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段阅读_第 1406 章

      何况,现在只有小学,以后还会设置中学,大学,不预留足够的土地可不行。

    外人一开始对朱瞻基不在宫中授课还有些不解,不过看到东瀛王储明仁也被安排到这里进学,心里似乎有些明白了。

    除了安排明仁在前湖学堂就学,朱瞻基还在南方不远的月牙湖畔,给秋子安排了一个别院。

    明仁他们都是连续上三天课,玩一天。这三天中,所有的孩子都不能离开学堂,吃住都在里面。

    当母亲的要是舍不得,每日中午,傍晚可以去探望一会儿。

    这样安排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童年,关键就是有个借口让秋子经常出门,送上门来。

    这个皇家蒙学的山长,朱瞻基让蓝烟担任,因为只有她,才更了解后世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这个学校有哪些不足。

    因为孩子们还小,十五个孩子分成了一个班,没有要大儒来教,而是由后妃们开始教他们拼音字母。

    这个蒙学的孩子只有十五个,但是不代表只有十五个学生,实际上,这里的学生数量超过了两百个。

    只不过,其他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她们是宫里的宫女。

    在朱瞻基的要求下,所有超过三十岁却没有被放出去的识字宫女,都必须接受拼音教育。

    今后的几年,朱瞻基将会在应天府开设多家新式小学,她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宫女,将会是今后的学堂老师。

    只要学会拼音,以后不用等先皇去世或者大赦才能放回家,这让内宫里的三千多宫女大部分都趋之若鹜。

    除了能在贵人们面前挂上号的宫女,整个皇宫里面,宫女是比太监还要更低等级的存在。

    她们的地位卑下,毫无人权,不要说贵人们,就是太监们也能欺负,每年打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她们入宫的时候少不经事,大部分因为了解后宫隐晦,终生不得出宫。

    即便是年老色衰了被放出宫,爹娘早已过世,有些兄弟子侄怜悯的,还能供奉到死,更多的却是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自己了。

    许多宫女就是被放出宫,自己不能生活,不得已,又自求进宫,到内库那边做工为生。

    但是内库那边基本上是没有入宫的年轻宫女,人家干活利索,自然受待见,他们这些手脚不便的,也就是求一口吃食活命。

    朱瞻基再不尊重女人,但是有着后世的男女平等想法,自然是看不下去的。

    但是他现在还不是皇帝,也不能当了朱棣的家,所以先换一种方式,给这些宫女找一个出路。

    那些儒生一开始不可能接受汉语拼音,但是她们能接受。除了她们,还有那些老太监,只要识字,朱瞻基都愿意打发他们去当一个蒙学老师。

    两百个宫女当然不是全部,她们只是一些代表,学会了拼音,回去了之后还会再教授他人。

    这些都识字的宫女,太监,只要应天府这边,百姓能接受他们教孩子,也就等于接受了这种教育方式。

    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等到第一批接受了拼音教育的人成长起来,他们自然能看到拼音教识字,会比死记硬背更加有效果。

    不过他还没有算,他既然在皇室用拼音教学,民间百姓哪有不有样学样的呢?

    在这个集权社会,他的偏好,就是全国人都要跟着一起喜欢的。

    一年级的教材很简单,也就是拼音,看图识字,乘法表这些。

    除了这些,朱瞻基也让后宫妃子们编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用浅显易懂的对话方式,解释世间的一些自然现象,甚至是大道理。

    这才是培养一个孩子对一切未知产生好奇,甚至探索之心的最佳方式。

    朱瞻基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全部都能成才,但是只要不拖后腿,不管在哪方面都有所展现,就足够了。

    这个学校真正的学生只有十五个,老师的数量却多了几倍,每个孩子的贴身太监和宫女也在学校里面做义工,但是上课期间,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地遵守校规。

    朱瞻基在教育上帮不上忙,但是在学校里建了一个游乐场,让他们在上课之余,有个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