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132第131章

      穿到古代搞建设 作者:风中蝴蝶

    吴国五月份的王庭机构改革消息,很快就送到赵轩手里,赵轩拿着这份消息看到教育司司长名字时,忍不住问出声:“这教育司司长公孙盘就是祁门山的那位大贤?”

    “是的,”密探低头抱拳回答。

    旁边的赵文宰对教育司很感兴趣。“教育司是开学舍吗?”

    “有点样,也有点不样,教育司是管理全吴国的学舍,吴国在蔚山和康城设了两个大学舍,不过跟平常的学舍不样,每个学子会师从好几位导师,每个导师要教导几十,甚至上百名学子,那公孙盘不但担任司长之职,还兼任康城学舍的导师。”密探将自己所知道的全盘说出。

    “愚蠢,个导师教导这么学子,学子怎么可能学得到导师的精粹!”

    赵文宰摇头,他不赞成这种育才方式,学生太会分散导师的精力,导师精力不够,就不能着重培养好弟子。

    “不错,用这种敷衍方式教育出来的士人,不可能出类拔萃。”赵轩也认同文宰的意见,他自己就是由三位导师,精心教导了十年,才有今天的佼佼不群。

    “主公,想来那公孙大贤也是沽名钓誉之辈。”

    赵武宰伯耀摇了摇头,王公贵族子弟,哪家子弟不是招揽名师单独教导几年,那公孙盘竟然赞同这样的教学方式,想来是没有真才实学,只会拍马溜须,投主家之所好,枉费他大贤名声。

    “其实那公孙盘去当吴国的教育司司长也是不错。”赵轩脸上突然露出笑容,当初在祁门山他和公孙盘的对答中,公孙盘给他的感觉是才学名不副实,见解古板老套。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导师,就有什么的学子,这样的人去担任教育司司长,那整个吴国学子都会教成古板不知变通的庸才。

    想到吴国王庭以后都会由庸庸碌碌之士充斥,赵轩不由心情舒畅,这样的吴国不足为惧。

    赵国君臣在议论吴国学舍之事时,郑钰铭正在试探公孙盘,现在他每次见公孙盘都要先问个问题。

    “什么东西身上穿红袍,肚里真心焦,惹起心头火,跳得八丈高?”

    “总理事,这又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公孙盘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没想出郑钰铭要他猜的是什么东西开艘航母去抗日最新章节。

    “这你都不知道?爆竹啊!”郑钰铭紧盯着公孙盘脸上表情变化。

    “爆竹?是何物?竹子吗?”公孙盘心里嘀咕,哪有穿红袍的竹子,这大概又是百慕国的东西。自他跟随郑钰铭下山后,郑钰铭总是跟他讨论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那些东西据说都是百慕国所有,公孙盘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

    “唉,差不吧。”郑钰铭至此可以肯定,公孙盘不是二十世纪的穿越人,不但不是二十世纪的穿越人,他还不是任何时代的穿越人,公孙盘就是土生土长的大秦人。

    当郑钰铭得知院门上的木棍和小道上的笤帚,都是公孙盘放置在那用来对他和赵轩的考验后,心中震惊万分,这考验明明就是二十世纪挺有名的面试招术。郑钰铭怀疑公孙盘也是从二十世纪穿越而来,便有意在公孙盘面前说些后世才有的东西,不过郑钰铭的试探除了引起公孙盘的好奇和侧目,没有试探出公孙盘有丝二十世纪穿越人的蛛丝马迹。

    “总理事,这是开办义务小学舍的预算。”公孙盘将张写满碳字的白纸递上,他想早点将王都康城中的小学开办起来。

    郑钰铭接过白纸,满脸愁苦。“小学财政预算得到下半年才可以拨下。”

    吴国财政钱帛非常紧张,全国的财政,除了工商上有税收收入,其他地方目前都需要补贴出去,楚朝辉的军队消费也是个巨无霸,如果不是有早先从王宫内库偷运出的珠宝玉器,由吴牧到周围诸侯国兑换成金,转回到郑钰铭手上开支,吴国财政早就破产了。

    “要到下半年啊。”公孙盘有点失望。

    “先生请放心,到了下半年,财政会越来越宽松,小学可以规模开得大点。”郑钰铭安慰公孙盘。

    “哈哈,好好!那到明年是不是可以开几所?”

