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弃妇苏小西的幸福生活 奶茶公主第5部分阅读

      弃妇苏小西的幸福生活 奶茶公主 作者:rouwenwu

    上不断的加针脚压实的,而且为了防止这些细碎的毛丛棉布里漏出来,不得不又在外面多加了两层布面,也因此,做出来的被子和衣服远不如现代的漂亮和轻便。但即使如此,还是让人很吃惊,因为比起古代厚厚的棉被来,这羽绒被子就显得轻便多了,而且盖上也很暖和。羽绒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穿上显得有些奇怪,但是却比披风保暖和方便,隆冬里,在家里穿穿还是很不错的。

    黄睿对此是很高兴的,他是第一次知道鸭毛还能这样用。但是,当小西拒绝了他给的被子和衣服的时候,他又不开心了。他家里过冬他自己知道,什么都是最好的,而且他一个大男人,经常练武的,对寒冷也就不是那么的敏感。但是小西家里的条件,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虽然现在北方的农村里都有暖炕,但是还是很寒冷。

    因此,对于小西的推据很不高兴。

    虽然小西的理由很正当,她怕别人发现他们认识。因为这几个月里,他可是村里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人物,虽然他们之间没什么,但是,村人的想法里,看到一男一女在一起,即使只是聊天,那也不是很简单的了。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小西忍痛就没收黄睿要给她的衣服和被子。大白天的,她拿着这些东西,或者黄睿叫人拿着这些东西回家,第二天,村里还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呢。

    羽绒被做完,小西就几乎不去黄睿庄子里了,因为天开始冷了。而她又是最怕冷的一个人。因此,除非必要,她也就不出门了。而这些,她早就给黄睿说过了。也因此,当一天,小西正猫在屋子里画画的时候,黄睿家仆人的出现让她感到有点措手不及。

    打开门,门口站着的是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开始小西还想着,是不是乞丐,还想给老人拿点东西吃,可是后来,小西越发觉得不对劲,仔细看,这个老人和年轻人除了穿着破烂外,头发和手脸收拾的都很干净,再加上面色红润,实在不像是行乞的人。知道老人开口,小西才认出原来这是黄睿庄子上的管事,那个说话尖细,让小西不止一次怀疑是太监的忠伯。忠伯是黄睿在瑶园县所有庄子的总管事,他对别人怎么样小西不知道,但是对小西,还总是恭敬有加的。这次没有马上认出来他,实在要归功于小西的“人物遗忘症”,小西这个人,既不是路痴,也不是色盲,但是她有一个缺点,就是同一个人,她一般要见好多次才能记住对方的长相和名字。以前因为这个问题,她也闹过不少的尴尬事。

    这次见到忠伯穿成这样过来,她一开始还真没认出来。

    忠伯也很无辜阿,要不是王爷再三交代一定要穿破一点,他也不用费这么大劲去找破衣服。天知道他找不到破衣服,还是把衣服故意弄成这样的。忠伯很不理解,不就是送个东西嘛,干嘛要穿成这样呢。可是王爷的再三交代,他还是要遵守的。

    忠伯这次来,带来了四床羽绒被和两件羽绒服,还有黄睿的一封信。

    送完东西,忠伯就走了,也没敢多留,他多少能猜到王爷的心思,就是不想给小西小姐惹什么闲言碎语。唉,以前还从没见王爷这么为谁考虑过呢。也因此,他这次特地起了个大早,从人少的村子另一头进村,就是为了避开村民们。

    小西家门口发生的一切,没几个人看到,即使有人看到,也没人注意。他们只以为是进到村里的乞丐。

    小西把院子里的被子拿到了屋里,苏大娘早就在院子里看着是怎么回事了。她简单的和苏大娘交代了事情经过。苏大娘也没说什么。小西把被子抱了两床进苏大娘的屋子,又给苏大娘拿过去一件羽绒衣,交代苏大娘怎么穿。

    剩下的小西抱到了自己屋里。

    自从来到这里以后,小西天天的谁在硬床或者土炕上,一开始,她很不习惯,每天到了半夜都还睡不着。后来睡着睡着也就习惯了。但是现在冬天了,家里开始烧起了暖炕,为了避免上火,小西把一床羽绒被子和另外两床普通被子都铺到了铺底下,剩下一床羽绒被子自己盖。小西脱鞋上床试了试,对于天天睡惯了硬板床的她来说,真是幸福。小西想着,这个冬天总算能过得舒舒服服的了。

