹的小袄,和徐令宜往韶华院去。

    路上,她主动问徐令宜:“皇长子妃会出自杨家吗?”

    “不太可能!”徐令宜道,“这件事最后还是要皇上定。”

    “那侯爷说区家之事有蹊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丫鬟们都远远地跟在后身,两人放缓了脚步,边走边说着话。

    “靖海侯膝下有九子三女。长子、四子、六子、七子都是嫡出,其他几个儿子都是庶出。皇贵妃娘娘

    是三房的次女。长子早在三十年前就立为了世子。这几年靖海侯年事已高,

    家中事务全由世子打理.在福建一带素有威望。皇上登基那年他曾来朝,和我有几面之缘。是个行事极为

    内敛稳沉之人。”徐令宜的神色渐渐变得肃然,“争储一事,成看为王败看为寇。是倾家之险。没有几份

    把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五皇子的事,区家表现的太过急近利。为此我还悄悄见了王九保。问了问他区

    家的情况,怕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说到这里,他目露凝重这色,“谁知道,王九保说的情况和我了

    解的差不多。这时又出推荐皇长子妃的事。两次行事手段都极为相似——后续不足,时而阴柔急进,时而

    老练圆滑……”说到这里,他停下脚步望着十一娘,“我怀疑,区家出了问题!”

    沾上政治的事都会变得很复杂,十一娘觉得即便是自己知道,也帮不上徐令宜什么忙。她很直接地道

    :“那对我们家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现在换知道!”徐令宜淡淡地笑了笑,语锋一转,道,“不过,我想,应该是好事吧!”

    是好事就行了!

    十一娘和他朝前走,和他说起谕哥的事来:“……既然想他走科举仕途,先生的事就迫在眉睫了。我

    看,等会去二嫂那里,不如问问二嫂,托她帮着找个先生!”

    徐令宜却道:“二嫂毕竟孀居之人,和原来的旧识已多年没有来往。怎么好意思总是麻烦她。我想,

    把谕哥送到乐安的谨习书院姜先生那里去读书,你觉得如何?”

    十一娘微微一怔。

    徐嗣谕今年才十三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他舍得吗?

    “玉不琢不成器。”她念头一闪,徐令宜已道,“何况姜先生的学识、人品都是有目睹的。到那里去

    见识见识,眼光胸襟也会开阔一些。对他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侯爷什么时候起的这心思?”十一娘笑道,“却是一声没吭!”

    “这还是你提醒的我!”徐令宜笑道,“你不走说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既然勤哥能跟着三哥去

    任上吃苦,谕哥也要磨练一番才是。”

    提醒谈不上,可能有些触动吧!

    知道世界有多广阔,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也许徐嗣谕因此会更眷恋永平侯这个爵位,也许他会知道

    ,世界上还有比爵位更重要的东西。虽然是双刃剑,可不试一试,谁知道结果会怎样呢!

    十一娘微微地笑,韶华院就在眼前。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章 拜望(上)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拜望(中)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二章 拜望(下)

    太夫人和杜妈妈刚刚站定,就看见二夫人陪着雷公公缓缓朝这边走来。

    “雷公公!”太夫人笑着迎了上去。

    雷公公听到喊声忙加快了脚步。

    “太夫人!”他躬身给行礼,眼底全是笑意。

    太夫人心中微定,请雷公公厅堂坐下。

    雷公公望着上茶的小丫鬟沉默不言。

    太夫人心里明白,遣了身边服侍的。

    雷公公立刻满脸是笑地站了起来“太夫人,恭喜恭喜啊!”

    太夫人错愕。

    雷公公已低声道:“皇后娘娘有了喜脉!”

    “啊!”饶是太夫人早巳练就七情不上面的夫,此刻也不禁露出惊喜来,“此事当真!”又想到事关

    重大,雷公公决不会拿这个开玩笑,自己关心则乱,说了没头脑的话,也不顾得恼,脸上的笑容又添了几

    份,双手合十朝着西边揖了揖,“阿弥陀佛!真是菩萨保佑。”

    雷公公一直强忍的喜悦此刻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他笑逐颜开:“皇上知道了不知道有多高兴。昨天

    一早就去了奉先殿,说要斋戒三天,求太宗、圣祖皇帝保佑皇后娘娘能顺利产下皇子。”

    生下皇子纵然好,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皇后娘娘有喜,皇上又亲至奉先殿上香,帝后恩爱,这才是太

    夫人高兴的。她老人家笑得眼睛眯成了弯月亮:“借皇上吉言了!借皇上吉言了!”

