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唐王派出魁吉时很小心,行刺行动只有他的宠臣和符畴的导师知道,而魁吉是不怕死的游侠,这种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出卖雇主。唐王自以为自己雇凶谋害郑钰铭之事很隐蔽。
对于魁吉蔚山行刺事件,光凭黄钟掌握的情报,没有什么真凭实据能证明魁吉的行为跟唐王有关系。将魁吉和唐王行刺联系到起的是符畴。
魁吉在给符畴递送导师家信时,曾跟符畴夸口要干件大事,符畴刚想问清什么大事,却被杨贺的到来打断。魁吉从杨贺言辞中怀疑符畴为父报仇的心态已变,认为符畴不能信任,当即决定远离符畴,匆匆告辞离开。
魁吉因为对符畴起疑,对唐王提供的内助人员没有了信任感,决定刺杀郑钰铭的行动单枪匹马进行。吴国的情报人员离魁吉和符畴距离较远,没有听到魁吉那句要办大事的关键话,致使黄钟判断错误,以为魁吉就是个来吴寻求荣华富贵机会的游侠。
蔚山行刺现场,符畴回想起魁吉曾夸口要办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再联想导师信上暗示,剖析出魁吉行刺是受人指使,当场脱口将唐王指证出来。
魁吉因刺杀失败迁怒符畴,当时怨愤之下唾骂符畴,间接承认了唐王是幕后真凶。对于自己雇凶行为会暴露,唐王根本就没有预料到。
郑钰铭遇刺昏迷前,怕自己受重伤性命垂危会引起吴国震荡,命令马仁封锁消息等待楚朝辉归来。楚朝辉在姜圭为郑钰铭诊断出没有性命危险后,才让南报对外发布郑钰铭遇刺事件。南报的报道将魁吉行刺过程描述得很详细,魁吉临终承认的主谋是谁,是报道的重中之重,事件的真实性,由同是受害者的赵国太子为之作证。
拜吴国交通发达,唐国探子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将报纸送到唐王手上。
“太傅教得的好徒,令徒不但不为自己的君王效忠,还将自己的君主置于柴薪火烤!”唐王愤怒地将南报掷到符畴的导师季图脚下。
季图将报纸捡起看完,脸上血色下全无,他‘噗通’声跪拜于唐王脚下:“臣教导无方,教导出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孽徒,臣罪该万死!”
“汝死万次可抵消吴赵问责?”唐王拔出宝剑就要砍死季图,旁边的唐王宠臣赶紧冲上去拉住唐王手臂。
“大王息怒!季太傅竭智尽忠,赤胆忠心可照日月,门下出了孽徒非季太傅所愿,如今事态至此,大王请先饶了太傅,令太傅献策解危。”季太傅是唐国最有名气的学者,唐王怒杀季图,会引起唐国有识之士的抗议,如今唐国已经是事之秋,这时候唐王迁怒亲手处决季图很不妥。唐王的宠臣虽然无才,对这点还是比较明白。
唐王停下动作,眼珠子转,想出个对策,他将宝剑还鞘,踏上步去搀扶季图:“季太傅!快快请起,卿是吾国梁柱,对孤的忠心天地皆知,孤相信孽徒所为非太傅本意。”
“大王明鉴!”自己门徒犯下出卖君王的滔天大罪,唐王还能如此体谅,季图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燕国游侠去吴国带着爱卿书信,想来行刺吴国明公子,是遵照太傅指使吧?”唐王的声音很柔和,传到季图耳朵却如惊雷,唐王的意思很明显,他要季图将刺杀事件揽过去,好让唐王自己洗脱指使嫌疑。