    打理好了一切,小西开始拆开黄睿的信读了起来。信里黄睿告诉她,他要回京里处理一些事情,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让她有什么事就去庄子上找忠伯,剩下的,又baba的交代了一堆什么冬天不要出门阿,天天在家呆着阿之类的话。还说如果家里不舒服,就和苏大娘搬到他的庄子上去住。黄睿还在信封里放了块玉佩,告诉她这是送她的,就是他的一点心意,让她一定要收下。那块玉佩是个有点奇怪图案的长方形玉佩,看着即不像鸟也不像动物,倒像是一整块玉佩的半个。温润亮泽,握在手里,暖暖的,倒不像一般玉佩的冰凉。

    一看就是个不错的东西。小西想了想,就把玉佩挂到了脖子上,冬天还能保暖呢。反正对她身体好的东西,她是统统不会放过的。

    把信收起来,小西去正屋去找苏大娘。

    苏大娘正在拿着剩下的狍子皮做手套。看到她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一看这架式,她就知道苏大娘有话对她说。

    “小西啊,我们两个相依为命到现在,我也把你当自己的女儿了。有些事,我就当教训女儿,你一定要听娘的啊。”苏大娘拉着她的手,上来就说了这些。

    “娘,你放心,我在这里也就你一个亲人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不会多想的。”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死了一次的人了。可一定要多为自己想想啊。”

    “娘,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您放心,那个黄少爷就是一个朋友,您知道我在这里没什么能说得上话的人。我从来没对他动过什么别的心思。一开始,我也和他说清楚了。其实,他也是需要个能说话的人。”

    “你心里清楚就行。娘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见多了豪门大户里的勾心斗角,那不是你能过的日子。娘不想你受苦。总想着你将来找个老老实实的人,就算是庄稼汉也不错,找个实诚的人,好好的过日子,将来给娘生几个外孙,娘也就高兴了。”

    “娘,这些事情还早呢,将来再说吧。我现在就想着攒几个钱,将来我们也买个小庄子,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多好。”小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她也不想苏大娘天天为她担心。

    “行,行,娘知道你的心思就好。”苏大娘听她这样说,也就放心了,拍了拍她的手。

    娘俩个又开始说起了家里的过冬准备。

    小西早在夏天,就每天开始往家里拾柴禾了,到了现在,已经堆了半院子柴禾。还有小院子角落上砌的菜窖,也装满了大白菜。厨房里的窗户上,也挂满了干肉和腊肉。土炕也早在几天前,就烧起来了。现在,再加上羽绒被和羽绒衣,可以想见,这个冬天必定会是个暖融融的冬天吧。

    于是,苏小西穿越后的第一个冬天,在小西有点盼望又有点害怕的矛盾情绪中,到来了。

    入冬了

    日子好像流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冬天,冬天的第一场雪在十二月份的时候就降临了,小西这些天哪里都没去,甚至连院门都没出,天天缩在炕上,干脆在家里做起了冬眠动物。

    这个时候的小西,无比的怀念现代的电脑电视,甚至还有小说什么的,至少无聊的时候还有些东西打发时间。而在这个精神和物质都很匮乏的时代,小西除了每天和小巧缝缝东西,聊聊八卦,就真的没什么别的消遣了。小西倒是很想做副麻将或者扑克牌玩双扣,但是他们一家很相熟的就只有小巧他们家,小巧的弟弟虎子一直在城里他舅舅的铺子里,而苏大娘和旺财媳妇看着又不像是喜欢玩这种东西的人。无奈下,小西只有捡起自己已经扔了几年的素描,每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小西就拿个削尖的碳棒,在早就买来的宣纸上画着一些东西,有时候,她画一些村里的风景,有时候,她按照脑海中的记忆画一些前世喜欢的风景,原因无它,只是不想自己忘记。偶尔,她会想起一些前世看到过的很美丽的花样,这时候,她总是单独的画出来,然后交给小巧,于是,小巧的嫁妆里总会有些新鲜出奇的花样。时间久了,小西的素描功力越加长进,后来,村里的媳妇们都爱来小西家里转转,向小西要几个漂亮花样。有时候,她们就干脆在小西家里正屋的炕上,一边描花样,一边家长里短的闲聊。