    “过两天宫里就有消息传出来。”雷公公笑道,“皇后娘娘让我先跟您说一声,让您也高兴高兴。”

    “多谢娘娘牵挂!”太夫人满脸是笑,“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然后细细问起皇后的生活起居来。

    知道皇后娘娘一切都好,太夫人又问起皇长子和皇三子来。

    “…皇长子每天在乾清宫服侍皇上批改奏折,很是辛苦,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人都清减了些。

    不过,性子却更沉稳了。这个月初一讲筵的师傅是梁阁老,他还在皇上面前表扬了三皇子。说三皇子天资

    聪慧。皇上听了很高兴,赏了三皇子一块端砚。”

    “那就好,那就好!”太夫人越发的高兴,说起皇长子的婚事,“知道什么时候能定下来吗?”

    雷公公含蓄地道:“皇后娘娘这些日子在中宫静养,只等皇上拿主意了。不过,皇后娘娘也说了,这

    件事得早点定下来,皇长子年纪不小了。”

    皇上是肯定不愿意从杨家选个儿媳妇的。要是之前,还担心皇上会受皇贵妃的影响,可现在,皇上和

    皇后正是琴瑟和鸣的时候,皇贵妃正是势薄之时,自然越早把皇长子妃的人选定下来越好。

    太夫人越想,越觉得孩子来得及时。遂不再多说,笑着问起雷公公的身体来。而雷公公看着天色不早

    ,和太夫人寒喧几句,起身告辞。太夫人挽留几句,亲自送雷公公到了门口,由二夫人陪着去了垂花门。

    然后朝着满脸担忧的杜妈妈使了个眼色,两人不紧不慢地进了内室。

    “皇后娘娘有了喜脉!”太夫人进门就满心欢喜地道。

    “哎呀!”杜妈妈惊呼一声,眼睛一红,“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太夫人不住地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过两天宫里就会有消息传出来。我想去慈源寺给皇后娘娘求柱头香。”又道,“你把侯爷请来。这件事早点告诉他,让他也松口气。这

    些日子天天操心皇后娘娘的事,人都瘦了。”

    人瘦了没有杜妈妈看不出来,可太夫人痛爱儿子的心杜妈妈却听出来了。

    她含笑应“是”,亲自去找了徐令宜过来。

    徐令宜听了果然根高兴,回去后有些轻挑地捏了捏十一娘的下巴,在十一娘还没有来得及抗丅议的时

    候附耳道:“皇后娘娘珍出了喜脉。”

    “真的!”十一娘眼睛一亮,顾不得计较许多,“孩子有多大了?”

    这样,多多少少可以弥补一下皇后娘娘夫去五皇子的伤痛吧!

    “前天晚上诊出来的。”徐令宜笑道,“刚才雷公公亲口对娘说的!”

    雷公公是坤宁宫的大总管,他的话自然不会有假。

    十一娘替皇后娘娘高兴起来:“那我们要准备些什么?要不要做小衣裳?或者是送些好吃的进宫!”

    又觉得自己兴奋过了头,可不像自己的那个年代,送吃的东西,是友善的表现。忙道,“吃的是不能送进

    宫的,穿的估计也有讲究……或者是进官拜见一下皇后娘娘。也不知道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规矩?得跟她

    说一声恭喜才是。这可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有人和自己为同一件事高兴,喜悦就会成倍的放大。

    看着兴致勃勃的十一娘,徐令宜笑起来。

    “到时候官里会有消息传出来。过了头三个月,就可以去给皇后娘娘道贺了。至于吃食、衣服什么的

    ,”他委婉地道,“一来是宫里不缺,二来皇子、公主的定制,寻常人家也拿不出那样的衣料来。”

    “嗯嗯嗯。”十一娘笑容满面,连连点头,“到时候我早早就去给皇后娘娘道贺好了!”

    徐令宜笑着点头,道:“娘想过两天去慈源寺给皇后娘娘求柱头香。你到时候陪着一起去吧!”

    “好啊!”十一娘答应的很干脆。

    她也希望能为这个即将到来的生命送上美好的祝福。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济宁师太身边的小师傅给您送经书来了。”

    徐令家听着目光微凝,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十一娘知道他不喜欢这些,笑着解释道:“济宁师太刚才来看我,给我讲了半天的《心经》,还要送

    我一本她亲手誊写的经书。盛情难却。”又道,“俗话说,入乡随俗。有些事,还是随意些的好。心里明

    白就走。”

    徐令宜脸色微霁、没有做声。

    十一娘觉得这不是什么好的话题,想到刚才他去见了马左文,笑着转移了话题:“皇长子选妃的事可

    有什么进展了?要是能定下来,皇后娘娘可谓是双喜临门了。”

    “名册还只是刚刚送到皇上的手里。”徐令宜道,“还没有开始议!”