季图张大嘴巴愣看住自己效忠的君王,唐王的眼神中有闪烁,有期待。唐王的宠臣低着头默不作声。时间,宫殿内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良久,季图喉结蠕动了好几下,他退后步,认命地对着唐王行大礼:“季图拜别大王,图不会辜负大王期望。”
唐王满意地点头:“卿且放心,孤会铭记爱卿之忠心义胆吞噬之主最新章节。”
季图没有再言语,只是向唐王磕了三个响头便踉跄离去。
是夜,季图在自己府中服毒自杀,临死前留下遗书,承认魁吉是他派去吴国行刺公子明,为了让魁吉行刺有把握,季图自称给在吴国北学院就读的门生符畴写去封书信,要求符畴配合魁吉行动。
季图在遗书中声明雇凶行刺是他人所为,跟唐国君王无关,遗书末尾,季图还将符畴骂得文不值,骂符畴为功利冤枉唐王。
唐王拿到季图的遗书后,如获至宝,迅速派使者将遗书和季图尸首、连同季图的家小起运送至西北郡,交给驻扎在边境的周成验看,以此证明自己清白。
周成接见了唐国使者后不敢怠慢,将季图尸身和季图满门连着遗书起用大船海运到了南埠。楚朝辉看完季图的绝命认罪遗书冷笑连连,他将符畴召来,符畴读完恩师绝命遗书放声大哭,明明是唐王自己所为,却让曾经最效忠的臣子做替罪羊,符畴至此是彻底明白唐王的本性。
唐王这种寻找替罪羊为自己解脱罪责的无赖行为,加引起吴国南北学院的愤怒,文汇报和南报上天天刊满痛诉唐王卑劣的行文。
唐王期待吴国看了季图的遗书和尸体后,会就此饶过唐国。唐王忐忑不安中等来吴国回答,吴国六万大军在唐吴边境集合了,而赵国也已经发出讨伐檄文,赵国王都同样聚集了五万兵马准备向赵唐边境进发,面对两个强国大军的进逼,唐国灭顶在即。
“明公子和赵太子遇刺之事明明跟孤无关,赵吴两国却以此为借口来攻打!如今吴国大军压境,赵国兵马随后将至,各位爱卿快想对策解决危机。”唐王将群臣召集到起商量对策。
唐国王庭百官面面相觑,大家对望后都沉默不语。
唐王见百官沉默,不由气愤得直拍案几:“大敌当前,各位爱卿就束手无策吗?那赵吴两国如果攻占唐国,各位不要以为还能拥有封邑?赵国早就废除了封邑,吴国王庭大臣的封邑也大都被剥夺,各位以为投效到赵吴两国还能保住身家财产?”
唐王话音落,王庭大臣们开始有了骚动。
过了片刻,唐王的宠臣率先出列进言:“大王,既然赵吴跟吾国之战无可避免,大王应该全国招募兵马备战,跟赵吴决死战。”
唐王朝自己宠臣翻翻白眼,季图自杀时,唐王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征兵令早就下发到各地,可是都十天了,应召来王都勤王的兵马不过万余,这点兵力哪里是吴赵两国的对手。
“大王,微臣觉得可以联络邻国联盟起对抗赵吴。”位年纪大的臣子建议。
“邻国?近邻能接上盟的只有齐鲁,吾国跟哪个国家结盟为好?”唐国的邻国本来是卫、吴、齐、鲁四国,赵国吞并了卫国后,唐国的邻国变成了赵、吴、齐、鲁。
齐鲁两国死敌,打了十几年仗,根本没有心平气和坐到起的希望,唐国随便跟这两个国家中的个结盟,都会得罪另外个。
“如今唐国危急,单跟齐鲁两国中的国结盟无法抵抗住赵吴。只有三国联盟共同御抗赵吴。才有希望避免亡国。”提建议的臣子其实对三国联盟能不能顶住吴国攻势,没什么必胜把握,不过相比孤军作战和只和国结盟,唐国避免亡国希望最大。
“有哪位爱卿能说动齐鲁两国停下纷争,与吾国结盟?”唐王充满期待地看着自己的臣子,三国联盟给了他希望。