    小媳妇们经常来来往往的,一来而去,就有人发现了小西家的羽绒被和羽绒衣,她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为了避免麻烦,小西干脆就说这是以前在家乡时看别人做的,跟着学的,又告诉了她们怎么摘鸭毛,怎么做。村人看到这轻薄暖和的东西都很羡慕,但是现在入冬了,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的鸭毛的,于是,她们只有羡慕的份了。既然被人发现了,小西也就大大方方的经常穿着羽绒衣出门,有了羽绒衣,又有了苏大娘做的狍子皮手套和冬靴,小西也就经常的出门走动走动了。村人们看小西的羽绒衣比大氅更保暖,羽绒衣下面都不用穿很多很厚的衣服,于是,开始有人尤其是女人,仿照着羽绒衣的样子用猎来的皮子给孩子,给自己做衣服,结果,一时间,村里的女人们之间风靡了长大衣,再没多少人穿那不保暖的大氅了。

    冬天没有多少蔬菜,只有从前储下的大白菜,于是小西开始了每天都吃白菜的日子。这倒让她想起了以前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日子,为了省钱,天天吃方便面,方便面吃多了,就开始换着口味吃,不但吃煮的,后来小西还开发了炒方便面,蒸方便面等一系列吃法。

    白菜多了,小西也开始想办法,于是,醋熘的,炖粉条的,炖肉的,清炒的,甚至生白菜粘酱都被小西当成了一道主菜来吃。后来实在吃得多了,小西又开始打起了火锅的主意。这个时代的锅都是下窄上宽的开口大圆锅。小西照着后世火锅和锅架子的样子画出了图案,又去找张宝做了口不算大的火锅。回到家,小西向火锅里加了各种她能找到的调料,又加了水。在等锅开的日子,还把专门的锅架子摆在了正屋炕上的饭桌上,垫子里放上了油灯,又在桌子上摆上切好了的白菜,准备好了的粉条,还有一些肉干,甚至还有面条。苏大娘看着小西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小西说了要给她个惊喜。苏大娘也就静静的等着了。

    苏大娘早就发现小西的厨艺不怎么样了,炒来炒去只会放点油,炒个菜,再放点盐,所有做出来的菜几乎都是一个味道,久而久之,家里就是苏大娘负责做饭了。在苏大娘眼里,小西乐观,善良,开朗,知书达理,对人也彬彬有礼,和村里的姑娘们很不同,以至于村里的小媳妇们都不大愿意接触她。但是同时,琴棋书画这些大家小姐会的东西,小西除了画个花样外,其他是样样不通,而普通人家女儿该会的针线女红厨艺什么的,小西也仅限于最初级的水平,这样的小西,苏大娘真的不知道她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了。但是不论怎样,小西都是个不错的孩子,苏大娘早就是真的把小西当作了自己的女儿。

    等到锅里的汤开了的时候,小西点上了油灯,把还冒着热气的锅放在了锅架上,油灯恰好点在了锅下。小西做的这个锅是按照比油灯稍大的尺寸作的,皮又薄,因此,不多时,锅里本就开了的汤又开始滚了。这时,小西招呼苏大娘脱鞋上炕,母女俩个围着火锅开始吃饭。苏大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开始还很惊奇,后来学着小西的样子把菜什么的放进去煮,煮好了蘸上碗里的酱料开始吃,吃了一两个后,苏大娘直夸好吃。虽然菜色不多,只有几个,但是,这却是入冬来苏家吃的最开心的一次饭。

    随着小巧的来访,火锅逐渐的又从苏家开始,向全村推广,村里的大户人家菜色较多,因此,火锅里能煮的品种也就越来越多。渐渐的,火锅也就在瑶园推广开来。等到小西进京的时候,居然在京城看到了不少的火锅店,当然,这是后话。

    当然,除了这些,就像所有时候一样,八卦在村里永远处于主流地位,就像现代社会的电视一样。小西从没想到古人居然也这么有八卦精神,简直就跟八卦火焰永远不熄的现代人有的一拼。但再一想,在这些小村庄里,村民们永远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个月进次城,又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生活也不像城里那样多姿彩,当然,八卦成为人们闲暇时候的必备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八卦里,最大的小西还是隔壁周家村的荷花她爹。据说,因着女儿,荷花爹得了好几百两银子和很多的东西,荷花爹据说用这些银子又凑了点钱,买了邻村一个只有几户佃农的小庄子。但即使是个小庄子,荷花爹在邻村也抖起来了,出门人也开始“周员外”长,“周员外”短的叫了。对此,有的人不屑,有的人嫉妒。谁叫人家有本事,生了个漂亮女儿呢。

