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414 章
个部门也都派了随员全程监督。
朱瞻基虽然在试卷里面加了不少关于时政方面的策论,但是因为已经提前了半年统治,也给了这些举人充足的学习时间,所以并没有遭到举人们的反对。
但是在春闱结束之后,还是有一些在这方面考的不好的举人,掀起了一股反对的风潮。
不过他们掀不起大风浪,因为量才选士,历届王朝本来就带着独有的风格。
就像朱元璋搞八股选士,那些世子们不是照样学习八股。
如今的八股文选士也才十几届,还没有形成后世僵硬的风格。
朱瞻基现在加大时事策论,数学的内容,那些士子们也就只会跟着他的要求走。
解缙最近一些日子一直非常开心,他一边密切关注贡院那边的消息,但是却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这一次,他的儿子和侄子同时参加会试,身为长辈,他不敢掺和进去,生怕会影响到自己的清誉。
但是不管是解桢亮,还是解祯期都自认这一次考的不错,金榜题名,应该是板上钉钉。
解祯期他们的确有这样的自信,在儒家学术上,他们家传渊源。现在朱瞻基加的这些策论和数学,他们两兄弟本身就是所有事件的参与者。
他们随着朱瞻基一起出海,见识到了世界各地的风情,本身也是朱瞻基海外策略的参与者。
而且,朱瞻基推广数学,字母,标点符号,他们也是参与者。
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这种自信,那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四月初九,阅卷整整二十天,一万多份试卷经过五次jiāo叉阅卷,评比,终于决出了名次。
一万八千多举人,差不多按照十比一的比例,选出了一千六百余份试卷,成为了会试的胜出者。
榜单分正榜,副榜,正榜三百一十二人将会直接参加复试,殿试。副榜一千三百余人将会直接参与选官。
拆封唱名之时,朱瞻基亲自来到贡院,监督着礼部吏员们一个个拆开了封住的名字和籍贯。
与往届一样,选出来的士子们依旧是南人居多,北人只占据了不到两成。
不过这些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这还只是会试,后面还有复试和殿试。那个时候,才会稍微偏向北人,选才之时,将北人的比例提高到三四成左右。
北方清贫,连年战难,在读书方面,跟南人无法相比。所以在选士的时候,稍微偏向北人也是应该的。
真要像洪武年间那样一次选才,选出的都是南人,那才是对北人的不公平。
经过整整一日的复核,一千六百五十一人的名字和籍贯被抄在了二十张皇榜上,第二天辰时张贴在贡院之外。
这一千六百五十一人,按照如今的制度,都被称为贡士,其实都有当官的资格了。
不过他们大多数只能候选,也就是有了官员空缺的时候,才有他们的机会。
这一次会试滞后了一个月,但是殿试朱瞻基却不愿意拖延。经过司天监的观天象,复试日期被确定在了四月十五,而殿试日期被确定在了四月二十一。
四月初十,当皇榜被张贴在贡院之外,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解祯期虽然依旧榜上有名,但是这一次,他没能像上一次拿下头名解元,只拿了一个第二。
第一被来自江西泰和的曾鹤鸣夺得,曾鹤鸣曾经也是大明有名的神童,永乐三年就已经中举。
不过此后,其家兄病重,还要赡养父母,养育侄儿侄女,他就一直留在家乡。
一直到其侄儿长大,今年的他已经快四十岁了,才来参加会试。
他的诗歌蕴藉旷达,文章说理明畅,次序有法,虽然其才华不知几何,但是在应试考核方面,他的文章绝对属于精品,任何人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相比较而言,解祯期的文章虽然华美,却充满了浓郁的个人风格,不如他的文章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失去了会元,也就失去了连中三元的机会,但是解祯期并不觉得失望。因为殿试的主考官是朱瞻基,依朱瞻基对他的喜欢,在殿试上,显然具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
四月十五,为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