唐王问完话,王庭片沉寂,还是提出建议的老年臣子上前领命。“老臣愿出使齐鲁两国,说动两国国君与吾国结盟。”
“好好!卿速速启程,争取在吴国兵马入侵前搬来援军求魔!”唐王摇着年老臣子的手催促,差点将年老臣子的骨架摇散。
“诺!微臣这就出发!”唐国老臣怀揣唐王的求盟国书踏上了旅程。
从唐国王都到鲁国王都走要四五天,从鲁国再到齐国王都又要相同时间,唐国老臣即使跟齐鲁两国国君求盟成功,最快来回也要半个月,而齐鲁立刻派兵援助,最快最快也得个月时间才能搞定。老臣出使后,唐王天天在祈祷,希望吴赵两国能等唐国援军来了后再发动攻势。
唐王祈祷时没有寻对神灵,老臣子才出发三天,吴国大将军楚朝辉便乘船到了吴国东北边境,命令吴**队越过唐吴边境线,分三路进攻唐国。
路由卫青率领,进军唐国西侧,路由马仁率领,乘船沿大河直捣唐国王都,唐国王都就在大河侧。另外路是周成率领,朝唐国东侧进军,抢夺唐国制盐之地。楚朝辉在西北郡坐镇指挥。
吴国兵马伐唐行动时,赵轩也已经急急忙忙带着五万兵马从赵王都出发。
“东线急报!吴军最新进展!”探子喘着气递上密信,汇报完内容,就头栽到在地上昏迷,探子为了将情报以最快速度送来,路上换马无数,日夜不停奔驰,人已疲劳到极致。左右卫兵连忙用担架将探子运走。
“吴国兵马三天前已经行动?”赵轩打开密信看完发急,他粮草和军用辎重只带了小半,连赶忙赶还是落在吴军行动之后。
“殿下,吴军现在肯定已经跟唐军交战了,吾国兵马还得四、五天才能赶至唐国边境,这样来,等于落后吴军七八天。哎!但愿唐军不要太草包,能先抗住吴军进攻。”
伯耀也焦急,四年前赵国半个月可以灭卫,如果唐国像卫国样不堪击,有七八天时间,实力不比赵国差的吴军攻陷的地方就会非常,吴军会吞掉蛋糕的大部分。
“伯耀!传下命令,万辅兵留下搬运笨重物资辎重,四万精兵每人携带三日干粮提速前进!”赵轩果断下令。
赵轩率领的五万兵马,能上战场作战的士兵只有四万,另外万不是经过训练的士兵,而是临时征召的壮丁,这些壮丁在家就是农民,成为辅兵后,主要任务就是搬运物资和辎重。
“殿下,三日干粮用完到何处去筹集粮草?”伯耀犹豫,三日急行军最能赶到唐国边境,士兵只带三天的干粮,到了唐国边境就断粮了。跟唐国交接的原卫国小城池,根本就供应不起四万大军的吃喝。
赵轩神情淡淡:“大军进了唐国可以就地取粮。”
伯耀如醍醐灌顶,他抱拳领命:“微臣这就去传达殿下命令!”
伯耀这是领悟到赵轩要学北方游牧民族戎人南下抢劫方式。戎人到大河中游抢劫,南下时都只准备单程干粮,进入秦人居住的地方,戎人大肆抢劫,他们杀死抵抗的人,洗劫村庄和城池,抢劫者不但解决了吃喝,还抢得大量财物。
戎人南下行走快速,回程却缓慢,因为他们回去时,马匹装载了太钱财和物资,只能慢慢行走。
赵轩不会让赵军跟戎人抢劫样对待唐国百姓,他只准备从唐国百姓身上征收到足够军粮,至于唐国百姓会不会因为缺粮饿死,跟赵军快速行军能获得的利益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伯耀将赵轩的命令传达下去后,赵国五万大军就地停顿了小时,辅兵被分离出留下搬运物资,整顿完毕,四万精兵轻装行军。全军将辎重留弃后,速度果然快了三分之。
行军两天,眼看再过日就能抵达唐国边境,从赵国王都,却送来了赵王的八百里急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