    但是,荷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却有很少人知道,也没人关心。毕竟人们看得到的,也都只是自己眼前的。

    只听说,荷花走了没多久就被送给了西门庆的朋友黄少爷,而自那以后,桃花也再没回过娘家。

    但是在黄睿的庄子上,小西却一次都没有见到过荷花。

    小西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想法,但是绝对不会是嫉妒。只是觉得有些悲凉,难道古代的女子只有这一种命运吗?皇亲国戚,贵族子弟自不必说,都是家族里用来联姻甚至巴结皇帝的工具,民间女子如果家里有需要帮助的父兄,这个女子则往往也会成为被牺牲的一个。

    出嫁后的女子,如果自己没什么手段,则就要依靠家里的父兄了,一旦没有娘家依仗,下场如闵娘那样的估计也不会少。

    小西在现代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的羡慕过古人的简单生活,不像现代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但是一旦真正的置身这个环境,小西又忍不住地羡慕起现代女子那种自由了。也许这就是欲望的本质,人人都有欲望,只不过多少而已,而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人的向往也就构成了欲望,也因此才产生了各种得不到,求不得的痛苦。

    过年

    周家村的荷花被人送回来了。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节的时候,忽然这个爆炸性的大消息一夜之间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只知道荷花被送回了周家村周秀才家里,当然,回来还带了一大笔钱,据说是黄少爷忽然遣散了家里所有的姬妾,每人发了一笔钱。于是众人又纷纷在猜测黄少爷是不是要结婚了,而新娘肯定应该是京里的大家小姐,要么怎么这黄少爷一回京就开始遣散姬妾呢?

    小西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有些惊讶,但是回头一想也就淡然了,反正看黄睿的年龄在这个时代也早就该娶妻了,他现在才要娶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再说了,他又没有义务要告诉她。也因此,小西也就把这些当作八卦听听。

    除此外,众人又开始等着看荷花的笑话。也是,当初荷花挑来挑去,谁也看不上,没少得罪人。后来以为要飞上枝头,就更是鼻孔朝天了,一些想去她家捞点油水的亲戚也没少被奚落,而如今,荷花算是被黄少爷抛弃了,于是,当初一众受过她气的人纷纷的还是风言风语了。就连荷花家的下人来村里买野味的次数都少了。如今,她家的人出门都是低着头走路。

    除了有一天,荷花他娘找到了刘家窑桃花家里,在桃花家门外足足骂了一上午,言语间都是骂桃花见利忘义,害了荷花,当初说是做妾,谁知过去才知道什么都不是。不然荷花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种地步。许是桃花家理亏吧,他们也就任由荷花她娘在门口骂了半天,愣是没人出门应声。这可足足让刘家窑的人看了好大一通热闹。

    但是渐渐的,年节的气氛浓了,也就稍微冲淡了一些荷花的八卦。渐渐的,人们渐少谈起荷花,直到有一天,小巧在小西家里做针线的时候才说到了,据说,荷花她家找了媒婆,要给荷花找人家。但是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很少人家愿意要荷花这样一个媳妇了,以前荷花看不上的人家现在反倒看不上荷花了,就算荷花她爹肯割肉陪嫁她很多假装,周围几个村子也都没有正经人家愿意娶她,除了些游手好闲又缺钱的二流子看在她嫁妆的份上愿意娶她,但是这几个二流子的名字在十里八乡的实在是不好,荷花家里反倒不同意了。终于,就在众人以为荷花要终老在家或者嫁到邻郡的时候,县城里的西门家派人来说亲了,这次是给西门庆做妾,众人虽私底下对西门庆连朋友的女人都要得做法有些不齿。但西门庆好色名声早就在外了,而荷花又是人家不要的,也就觉得倒也般配。只是荷花和桃花经过了黄少爷的事情后,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势如水火了,这今后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拥有同一个丈夫,这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精彩呢。众人也都暗暗的期待着荷花嫁到西门家之后的八卦。毕竟在这个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的时代,家长里短的八卦就成了人们几乎是唯一的消遣了。

    而小西,除了感叹着这里的民风比想象中要开放之外,也就没什么其他想法了,她也和众人一样,八卦之魂始终不熄,也伸长脖子等着看会出什么事情。

    就在离过年还有十来天的时候,西门府来了顶青色小轿和几个家人去了周村接了荷花回县城了,这次,没什么仪式,西门府没再给很多聘礼了,只是几件做做面子的布料什么的。即使这样,周家也没表现出什么不满,毕竟荷花的名声已经传遍了这十里八乡了,谁还敢娶她?如今西门府虽然是要娶小妾,但也总好过好歹嫁个二流子。