    公孙盘眼睛亮。

    郑钰铭请公孙盘下山,是想让公孙盘为吴国育才,公孙盘在郑钰铭的心目中,是个科学技术人才,既有科学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这样的导师教育出的子弟才是吴国的栋梁。

    “只要师资够得上,小学会开遍吴国全境。”郑钰铭肯定地点了下头。

    郑钰铭的肯定,反而让公孙盘将信将疑,开办义务小学的费用不是点半点,据公孙盘所知,吴国的财政收入先阶段主要来自工商方面,农业方面全国减了赋税,从原来的每亩百分之三十减少到百分之十,减赋税的同时,还在各地大修水利,这笔投资数目巨额。又为了推广高产粮食作物,粮种都是赊欠给农民种植,等到农民收获以后再归还粮种数目,这项措施,又需要填进去许资金。

    公孙盘在王都时间越长,对吴国财政开支越了解,越为财政收入担心,他怕吸引他的全民义务教育计划只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郑钰铭之所以到了下半年有底气,是因为东海之滨改造好的盐场,从五月份开始,已经有收获了,如今的盐产量高于原来的几十倍。

    因为以后盐场的产量还会继续翻倍,盐场卖给商人的批发价比原来低了三分之,风闻消息的商人已经从四面八方赶去盐场,郑钰铭相信,吴国东海之滨的盐会因为给予商人利润空间加大,被逐利的商人销遍大秦,大秦的钱币也因此源源不断流向吴国的腰包。

    八月份,吴国在王都康城、蔚山达城、南埠开办了三所小学,学生学杂费全免,中午还免费供应顿午餐。这三所学校是先行试点,到明年,吴国的各郡县都将陆续开办。

    这时的大秦儒家思想还没有盛行,交际礼俗上男女大防还没有成为俗规,郑钰铭有意让女童也样有资格进入学校享受教育,因此特意规定面向全民幼童招生猪八戒重生记。可惜三所学校招生情况让郑钰铭很失望,除了南埠有几位女童进学,康城和达城的小学都没有女童到学校报名。

    八月份不但小学在热热闹闹招生,王都康城的北学院门口也聚集了大批学子,他们大部分来吴国各地,小部分来自周围诸侯国。他们是来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考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进北学院进修。

    “请各位拿好手中号码,不要喧哗,进到房舍对号入座。”位中年人带着几名护卫在学院大门处,维持着学子进场秩序。

    “先生,学生来晚了,没有报上名,可不可以先进去考试?”位风尘仆仆的十六、七年轻人喘着气跑到中年人面前请求。

    “你刚到康城?”中年人听出年轻人口音是外地的。

    “是的,学生杨贺,是鲁国人,自得到康城开办学院的消息,就从家中出发,可惜日夜赶路,还是稍晚步。”杨贺穿着的青衣已经洗得发白,背上背着个大背包,脚上的鞋磨得露出了脚趾。

    “那你就先进去考吧,考完去报名处填补资料。”中年人见年轻人百里迢迢赶来求学,起了惜才之心,拿了个临时号牌出来。

    “谢谢先生!”杨贺大喜,朝中年人鞠了个躬,接过临时号牌匆匆走进考场。

    杨贺走进考场,解下背上的大包袱放在墙角,对着手中号牌入座,这时,考试还没有开始。

    杨贺坐下后,发觉自己虽然经过通融进入考场,却依然无法参加考试,因为他没有带笔墨进场,他带的是雕竹简的刀。吴国全国书写已经不用竹简,全改成纸张了。

    “这位仁兄,可否借在下支炭笔?”杨贺只能向靠近他的位考生借取。

    坐在旁边的考生年纪和杨贺相当,面目清秀,神情冷清,听到杨贺跟他借笔,抬眼冷冷地看了杨贺眼。

    “额,在下刚刚抵达康城,未来得及准备,仁兄如有余,可否相借?”杨贺顾不得考生冷淡,依然厚着脸皮请求。

    “给!”面目清秀的考生从布包掏出支炭笔递给杨贺,这种炭笔是吴国制造,这位考生也是到了康城以后才买了使用,他只买了两支。清秀考生的囊中样不宽裕。

    “谢!”杨贺接过炭笔连声道谢。“在下姓杨名贺,请问仁兄贵姓?”

    “吾姓符名畴。”清秀考生良久之后,才低低说出自己姓名。

    杨贺笔试通过,被北学院录取后,跟北学院签订了份协议,申请到了求学补助。杨贺之所以从鲁国赶到吴国北学院求学,是因为北学院有名士教导,杨贺在鲁国是请不起名士。二是因为北学院会为学院提供生活费,可以让杨贺学习时衣食无忧,他在鲁国却是无法寻求到资助,不但无法脱产求学,生活都有困难。

    当杨贺从商人那里得知,只要跟吴国的北学院签订份协议,就可以无忧无虑进修,当即动了心思,跟宗亲借了笔路费便往吴国都城赶来。跟北学院的协议只是毕业后得留在吴国工作两年偿还。

    杨贺办好入学手续,领到以后入住的宿舍号牌,拎起自己的大包袱去寻找宿舍。北学院的学生宿舍是两人间,当杨贺推开宿舍门时,发现自己的舍友竟然是借给他炭笔的符畴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段如下:

    杨贺办好入学手续,领到以后入住的宿舍号牌,拎起自己的大包袱去寻找宿舍。北学院的学生宿舍是两人间,当杨贺推开宿舍门时,发现自己的舍友竟然是借给他炭笔的符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