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福元机器厂
北洋枭雄 作者:雨天下雨
赵晨滨看着手中的电文,心中不由得再次佩服赵东云,对于别人来说几乎没有可能的事情到了赵东云手中,彷佛变的轻松无比样。
商办兵工厂啊,放眼中国这可是独份!
只是zhè gè 人员、厂房、设备、资金都暂时没有的兵工厂是zhǔn bèi 采用纯商办的方式进行组建,但说实话它就不是纯粹的商办企业。
他的主办人赵东云是正儿八经的北洋军官,朝廷正三品大臣,而现有的另外个股东jiù shì 北洋老大:袁世凯,别说后期肯定还会有其他北洋派系的高官显贵入股进来,这样的家兵工厂,其实jiù shì 家北洋体系内的企业。
放眼中国,再也没有哪家商办企业比这家还在筹办中的兵工厂有官方背`景了。
既然赵东云已经解决了政治上的阻碍,那么赵晨滨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接到赵东云的电文后jiù shì 和福元纱厂内的干管理人员进行商讨兵工厂的各项章程,只是商讨zhè gè 章程的时候shí jì 上赵晨滨只是个看客,主要人员是清色的洋人……
这听起来虽然有些尴尬,但事实如此,未来的zhè gè 兵工厂是预定全盘采用西式企业管理模式,赵晨滨可没能力弄出来个西式企业的各项章程来。
同时赵晨滨也是转达了赵东云的意思,那jiù shì 未来的zhè gè 军工企业将会从福元纱厂中抽调部分行政、业务等管理人员到新兵工厂中任职,这很让福元纱厂内的几个洋人经理心动。
福元纱厂别看它只是个纱厂,但shí jì 上规模很大,总资产通过连续两次扩张后,超过二十万两银子不成问题,另外这家纱厂由于开始是洋人开办,虽然后续被赵东云出资收购,但纱厂内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还是洋人居,纱厂采用的也是现代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
所以赵东云要办兵工厂的话,完全可以从福元纱厂里抽调大量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从行政管理到财务监管再到销售生产等都能轻松解决。只是以上这些人并不算技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至于技术人才的话,赵东云是dǎ suàn 聘请外国技师的同时,也是zhǔn bèi 挖挖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墙角,现在北洋机器制造局虽然说要重建,但是要重建起来至少得好几年以后了,zhè gè 时间段里那些熟练技师都是可以挖来用的。
至于普通工人直接聘用当地农民jiù shì 了,不用几个月就能够训练几千名bsp;yè 工人出来。
很快,赵晨滨jiù shì 拿着叠他自己都看不懂的公司章程到了保定见赵东云,而面对那厚厚叠的公司组织章程,赵东云虽然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但还是详细看了起来。
zhè gè 公司组织章程显然是熟悉中国国情的洋人所编写,除了尽可能的融合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外,也kǎo lǜ 到中国当今的部分国情,并没有味照搬西式经验。
至少那些董事会、总经理、财务总监之类的词汇看上去还蛮有现代感的,不过要是往深了看,其实这份组织制度带有浓厚的福元纱厂风格,这也不用觉得奇怪,因为写出这份组织章程的人都是福元纱厂的管理人员,没有福元纱厂的风格才是怪事了。
除了这份公司章程外,还有同样是道格尔等福元纱厂的人弄出来的份建厂计划,包括集资、选地、建厂房、安装设备等后续系列工作。
当然了,尤其都是外行人写的,这些东西只能当个前期计划来看,内容都比较笼统,后期的详细计划还得找军火行业或者机器行业的人来做。
不过尽管是笼统计划,那也是好几十页啊!
赵东云自己看的头晕脑胀,而当他拿给袁世凯看的时候,袁世凯看着眼前厚厚堆的文件笑骂:“这些个洋人,明明三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长篇累牍。”
袁世凯自然不会亲自去看这好几百页的文件资料,他选择了干脆的方法直接把文件扔给了自己的几个幕僚,让他们头痛去,然后他边等着边和赵东云说话。
“组织章程这些,估计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按照洋人的法子来建厂真能提高效率的话,也不妨用他们!”袁世凯知道官办企业甚至国内那些官督商办企业的德性,如果按照国内的方法来搞,这兵工厂建不建得起来还难说呢,别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类的了,要是生产出枪炮了质量般般,价钱还比进口货昂贵的话,他还不如直接大规模进口呢,又何必扶持赵东云建兵工厂呢。
“既然章程都搞好了,下步就该筹资了,你这边zhǔn bèi 的怎么样了!”袁世凯jì xù 说着:“如果不够的话,我让周学熙解决部分,不过利息可能要高些!”
赵东云心中暗道,如果说之前我还担心资金问题的话,但是自从袁世凯你说也要投钱进来后,我就没担心过资金问题了,只要把你的名字说出去,不愁凑集不到资金。
当即道:“银钱方面,我已经让老家那边zhǔn bèi 了,估计能有十来万两银子,而前期全部投资,除了设备费用外,前期的人工、厂房、原材料也不是个小数目,加起来怕是要六七十万两银子才能开头,所缺的这部分我部分dǎ suàn 集资凑股,还不够的话则是贷款部分!”