    荷花刚走,众人就从八卦里清醒过来开始准备过年了。过年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情,大的家族要祭祖宗,拜宗祠什么的。这个刘家窑虽说也有很多姓氏,但是村民们大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像小西和苏大娘这样的外来户还真没有多少,即使小门小户的,在村子里或者临近村庄里也都是有几门亲戚的。也因此,小西家里相对于别人家里,就显得不是那么忙乱了。

    在荷花出嫁的那一天,小西也去看热闹了,远远的从人群里看过去,只瞄到了一眼,但就是这一眼,也够让小西惊叹不已了。本来小西的脑海里还根深蒂固的被进化论占据着,她总以为,社会越发展,人也越漂亮,也因此,她从没认为古人能漂亮到哪里去。而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皮囊在现代只能算得上清秀,而在这个时代,怎么着也能算得上是小美女了吧。结果今天看到荷花,小西才觉得自己实在有些像井底之蛙,实在不应该瞧不起古人。小西觉得自己无法形容出荷花的长相,但是看到荷花那月盘一样的鹅蛋脸,盈盈秋水的眼睛,挺直秀气的鼻梁,小巧但不单薄的嘴唇,跟荷花一比,自己简直就是那街上没张开的小丫头一个。那天过后,小西就调整了心态,再也没敢小瞧过古人。

    荷花出嫁的第二天是个晴天,虽然有点冷,但也没下雪,小西和苏大娘开始扫房了。她们来这里只住了半年多,而且住进来的时候已经仔细的打扫过一次了,因此,这次扫房,小西她们并没有费多大的劲,只用了半天就清理好了。随后的几天,小西和苏大娘又一起进了两趟城里,买了些年画,桃符,红纸什么的,又割了几斤猪肉。除夕那天从早上开始,小西和苏大娘就在厨房里忙开了,虽然她们只有两个人,但是过年还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小西不会包饺子,于是在厨房里给苏大娘打打下手,两人包了些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又包了些白菜鸡蛋馅的饺子。包好饺子,都过去了一大晌午了,两人随便弄了点饭吃,又开始用腊肉,买的猪下水,白菜什么的很是做了几个炒菜和炖菜。平时两人都吃得简单,有点肉有点菜就过去了,但是今天不一样,古人还是比现代人注重过年的。

    这里的人,大多数吃的都是动物油脂,主要还是猪油,小西每次看到黄黄的糨子一样的猪油就泛恶心,而她很想做出豆油来,但是限于钱财少,也就一直没试。所以平时做饭的时候也只是少放油甚至尽量不放。但是现在过年,肯定不能再吃那么清淡,于是小西忍着化开了猪油,和面炸了些菜丸子。丸子是小西少数几个会做的菜色之一,做的还算不错,但是因为讨厌猪油,小西几乎从来没做过,今天第一次做,倒也让苏大娘对她刮目相看。丸子炸的并不多,主要是用来上供和祭神的。

    两人忙忙碌碌的忙到傍晚,趁着天还亮着,两人又在院子里所有的门上贴上了门神,钉了桃符,又在屋里粘上了年画。

    一切都好了以后,小西把白天做好的几个菜,挑着好的上了供。上完供,点着油灯,两人就在灯下一起吃了这个年夜饭。

    外面炮竹声断断续续的传来,但是小西和苏大娘这里暖暖的吃着饭。两人都没说话,但是小西猜想苏大娘一定和自己一样也在想着初遇时候的情形,那时候,两人连是否能活下来都要看运气,再一看今天的生活,小西不由得真心的感谢着上苍,想必来说,现在真是算得上是幸福的。

    吃完饭,两人唠了会儿嗑就各自回屋睡觉了,都没有守夜。回到屋里,小西并没有马上睡下,她上了床,披着羽绒被靠坐在床角,脸对着黑乎乎的窗,虽然窗外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喧闹声,似乎闻到了年的味道,小西到这里后的第一个新年,就这样斜靠在床角睡过去了。

    第二天,小西醒的很早,她是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的。赶紧起床梳洗一下。小西出了门,出门才发现,外面还黑着,但是厨房了却亮着一盏油灯,小西一看,原来苏大娘早就起床了,在煮昨天包的饺子。看到小西起床,苏大娘笑的很开心。

