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5

      重生之权臣系统 作者:丁巳

    气,并没有再加置评,只是告知顾淮以后可以随意使用自己的书房,再嘱咐他不必为暂时的官场失利感到沮丧后便再次离去,只是走之前派了两名护卫到杜姨娘的院里去。二人心照不宣,此次事件惠贵妃必有后招在等着顾淮。顾淮应了,方送走父亲。

    对于把国子监当家的顾世安又这么不管不顾地离去,卫国公府里的人并没表示讶异,特别是二房里的人都齐齐地松了口气,只是大恨他平日里不管事,这次竟将杜月落水之事包揽在自己身上。

    他们也只能后悔当时竟然将顾世安从衙门里叫了回来,现在朱嬷嬷被扣住了,她们数次前去要人,却都被挡了下来,面对油盐不进的顾淮,老夫人和小杜氏只能期盼宫里头的贵妃娘娘大显神通了。

    岂料她们还没等来贵妃娘娘的口谕,第二日的朝会后,吏部的告示却出来了,顾淮连迁两级,从正六品翰林侍读跃成为了正五品大理寺寺丞!

    未及弱冠的正五品官员!

    饶是向来擅长装沉稳的顾淮也被这消息彻底砸晕了,直到下朝后沈麟直接给他道喜才反应过来。早在察觉杜姨娘小产后又遭落水事背后有贵妃娘娘的手笔后,他便做好了今年吏考约莫会被全盘否定的心理准备,考核结果为中等甚至是下等的不称职都有可能。

    “游吾,这……”顾淮不解。游吾却直接将系统面板调出来给他。“你看,你在‘正六品’级的成就点已满,虽因为仇敌属性的影响让你的成就点降低了整体系数,但是你之前完成的金大腿任务赠与的金大腿属性弥补了这点。”

    “也就是说,有贵人相助?”顾淮正想着,这时沈麟的声音却打破了他的思绪。

    “顾淮,以后咱们共事的机会或会许啊!”沈麟倒是真心为顾淮感到欢喜,此次他虽没有任何升迁,但以他的年岁和品级,再往上升他都得怀疑圣上是要捧杀自己了。

    他说这话倒是没错,刑部和大理寺时不时就得因为都察院的搅和来次合作会审,又因为京城权贵中出的大案子般从刑部推到了大理寺受审,而大理寺的老大石任我是从武官体系出来的,实在无法轻易搞清京城勋贵之间的关系,担心不小心会扯到惹不起的人,便时常跟老上司镇国公家讨经验,来二去和沈麟也熟悉起来,随着老大们的亲近,刑部和大理寺也走得近了些。

    李纲案的结案折了个刑部侍郎之外,都察院许参和的御史也吃了挂落,时之间,言官们都安分了下来,朝堂之上咋蹦的也少了,受益的自然是广大官员们,终于能在下朝后好好去吃顿早饭了。

    顾淮和沈麟正闲聊着往午门外走,这时却有人赶了上来加入了二人的谈话。“沈大人,顾大人!”

    顾淮回首看,竟然是大理寺寺卿石任我,“石大人?”

    石任我点点头,然后拍了拍沈麟的肩,“沈大人,昨日我去镇国公府寻你,怎么你的书童竟把我给拦了?”

    “因为我不在!”沈麟没好气地回答。

    “可是往常休沐日你都躲府里看杂书的,昨日怎么会有例外?”石任我不依不挠。

    沈麟被戳穿了也不恼,直接就将头扭过另边,“就是例外!既然有人能将案子都推予我人不做帮手,枉费了我平日里次伸出援手的好心,那我为何又不能有个例外不见人?”

    顾淮此时倒是听清楚了,沈麟这是怪罪大理寺在上次李纲的案子置身事外呢!看这二人这番话,看来平日二人关系不错。

    这时就听石任我为自己辩解,“那日朝堂之上,我都率先出来给陛下看脚了!”他看沈麟还是副不愿听的样子,想了想,干脆拉过顾淮,“你看顾侍读都迁任到大理寺了,以后都是家人,何必为这种小事生怒?”

    沈麟当然也不是真的生气,他也明白官场之上只重得失,石任我虽与镇国公府交好,与沈麟的私交也不错,但李纲这种可大可小的案子,不是所有人都敢为此搏,也只有从小浸淫此中之道的世家子弟不惧。

    说这几句看似二人亲近的话也不过是为了消心中芥蒂。

    “也罢,当你欠我个人情。”沈麟扬了扬下巴,“我这顾淮小表弟去了你那大理寺,你可得好生照顾照顾。”

    “这是自然,顾侍读这等人才,我怎敢怠慢?”石任我弃武从文,在京官圈子中混了好些日子了,自然也知道顾淮的身家背景,那也不是他能轻易怠慢的,何况如今看顾淮的升迁速度,不难猜到其身后定有贵人相助。

    华京水深啊!

    三人路闲聊着,再道用了早餐后方各自回衙门点卯,石任我还允诺等顾淮到大理寺走马上任时会为他好好办场洗尘宴,顾淮只是笑笑,便告别了二人回了翰林院,他还需回去和接任者交接。

    大尚王朝已建朝几百年,各项法令已十分完善,诸如调任官员之间的交接规制都十分清晰明了。顾淮回到翰林院里头自己的那处办事屋内,只见数人立即朝他投来了注视的目光,有嫉妒的,有羡慕的,的却是十分复杂的。

    翰林院的翰林们自来都有高人等的清高姿态,向来内部擢贬事宜,有能力往外头挪挪的往往都是向六部经营,吏部作为考核单位也懂这个情形,事先给顾淮的擢升建议便是留在翰林院继续修史攒资历。

    但如今顾淮入仕不过年,便直接离开了进六部的最好出处翰林院,纸迁文直接去了大理寺,让众翰林们心中既畅快又不忿,畅快的是顾淮竟然去了素日里自诩清高的读书人们不屑去的大理寺,不忿的却是这人竟然连迁两级。

    尤其是与顾淮同届科举的榜眼探花,本来顾淮朝三元及第就将他们的光芒掩盖得渣都不剩,按例状元授从六品史馆修撰,榜眼探花授七品编修,岂料圣上破例授顾淮六品官位,刚好踩在可以在金銮殿上朝的官员品级点。而不过年内,顾淮竟又成了五品大理寺寺丞!

    这让下子被落下四个品级的他们作何感想!莫不是出身的不同便决定了仕途的天差地别?时至今日再回想起去年琼林宴上的美酒,二人只觉心中满是苦楚。

    顾淮此时自然是不知道他的翰林同僚们心中所想的,接任他职位的是名年过花甲的老翰林,颤颤巍巍地对着顾淮道声“顾大人”,接过顾淮未修纂完成的古史,手抖得不成样子,但还是十分坚定地接了过去,十分珍惜地抚了抚那摞前朝旧籍。顾淮虽与翰林院诸同僚没有太深厚交情,但对于这些毕生精力都投注在修编古史的老翰林们,内心却是十分尊崇的。“劳烦您了!”

    那老翰林如今这么大岁数了,耳朵也不好使,没听清顾淮说了什么,抱着摞书径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