    难道此刻还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重要?

    十一娘不禁目露困惑。

    徐令宜看着犹豫了片刻,低声道:“我让左文帮我查查当年靖海侯世子来京时候的情景。特别是打听

    一下世子住在舍馆时的一些事!”

    十一娘没办理解他话里的意思。

    “按理说,区家想更进一步,应该是上下一心,为十年后争储练兵秣马之际,却偏偏生出这多的事端

    来,不仅打草惊蛇,还自曝其短。”徐令宜沉声道,“我原以为是世子换了幕僚,所以作风大变。

    可仔细一打听,世子那边没有什么动静,反到是区家的老六,这两年一小动作不断。他这样,总得有

    个原因吧?要知道,靖海侯世子在位多年,精明强干,素有威望,如果是为了爵位,区家老六与世子不管

    是年纪还是资历都相差甚远。从目前看来,他根本不可能承爵。”

    “那是为什么?”十一娘道,“总不可能是因为兄弟置气吧?如果是这样,就算世子能忍,靖海侯也

    不会答应区家六爷这样胡闹吧?”

    “所以我就怀疑,会不会是世子出了什么事?”徐令宜的表情渐渐变得有些严肃起来,“靖海侯必须

    重新在他们兄弟中挑选一个立为世子。大家蠢蠢欲动,以至于靖海侯力不从心,无管束……”

    十一娘不解:“如果是侯爷说的这样,那几个儿子应该走想办讨靖海侯欢心才对。怎么反而不听管束

    了呢?”

    徐令宜知道她不明白这其中的蹊跷,笑道:“立谁做世子,需要靖诲侯同意,更需要皇上的支将!”

    十一娘恍然:“您是说,皇贵妃娘娘?”

    如果真如徐令宜所方,那靖海侯的儿子肯定会手段百出。有人会选择讨靖海侯欢心,自然也有人另辟

    蹊径搭皇贵妃的路子。

    可话一说出口,她又有新的困惑。

    “那靖海侯世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呢?生了重病命不久矣?犯了错,只要抖出来就随时可能被御史弹劾?不是有一句话说,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往往是你的对手。可王九保怎么会一无所知呢?”

    她声音虽然不高,语气也不急,却句句问到了关键处。

    徐令宜听着微微笑起来,悦然道:“所以我让马左文帮我查世子的事——当年他在燕京馆舍住了五个

    月。如果是身体不适,吃喝间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如果是犯了什么错……”他语气顿,“区家毕竟是官

    ,王家怎么也是贼。所以这次,我派人协助王九保去查这件事了。以王九保的精明厉害,肯定能有所得!”

    见他事事都想到了,十一娘却担心起皇长子来。

    明明知道和区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娶一个和区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妻子。

    “选妃的事,侯爷还是关心关心吧!”她沉吟道,“虽然不指望能左右皇上的意思,但让与区家有密

    切关系的人入选,总是不好!”

    徐令宜见她担心,不禁笑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别说是和区家关系密切之人了,

    就算是区家再出一个皇长子妃,只要不走一个房头的。对我们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今晚加更求粉红票!时间会有点晚,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三章 喜讯(上)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喜讯(中)

    低垂的罗帐挡住了光线,挡住了喧阗,安宁静谧的仿如遗落滚滚红尘的一隅。

    徐令宜望看身边微微凸起的被子不由笑了起表“换起床!”醇厚的声音里有餍足后的慵懒。

    被子窸窸窣窣地动了动,然后露出十一娘半张红莲般的面孔:“我要生病!”清脆的声音里透看她不曾觉察的娇纵,亮晶晶的眸子带看几份恼怒。

    徐令宜大笑。俯身吻她的额头,她却一下缩进了被子里。

    唇落在了乌黑如鸦的青丝上。

    徐令宜讶然.随后发出了更是欢快的笑声。

    笑,笑,笑,就知道笑。

    自她嫁列徐家,从来没有这么晚起床。

    何况现在主持家里的中馈,手下管事的妈妈有七、八位.不要说丫鬟、婆子了。这家里可走没有什么可言的。不用中午,只怕人人都知她为什么会晚起了。早知如此,昨天晚上就应该顺从他的意思随他摆布……也不至于会睡回笼觉,更不会晚起了!