    “小西呀,过来。”看到小西进来,苏大娘把小西叫到身边,伸手从怀里掏出朵做工精致的珍珠花蕊的红绒花,给小西簪在了发髻上。

    “娘,你买这个干嘛?”小西看到那朵花做工不算糙,应该不便宜,心里虽然感动,单是还是不忍苏大娘省吃俭用买个这个。

    “别人家的闺女都穿新衣新鞋的,娘知道我们家不能跟人家比,但是前两天,娘在市集看到这个,还是忍不住买了,娘的闺女虽然穿不了新衣,但过年咱们也得打扮得喜庆点。”小西和苏大娘过年都没扯布做新衣,一套差不多点的新亦瘀下来少说也要三四两银子,她们还是能省则省了。

    “小西呀,你去把我们买的炮仗也点上吧。”苏大娘的精神看着非常好,穿着前几天特意洗干净的一身还算半新的衣服。

    “嗯。”一边答应着,小西一边在灶台上点了香,又去正屋拿出前几天买的炮仗放到了准备好的盆里,放到家门口,小心的点燃,小西马上就在炮竹声中跑回了自家门里。这里的炮竹和现代的没有太大区别,稍有不同的是这里的炮竹不像现代,都是可以挂着的,这里大多是散装的,只能放到一个盆里或者地上点。

    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小西和苏大娘先拿饺子上了供,然后又说说笑笑的吃完了饺子。

    吃完饺子,小西和苏大娘就捡了些昨天炸好的丸子,又拿了几个枣馒头,相跟着一起向村头的小神社走去,因为村子里没有寺庙,而附近的寺庙离村子又不近,所以以前就有人在附近的庙里请了佛像,在村头盖了个小神社,神社很小,小西看着也就不倒半米的高度,但是在村里,凡村人们遇到什么事情要求神的,一般都还来这里,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有什么大事才去庙里。

    初一这天,村人也都没去庙里,只是来到村头的小神社,点上几炷香,放上一些贡品,就算是代替了去庙里了。

    小西她们来的时候,小神社前已经摆上了很多贡品,大部分都和小西她们的没什么大差别,只有一两户放上了精美的高点,一看就是村里大户家的。小西和苏大娘诚心的焚香上供,完了又念了念。之后才回到自己家里。

    在浓浓的炮竹味道中到家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小西和苏大娘好赖收拾一下屋子,准备了零碎铜板用早就裁好的红纸包起来。刚弄完没多久,就有孩子上门拜年了。

    婚礼

    整个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热闹喜庆,忙得不得了。但由于苏大娘一家,也没什么闺女要回门,也没什么亲人朋友的,只在春节期间去村里各户相熟的人家拜了个年,因此也不算忙乱。春节期间,小西度过了自从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的最热闹的一段日子。不得不说,在这个经济远不如现代社会发达的农业社会里,春节倒是比现代要热闹多了。不论人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多么的闹心或者烦恼,在春节期间脸上却都是乐呵呵的,盛满了对来年的期盼。

    春节期间的晚上,各村的节目比如高跷什么的在晚上都出现在了各村各县,小西可是出门好好的看了回。热闹的春节一直持续到了过完十五,日子才渐渐的回复正常。

    过完年,各家各户又开始盘点过年的开销,收送的礼品,清理完了,又准备着开春需要的东西、农具什么的。随着年过完了,人们好像也渐渐的从冬眠似的状态里回复过来,渐渐的开始忙碌起来。

    而小西的邻居旺财家这个时候就更是忙碌了。旺财家和张宝家订的日子就是过完年。现在,婚礼临近,旺财媳妇把在城里做事的儿子虎子还有在城里开做生意的弟弟一家都叫回了家,一起帮着准备婚礼。

    旺财媳妇平日里就爱炫耀,这唯一的女儿结婚,就更是不想让人小瞧了,何况,嫁妆准备的怎么样可是直接关系到女儿将来在婆家的日子。旺财媳妇特地让弟弟托人从外郡买了些在瑶园县城里不可能买到的稀罕物添到了嫁妆里,又托人打了一张黄木大床,在婚礼的前一日就和其他嫁妆一起送到了张宝家里。小巧的嫁妆可远比当初张宝的聘礼多。小巧家离张宝家也并不远,但是旺财媳妇特地安排人抬着嫁妆绕了村子一周才把嫁妆抬入了张宝家里。