资金问题总体不大,虽然赵东云自己没什么钱,但是北洋体系里有钱人了去,随手能够拿出几万两银子的人抓把,现在赵东云要kǎo lǜ 的反而是该怎么样才能够掌握控股权。
当袁世凯同意了公司章程和前期计划后,赵东云的行动速度非常快,不用几天功夫“福元机器厂”jiù shì 在天津英租界的维利亚道正式挂牌成立。
福元机器厂的名字是直接借用了‘福元’二字,虽然俗套了点,但是简单好用,当然主要的是这显示了这两者的从属关系。因为赵东云并不是说直接再用私人名义投资建立机器厂的,而是以福元纱厂的名义进行投资,所以zhè gè 福元机器厂是嫡属于福元纱厂的。
至于说个纱厂投资建立兵工厂合不合理就不是他所要kǎo lǜ 的问题了。
挂牌成立后,各种行政机构也是迅速被完善建立,董事会、总经理、财务总监设立,而主要管理人员也是来之于福元纱厂,赵晨滨jiù shì 董事长,而总经理则是道格尔,而财务总监则是外聘的英国人威廉,之前是天津汇丰银行的名会计师,被道赵晨滨直接开出高价年薪的诱惑下,加上道格尔也在边劝说,所以就头扎了进来。
还有个总工程师是个德国人,据传是毛瑟兵工厂的前任工程师,反正介绍他来的礼和洋行是这样说的,至于是真是假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不过真假先不说,但是本事还是挺有套的,刚上任呢就给赵东云弄了整套的建厂计划方案,而zhè gè 方案比先前道格尔等人弄出来的完善了。
毕竟这些技术上的事情让群搞纺纱的人来搞军工生产,本来jiù shì 挺扯淡的,管理和财务方面还好,大企业里区别不算大,但是设计到具体技术上的时候就得专业人士来搞了。
新成立的福元机器厂也和福元纱厂样,除了个赵晨滨外,其他高管清色的洋人!
这种人事安排在后世国人看来,这绝对会高呼兵工厂已经落入洋人之手,大喊赵东云卖国之类的。
但shí jì 上这年头洋人在国内厂局里担任要职是普遍的事情,湖北枪炮厂,江南制造局乃是其他大部分的工厂都有着洋人的踪迹,这种普遍现象上升不了国家和民族的gāo dù 来。
福元机器厂挂牌成立,赵东云jiù shì 迫不及待的把风声放了出去,甚至找到了段祺瑞、冯国璋他们,说要是有闲钱没处花的话,就和哥们起做生意吧!当然zhè gè 过程肯定得提提袁世凯已经加入进来这事。
而这效果比赵东云想象的还要好些,他十几个交情还算可以的北洋高层里转了圈,已经是收获了差不五万两银子,虽然大部分是看在袁世凯的份上才出资,但是这说出去也够吓唬人的了。
你看看股东的名单,虽然个都是陌生名字,但是这些名字却都是当今北洋核心高层的亲戚朋友,透过那些陌生的名字,你就可以看见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的身影。
当然了,从这些官员手上虽然也能够凑集几万两银子,但是距离七八十万两银子的总数目还是有着巨大的缺口,但是袁世凯、段祺瑞等人投入少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赵东云需要他们的名义。
只要他把这份暗中的股东名单拿出来,那么就可以说zhè gè 福元机器厂已经不是单纯的商办企业,而是具有浓厚北洋背`景的商办企业,而名单上的这些名字jiù shì 未来利润的保障。
为什么?
除了名单上的这些大佬们可以让福元机器厂免受来自官方的困扰和阻挠外,也足以斩断所有窥伺其中的黑手。毫不客气的说,谁要是敢对福元机器厂下手,那jiù shì 对整个北洋高层体系下手,袁世凯绝对是敢带着好几万北洋新军杀上门去的。
此外兵工厂造出来的军火总得卖出去吧,而未来这间兵工厂的最大买家肯定是北洋啊,如今袁世凯、段祺瑞等大票北洋大佬都名列股东名单之上,jiù shì 代表着福元机器厂的产品进入北洋新军是不会成为问题的。
简而言之,未来的zhè gè 福元机器厂是家拥有不逊于官办企业的背`景、又拥有商办企业的灵活性、同时还拥有西式先进管理制度的家企业。
而这些东西jiù shì 让福元机器厂未来拥有了利润的保障,而当有了利润的保障,同时又有和北洋大量高层拉关系的机会,普通商人难免会动心。
普通商人平日里哪有机会和袁世凯等票北洋大佬合伙做生意啊,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就算是为了拉关系投下去几万也是在所不惜啊,别说这还是能赚大钱的军火生意。
所以这风声还没放出去呢,就有人悄悄的找上门来了!