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庶子难为 作者:欧嘿呀
其中三分之二是应的大堂哥的邀请,而有大堂哥的地方是看不到那位庶出的二堂兄张综的。
而应大堂哥的邀必然会遇到五叔家的两位双胞胎堂兄张缮张继。
大伯和五叔家的矛盾随着花姨娘的倒台已经略有缓和,但那种被人赶走的耻辱是怎么都无法忘记的,张缮张继不过比张绣大三岁,兄弟俩个憨中带精个圆滑老练,说话总让人感觉话里有话。
大堂哥张缈不知道是不是被保护的太好,为人方正略有些迂腐,本人虽然学识不佳却有股读书人的清高气,对古玩之类的倒略有新的,只不过每次见了那兄弟俩总是要教训顿,跟张绣熟了后每次教训人还必定以张绣为典型恨铁不成钢番,让张绣无奈的是,你背起人来教训也行啊,这么当着人的面落人家面子那不是明摆着拉仇恨的么?
糟糕的是,那兄弟俩可能跟张缈感情还不错,毕竟打小就起的,于是把落了的面子都记在张绣头上,明里暗里的各种打压教训。
偏偏张绣年幼还反驳不得,真正憋气的不行。
时间久了张绣就再也不接那边的帖子了,只说要备考无心旁骛,这样来那大伯母和大堂哥倒是不好再找他了。
为此张谚还专门跑来好好鼓励了他番。
张谚为人耳根子软,也有时下纨绔子的通病,难得知道支撑家族不能靠人,凭着他这个世袭的伯爵衔也没法撑太久,以前是看不起张谦出身,后来是看不起他还得自己奋斗,等张谦真正出仕了又有点小嫉妒,继承来的固然风光,可是自己拼搏来的显然有成就感,再懦弱的男人心里也隐秘的渴望成功的,所以张谦被外放的时候他连送都不送,就因为觉得放出去不过是个死,当时心底还有点隐秘的高兴。
等张谦送来的年礼年比年,然后又和靖王搭上线,然后居然连任的时候,张谚就知道,张谦这是入了上面的眼了。
大盛朝外方官员般任期是五年,而且任期到了基本都会挪挪地方,如果个人能在个地方连任两期,不管那地方是穷山恶水也好还是富庶之地也好,这人都叫上面惦记上了。
西北固然物产不算丰厚,可那边守着草原群山些山货也是极为优质的,从张谦这几年送的礼来看就知道了。
虽然不肯定张谦以后是升是降,但至少现在自家能得不少好处,以后张谦降了便罢,旦升迁,保持良好关系对本家也是有利的。
张谚再无能,这点眼界还是有的,也因此才对张绣的事比较上心。
要是张绣能读个名堂来,这不仅是张家的荣耀,至少以后也能帮衬着点自家两个儿子,自家儿子什么能耐张谚还是知道的。
期间朝廷上还发生了些事情,又有几个大员被撸了下来,男丁流放,女眷发卖,不少人家又添加了些高品质侍女,不过这些跟张绣无关,他现在正在专心备考。
时间点点过去,张绣也迎来了自己穿越后的人生第场考试,进考场的时候张绣看着熙熙攘攘的学子们深吸了口气,参考的有孩童有青年也有白发老者,而他自己,也是其中员。
他的篮子里有炭有暖手炉有易保存顶饿的点心有茶水,二月的天气还是挺冷的,不准备万全点根本成不过去。
五场考试下来,张绣整个人都瘦了圈。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古代考试不是人干的,尤其是位置不好的,张绣占了他老子的光,占了个不错的位置,他亲眼看到个二十岁的穷书生因为在临近茅房而被熏晕过去直接被抬了出去,不用说,这考试自然是没戏了。
张绣回去就呼呼大睡了两天两夜,十天后得了结果,第三名,不高也不低,顾不得开心就又准备四月份的府试。
三场考试下来再次脱了层皮,府试依旧是第三名。
没办法,默经释义什么的张绣都做的挺好,就连字经年累月的练下来也很拿得出手了,但是写诗这块儿真的很要命,拉分都在这里。
然后就是院试了。
大盛院试和乡试会试殿试样都是三年次,而张绣也是经便宜老爹讲了才知道,原来光考秀才就要考三次,次不过就不是秀才。
而考中秀才,才算是迈入了读书人的门槛儿,才有继续往上的资格。
坑爹的古代考试,要是搁现代,秀才什么的都应该免费义务教育好不好。
张绣咬牙切齿,却不得不屈服于强权之下。
府试到院试有四个月的空档,张绣有了疑问就抓紧时间问便宜舅舅和亲舅舅,杭家舅舅虽然对张绣有些不屑,却也没有拒绝他上门,有问题也认真教了,亲舅舅就不用说了,历代考试资料都是这位舅舅准备的,有时候学累了还会跑到桃源村找褚先生斗斗嘴,褚先生到底学问深沉,很两位舅舅都难以说清的问题这位先生几个字或者句话就点明白了。
这就是真正的大师的实力。
在这样紧张的学习下,张绣终于迎来了决定自己能否正式踏入仕途的第步——秀才资格证的考取。
第82章 第八十章
院试内容比县试府试难度稍大些,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内容广深入了些。
而这次,张绣依旧是第三名。
写诗什么的,真的很要人命啊。
不过既然在前三,虽不如案首那般受人瞩目,但他年龄小,到底也有人羡慕嫉妒的。
也是仗着年龄小,起参加童试的人的邀约他就以此为由推了,反正家中就他个人,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得了秀才的名头并不是不用再努力了的,万里长征只不过是迈出了第步。
因为名次靠前,他现在官名就叫做廪生,顾名思义吃政府的住政府的学政府的所谓的公费大学生。
而乡试会试殿试就像是现代的学士证硕士证博士证样,不论古今,博士这阶层能获名次的都极少,名头能靠前的少。
京城这边属于北直隶,北直隶官学叫做青云书院,位置就在后世的房山带,距离京师不算远,但马车走走也要半天时间。
而没经过清康熙后期对房山代的开发,这地方如今也不过是个乡下地方,青云书院就在房山上,距离青云书院最近的个镇就是青云镇,这小镇也受了书院影响,附庸风雅的,且镇上的房屋为租赁,租赁者为学生自己——谁让青云书院的学生非富即贵呢,即便有那贫困学子,青云书院自己提供的膳食住宿也已经足够他们生活了,况且书院还会提供最基本的笔墨纸砚。
可以说,纵观大盛,再没有比青云书院条件完备优渥的书院了。
之前张谧张谵也曾在青云书院求学过几年,张绣得了这俩的秘传,心里总算不再那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