    张宝娘最先对这个媳妇并不满意,但是后来小巧的乖巧和伶俐让她慢慢的对小巧的态度好了起来,随后,荷花的事情让张宝娘就彻底的放弃了对小巧容貌家世什么的不满。毕竟,娶个心灵手巧又安分的媳妇当然比娶个只有一张漂亮脸蛋却爱招惹是非的媳妇好太多了。婚礼前一天,看到小巧这么多的嫁妆,张宝娘心里对小巧更是满意了。

    到了婚礼那一天,小西和苏大娘也去观礼了。小巧在下午就早早的坐上了挂满红布的轿子,前面有人吹吹打打的,照样是绕着村子绕了一圈,最后,傍晚时分,花轿被抬进了张宝家的门。随后,蒙着红盖头的小巧从轿子里出来,旺财媳妇请的村里一个儿女双全的有福气的老太太在院子里撒了谷子和豆子。在然后,拜堂等等一系列的程序完了之后,喜筵就开始了。

    由于张宝他爹算是被自家亲戚给赶出门的,除了一两个关系好的,张宝家也就没怎么请张宝爹那边的亲戚。倒是张宝娘原来就是村子里的人,因此,婚礼上的来客大部分都还是村里人。

    苏大娘和小西送的礼物是她们早就备下了的。热闹的婚礼完成后,小村子又回复了宁静。

    第三天是小巧回门的日子。再看到小巧,小西也有些惊讶,小巧的长相没有丝毫变化,但是,已经做了妇人打扮的小巧,穿着新婚的新衣裳,害羞的样子。和以前未出嫁的时候感觉很不一样。小巧说婚后,婆婆对她还不错,没有什么刁难,张宝也老实巴交的,旺财媳妇看到这些,也就放心了。

    再说了,当初旺财媳妇答应小巧嫁给张宝也是存了一份私心的,小巧嫁给同村的人,离的也进了,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旺财媳妇马上就会知道,要想去婆家给女儿撑腰也很方便。现在看到女儿的婆婆并未有什么刁难的行为,也就更放心了。

    小西的日子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同的是,小巧出嫁了,小西也就少了个说话聊天的伴儿。不由就想到了黄睿。黄睿自从年前走了直到现在都三个多月了,一直也没什么音信。这要在现代,小西一个电话过去也就能马上知道消息,可是在这个资讯什么的都没有的年代,小西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偶尔想想了。小西没有再去黄睿的庄子上,一是天冷,二是黄睿也没回来,去了也没意思。

    就在小西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里,春天的脚步逐渐近了。树木开始抽出了绿芽,小西也终于再度得拿上了自己的弩准备进林子了。

    媒婆

    小西重拾弓弩没几天,王媒婆就上门了。

    王媒婆是这一带有名的媒婆,一张嘴那是死的也能说成活的,丑的也能说成天仙,所以在这一带,甚至包括县城里,她都是小有名气的。但是和一般小西印象里的媒婆不同的是,王媒婆的名声还不错,至少刘家窑的人大部分见了她都还是比较尊敬的。这不能不说也和王媒婆的人品有关,王媒婆并没有死钻到钱眼里去,虽然她比较能说,但是她也几乎没有昧着良心给别人保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媒。一般,她也是看双方各方面条件,斟酌着保媒,也因此,凡是她保过的媒,后来夫妻反目成怨偶的倒也不是太多。也因此,她在这一带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王媒婆上门那一天,小西不在家,她一个人去了林子里,想找些初春的野果野菜什么的做些菜团子。野菜在现代那都属于纯天然绿色产品,在这个时代,那一般都是穷人家才去挖野菜。但小西也不在乎这些,反正健康是自己的,再说了,她们家确实也没什么钱。

    因此小西回家的时候,就看到苏大娘在院子里一边做活一边等她。小西一进家门,苏大娘就先让小西放下手里的野菜,苏大娘早就泡好了一壶茶,等到小西坐下了,她才慢慢的高速小西,原来,王媒婆今天过来了。小西一听王媒婆的名字,心里就开始烦乱,王媒婆来除了保媒小西再也想不出其他什么原因。而小西现在并不想找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就算知道将来这不可避免,但是至少现在,她还接受不了和各陌生人一起生活,甚至过完下半辈子。好不容易到来的新生,可不想就这样又平白的葬送在一个不认识的人手里。

