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2

      的燃烧着自己的天眷功德,暂时性的迷惑了世界意志,迫使整个世界与他站在一起,罗睺想要杀他就是与世界作对,只要他的天眷还在燃烧,鸿钧便立于不败之地。

    罗睺只是慌乱了一阵,被鸿钧一掌打碎了身形,又从无尽魔气中再次诞生,开始哈哈大笑:“鸿钧,还在负隅顽抗吗?我秉承恶念而生,恶念尚存,我便不死。然而你的天眷耗尽之日,便是你陨落之时。”

    鸿钧没有理会罗睺,脑海中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他于不周山拾获造化玉碟而发迹。龙汉初劫中与罗睺决一生死,成就洪荒第一圣人,之后紫霄宫讲道,成为天下之师,最后功德圆满,合道而去。

    于此时此刻,鸿钧明白了,原来在他合道那一刻,便已经无法回头:“我本该早已谢幕,但现在也不晚。”

    明悟的那一刻,鸿钧的天眷燃烧得更剧烈疯狂,以他现在的挥霍量来算,最多也只能支撑几个呼吸。

    “足够了!”鸿钧手持拂尘挥去,漫天的魔气被他一荡而空,罗睺的身影再次隐去。

    对于罗睺来说,他的力量来自人间,鸿钧就算以伟力将散播在外的魔气扫除,也无济于事。

    刚刚重现的朗朗青天再次被遮蔽,罗睺卷土重来。

    鸿钧并不慌张,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望着席卷而来的罗睺,鸿钧朝天拱手,他还是他,却无比的高大,有天地那么高,有世界那么大。

    在这一刻,鸿钧便代表了世界,他的话语,言出法随,他的思想,一念生灭。

    鸿钧问:“可有人愿借我力量诛灭邪魔?”

    孔子拜道:“我有浩然之气,愿予圣人。”孔子所在的学宫传出阵阵读书声,越来越宏大:“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婆娑净土内,释迦牟尼双手合十,无尽信仰之力冲天而上,念经声诵起:“阿弥陀佛!如是我闻……”

    一柄长剑带着凌冽冷光自万里飞来,这是通天教主掷出了他的青萍剑:“愿助老师一臂之力!”

    鸿钧接过宝剑,微笑道:“足矣!”

    浩瀚的浩然之气与信仰之力被凝聚在青萍剑上,鸿钧一剑刺出,铮鸣声响彻三界,遮天蔽地的剑芒毫无保留地倾泄而下。

    这是直入心灵的一剑,是无法阻挡的一剑,是舍生求仁的一剑!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完结,结局已经想好了,是我很满意的一个结局。

    第71章大结局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欢心,有人离愁……罗睺隐藏在天地众生的欲望之中,感受着芸芸的悲喜爱恨,这些情绪因欲而生,却并不相通。罗睺是苍生至情至性创造出来的无情之物,但现今,他却开始颤抖,开始不知所措。他心想,原来这就是恐惧吗?

    罗睺张开巨口,吞吐着世间欲念,浩瀚的能量从四海八荒汇聚而来,鸿钧以世界之力想要将他抹杀,而罗睺他选择用生灵之念反抗,他要以人间对抗天地。

    他伸出双掌,无尽的魔念喷涌而出,席卷向那从天南海角而来的浩然凛冽的一剑。

    一个苍劲有力的手抓住了剑柄,往前推进,轻描淡写间,罗睺赖以依仗的欲念便被打散。他慌了,如烟逃散。

    罗睺存在于每一个生灵的内心深处,他想,如果自己真要逃,真想藏,就算是世界意志也不可能将他找到并击杀。

    鸿钧道人仿佛没有看到罗睺的逃逸,继续挥剑。手起,剑悬在了天地众生的心头;剑落,剑从罗睺的眉心刺穿。

    罗睺看着站在他面前的鸿钧道人,眼神中流露着不解:“为什么?”

    “剑自人间起,握于天地手。”

    罗睺恍然,身体开始消融。原来这一剑是人间的一剑,鸿钧只是借用了天地的力量将它挥动。他想错了,所以他输了。

    罗睺陨落了,鸿钧却没有动作,他站在原地,世界之力将他包裹,如同抽丝一样将他同化成一缕缕的规则纳入天地。鸿钧早就知道了这一结果,很平静地接受了,看着罗睺消失的地方:“罗睺,千万年前你秉众生之念逆天而为,今时今日你借众生之念卷土从来,却沦为了天道的一枚棋子。这一败,败在你背弃了苍生。”

    鸿钧快要与天地融为一体,他能够感受到庞大的天道体系在高速的运转之中,它不断地接受着世界各处传来的信息,进行天演,布局落子。

    鸿钧能够从这如同机械一般冰冷的规则中体会到一种情绪,它在紧张,它在害怕。鸿钧觉得有趣,原来天道是有情的?或者说它不知道从何时起拥有了情感。这样一来,天道已经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有没有权利去阻止天道对世界的改造?

    在意识消融的最后一刻,鸿钧凭着本心做出了最后一个举动,他用尽了所有的力量,稍稍将天道带离了世界。虽然他之前并不赞同通天教主他们提议重造世界,但在此时,他却义无反顾的与天道为敌。他想,他应该去阻止天道的行动,因为世界并不仅仅为天道所有,同时也属于每一位生存其中的生灵。

    娲皇宫内,女娲提笔书画,落下了最后一笔,丹青中伏羲的面孔栩栩如生。自成圣之后,她便明白了以前的许多事情,当时她看着人族遭遇灭族大难而不久,任由燧人氏道化启智,因为这些都是天道的安排,而当初伏羲之死,只是为了推动她成圣的步伐。再想到如今他们二人前缘已尽,女娲心里徒留无限的哀憾。

    最初她无力去阻止天道,而后她选择了袖手旁观,但现在她想要对抗天道。

    或许就是这么巧,女娲泼墨挥毫明志,画成之时,正是鸿钧将天道从世界内部暴露出来的那一刻。

    娲皇宫瞬间破碎为齑粉,一条比世界还大的腾蛇从中跃出,张开巨口以琼吞之势将规则秩序吸纳。她的身躯贯穿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当她把占据了所有的时间空间,这片世界将会改天换地。

    而此时,天道的反击也开始了,世界四周造化之气逸散开来,颠生倒死,不断腐蚀着女娲的圣躯。

    女娲只能够放弃了直接将天道取代的念头,转而与天道争夺其了世界的主导权。她包裹着整个世界,统一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衔尾成圆,一边吞噬着自己,一边创造着新生。此间奥妙,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以此筑成坚固的防线,阻止天道对世界的彻底掌握。

    女娲的出手和鸿钧的行动几乎是同时,这并不是无中生有的默契,而是整个仙道的抉择。

    仙道求超脱长生,神道求与世共治。二者的分别还要从最初的创世之始说起,无论是东方西方,最初的一批原始民都是生而神圣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