    想到这里,她狠狠地拉了被子,把自己紧紧地裹了起来,也不管徐令宜有没有被子盖的。

    黑暗中,杭绸亵衣水般丝滑地柔和地裹在她的身上。

    她纤细修长的手指忍不住握成了拳。

    说来说去,全怪徐令宜!

    当时太累了,朦朦胧胧感觉到他在给自己穿永服。问他什么时辰了,他说还早:“……再眯一会!”

    她怎么就信了这促狭鬼,竟然真的睡着了。

    要不是手无意间模到了一块他丢在床上的怀表,她还以为天没亮!

    明明知她要早起.还任她睡到这个时侯。

    徐令宜望着自己身上单薄的中衣,再望著裹得像茧蛹似的十一娘,忍俊不住又笑起来。还一面笑,一面将十一娘连人带被子搂在了怀里。

    “好了,好了。”他笑着安抚她,“我看你睡得好,所以才没有叫醒你的。”说着,撩了被角——十一娘的脸露了出来。“我心里有数。”他帮她拢了拢凌乱的头发,“现在才辰初。虽然去给娘请安迟了些,可不会耽搁你去花厅回事。”他望著她的目光很温和,“娘那边我们少坐一会就是了——我和你一起去,娘知道你要服侍我,就是晚一点,也不会怪你的。”

    十一娘怔住:“现在是辰初?”

    徐令宜神色肃然地望看她,眼底却有隐藏不住的戏谑之色:“要不然你以为是什么时辰?”

    十一娘慌手慌脚地撩了被子在床上一阵乱摸。

    怀表突然出现在徐令宜的手掌。

    “是不是在我这个!”

    十一娘横她一眼,扑过去就把怀表抓在了手里,打开一看,指针还指在巳初三刻。

    她有点傻眼。

    徐令宜又像变魔术似的从枕头低下掏出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怀表,打开表壳给她看。

    指针指在辰初过一刻。

    徐令宜就笑着上了发动,调了时间,然后把怀表塞到了十一娘的手里。

    “你现在管着家里的事,有这个方便一些!”他淡谈地道。

    十一娘感觉着白银表壳的冰冷,一时语凝。

    他是什么时候给自己的这块怀表?

    要知道,在这个时空,怀表可走十分稀罕的东西。

    而徐令宜望看平常镇定从容的十一娘突然变成了一只呆头鹅,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前所未有的好。王九保来见他的时侯带几件珍贵的“小礼物”,他看到怀表时候想到了十一娘,觉得她能用得上。他实然很庆幸自己当时心中一动,推了其他小礼物接受了这块怀表。要不然。又怎么能看到十一娘这样精彩的表情!

    他玩心又起。

    “默言,”徐令宜把脸贴在了她的脸上,轻声道,“要不,你今天就再病一回吧!”还暧昧箍住了她的腰,把她住自己怀里拉了拉。

    十一娘愕然,然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很不雅地跨坐在他的身上。

    她立刻想到了那只怀表。

    肯定是当时急看看时间,没有注意,所以才会……昨天晚上就是因为他想这样自己不同意……早上他才会坚持已见……结果即如了他的意,又睡迟了……才有了刚才的又急又气!

    想到这里,她如触电般地跳了起来。

    “我,我要去梳洗流洗!”

    落荒而逃。

    徐令宜笑得直不起腰来。

    直到见着太夫人,他脸上的笑容还没能完全敛去。

    太夫人笑得比徐令宜更开心。

    闹了几天的别扭,刚一合好,来的就比往常都晚。一个虽然扳看脸,表情却有几份不自在,一个简直就差咧了嘴笑了。

    “来,来,来。”太夫人朝看十一娘招手,“到我这里来坐。”

    十一娘顺从地坐下。

    太夫人携了她的手,正欲问什么,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太夫人,红灯胡同那边派了两位妈妈来给您问交。”

    太夫人心知肚明,问了两问句,就让杜妈妈带

    着去了五夫人那里.徐令宜商量着给他们盖房子的事。

    十一娘看看时候不早,辞身去了西花厅。

    打发了回事的妈妈,宋妈妈进来。

    “我问过了,都走一些问安的话,也带过两回吃食.几方新式的帕子。我们大小姐则亲手描过几个花样子,还从二夫人书里找了几个酿酒的方子让婆子带过去。”

    “酿酒的方子?”