    “王媒婆今天来是受牛二家的托付过来的。”苏大娘一边说一边看着小西的面色。

    牛二?小西慢慢的在脑海里找着这个人。慢慢的她想起来了,牛二是个老实巴交的猎户,中等个头,二十出头的年纪,平凡的长相,家境殷实,平时和小西也没说过什么话。

    “牛二家的老婆死了也有两三年了,他想再娶个续弦。”苏大娘说完就停下了,似乎在等着小西的回答。但是小西脑子里还在想着推托之词,因此也就没出声。

    “我考虑着不太合适,就给推掉了。”最后,苏大娘蹦出了一句话,“不过,如果你愿意,我明天可以托旺财媳妇再去找王媒婆。我觉得牛二虽然人老实,但是他家有两个小子,都还不大,你这一嫁过去,就要当个现成的娘,他家的那两个孩子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淘气,我不想你嫁过去受委屈。”

    “娘,你推的对,我现在还不想嫁人,更不想当现成的娘。反正我们现在的日子也还过得去,等过几年生活更好点再说吧。现在都是人家挑我们,而且,如果我嫁了,你怎么办?我寻摸着等到过几年,日子好点了,买个院子,买几亩地的,到时候招个老实的上门女婿。”小西干脆找了个拖时间地借口告诉了苏大娘,她现在真的除了赚钱买庄子还没想其他事情。最近她在想着把当初留下的玉镯子和玉佩当了,指不定还能换点钱。

    “唉,我不想因为我拖累你。再说了,上门女婿哪是那么好找的呀?”

    “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反正现在我是一点都不想考虑这种事情。”

    “我去做饭了。”最后,小西干脆拿着野菜篮子去了厨房,“对了,娘,如果王媒婆再来,不论她说的多好,都推掉。”小西不放心,干脆又叮嘱了苏大娘一句。

    说完小西就钻进了厨房,她照着前世外婆教的方法,洗净野菜,和了面蒸上了菜团子。又剥了几颗蒜,捣碎了,加上腊八醋调成了蘸料,把碗和蘸料摆到了吃饭的炕上,然后就等着菜团子熟。

    刚摆好碗,又有人敲门,自从小巧嫁人之后就没多少人来家里了。小西疑惑的打开了门,一看,居然是王媒婆。

    “小西呀,干什么呢?”王媒婆一看开门的是小西,立刻笑咪咪的问着。

    “我做饭呢。”小西也不好意思摆着个冷脸,再说王媒婆也不是什么大j大恶的人。

    “王婶子,你是找我娘吗?先进来坐吧,我去叫我娘。”小西说着,把王媒婆让到了院子里,这时,苏大娘已经从正屋出来了,她把王媒婆让到了正屋外间坐下,又招呼小西去泡点茶。

    小西泡好茶过来的时候,王媒婆正和苏大娘不知说着什么。她看到小西放下茶水后,一把拉住了小西的手。笑嘻嘻的开口,“小西呀,一看你这孩子忙里忙外的就是个懂事的,今天婶子来呀,是有件事情和你有关。”

    “可能你娘给你说了,这牛二呀托我来向你提亲。你觉得怎么样啊?”

    “婶子,我娘不是已经拒绝了吗?”

    “那是你娘,你娘她没考虑清楚,所以我合计着等你回来再给你说说。”王媒婆丝毫不以为忤。

    “那我就直接告诉你吧,婶子,我也不愿意,而且我这两年都不想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小西直接把拒绝说出来,并把两年内的机会都给堵上了。

    “牛二那孩子多好啊,家里殷实,还有个两进的院子。虽说是续弦,但是这你也是个寡妇不是?而且你嫁过去就当家,他家现在有几亩地,这牛二又是个打猎能手,你嫁过去,地里又不用你忙,还能有些富裕钱财。将来两口子一起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保准不出几年就能把家里搞得红红火火。肯定能在村子里数的上。”王媒婆可能是说得累了,端起桌上的茶水就喝了一口,喝完继续接着说,“而且,牛二这孩子也孝顺,他说了,你嫁给他之后,还能把你老娘接过去一起住,反正你们现在房子也是租的不是?到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多和美啊?现在能有几个女婿允许丈母娘和自己一起住的?这样的好事,你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小西也不说话,就静静的听着王媒婆说,也不打断她。一边想着,这职业媒婆就是不一样,处处挑好的说,绝口不提不好的方面,比如牛二家的两个儿子。这样的人要到了现代,那好歹也是一销售高手吧?小西一边在脑袋里yy着王媒婆推销保险的场面,一边低着头做认真听讲的状态。

    唉,这大龄未婚女青年看来不论在古代或者?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