    “好像是说林家大小姐要的。”

    “这样看来,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行?”十一娘沉吟道。

    二夫人为什么不让贞姐儿去林家串门呢?

    “我听二夫人那边服侍的婆子说.,夫人对少爷小姐们的课一向管的严。”宋妈妈含蓄地道:“宋家大小姐常差了妈妈来问安.又指了名让大小姐找这找那的。怕是二夫人觉得林家的大小姐琐事太多.耽搁了大小姐的课吧!所以上次林家的妈妈过来请大小姐过去做客的时候,二夫人神色不虞,说大小姐的孝期还没有满,还是别跑为好。就不敢跟您说了!”

    十一娘微微点头“知道林家大小姐和我们家大小姐约的什么时候吗?”

    “好像是三月二十一。听说那天是林家大小姐的生辰。”

    是不是因为这拌.所以贞如儿一定要去呢?

    十一娘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她想了想.道:“那你帮我打听清楚。”

    宋妈妈笑看应“是”。

    十一娘看看天色不早,去了太夫人那里。

    二夫人己经从娘家回来。

    她穿着白绫夹衫.石青色杭绸褙子.通身没戴一件首饰,显得干净素雅。正坐在炕边和太夫人说话。

    太夫人忙招了十一娘过去:“项大人说,家里的老宅子决定不买了。所以项太太要留下来把老宅子修缮一番。恐怕要到秋天才能动身前往武昌府了。”

    这倒是个极好的借口。

    十一娘笑着向二夫人道了谢。

    二夫人谦虚了几句,道:“我们过几天不是要去慈源寺上香吗?到时候大嫂也会去的。我看,中午我们一起吃顿斋饭好了!”

    太夫人听了微微点头,然后望着十一娘。

    十一娘自然不会反对,笑道:“一切都听二嫂的关排。”然后讨太夫人的主意,“您看.我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太夫人笑道:“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会亲家就是了!”

    “娘!”十一娘嗔道,“我说的是正经话。我可没经过这种事。要走不给见面礼,又怕项家太太觉得我们礼数不周.要是给了,毕竟没有正式议亲.怕项太太觉得我们孟浪。您怎么也得给我拿个主意才是!”

    “知道了.知道了!”太夫人笑说“就像寻常人家见个面就是了。不用那么正式。免得孩子们不好意思。”

    正说着.五夫人抱着歆儿进来。

    知道她们要回娘家住两个月、十一娘有些吃惊。

    五夫人的说辞是家里在盖房子,怕吵着歆姐儿了。

    十一娘毕竟是两世为人,她那个世界,独生子女多.娘家婆家的,已经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觉得没什么。可太夫人却怕她心里有疙瘩。送走了五夫人母子就叹气.“这孩子.还是经的事少了些!”

    十一娘不好评述。

    第二天上午,宫里有人来,正式向徐家传达了皇后娘娘的喜讯。十一娘下午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去慈源寺上香的事。

    子正起身,丑初出门,赶在寅正时分到达了慈源寺。

    慈源寺座落在闹市,山门就是有名的翠花街,专营女子饰物。出了翠花街就是西大街,可进了山门,却青山隐隐,翠绿葱笼,又是另一番景象。

    十一娘还是第一次来,看着不由暗暗称奇。

    济宁早带了庙里的师傅立在门山口等。等徐府的女眷进去,就让人关了山门。

    慈源寺是观世音的道场。大雄宝殿在一座小小的山丘上。大家延着平缓的青石台阶进了大殿,由济宁领着上了香。点了长明灯。然后迎到离宝殿不远的一个小小院子歇下,又有修行的小师傅送了斋饭过来。

    太夫人吩咐济宁:“把山门开了吧!原是为皇后娘娘祈福,如果因此而让那些信徒为难,岂不是添了一桩罪过?”

    “太夫人真是菩萨心肠”济宁笑着应声而去。

    大家坐下来吃了早饭。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五章 喜讯(下)

    因为起来的太早,又准备在庙里“巧遇”项太太,十一解昨天下午就派两个婆子过来向济宁要了间干净僻静的厢房。吃过早饭,一行人去了厢房。济宁还有早课要做,陪着说了两句铬,就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服侍太夫人歇下。

    二夫人就指了外间临窗的大炕:“四弟妹辛苦了,也歇歇吧!我到外面走走。”

    炕挺大的,睡两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她这样说,就是不能想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而十一娘也没有和陌生人同床的习惯。她笑道:“二嫂今天起得也早,还是二嫂歇了吧!”又对道,“我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